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雍正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故宮那么大,皇帝住在哪?
順治皇帝、康熙皇帝住在乾清宮。
乾清宮是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的第一座宮殿。乾清宮取名來源于《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貞?!?/p>
康熙皇帝居住在乾清宮時,將南書房作為他的書房。
朝廷在翰林官員中“擇詞臣才品兼優(yōu)者”入值,稱之“南書房行走”。無數知識分子將入值南書房,陪皇帝讀書作為一生至高無上的榮耀。金庸小說《鹿鼎記》里,康熙皇帝設計清除權臣鰲拜的情節(jié),也是發(fā)生在南書房。
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駕崩于暢春園,終年68歲??滴趸实鬯篮螅赫实劾^位。令人不解的是,雍正皇帝沒有把寢宮搬到乾清宮,而是住進了養(yǎng)心殿。這是什么原因呢? 大致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雍正皇帝以此舉表達對父親的孝心。
雍正皇帝在康熙皇帝面前,一直表現(xiàn)得很有孝心。
康熙皇帝一生重視農耕。雍正皇帝還是雍親王時,親自出馬充當“模特”,將自己打扮成辛苦勞作的農夫,妻子兒女也紛紛登場,參與耕織,由畫家繪畫成由46張畫作組成的《耕織圖》。雍親王通過《耕織圖》,含蓄地向父親表達自己對權力沒有興趣,而是寄情田園、恬淡無為,同時又注目農桑、心系蒼生。
當康熙皇帝死后,雍正皇帝為了表示孝順和感謝父親傳位于他,大哭特哭。按照《清世宗實錄》的描述,就是:“上哀痛號呼,擗踴不已?!币馑际?,他哭得捶胸頓足,還暈倒在地。當康熙皇帝的棺材出殯到景陵,準備葬入地宮時,雍正皇帝“號泣不止……聲振林木?!笨蘼曋榱?,能把樹林震動。雍正皇帝在為康熙皇帝的陵墓確定名字時,沒有使用預備好的朱筆,而是用自己手指的鮮血圈出“景陵”兩個字,“上覽奏,哀慟不勝。親刺指血,圈出‘景陵’字樣?!?/p>
由于乾清宮是康熙皇帝的寢宮,雍正皇帝不愿意觸景傷情,所以就把寢宮搬到養(yǎng)心殿。
二是雍正皇帝以此向天下人作艱苦樸素的表率。
養(yǎng)心殿位于乾清宮西側,面闊7間,進深3間,規(guī)模小于乾清宮(面闊9間,進深5間)。養(yǎng)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顧名思義,就是皇帝修心養(yǎng)性的地方,因此陳設較為簡樸,遠遠不能與乾清宮相比。
雍正皇帝提倡勤儉節(jié)約,不愿鋪張浪費。為了向向天下人作艱苦樸素的表率,他主動搬進養(yǎng)心殿居住。
其實,雍正皇帝在養(yǎng)心殿居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提高工作效率。養(yǎng)心殿與西六宮、御膳房、乾清宮、慈寧宮等地緊密相連,便于工作、進膳和睡覺。對于“工作狂”雍正皇帝來說,能夠在寢宮內就把衣食住行都搞定,豈不完美?
既然雍正皇帝帶了頭,那么在雍正皇帝之后的歷代皇帝,乾隆皇帝、嘉慶皇帝、道光皇帝、咸豐皇帝、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宣統(tǒng)皇帝,都只好將養(yǎng)心殿當作自己的寢宮。
養(yǎng)心殿的兩側有兩個暖閣,非常有名,即東暖閣和西暖閣。
同治、光緒年間,東暖閣是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垂簾聽政”處理政務的地方。垂簾聽政時,小皇帝坐于前座,兩宮太后坐于后座,中間由一道黃色紗簾隔開。西暖閣則是皇帝召見大臣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9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