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雍正年間時,對雍正繼位的談論便不絕于耳。雖然,史學界對皇位合法性尚無定論,但是,流傳的把“十改于”的改詔之說是不成立的,因為,現(xiàn)存于遼寧省檔案館的康熙遺詔是雍正登基后擬就并頒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跡,所以,遺詔不能說明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雍正帝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一位復雜而矛盾的人物,他勇于革新、勤于朝政,對于康熙晚年遺留下來的問題,積極進行變革,最終,使得國庫充盈、百姓和樂。但是,也有文人批判他當政時期所施行的“文字獄”坑害學者無數(shù)。
在清朝的“康乾盛世”中,雖然,沒有提及雍正皇帝,但是,他的功績卻是不可抹殺的。雍正在位的第二年,一次特殊的國事會議當中,雍正提出了一個令文武百官震驚的話題,那就是“讓位”。話說,他才剛登帝位這一寶座,又如何舍得放下這天下至尊的權勢。
究竟,這一提議又有著何種目的?
會議上,雍正特地擬草了長篇的諭旨,將世人說自己“殘暴、逼兄”等評價放置臺面上講,同時,還煞有其事的細數(shù)了諸多八阿哥的事跡,表明其壯志未酬的意思。在旨意上,他甚至一度明確提出:如果,有誰私下里或者明面上能夠證明允禩的能力比自己強,對江山社稷更好的話自己則愿意退位擁立他。
這樣聽來,還真覺得雍正是位賢德的君王,竟然,可以舍棄大好河山,將之拱手相讓給他人。但是,若細細想來,雍正在剛即位的第二年,就提出了這個問題,其實,他是看到了自己初登王座時,手足兄弟和諸多大臣都有所不服,更有甚者處處針對他,所以,他在會議中提到這位當下最受擁戴的八阿哥,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轉移所有人的視線。
其實,雍正是為了將自己繼位初期所有政治上的失誤都歸結于允禩身上,并且,暗指是他故意設置陷阱來敗壞自己的名譽。這一次會議的結果,就以宗人府要求對八阿哥施以嚴懲而終,看來,這次雍正皇帝“以退為進”的計策收獲頗豐。不僅在眾多的大臣面前樹立了自己的形象,而且,還很好的打擊了當時勢頭正盛的八阿哥。
都說“一山不容二虎”,在雍正皇帝的眼里同樣也是揉不得任何沙子的,他不允許任何人威脅到自己地位權勢。在那次會議之后的長時間里,雍正加強了對允禩的監(jiān)控,在年羹堯的配合之下,宣讀了這樣一道詔令,大致內(nèi)容是:
從自己當皇帝以來,允禩因觸犯法令被宗人府處置的事情中,十件有九件我都寬恕了他,就連最基本的罰金也免了。我如此寬容地對待他,而他卻絲毫沒有任何悔悟之心,還一度裝模作樣的上奏說:要以死明志... ...
并且,雍正還在結尾處寫到,許多大小官員,都被允禩脅迫影響,但是,他自己卻毫無半點悔意。這件事情記載于《雍正王朝起居注冊》里,對于最后的處理結果,書里寫到“朕曾降旨,廉親王心既不服,便當令其代理政事。廉親王奏云:若如此,我惟有一死而已?!?/p>
雍正就是憑借著“可以將帝位禪讓給有才能之人”這樣一句話,時時刻刻在試探著眾多宗親大臣們。這也是雍正的高明之處,不費任何武力,只是用政治上的一些言論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一步步熬煎著允禩的心理防線,最終,做到徹底擊垮他一切政治的念頭,穩(wěn)固自己的帝位。
再后來,雍正的政治矛頭開始指向了裕親王之子。加諸他身上的罪狀就是其勾結允禩,拉幫結派欲行不義之舉,這樣不利于江山社稷的穩(wěn)固,所以需一并處理。此后的雍正用自己的行動告誡群臣, 他已經(jīng)不再是當年的“四阿哥”了,現(xiàn)在他為一國之主,爾等群臣應該順服于我。
他在穩(wěn)定政局打壓對手時,顯現(xiàn)出了極為成熟的手段,更用其過人的情商拉攏下臣,雖表現(xiàn)出來的有點過,但是,效果卻非常顯著。雍正在這之后,加大了清掃胤禩黨羽的力度,一步步逐個擊破,有的人被遣出宮,有的被派去守陵… …
而對于雍正皇帝這一切手段,允禩似乎早有預見,但一切都顯得無可奈何。在雍正繼位的第四個年頭,他開始全方面的出手解決允禩的結黨。
先是細數(shù)了允禩的各種罪狀,而后,再決定將其逐出宗籍,同時圈禁起來。雍正自己的解釋道,像允禩這種行為敗壞不忠不孝的人,在宗室族譜內(nèi)會玷污了整個家族的顏面,也不利于后世子孫的名聲,所以,必須要給其懲戒以儆效尤。
就這樣,通過幾年的努力,雍正順理成章的清除了自己皇位上的最大阻礙。
雖然,當時有諸多的輿論稱其太過不近人情,但是,雍正似乎不是那么在意。允禩被禁足之后,他的親弟弟在不久后便死亡了,聽聞這個噩耗,允禩一度郁郁寡歡。但是,這樣傷心的日子也沒過多久,雍正便下令給當時看守允禩的大臣讓其便宜行事,不到數(shù)月允禩便撒手人寰。
自此,清朝最大的一場兄弟之間的博弈就結束了。之后,背負著眾多指責的聲音,雍正終于開啟了自己的王朝。
作為對中國歷史發(fā)展有巨大貢獻的君王,雍正的王朝,上承康熙、下啟乾隆,使得三朝持續(xù)發(fā)展,成就清朝的鼎盛時期。雖然,后世對雍正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縱觀雍正在位時的所作所為,他不失為一個杰出的帝王。
執(zhí)政13年的雍正,留給了乾隆一個8000萬兩白銀的國庫,是康熙留給他的十幾倍。但他的繼任者乾隆,晚年時基本就是個昏君,親手毀掉了雍正時勵精圖治打下的爛攤子。乾隆不僅六下江南,還耗費巨資打造圓明園,損耗了大量的財力。
最終,他留給嘉慶的是一個空虛的國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7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武則天挖了一功臣的墓,看到了兩樣東西
下一篇: 強大的唐朝為何禪讓給了一個小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