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率部攻破北京城,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殉國,大明王朝走到了歷史的盡頭。明朝為什么會滅亡呢?關于這個話題,從明朝滅亡開始直至今日都有許多人在爭論不休,而且各方的觀點都有理有據(jù)。夜讀史書認為,明朝之所以會在崇禎皇帝手里滅亡,并非崇禎帝太無能,主要是有一個死結無人可解,那就是:太窮了!
一個王朝走到末路,往往都是多種原因疊加造成的結果,明朝也不例外。在大明王朝最后的幾年時間里,各種亡國之象接踵而來,比如外有建虜(明朝人對滿清的蔑稱),內有流寇,天災不斷……而造成這一切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朝廷沒有錢。
以明朝對抗?jié)M清為例,大明王朝即使到了亡國那一刻,仍然擁有超過百萬的軍隊。而滿清軍隊人數(shù)僅僅十多萬。在武器方面,明朝軍隊裝備著大量火器,滿清八旗軍卻仍是以冷兵器為主。從兵力和武器方面來看,雙方軍事實力顯然不在一個量級。按理說,就算滿清八旗軍單兵作戰(zhàn)能力再強,明軍從人數(shù)優(yōu)勢上也能將其徹底碾壓??墒聦嵣蠀s是明軍在同八旗軍的交戰(zhàn)中屢戰(zhàn)屢敗,被打得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為什么明軍會這么沒用?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太窮了。
明朝因為長期承受雙線作戰(zhàn)的壓力,財政支出非常巨大,國庫早就空空如也。朝廷沒錢,就只好給前線將士們“打白條”,拖欠工資。剛開始,將領們還能用忠君愛國思想激勵大家無條件為國捐軀,可是時間一久,這招的效果就越來越差了。明軍士兵長期拿不到軍餉,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得不到解決,誰還愿意真正出來賣命?這就好比大家去一個公司打工,剛開始個個熱血沸騰,可一旦老板發(fā)不出工資,員工們輕則打橫幅向老板施加壓力,重則直接將老板告上法庭。士兵們沒法將皇帝告上法庭,所以就只好出工不出力。一些軍紀較差的士兵甚至組團去搶劫老百姓,官兵反而變成了官匪。這樣的軍隊時刻徘徊在嘩變邊緣,想指望他們保家衛(wèi)國無異于癡人說夢。
那么,朝廷既然沒錢,為什么不想辦法增加收入來解決困境呢?其實我們能想到的辦法,崇禎皇帝全都想過,而且都用過了。明朝后期為了應對戰(zhàn)爭,加征了著名的“三餉”,即遼餉﹑剿餉、練餉??蛇@一做法無異于飲鴆止渴。雖然在短期內,朝廷可以收到更多的銀子,可是大批百姓卻因此被逼上絕路。結果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朝廷為了維持戰(zhàn)爭開銷只好多征稅,苛捐雜稅繁重導致揭竿而起的農民越來越多,要鎮(zhèn)壓日漸壯大的起義軍,就要花更多的錢。大明王朝就這樣無可奈何地走進了死循環(huán)之中。
到了1644年初,朝廷欠下的軍餉已經(jīng)高達數(shù)百萬,而當時能收上來的稅款只有區(qū)區(qū)幾萬兩銀子。當李自成的軍隊包圍北京時,京城守軍已經(jīng)有將近半年沒有領到過軍餉了。朝廷給每個士兵發(fā)100枚銅錢,讓他們自己去買吃的。一個將領報告說:“你鞭打一個士兵,他站起來。但旁邊的另一個士兵又躺下了?!避娂o和士氣渙散到這種地步,即便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再世,恐怕也是無力回天。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強迫原來的明朝官員交出銀子用作軍餉。經(jīng)過一番殘酷拷打,共獲得銀子七千萬兩。這在當時算得上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了。有人認為崇禎帝太迂腐,如果他當初用雷霆手段強迫官員們交出銀子,那不正好可以解決朝廷的燃眉之急嗎?何必最后便宜了李自成。其實這個想法真有點冤枉崇禎皇帝了。李自成可以這么做,因為他本身和明朝官員就不是一路人??沙绲澔实垡y(tǒng)治國家,依靠的就是下面這一群官員,真要是把官員們都逼上絕路,難道皇帝要做光桿司令嗎?
因此,明朝之所以最終走向滅亡,根本原因就是它的財務問題成了一個死結。一旦資金鏈發(fā)生斷裂,各種壞消息往往是鋪天蓋地而來,即便強大如大明帝國,也難以擺脫傾覆的命運。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明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登上皇位開始,一直在我國歷史上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明朝在我國歷史上的發(fā)展也出現(xiàn)國十分繁盛的情況,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明朝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的道路,而造成明朝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結果。
明朝軍事力量逐漸衰落。
明朝最開始能夠強盛的發(fā)展起來,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靠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憑借軍事方面的優(yōu)勢,打敗了強大的蒙古軍隊,也同樣是利用軍隊的實力鎮(zhèn)壓了許多次的起義勢力,維護了明朝的統(tǒng)治的穩(wěn)定性。但是到了明朝后期,明朝的軍事力量卻逐漸的走向了衰落。
造成軍事力量逐漸衰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造成。首先就是明朝士兵在服兵役方面設置的不夠合理,朱元璋登基之后,為了方便對于軍隊進行管理,就建立了世襲方式的軍隊服役制度,被選中的家族,只能夠參與服兵役,不能夠從事其它的工作,同時國家給他們分配土地。朱元璋時期,這種制度確實能夠適應戰(zhàn)爭造成的百姓流離,耕地荒廢的狀況,但是到了明朝后期,社會進一步發(fā)展,明朝的人口數(shù)量也不斷的增多,大量的土地都被重新開墾種植,這個時候的國家已經(jīng)沒有大量的土地再適合國家進行分配,許多世襲的軍戶甚至分配不到土地,使得這部分人生活變得貧困。
同時,軍戶需要自己耕種土地并且承擔勞動,繳納賦稅,這樣的角色實際上就與農民無異,但是他們卻需要服兵役,這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生活負擔。同時這些軍戶平時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耕種土地上,平常沒有很多的時間對于他們進行訓練,從而造成了士兵們整體的戰(zhàn)斗力較為低下,士兵的綜合素質也相對較差,明朝軍隊的整體實力呈現(xiàn)衰落的趨勢。
此外,明朝為了避免士兵權力過大而爭奪國家君權的情況,一直對于職業(yè)士兵進行打壓,并且采取文官來治理武官的方式,這自然引起了武官的不滿,同時文官自身對于武官的管理也并不熟悉,他們對于兵法了解的相對較少,對于武官的訓練也更是不夠合理,最終使得明朝的整個軍隊統(tǒng)治十分的混亂,明朝的軍事力量也開始逐漸的走向衰落了。
朝廷內部的黨派斗爭嚴重。
在明朝的統(tǒng)治的過程中,逐漸在朝廷內部形成了黨派勢力,尤其是在后期的時候,黨派的勢力逐漸的強大起來,他們在朝堂之上不斷地進行斗爭,并且以權謀私,不斷壯大自身的權力范圍,統(tǒng)治者的權力也在黨派之間的斗爭中逐漸的瓜分架空。
黨派之間的發(fā)展到最后,使得國家的內部統(tǒng)治機構逐漸的被瓦解,朝廷的政治力量和通知中心也不復存在,當時最為著名的黨派當屬東林黨,東林黨是一個十分心狠手辣的黨派,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對于其它的黨派勢力進行了強力的打壓,東林黨派一直把持著國家的朝政,當時的統(tǒng)治者明熹宗實際上已經(jīng)不能夠掌握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權了。
到了后來閹黨又從明朝的社會中發(fā)展起來,對于東林黨派進行了同樣的打擊報復,如此循環(huán)往復的朝廷內部斗爭,使得明朝的統(tǒng)治集團更加的腐敗無能,在治理國家方面也就更加的無力,造成人們的社會生活十分混亂,百姓也對明朝的統(tǒng)治開始變得十分不滿。
同時,朝廷內部的黨派斗爭也進一步加深了統(tǒng)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統(tǒng)治集團的貪污腐敗,使得他們?yōu)榱酥\取更多的經(jīng)濟利益,開始加深對于農民階級的剝削,他們大規(guī)模的兼并土地,造成當時許多農民因為失去了土地而流離失所成為了流民,對于手工業(yè)、商業(yè)等征收高額的稅利,這大大加深了當時的人們的經(jīng)濟負擔,百姓生活十分困難,自然就開始逐漸走向反抗的道路,明朝的統(tǒng)治也就更加的岌岌可危。
明朝發(fā)展到中后期的時候哦,一直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根據(jù)統(tǒng)計,明朝中后期的統(tǒng)治時期,幾乎每年都會出現(xiàn)一次較大的自然災害,這對于當時以農業(yè)社會生產(chǎn)為主的國家來說,可謂是較大的沖擊。明朝所發(fā)生的自然災害種類種類,其中包括冰雹、蝗災、旱災、蟲災等等。
最為頻繁的災害當屬旱災,旱災的發(fā)生直接對于農作物的生產(chǎn)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農業(yè)收成也進一步受到影響,甚至全國有許多的百姓顆粒無收,饑荒現(xiàn)象在明朝中后期一直是頻繁出現(xiàn)的,百姓饑餓,為了獲得糧食,許多農民就開始發(fā)生起義,而眾多的起義當中,就是以李自成最為出名,根據(jù)《明季北略》中記載李自成的起義口號就是:“天降奇荒,所以資自成也。”由此可見當時的明朝所經(jīng)歷的災荒的嚴重程度。
自然災害除了給人們造成饑荒之外,也引起了當時社會中的物價上漲,所謂的“物以稀為貴”,在各地農業(yè)收成不好的情況下,糧食的價格自然也就隨之飛速的增長,相比之前的糧食價格,此時的糧食價格更是翻了好幾倍,這對于本就顆粒無收,沒有經(jīng)濟收入來源的百姓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官員卻還在向農民征收高額的稅收,人們的生活十分的苦難,根據(jù)呂維祺在《請免河南糧疏》中記載的百姓狀況達到了“野無青青,十室九空”的現(xiàn)象,由此可見當時的農民的困苦,明朝也就失去了群眾的統(tǒng)治基礎,自然避無可避的走向滅亡的道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6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崇禎上位以后兢兢業(yè)業(yè)的,為什么最后明···
下一篇: 諸葛亮五次北伐,為什么非要北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