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邦身邊的這么多功臣中,韓信善于打仗,蕭何善于籌措軍糧,張良善于出謀劃策。這幾個人為劉邦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劉邦在稱帝之后先后殺了韓信,彭越,英布。但是卻沒有殺張良。那么為什么不把張良也殺了,徹底解決后患呢?小編覺得,主要是張良能忍耐,而且對劉邦很忠心,最重要的是,張良懂得功成身退。
張良不但善謀,而且善忍。老子說過:“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一個人如果很容易自滿,居功自傲的話,那也就大禍臨頭了。如果一個人很能忍的話,那么往往能平安一生。張良有多么能忍呢?當年在下邳(今江蘇睢寧)的時候,一次在一座橋上看風景,一位白發(fā)老頭,慢悠悠地上得橋來,在張良身邊,恰巧掉了一只鞋,老頭讓張良幫他把鞋子撿來。
張良那時候也年輕,心里也氣,但是想一想,干脆忍了吧。于是就下去幫老頭撿鞋子了。誰知老頭蹬鼻子上臉,又讓張良給他穿上鞋子。但他又忍了,單膝跪地,幫老翁把鞋子穿上。
后來,老頭又約他拂曉時見面,張良就來了。但是老頭說他來晚了,讓他下次再來,如此三番兩次,把張良氣的不行,但是他都忍下來了。于是,張良得到了那本有名的《太公兵書》,給了張良莫大的幫助。所以后來張良凡事謹慎謙讓,從不與人爭斗。
劉邦身邊最忠心的人,一者蕭何,二者樊噲,三者張良。這三個人,無論遇到多大的危險,都是一心一意向著劉邦的。鴻門宴之前,劉邦與項羽為關(guān)中王而暗暗較勁,劉邦駐軍灞上,項羽駐軍鴻門,項羽因劉邦拒他于關(guān)外而暴跳如雷,第二天就要發(fā)兵攻打劉邦。
本來項羽的兵力就數(shù)倍于劉邦,項羽想殺劉邦簡直是易如反掌??墒瞧棽艹鰜砹?,連夜給張良報信,張良這時候也沒考慮自己逃跑,而是趕緊給劉邦出主意,想辦法,讓劉邦撿回了一條命。可見張良對劉邦的忠心。
再者,就是張良知進退,懂謙讓。劉邦稱帝后,功臣們?yōu)榱藸帄Z封地,吵的不可開交。只有張良不爭不搶,劉邦給什么,他就要什么。不給的,他從來不去爭。劉邦曾經(jīng)單獨召見了張良,要封他個萬戶侯,讓他自己選擇齊地三萬戶。但是張良說自己功勞小,哪敢要三萬戶,封個留侯就行了。
所以,劉邦才對張良放心,張良也得以善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7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邦和呂后相比,誰更加對不起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