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在平滅南唐的第二年十月十九日夜,時年50歲年富力強的趙匡胤召其弟晉王趙光義在宮中飲酒,第二日清晨,趙匡胤暴斃而亡。
影視劇中趙匡胤劇照
二十一日,時年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是為后世的宋太宗。
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在世的兩個兒子均已長大成人:次子趙德昭時年26歲,四子趙德芳時年18歲,(趙匡胤的長子和第三子均早逝)。
趙光義繼位之后也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tài),對弟弟、侄子、侄女均有所加封。同時搬出了金匱之盟:杜太后(趙匡胤和趙光義生母)病重之際,趙匡胤在旁侍疾,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問題,要求太祖趙匡胤死后傳位于其弟。
影視劇中趙光義劇照
具體真?zhèn)螣o從考證,但趙德昭和趙德芳在叔父繼位五年之內(nèi)先后早早去世:
公元979年,趙德昭隨叔父從軍攻打幽州,一天夜里軍中發(fā)生驚變,一時找不到皇帝趙光義,軍中將領(lǐng)為穩(wěn)定軍心欲謀劃立趙德昭為帝,但為趙德昭所拒絕。隨后趙光義得知此事,深為不爽。
此次出師不利,回到京城后,趙光義一直未給太原之戰(zhàn)功臣封賞,趙德昭因此去找叔父說項,宋太宗大怒說:“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賞也不遲”,趙德昭退朝后自刎而死,時年29歲。
趙德昭去世僅僅兩年之后,趙德芳也病逝,時年23歲。
此時對趙光義皇位最后威脅的人只剩下他的弟弟魏王趙廷美。
公元982年,魏王趙廷美謀奪皇位之事泄露,趙光義罷免其開封府尹之職,改為西京(洛陽)留守。公元984年,趙廷美舉家遷至房州,遷居后不久,趙廷美就憂憤成疾,吐血而終,年僅38歲。
至此,宋朝皇位暫時穩(wěn)固在了趙光義一脈。
趙光義的傳位難題
對皇位最有威脅的侄子和弟弟都不在后,趙光義可以考慮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了。
本來長子趙元佐是最佳人選,趙元佐才智、武功皆是上佳,且隨軍出征過北伐。但趙元佐看不慣父親為了皇位對親情所做之事,在叔父趙廷美憂死后,趙元佐瘋了,從此被父親趙光義下令圈禁。
在最優(yōu)秀的長子趙元佐退出之后,次子陳王趙元佑開始被當做儲君培養(yǎng)。公元986年農(nóng)歷七月,趙元佑改名趙元僖,并封開封府尹兼侍中,成了準皇儲,卻不料在六年之后,趙元僖暴病而亡,時年27歲。
此時的趙光義也許內(nèi)心也有不安,深怕這是上天對其的懲罰,他沒有新立皇儲,為此他還將上疏早立太子的大臣遠貶嶺南。
公元995年,箭傷復(fù)發(fā)的趙光義感到身體大不如前,在宰相寇準的支持下,決定立時年28歲的第三子壽王趙元侃為皇太子,改名趙恒。公元997年,趙光義去世,趙恒繼位,是為宋真宗。
宋真宗影視劇形象
北宋的皇位開始在趙光義后代之中傳遞。
天不遂人愿,皇位傳承再回趙匡胤一脈
公元1127年,金軍攻破北宋都城開封,宋徽宗、宋欽宗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開封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狼藉一片,史稱“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
金軍押解著宋徽宗、宋欽宗等一路北上,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生靈涂炭。隨后,擁兵在外的康王趙構(gòu)在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繼位,是為南宋高宗,時年21歲。
趙構(gòu)繼位之后,就處在顛沛流離的逃亡路中,一路被金軍追趕。在主戰(zhàn)派將領(lǐng)岳飛、韓世忠、吳玠等的接連大戰(zhàn)下,南宋朝廷逐漸站穩(wěn)腳跟。
影視劇中趙構(gòu)與岳飛劇照
在趙構(gòu)被金軍追的惶惶如喪家之犬時,更不幸的是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公元1129年,金軍突然奔襲揚州,軍情十萬火急,宦官進宮匯報時把正在行樂的趙構(gòu)嚇的從此失去了能力。
更加不幸的是趙構(gòu)唯一存世的兒子趙旉在同年也驚嚇而死,年僅三歲。
從此無論趙構(gòu)納多少嬪妃,他再也沒收生出一兒半女,無奈之下,他只得從宗室中尋找皇位繼承人。
“靖康之恥”中趙光義的后裔基本被一網(wǎng)打盡,趙構(gòu)最終在趙匡胤后裔中選定了兩位未來皇位接班人:
公元1132年,時年六歲的趙伯琮被接入宮中撫養(yǎng);公元1136年,時年七歲的趙伯玖也被接入宮中撫養(yǎng),二人均為趙匡胤的七世孫。
最終經(jīng)過歷練和培養(yǎng),公元1162年,趙構(gòu)封趙伯琮為皇太子,改名趙昚。
公元1162年,宋高宗讓位于趙昚,趙構(gòu)成為太上皇,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趙匡胤一脈。
從宋孝宗開始,歷經(jīng)宋光宗、宋寧宗,均為趙德芳后裔。
但到了宋寧宗趙擴時期,很不幸,他自己所生育的九個兒子趙埈、趙坦、趙增、趙覿、趙埛、趙圻、趙墌、趙垍、趙坁全部幼年夭折,沒辦法宋寧宗也開始將宗室中侄子接進宮中撫養(yǎng)當做皇位繼承人。
宋寧宗趙擴像
公元1198年(宋慶元四年),31歲的宋寧宗選定時年7歲的侄子趙與愿接入宮中撫養(yǎng),趙與愿為趙德昭的九世孫;公元1207年,宋寧宗立趙與愿為皇太子,再次更名為趙詢,但很可惜的是,作為儲君培養(yǎng)的趙與愿卻在公元1220年不幸病逝,時年29歲。
沒辦法,二十多年的培養(yǎng)白費了,宋寧宗再次開始培養(yǎng)接班人:
公元1221年,皇太子趙詢?nèi)ナ赖诙辏螌幾诹⒒手囤w貴和(為趙德芳九世孫)為皇子,改其名為趙竑,授寧武軍節(jié)度使,封為祁國公,隨后立為太子。
這里面牽涉到一件事情:本來趙貴和是為宋寧宗弟弟沂王趙抦的養(yǎng)子,是用來繼承趙抦的香火的,宋寧宗要走趙貴和之后,就需要給沂王重新找個繼承人,接受任務(wù)的權(quán)臣史彌遠在公元1222年找到了趙與莒(為趙德昭九世孫)并立為沂王后裔,改名趙貴誠。
本來皇位是沒有趙貴誠什么事的,但太子趙竑和宰相史彌遠關(guān)系并不好,史彌遠為求自身榮華富貴,離間宋寧宗、楊皇后和太子關(guān)系。終于在公元1224年,宋寧宗病重之時,矯詔立趙貴誠為皇子,賜名趙昀,授武泰軍節(jié)度使,封成國公。
公元1224年閏八月初三,宋寧宗病逝,史彌遠成功勸服楊皇后迎立趙昀為帝,是為宋理宗,皇位自此傳遞到了趙德昭后裔。
麻煩的事也出在宋理宗身上,他的唯一兒子也是早夭,之后也沒有生出兒子,沒辦法把皇位傳給了自己侄子宋度宗趙禥。
此時蒙古大軍已經(jīng)逐步南下,宋度宗全然不管朝政,全部放任奸臣賈似道處理。
南宋朝局每況愈下,公元1274七月宋度宗去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昰7歲,全皇后所生的宋恭帝趙?4歲,俞修容所生趙昺3歲。按照立嫡原則,趙?繼位。
公元1276年正月,蒙古鐵騎開到臨安城下,局面已無可挽回。謝太后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蒙古軍營談判,文天祥一身正氣最后被伯顏扣留。
公元1276年二月初五,臨安城舉行了受降儀式,宋恭帝宣布正式退位。三月二日,伯顏率軍進入臨安。元世祖忽必烈下達詔書,要伯顏送宋朝君臣速往大都朝見,趙?同母親全皇后和少數(shù)侍從離開臨安,踏上前往大都的路程。
在亂軍之中,陸秀夫和張世杰等人保護著皇子趙昰和趙昺逃出臨安,開始南逃,但被元軍一路追殺。
公元1278年,逃亡之中被立為皇帝的宋端宗趙昰因落水染病去世,時年11歲。
公元1279年3月19日,崖山海戰(zhàn)后,陸秀夫背著在哥哥趙昰去世后被立為帝的趙昺,跳海殉國,趙昺年僅8歲。
陸秀夫背帝殉海
南宋徹底滅亡,此戰(zhàn)南宋十萬軍民跳海殉國,浮尸海域,戰(zhàn)況慘烈。
結(jié)語:縱觀兩宋皇位傳遞,先后有四次叔侄相傳:宋仁宗和宋英宗、宋高宗和宋孝宗、宋寧宗和宋理宗、宋理宗和宋度宗,原因均為自身無子嗣用于繼承帝位。
其實根據(jù)古書上記載,南宋的宋高宗趙構(gòu)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后代,當時的宋光義為了登上皇位,可以說是處心積慮,才能當上了那個皇位繼承人。在趙光義死后,為什么他的后代趙構(gòu)就輕而易舉將皇位還給了趙匡胤的后代呢?
是因為當時的宋高宗趙構(gòu)在當時女真的最終入侵時,因為受到驚嚇而喪失了生育能力,但是屋漏又逢雨,他唯一的孩子又被當時的宮女做嚇死了,也就是說當時的趙構(gòu)是沒有后代子孫的,所以說,只能從當時的皇室中選擇自己的接班人。但雖然說當時他還有絕大部分的后代當時還存在著,但是他卻選擇了太祖一脈的后人。
在江湖上,傳言這是因為金國的皇帝長得十分像當時的宋太宗,民間認為,這是宋太祖皇帝對他們的懲罰,所以說為了迎合當時大臣和百姓的建議,當時就選擇了宋太祖那一脈的后代。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到了當時的開國君主趙匡胤,帶他逆轉(zhuǎn)時光,回到了當時的皇宮,看到了當時發(fā)生的情景。并且跟他說,你要將皇位還給我的子孫后代,我們宋國國勢才會有一些轉(zhuǎn)機。所以說,宋高宗最終找到了宋太祖的七世玄孫趙慎,甚便將皇位傳給了他。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趙構(gòu)沒有自己的子孫后代,如果他有自己的子孫后代的話,根本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確實有血緣關(guān)系,北宋開國之祖是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趙匡胤,他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的主角,宋朝的軍隊之所以不堪一擊,和越匡胤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后來北宋滅亡,南宋遷都臨安,即現(xiàn)在的杭州附近,北宋開國之君是南宋的后代趙構(gòu)。
因為趙光義也沒有后代,只能在趙匡胤一脈選出繼承人。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按理說他去世應(yīng)該由他的子嗣繼承,但他卻把皇位傳給了他的弟弟趙光義。接下來由趙光義的一脈繼承了皇位,但他的子孫趙構(gòu)卻又把皇位傳給了趙匡胤的子孫趙昚。這又是為什么呢?
靖康之難金人把宋太宗的子孫和趙構(gòu)的五個女兒全俘獲押到了金國,只剩下了趙構(gòu)一人因為不在首都而僥幸免于災(zāi)難。就這樣,他當上了宋朝的皇帝。在當時的局勢下,北宋難以為繼,趙構(gòu)放棄了北方,建立南宋,將首都南遷,在南遷過程中,金兵步步緊逼,他只好一退再退,直到退至臨安,將臨安定為南宋的首府。在戰(zhàn)亂期間,他唯一的一個兒子,因為驚嚇而幼年死亡。
逃亡時他也不忘享樂。有傳說,趙構(gòu)正在與嬪妃行好事時突然傳來戰(zhàn)事,他受到了驚嚇便陽痿不舉,就再也沒有能力傳宗接代了。南宋江山接班人的問題,總是趙構(gòu)的一塊心病。他很遺憾自己這一脈沒有子嗣可繼承皇位了,所以他收養(yǎng)了趙匡胤一脈的子嗣趙昚為自己的干兒子。
高宗在當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決定退位休養(yǎng),專心享樂。于公元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六月便以“倦勤”,想多休養(yǎng)為由,傳位給養(yǎng)子趙昚,就是為宋孝宗,他自稱太上皇帝。
皇位沒傳給自己的子孫,我覺得對于趙構(gòu)來說,不會影響他的心情,因為他的一生除了建立南宋使宋朝得已延續(xù),再找不到他所做的英明之事了。他的一生以享樂為主,實在是一個昏君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7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唐朝“鴻門宴”,朱溫放虎歸山
下一篇: 康熙帝說我死后,這兩個兒子必須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