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李香君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秦淮八艷之中,陳圓圓有美貌,柳如是有才情,董小宛總的來說也算有個好歸宿,但是排在這幾人之后的李香君,應(yīng)該是八人之中最沒有名氣的。李香君所出生的時代,與前幾任人相比,這是一個更混亂的時代。明朝南遷以后,在南京又建立起了南明政權(quán),這是一個不被中國政府所承認(rèn)的時代,因為政權(quán)存在了18年的時間,皇帝懦弱無能,朝廷勾心斗角,軍閥爭權(quán)奪利,清軍的鐵蹄在這里肆意踐踏,這個時候的南京看似表面繁榮,其實只是一具空殼,就在這樣一個混亂不堪的年代里,李香君出生了。
01家道中落,踏入青樓
李香君出生于蘇州閶門,她的父親本是一個武官,當(dāng)時的李家也是蘇州當(dāng)?shù)氐暮篱T望族,家中共有姐弟三人,她是最小的那位妹妹。在她8歲以前,雖然生在亂世,但是在這繁華安穩(wěn)的江南,日子倒也過得安穩(wěn)。但是在李香君長到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遭到了魏忠賢等人的陷害,導(dǎo)致整個李家家道中落。此后小香君也開始了她漂泊一生的幼年和青年時代,也從一位千金小姐,流落至了煙花柳巷中。
當(dāng)時在那煙花之地中,有一位名叫李貞麗的煙花女子,看到這個幼女被害而家破人亡,就以養(yǎng)母的名義收養(yǎng)了她,此后李香君就跟著養(yǎng)母居住在了媚香樓。養(yǎng)母也是一個多才多藝之人,雖然是煙花女子,但是詩詞歌賦到絲竹管弦全部精通,在養(yǎng)母的調(diào)教下,李香君也開始精通樂器,再加上她歌聲本就甜美,音律詩詞更不在話下,逐漸就登上了青樓第一名妓的寶座。同時他的才華與美貌還吸引了一批文人雅士,慕名而來的人更是讓這座青樓熱鬧非凡,有些人花重金,只為聽李香君唱一首南曲。
02受人追捧,名聲大噪
文人墨客的追捧,讓李香君名聲大噪,轉(zhuǎn)眼間就出落成為了16歲的窈窕少女。這時候,金陵城的這座青樓,也成為了許多文人雅士相聚的地方,就這樣李香君結(jié)識了侯方域。這個有著“明末四公子”之稱的才子,在桃花盛開的暮春時節(jié),也慕名來到了這座青樓,李香君本來就盛名在外,而侯方域的拜訪自然也是帶有一定目的性的。他見識了香君的美貌,也被她那婉轉(zhuǎn)如鳥兒一樣清脆的聲音所吸引,面對這個16歲的姑娘一見傾心。
后來他曾經(jīng)多次出入青樓,只是為了吸引佳人的注意。香君也逐漸對這風(fēng)度翩翩的少年感上了興趣,在慢慢的交談中兩人逐漸熟知。,才知道二人的境遇十分相似。侯方域的父親也曾經(jīng)被所陷害而入獄,他們侯家也從書香門第淪落成為了貧寒布衣。加之清軍入關(guān),導(dǎo)致北方早已經(jīng)陷入敵人之手,所以他才來到了這金陵城,準(zhǔn)備通過科舉考試進(jìn)入朝堂,為父親平反,也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偉大志向。聽了這番話,香君深感與兩人境遇相同,再加上侯方域?qū)Υ布澥坑卸Y,兩人之間情愫暗生。
03一見傾心,尋得良人
只是那時候的青樓女子也有自己的行規(guī),而且李香君馬上就到了第一次接客伴宿的年紀(jì),養(yǎng)母將她培育成人,其實等待著的也是這個時刻。再加上李香君本來就是秦淮河畔的第一名妓,她第一次接客伴宿,肯定會被拿來競拍,到時候不知道又會有多少有地位有權(quán)勢的人,將參與到此次的競價中來,除此之外,青樓的那位老鴇,正等著一大筆適合自己心意的銀子,將李香君的這個初夜賣一個好價錢呢。他們二人之間挑明感情以后,李香君自然希望自己第一次接客的人能是侯方域,作為一個讀書人,侯方域自然也不希望自己心愛的人在別人懷抱中纏綿。
只是現(xiàn)在的他只是一個窮書生,在這金陵城既無權(quán)勢也無財富,他哪有那個能力去拿出一大筆銀子,換取李香君的初夜呢。這時候他有一位名叫楊龍友的朋友,在突然間對他出手相助,資助了他一大筆銀兩,這次的雪中送炭,讓侯方域順利達(dá)成兩人心愿,從此以后,他也在這座青樓常駐下來。只是思索再三,侯方域也覺得這其中有蹊蹺,因為楊龍友與他一起來金陵城時,也只是一個能解決溫飽的窮書生,為何一下子變得這么有錢對他慷慨解囊。
在他的再三追問下,楊龍友才對侯方域說了實情,原來送這筆禮金的,并不是自己,他也是受人所托。當(dāng)時有一位深受南明皇帝寵幸的大臣,他名叫阮大鋮,很早之前他就看中了侯方域的才情,希望此人以后能為自己所用,所以資助他這筆禮金來拉攏人心,而這個人與魏忠賢是一伙的。侯方域心中卻十分糾結(jié),不知是否該應(yīng)承這個人情,李香君看出來他的焦慮與憂愁,經(jīng)過追問才得知這筆錢的來由。聽說是阮大鋮所送,她馬上火氣沖天,讓侯方域?qū)⑦@筆錢去還給這種沒有道德底線的人。
李香君將自己的衣裙、首飾,全部都換成了銀兩,還向自己的朋友借來了幾筆錢,沒過多久,他們兩人就將這筆錢給湊齊了,隨后讓侯方域?qū)⑦@些銀兩給退了回去。誰知這樣一來,卻讓阮大鋮心生忌恨,他利用自己的權(quán)勢,對侯方域再三打壓,甚至還誣陷他通敵賣國,為了保住性命,侯方域只能被迫先離開金陵。他離開以后,李香君從此閉門謝客,只等著自己的心上人歸來。
04小人陷害,生死離別
只可惜這個阮大鋮,是一個特別記仇的人,他看著侯方域離開金陵,只能將過往的仇恨全歸結(jié)在了李香君的身上。他先是向名叫田仰的一位寵臣推薦李香君,說在金陵河畔有這樣一個青樓女子,長相貌美,色藝雙絕,誰能娶之必然是人生一大快事;只可惜此女子生來清高,拿了多少銀兩,即便是田仰前去,都娶不到這樣的女子。田仰被阮大鋮的這一番激將法給戳中痛處,下定決心一定要娶李香君。還未曾上門提親,直接就敲鑼打鼓的抬著大花轎到了青樓。誰知李香君卻誓死不從,直接朝著欄桿撞去,她手中拿著的那把扇子上面也沾滿了血的后來,被楊龍友撿起來繪成了桃花扇,這曾是她和侯方域的定情信物。
只是阮大鋮見此計不成,又在皇帝面前獻(xiàn)媚,說秦淮河畔有一位驚艷天下的歌姬,皇帝就下旨,讓李香君入宮當(dāng)歌妓,朝廷的命令不能不從,這次他實在是無法違抗天子。無奈之下她入了皇宮,在離開之前她還托人給侯方域帶去了信,只可惜當(dāng)時戰(zhàn)火四起,這份信并沒有送到侯方域手中。其實在李香君剛?cè)雽m沒多久,清軍就直接攻破了金陵城的城門,她也趁著夜色和戰(zhàn)火從那座深宮中逃了出來。
她來到了自己曾經(jīng)待過的媚香樓下,那里早已經(jīng)成為一片廢墟,她抱著桃花扇痛哭,卻不知何去何從。后來侯方域也到金陵來尋找過她,可是再也無人知李香君的下落。關(guān)于她的結(jié)局說法很多,有人說她后來與侯方域重逢,跟他回到老家隱居起來;也有人說她離開金陵以后,就重病一場,沒過多久就香消玉損;更有人說侯方域做了清朝的官員,而李香君難忘亡國之痛,雖然進(jìn)了侯家門卻抑郁而終。不管她的結(jié)局如何,這些前塵往事里的悲歡離合,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吧。
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清代洪升的《長生殿》以及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被譽為中國古典四大名劇。
近日讀罷《桃花扇》,終圓大學(xué)立下之夢想,讀完四大名劇。
孔尚任,清初詩人、戲曲作家,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自稱云亭山人。因與《長生殿》作者洪升生于同一時代,時人將此二人并論,稱“南洪北孔”。
“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桃花扇》全文以秦淮名妓李香君和中原名士侯方域的愛情為主線,譜寫出明朝末年南明小朝廷腐敗不堪的統(tǒng)治亂象,并最終走向滅亡的一曲悲歌。
縱觀全書,孔尚任對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愛情描寫著墨甚少,卻恰到好處。他以這段愛情為線索,用侯李二人的離合悲歡展示了當(dāng)時的社會矛盾以及封建末世文人國破家亡時表現(xiàn)出的蒼涼之感。
全書印象最深刻的有四個場景。
一是侯方域遭人誣陷避禍遠(yuǎn)走,阮大鋮強(qiáng)迫李香君改嫁黨羽田仰。逼親時,李香君嚴(yán)詞拒絕,“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就算是死也不下媚香樓,遂倒地撞頭血濺桃花扇。
二是侯方域收到李香君托與他人寄來的桃花扇,與蘇昆生急回媚香樓,但舊時居住的歌樓舞榭已改為畫院書軒,李香君也被官兵強(qiáng)行帶往南明昏庸皇帝朱由崧宮中?!懊廊斯语h零盡,一樹桃花似往年”,不久后侯方域被誣入獄,一個被困深宮,一個深陷囹圄。
三是國破家亡之際,李香君逃難離宮,侯方域逃出牢獄,兩人再次錯過,團(tuán)圓無期。
四是棲霞山白云庵中,侯李二人終于重逢。但此時國已破,家已亡,二人遂徹悟紅塵,撕破桃花扇雙雙出家。
看到最后這一幕,有一些意外。兩個人歷經(jīng)諸多磨難在棲霞山重逢那一刻,我心中的石頭終于落地,戰(zhàn)亂四起之時,戀人間的離合悲歡,情有所鐘,這真是美好的結(jié)局。
但經(jīng)張道士以國恨、家恨之言點撥,二人皆如夢忽醒。國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這世間的花月情根,就此割斷了吧。
白骨青灰長艾蕭,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興亡夢,兒女濃情何處消。
清兵南下,得以短暫喘息的南明百姓再次流離失所妻離子散,那些拒降的忠臣遇害了,貪生之人卻紛紛倒戈。
金陵玉殿的鶯聲啼曉,秦淮河畔的水榭花開,烏衣巷口的青苔碧瓦,鳳凰山上棲息的梟鳥,再也見不到了,只剩下莫愁湖鬼夜的哭聲,還有那哀怨江南,殘山舊夢。
國破,痛;家亡,痛。泱泱漢族淪為亡國之奴,受盡外族的欺壓凌辱,在國家尚不能保全的情況下,個人的小家也變成了一座孤島,找不到溫暖的歸宿。
這個結(jié)局,著實令人悲傷。
分類: 人文學(xué)科 >> 中國文學(xué)
解析:
李香君是晚明的名妓之一,那時的名妓有所謂“秦淮八艷”,這“八艷”是馬湘蘭、陳圓圓、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顧媚、寇白門、董小宛,這些人在中國歷史上都很有名,而且在晚明激烈的政治斗爭、民族矛盾中,她們中間有不少人都卷進(jìn)了斗爭的漩渦。李香君不僅以貌和才藝著稱,而且更以她的品格與氣節(jié)記載在中國的歷史上。
明朝是中國封建社會走下坡路的時期,明代中后期的宦官作亂是這個社會腐朽的表現(xiàn),也加速了明朝的覆亡。明武宗時出現(xiàn)了一個大太監(jiān)劉瑾,明熹宗時出現(xiàn)了一個大太監(jiān)魏忠賢,這些野心家、陰謀家把持朝政,結(jié)黨營私,排除異己,殘害忠良,他們的所作所為遭到了朝野許多正直人士的反對。魏忠賢自稱“九千歲”,他還設(shè)立與領(lǐng)導(dǎo)東廠這個特務(wù)機(jī)關(guān),做盡壞事,人們稱他的黨羽叫“閹黨”。明思宗(即崇禎帝)上臺后,誅魏忠賢,清除閹黨,整頓朝綱,但是閹黨中還有一些人漏網(wǎng),阮大鋮就是其中的一個。
阮大鋮曾投靠魏忠賢,撈了不少錢,雖然漏網(wǎng),但是名聲很壞。當(dāng)時在知識分子中,有一個叫復(fù)社的文字社團(tuán),他們議論時事,指點江山,要改變弊政,對閹黨殘余大加鞭笞。阮大鋮很懼怕他們,知道復(fù)社的一個骨干分子侯方域要和李香君“梳櫳”( *** 第一次接客),但是財力不夠,就托人以三百金代李香君辦嫁妝?;楹蟮诙?,李香君發(fā)現(xiàn)了這原來是阮大鋮出的錢,就義正辭嚴(yán)地大加譴責(zé),把頭上的首飾都拔下來,連同嫁妝中的其他物品一起退回去,侯方域?qū)@種“清者自清”的舉動也十分贊賞,把阮大鋮弄得十分狼狽。
從此,阮大鋮和侯方域等結(jié)下了仇,后來,他設(shè)計陷害侯方域,逼得侯方域出走。他又和馬士英等陰謀家、野心家在崇禎帝死后擁立福王朱由崧即位。朱由崧是個昏君,他就位后重用馬士英、阮大鋮這批壞人,把朝政搞得天昏地暗。
當(dāng)時,有個權(quán)臣叫田仰的,要以重金討個秦淮名妓做小老婆,阮大鋮就動上了李香君的腦筋,多次派人逼婚,李香君抵死不從。在最危急的時刻,李香君頭撞鏡臺,血流如注,灑在紙扇上,有人把這斑斑血跡畫成桃花,李香君以此為信物托人尋找侯方域,表示思念之情,這就是有名的“李香君血濺桃花扇”的故事。
以后,李香君又被逼赴權(quán)臣之宴陪酒、陪唱,她眼看國難當(dāng)頭,而這些權(quán)臣還只知道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于是奮不顧身地在席上痛責(zé)這些權(quán)臣,差一點送了命。以后,又經(jīng)過了許多悲歡離合,她和侯方域重新相聚,不論多么艱難困苦,始終以民族氣節(jié)相勉,最后雙雙入道……
〈桃花扇〉中的侯朝宗與李香君,歷史上真有其人其事嗎?
歷史上真有其人其事。
清初作家孔尚任撰《桃花扇》劇本,描寫的就是侯方域與秦淮名姬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側(cè)面反映了明亡清興的歷史背景。
侯方域,明朝歸德府人,明末清初散文家,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復(fù)社領(lǐng)袖。
李香君,原姓吳,江蘇蘇州人。她與董小宛、陳圓圓、柳如是等被稱為“秦淮八艷”。
擴(kuò)展資料
《桃花扇》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fā)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xiàn)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quán)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xiàn)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歷史真實的歷史劇,重大事件均屬真實,只在一些細(xì)節(jié)上作了藝術(shù)加工。以男女情事來寫國家興亡,是此劇的一大特色。該劇作問世三百余年來長盛不衰,已經(jīng)被改編成黃梅戲、京劇、話劇多個劇種,頻頻上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桃花扇
李香君寧死不屈的忠貞愛情是怎樣的?
李香君是《桃花扇》劇中光彩照人的正面形象,她色藝非凡,身為秦淮女子,卻出污泥而不染,注重氣節(jié),很有政治遠(yuǎn)見。
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結(jié)合,很大程度是反映在她愛憎分明的性格上,《卻奩》一出,歌頌了她鮮明的特點和剛烈性格。
但是,《桃花扇》女主角李香君的不幸遭遇也就由此開始,她剛烈性格也愈來愈鮮明。田仰強(qiáng)娶,李香君拒絕媒婆守在樓上,血染桃花扇;福王選女,她不畏強(qiáng)暴,怒罵阮大鋮。
如果說《守樓》這出戲主要表現(xiàn)李香君對愛情的堅貞,那么《罵筵》則說明她已經(jīng)成為正義的化身來鞭撻邪惡。在李香君身上,堅貞愛情和疾惡如仇緊密相連,因而在她的經(jīng)歷中,愛情的不幸遭遇和國家覆亡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李香君是一個有著民族氣節(jié)的女子,劇本通過她愛情故事的演繹,透視了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狀,表明那個時代人們對故國的忠貞。當(dāng)《桃花扇》公演后,這部戲立刻得到時人認(rèn)可,街頭巷尾,爭先傳抄。
《桃花扇》中女主角李香君是明末秦淮河畔一個有名歌女。她的美名正是由于她的愛國、剛正、高尚節(jié)操流傳下來。
據(jù)傳李香君的父親原來是一位武官,也是東林黨成員,后來家道敗落,漂泊異鄉(xiāng)。李香君8歲時,她被秦淮李貞麗收養(yǎng)為養(yǎng)女,改姓李,名李香,號香君,綽號“香扇墜兒”。
李香君是一個詩書琴畫歌舞樣樣精通的賣藝歌女,16歲時,她與從河南商丘避難而來的侯方域相識,一見傾心。后來,李香君以身相許,誓死白頭偕老,侯方域送宮扇作為定情信物。
在結(jié)婚第一天,阮大鋮為了討好頗有政治聲望的侯方域,竟然轉(zhuǎn)經(jīng)他人送來奩資。新娘李香君比丈夫侯方域還要看重名節(jié),饋贈被退回了。
當(dāng)時南明王朝在危難之中,侯方域出面勸說左良玉部斂跡安定。后來,在一系列突發(fā)情勢下,使得侯方域不得不離開李香君,去投奔當(dāng)時的名臣史可法。
后來,南明小朝廷建立,阮大鋮利用權(quán)勢逼迫李香君給漕撫田仰做妾。李香君一心思念遠(yuǎn)行丈夫侯方域,不肯從命,當(dāng)著搶婚人的面以頭撞地,把斑斑血跡濺在侯方域送她的詩扇上。
目睹此景的一位友人深受感動,他把扇面上的血跡勾勒成朵朵桃花,成了一面“桃花扇”。
李香君托正直的友人蘇昆生帶著這把包含無限情意的扇子去尋找侯方域。后來,這對夫妻才在棲霞山白云庵不期而遇,他們感慨萬千,也不再想重溫舊夢了,便各自出家。
全劇中還穿插當(dāng)時許多歷史事件,使得這部劇不僅表現(xiàn)了男女主人公愛情的忠貞,還歌頌了亡國時期愛國人士的英勇不屈的精神??上?,男主人公侯方域后來因為耐不住寂寞,參加了順治時期的鄉(xiāng)試,被世人恥笑,也枉費了香君的苦心。
《桃花扇》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李香君盡管身為歌女卻愛憎分明,在愛情上忠貞不二,為了維護(hù)自己人格尊嚴(yán)與愛情自由,是具有鮮明政治色彩和高尚品德的女子。
在《桃花扇》中《卻奩》一場,當(dāng)李香君得知妝奩乃阮大鋮所送,目的是要拉攏侯方域時,她便毅然拔掉簪子,脫下裙衫,當(dāng)著楊龍友的面將其扔在地上。
還有,在《拒媒》、《守樓》兩場戲中,楊龍友要李香君嫁給馬士英同伙田仰,她很堅決地說自己要等侯方域3年、10年甚至100年,并且她反問楊龍友:“阮家妝奩尚且不受,倒去跟著田仰么?”當(dāng)楊龍友要強(qiáng)拉她下樓時,她竟以頭撞地,寧死不辱。
在《罵筵》一場中,李香君置生死于不顧,當(dāng)著馬士英、阮大鋮之面,痛罵他們的罪行。相比之下,侯方域雖然具有正義感,卻較為軟弱,在態(tài)度上搖擺不定,對與阮大鋮的交納,他竟然說“可憐”、“不可絕之太甚”。可見,李香君雖然是個小女子,但其人物性格比侯方域還要愛憎分明,其形象也高大了很多。
還有,
另一種結(jié)局是,李香君和侯方域兩個人連最后一面都沒有見著,李香君就留下一柄桃花扇懨懨地死去。臨死之前留下一句話:“妾于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br>李香君是誰?她有什么故事?
李香君,,又名李香,號"香扇墜",原姓吳,蘇州人。她與董小宛、陳圓圓、柳如是等被稱為"秦淮八艷"。因家道敗落,飄泊異鄉(xiāng)在李香君八歲的時候,隨養(yǎng)母李貞麗改吳姓為李。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艷之一。她歌喉圓潤,但不輕易與人歌唱;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特別擅長彈唱《琵琶記》。
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問世后,李香君遂聞名于世。
視桃花圖為至寶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邊時時帶著一把絹扇,扇面是潔白的素絹,上面繪著一幅色彩濃艷的桃花圖,故稱之為“桃花扇”。此扇之圖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可為何李香君視為至寶呢?原來這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畫,而是以李香君的鮮血寫成,上面凝結(jié)著她與情郎侯方域纏綿哀艷的愛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媚香樓里的紅姑娘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樓里的紅姑娘,這媚香樓建得精巧別致,臨水而立,站在樓上憑欄而望,煙水澄碧、畫舫織彩的秦淮河盡收眼底。媚香樓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輕時也是秦淮河邊的紅妓女,年長后用自己的積蓄建了這座媚香樓,收養(yǎng)了幾個干女兒,以詩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里頗有些名氣。最給媚香樓撐臉面的就是李香君了。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邊長大,詩書琴畫歌舞,被李大娘調(diào)教得樣樣精通,性情上也學(xué)了李大娘的豪爽俠氣,著實逗人喜愛。要說李香君的長相,別有她的特點,她身材嬌小玲瓏,眉眼兒俏麗生輝,小嘴唇微微上翹,顯出幾分俏皮,整個一個可人兒的模樣,因她嬌小而香艷,名字里又帶個香字,所以客人們都戲稱她是“香扇墜”,還真合她的那種韻味呢。
詩畫傳情
媚香樓在秦淮河畔屬于那種比較高級的妓樓,這種妓樓里的姑娘多是賣藝賠笑不賣身,李香君便是這種典型。因為李大娘仗義豪爽又知風(fēng)雅,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受干媽的影響,李香君小小年紀(jì)便頗善于辨識好壞忠奸,第一次見到侯方域并一見傾心時,李香君才十六虛歲。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祖父侯執(zhí)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親侯恂做過戶部尚書,都是剛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隨家鄉(xiāng)名士倪元路學(xué)習(xí)詩書,敏慧多才,長進(jìn)極快,崇禎十六年,二十二歲的侯方域前來南京參加禮都會試。自恃才學(xué)俊秀,年少氣盛的侯方域并不把應(yīng)試當(dāng)成一回事兒,來到燈紅酒綠、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他不免要涉足一番風(fēng)月場所。這天。經(jīng)友人楊龍友的介紹,他慕名來到媚香樓,一睹“香扇墜”李香君的風(fēng)采。一走入李香君的房間,只見室內(nèi)書畫古玩陳設(shè)有致,別有一番清新氣息,與一般青樓迥異。李香君嬌笑盈盈地請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詩婢送來清茶果品,此時候方域又被正面墻上掛著的一幅大型橫幅吸引住了,這是一幅“寒江曉泛圖”,寒雪彌漫的清江之上,一葉孤舟蕩于江心,天蒼蒼,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種悠遠(yuǎn)淡泊的意境,畫上還題有一首詩:
瑟瑟西風(fēng)凈遠(yuǎn)天,江山如畫鏡中懸。
不知何處煙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
畫上沒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問道:“此畫是何人大作?”李香君見他對畫如此關(guān)注,略帶羞澀地說:“是小女子涂鴉之作,不足為道?!薄笆悄闼鳎俊焙罘接蚝喼辈桓蚁嘈?,這么一個姣小稚嫩的青樓女子,竟然作出這般神韻的詩畫,真令人刮目相看。從這幅畫開始,兩人越談越投機(jī),彼此直引以為知己。臨走前,侯方域索要了詩筆,作詩一首,送給李香君作為初次相見的禮物,詩云:
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瑤池一枝蓮。
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
臨行嬌無語,阿母在旁邊。
一種欣賞傾慕的情懷已在詩中表露出來,一個是風(fēng)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多情、蕙質(zhì)蘭心的青樓玉女,接連幾次交往之后,便雙雙墜入了愛河之中,纏綿難分。
重金資助
按當(dāng)時的風(fēng)尚,如果哪位客人中情于一個妓女,只要出資舉辦一個隆重的儀式,再給妓院一筆重金,這個妓女就可以專門為這一位客人服務(wù)了,這套手續(xù)稱為“梳攏”。梳攏所需資金,因梳攏對象名位高低而不同,象李香君這樣一位名妓,梳攏必須邀請大批有頭有臉的風(fēng)流雅士,宴會的級別自然要高,還要付一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才不至于失面子。如今侯方域是出來趕考的,身邊當(dāng)然沒帶太多的銀子,有心想梳攏李香君,卻又無能為力。
正在他犯難之時,友人楊龍友雪中送炭,給了他大力的資助。當(dāng)時他一心急著辦事,并沒仔細(xì)考慮楊龍友為何送錢給他,只說日后一定還他。有了資本,梳攏儀式很順利地辦了下來,當(dāng)夜侯方域?qū)⒁槐系鹊溺U花象牙骨白絹面宮扇送給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肩上系著侯家祖?zhèn)鞯溺晟葔?。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摯意,從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樓中?br>贈給侯方域一個人情
一日,侯方域偶然想起楊龍友家中并不富裕,哪里來得那一筆重金資助自己呢?他與李香君說起此事,香君也覺得事出蹊蹺,便讓侯方域會問個明白。經(jīng)過一番追問,終于弄清了原由,原來那筆錢并不是楊龍友拿出來的,而是阮大鋮通過楊龍友贈送給侯方域的一個人情。阮大鋮是何等人物?他為什么要送錢給侯方域呢?事出自然有因。阮大鋮是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的進(jìn)士,多年在朝中為官,此人陰險詭詐,與宦官魏忠賢狼狽為奸。攪得朝中烏煙瘴氣,明思宗崇禎元年誅殺了宦官魏忠賢,阮大鋮作為逆賊同僚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閑居。失位的阮大鋮并不甘心就此埋沒,他在南京廣交江湖人士,暗中謀劃,準(zhǔn)備伺機(jī)東山再起。江南義士陳貞慧、吳應(yīng)箕等人察覺了阮大鋮的不軌之心,作了“留都防亂揭”對他的陰謀進(jìn)行了揭露;阮大鋮既惱怒又害怕,無奈此時手中無權(quán),拿他們沒有辦法,只好閉門謝客,深居簡出,只與馬士英暗中往來。
侯方域與陳貞慧、吳應(yīng)箕等人因志同道合而結(jié)下了莫逆之交,阮大鋮得知侯方域在南京城正缺錢用,馬上打通關(guān)節(jié),設(shè)法讓楊龍友把錢送給了侯方域,為防止他拒絕,開始還讓楊龍友暫瞞實情。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拉攏侯方域而緩和與陳貞慧等人的關(guān)系,使他們不與自己作對,自己則好為所欲為。
變賣首飾
侯方域了解真象后十分氣憤,他素來痛恨阮大鋮的人品和奸行,曾為陳貞慧等人的口誅筆伐拍手稱快,如今不知不覺中竟用了阮大鋮的錢,怎不讓他惡心難忍呢!他決意立即把錢退還阮大鋮,以斷絕奸人的不良用心,可李香君一時間到哪里去籌這筆錢呢?李香君很快察覺了他的心事。當(dāng)然極力支持他的想法,為了幫助他渡過難關(guān)。李香君變賣了幾件心愛的首飾,又從姐妹們那里借了些錢,總算湊夠了數(shù),交給侯郎。侯方域被香君的知情明理深深打動了,他緊擁著她嬌小的身軀,感激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那些錢又經(jīng)楊龍友之手退給了阮大鋮,阮大鋮見狀,大感臉面丟盡,咬牙切齒地自語道:[老夫有意與他們攀交,這些小子們竟如此氣傲,看老夫?qū)碛谐蝗眨欢ㄒo他們點顏色瞧瞧!”
侯方域抗清報國
時局果然很快就發(fā)生了變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殉國,福王朱由崧在—幫舊臣擁護(hù)下,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馬士英成了執(zhí)政大臣,隨即啟用阮大鋮為兵部侍郎,繼而又升為兵部尚書。
大權(quán)重握,阮大鉞得意之極,馬上著手清除異己,陳貞慧、吳應(yīng)箕等轉(zhuǎn)眼被捕下獄。侯方域得知消息后,知道黑手很快就會伸向自己,只有遠(yuǎn)走高飛,才可能逃脫此難。
這是一個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的夜晚,媚香樓中昏暗的燭光映照著兩個難舍難分的人兒,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侯方域幾次想挪動腳步可都又停下來,懷里緊緊抱著李香君,眼中滿是凄切。他嘆了一口氣,說:“人生難得一知己,天下傷心是別離,為何我們不能不分離!”
李香君強(qiáng)忍著奪眶而出的淚水,安慰情郎道:“有別離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悅,好男兒志在四方,豈可在媚香樓中消磨了豪情壯志。況且人生離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結(jié)同心,雖然遠(yuǎn)隔干山萬水,照樣可以魂來夢往!”
李香君的一番話給了侯方域一份堅毅、一份力量,他終于揮淚離開了南京城,渡江北上,投奔到正督師揚州的史可法麾下。史可法是左光斗的門生,為人忠貞耿直,在揚州加緊操練兵馬,準(zhǔn)備抵擋清軍的南下。侯方域被安排在史可法身邊做文書工作,為抗清報國而效力,使侯方域壯志得酬。他與南京的李香君頻頻書信往來,傾訴相思,暢談報負(fù),彼此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李香君以死拒婚
自侯郎去后,李香君征得李大娘的同意,洗盡鉛華,閉門謝客,天天凝視著那把訂情的絹扇。明確表示要一心等候公子歸來,有許多獵奇好艷的達(dá)官顯貴偏偏不肯死心,紛紛上門打她的主意,無奈此女吃了秤砣鐵了心,李香君以堅決的態(tài)度予以回絕,客人們只好望樓興嘆。
可是,不久又出了個難以對付的人,此人就是僉都御史田仰,他督運漕糧由揚州來到南京,為弘光皇朝幫了一個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紅人。馬士英與阮大鋮為弘光臣子舉行盛大的酒筵為田仰接風(fēng)洗塵。席間,田仰表示久聞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艷名,此行想順便把她收為侍妾。這一下可讓阮大鋮逮住了機(jī)會,他早就想報復(fù)侯方域和李香君了,可惜侯方域聞風(fēng)遠(yuǎn)走,害得他無從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給田仰為妾,一方面討好了田仰,一方面也撕散了他們那對鴛鴦,聊泄心中積憤,豈不是一箭雙雕!
第二天,阮大鋮派人攜帶重金前往媚香樓行聘,李香君毫無商量余地地一口拒絕,她說:“侯公子雖然飄泊在外,但總有回來的一天,以前我就拒絕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當(dāng)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禮。”
誰知這里還在勸來推去,那邊迎娶的花轎已經(jīng)吹吹打打地來到了媚香樓下,這便是阮大鋮訂下的強(qiáng)娶之計。娶親的隊伍人多勢眾,李大娘阻攔不住,已直沖進(jìn)樓里,大有不抬走人決不罷休的勁頭。李香君被逼得無路可走,只好佯裝答應(yīng)下來。聲言先回屋打扮,妝成立即上轎。娶親的人在樓下客廳中坐等了好一陣子,猛聽得樓外“_”地一聲悶響,接著傳來侍婢的驚呼:“不好了,小姐跳樓了!
娶親的人見鬧出了人命案,嚇得不敢再糾纏,一聲不吭地抬著花轎溜回去了。
血染桃花扇
李大娘與媚香樓的姐妹將李香君抬回屋中,又急忙打發(fā)人找醫(yī)生。住在附近的楊龍友聞訊趕過來,院中已空寂無人,只有那把帶血的絹扇孤零零地落在地上。楊龍友拾起絹扇,端視良久,深為李香君的貞烈品性感慨噓啼,一個奇妙的構(gòu)思在他腦海中形成。進(jìn)屋探視過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后,楊龍友帶著絹扇離開媚香樓,回到自己家里,立刻在書房中坐下,取出一枝不曾用過的羊毫筆,就著扇面上的血跡稍作點染,血跡便成了一朵朵鮮艷欲滴的桃花,再以墨色略襯枝葉,一副灼灼動人的桃花圖便完成了。楊龍友對扇沉吟良久,又在扇面上題下三個小字——桃花扇,準(zhǔn)備等李香君傷愈后還給。
幸虧媚香樓不高,摔傷后的李香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調(diào)治,傷勢總算痊愈了,這時田仰已離開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征入宮中
然而陰險惡毒的阮大鋮并不想就此放過她,弘光皇帝完全是昏庸無能之人,國難當(dāng)頭,不思治軍理國,反而日夜沉醉在聲色享樂之中。他嫌宮中歌姬所唱的歌內(nèi)容單調(diào)乏味,阮大鋮便大獻(xiàn)殷勤,親自執(zhí)筆撰寫歌詞劇本,再到秦淮河畔的歌樓妓院里挑選出色的歌妓,送入宮中給弘光帝取樂。等李香君傷愈后,阮大鋮立即打著皇上圣諭的幌子,將她征入宮中充當(dāng)歌姬。
這一招李香君著實無法抵擋,她一個青樓女子,哪里敢違抗圣上呢!宮門一入深似海,何時能再見到日夜思念的侯郎呢?她好想托魚雁捎封信給遠(yuǎn)方的情郎,讓他回來見上自己一面,可此時戰(zhàn)事正緊,交通全部斷絕,書信根本無法送去。帶著無限的眷念和遺憾,李香君進(jìn)了皇宮,懷里緊緊抱著那把鮮血寫成的桃花扇。
逃出皇宮
不久后,清兵攻下?lián)P州,直逼南京,弘光帝聞風(fēng)而逃,最終被部將劫持獻(xiàn)給了清軍,隨后南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時,李香君隨著一些宮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籠”,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亂,清兵燒殺搶掠,難民四處逃竄。李香君高一腳、低一腳地向秦淮河畔走去,只見到處火光沖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紅。好不容易來到長板橋上,站在橋頭,向媚香樓方向望去卻發(fā)現(xiàn)媚香樓也已隱入一片火海之中。李香君心里一沉,腳下發(fā)軟,一下子跌坐在橋面上,腦子里一片空白。
正巧,這時當(dāng)年為李香君教曲的師傅蘇昆生路過長板橋,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坐在地上發(fā)傻的李香君,連忙將她扶起,才知她已無處可去,便帶著她隨逃難的人流,奔往蘇州。其實,這天夜里侯方域也正在南京城里,他是在揚州兵敗后脫身返回南京的。到達(dá)時正逢清兵肆虐屠城,他心里焦急地掛牽著李香君的安危,火燒火燎地趕到秦淮河邊,卻看到媚香樓燃成一團(tuán)烈焰,熟悉的人一個也沒見著。他在媚香樓附近徘徊尋找了整整一夜,卻沒能見到李香君的影子;其實那時李香君就坐在離媚香樓僅有一箭之遙的長板橋上,無奈老天戲弄人,偏偏沒讓他倆相遇。
患上肺癆
李香君在蘇昆生的照顧下來到蘇州,由于一路顛波勞苦,精神上又極度悲傷,她已身染重病。蘇州情況還比較平靜,幾經(jīng)周折,李香君找到了昔日好友卞玉京。卞玉京原本也是秦淮名妓,與李香君交情甚好,兩年前她遷居蘇州,在虎丘的山塘置下一座清雅的小院。見到好友逃難至此,卞玉京熱情收留了李香君在小院住下,并請來名醫(yī)為她診治。幾經(jīng)診察,才知李香君患的是肺癆,這種病在當(dāng)時是無藥根治的,只能滋養(yǎng)調(diào)理,勉強(qiáng)延續(xù)著生命。
病中的李香君深深地思念著侯郎,她日夜捧著那把血染的桃花扇,回憶著侯郎的音容笑貌,淚水浸透了衣襟。
李香君病逝
蘇昆生是個古道熱腸的人,見李香君痛不欲生,他等局勢稍微平靜一些,就返回南京打聽侯方域的消息。經(jīng)多方探問,證實了侯方域曾在南京尋找過李香君,了無結(jié)果之后,失望地回老家商丘去了。
蘇昆生得到消息后立刻趕到蘇州告訴了李香君,李香君倦臥病榻,一副憔悴虛弱的可憐模樣。見此情景,蘇昆生心中痛惜之極,自愿提出要北上商丘,為一對有情人傳遞消息。
在蘇昆生北上不久,李香君開始咯血,病情一日重于一日,終于氣息難繼。彌留之際,她掙扎著讓卞玉京為自己剪下一綹青絲,小心翼翼地用紅綾包好,再把它綁在比生命還珍貴的桃花扇上,然后交給卞玉京,請她轉(zhuǎn)交給侯方域,并留下遺言說:“公子當(dāng)為大明守節(jié),勿事異族,妾于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br>侯方域得到蘇昆生送來的消息,立刻啟程,趕往蘇州??上?,當(dāng)他來到卞玉京的小院,李香君已于前夜咽下了最后一口氣,只給他留下一片摯情,令他心傷欲絕。
侯方域與李香君之間的故事概括一下??好像說候辜負(fù)了她?
故事
情竇初開
1639年,李香君剛滿十六歲的時候,見到侯方域并一見傾心,像李香君這樣一位名妓,梳攏必須邀請大批有頭有臉的風(fēng)流雅士,還要付一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可惜侯方域沒有銀子,無能為力。友人楊龍友雪中送炭,給了他大力的資助,梳攏儀式很順利地辦了下來。當(dāng)夜侯方域一柄上等的鏤花象牙骨白絹面宮扇送給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扇上系著侯家祖?zhèn)鞯溺晟葔嫛?br>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摯意,從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樓中。但是,那筆錢并不是楊龍友的,而是阮大鋮贈送給侯方域的一個人情,想拉攏侯方域入僚。阮大鋮本是明末戲曲家和文學(xué)家,人品卻十分低下。侯方域尚自猶豫,但是李香君發(fā)飆了,劈手就把頭上的發(fā)簪脫下來了,罵醒了侯方域。變賣了首飾,四下借錢,總算湊夠了數(shù),把錢扔還給了阮大鋮。
香消玉殞
1645年,李香君在南京受盡苦難,后躲進(jìn)棲霞山葆真庵,與昔日秦淮姐妹卞玉京相伴為尼。1645年秋,侯方域在棲霞山尋到李香君。經(jīng)過商議,二人攜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李香君隱瞞歌伎身份,以吳氏女子妾的身份住進(jìn)西園翡翠樓。在這里,她與公婆和睦相處;與侯方域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賓,姐妹相稱;與侯方域魚水情深,琴瑟和諧。
從1645年到1652年這八年時間里,李香君生活得平安、舒適,也可以說是她一生中最為幸福美滿的時期??商煊胁粶y風(fēng)雨,人有旦夕禍福。就在侯方域去南京為香君求子、尋親的時候,她經(jīng)常擔(dān)驚受怕的身份問題終于暴露了。公公侯恂知道李香君是秦淮歌伎的真實身份后,當(dāng)即命令李香君滾出翡翠樓,后經(jīng)人講情,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讓她住到離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園——打雞園。
那里是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荒涼村落。而此時得知李香君已身懷有孕,引起婆母和常氏夫人的同情,二人一再向侯恂求情,侯恂才勉強(qiáng)答應(yīng)派一個小丫頭去那里服侍。侯方域回到歸德后,即將李香君接回,住在翡翠樓上。因出身低賤,香君被趕到距城7公里的侯氏莊園居住。李香君因被歧視,終日郁郁寡歡,日久成病,無奈患上肺癆而死,享年三十歲。
確實是侯方域辜負(fù)了李香君。
擴(kuò)展資料:
李香君,,又名李香,號“香扇墜”,原姓吳,江蘇蘇州人。她與董小宛、陳圓圓、柳如是等被稱為“秦淮八艷”。因家道敗落,飄泊異鄉(xiāng)在李香君八歲的時候,隨養(yǎng)母李貞麗改吳姓為李。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艷之一。她歌喉圓潤,但不輕易與人歌唱;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特別擅長彈唱《琵琶記》。
參考資料:李香君-百度百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7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