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的天下大勢,很有東漢末年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爭斗的樣子,當時,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三人割據(jù)一方,互相爭斗。三人之中數(shù)陳友諒的實力最大,朱元璋次之,張士誠實力最小且無野心,想要守著他的一畝三分地安穩(wěn)過日子。
陳友諒劇照
三人之中,朱元璋,陳友諒兩人的出身,性格最為相似,他們二人都是窮苦出身,可以說陳友諒的早年生活比朱元璋更為凄慘,陳友諒出生于一個漁民家庭,他的父親是別人家的上門女婿,要地位沒地位,要尊嚴沒尊嚴,自然,滿身魚腥味的陳友諒也多被人看不起。
但是,機緣巧合之下,兩人都成為了割據(jù)一方的諸侯,不過,朱元璋笑到了最后,成為了一統(tǒng)天下的皇帝。
其實,當初爭奪天下的時候,陳友諒本可一舉消滅朱元璋,只因陳友諒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韓林兒劇照
當初,小明王韓林兒被元軍打敗,劉福通帶著韓林兒逃到了安豐,而張士誠又趁機帶領十萬大軍包圍安豐城,劉福通不得不請求在應天的朱元璋給予支援。
朱元璋得信以后,就帶領徐達,常遇春等兵馬前去營救小明王韓林兒,朱元璋部的兵馬可以說是傾巢而出,也因此朱元璋占據(jù)的長江沿線城池兵力空虛。
如果此時的陳友諒帶軍趁機沿著長江而下,那么,就會一舉奪得朱元璋的應天等大后方,使朱元璋沒有立足之地。
不過,陳友諒偏偏帶領六十萬精銳部隊去攻打南昌,但是,他遭到了朱文正的頑強抵抗,陳友諒兵敗而回。
朱元璋劇照
此為陳友諒的第一個致命失誤,那就是沒有趁朱元璋應援韓林兒的時候,去攻打朱元璋兵力空虛的大后方。
在鄱陽湖之戰(zhàn)的時候,陳友諒又犯了第二個致命失誤。
朱元璋雖然用火攻的方式燒掉了陳友諒的很多大船,但是,此時的陳友諒仍然手握幾十萬大軍,并且有物資豐饒的湖廣大地做根據(jù)地,他依然可以和朱元璋爭奪天下,并且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但是,吃了敗仗的陳友諒徹底喪失了理智,他下令將俘獲的朱元璋手下的將士全部斬首。
陳友諒的這一殘忍的舉動,使他失去了人心,并且也徹底的激怒了朱元璋手下的將士,這些將士的士氣大漲,只想早日擊敗陳友諒。
陳友諒劇照
并且朱元璋還下令優(yōu)待被俘獲的陳友諒的部下:有病有傷的為其醫(yī)治,愿意投靠我朱元璋,我熱烈歡迎,不愿意的,我朱元璋給你回家的盤纏。
經(jīng)過這一對比,接下來的三十天左右的對戰(zhàn)中,朱元璋部下的人心更齊,斗志更激昂,而對陳友諒心寒的部下紛紛逃跑,最終,陳友諒兵敗身亡。殘忍殺俘虜正是陳友諒犯的第二個致命錯誤。
綜上所述,陳友諒一是沒有抓住打垮朱元璋的機會,二是殘殺俘虜,所以,陳友諒才會在與朱元璋爭斗的過程中慘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9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