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亂世三國當(dāng)中,群雄四起,為了地盤和利益你爭我奪,上演了無數(shù)的大小戰(zhàn)役。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大戰(zhàn)役,分別是: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夷陵之戰(zhàn)。
官渡之戰(zhàn)是曹操和袁紹之間爭天下的決定戰(zhàn)役,一代梟雄曹操最終創(chuàng)造奇跡,打出了以弱勝強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為其統(tǒng)一中國北方奠定了基礎(chǔ)。
曹操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雄心壯志,他先是聯(lián)合劉備,滅掉了三國第一悍將呂布,隨后,他進宮面見漢獻帝,啟奏“討伐“袁紹。于是,了官渡之戰(zhàn)拉開了帷幕。
官渡之戰(zhàn)前,曹操的實力遠不不及袁紹,當(dāng)時的袁紹有三大特點:一是地廣民強,兵多將廣,謀士如云。袁紹手下文有田豐、沮授、郭圖、許攸、審配、逢紀等超級謀士,武將有顏良、文丑,高覽、張郃,淳于瓊等絕世名將。
曹操雖然屬于弱勢的一方,無論地盤還是兵力都遠遠不及袁紹。但曹操也有他的獨特優(yōu)勢。一個曹操個人魅力和處理能力要比袁紹要強,曹操亦奸亦雄,為人狡猾,善于納諫,果敢多謀,是一個極具霸氣的雄主。而袁紹懦弱無能,為人兩面三刀,處理猶豫不決,缺乏主心骨,不善于聽從眾謀士的建議。
比如說,曹操和劉備聯(lián)合發(fā)動對袁術(shù)的“消滅戰(zhàn)“時,袁紹竟然不顧親兄弟之情,竟然采取袖手旁觀的策略,錯失反擊曹操的最佳時機。著名才子孔融曾對容袁紹給出10字評價:袁本初不過冢中枯骨爾。
二是曹操手下的智囊團“精度”要比袁紹強。袁紹手下盡管有田豐、沮授、郭圖、許攸、審配、逢紀等超級謀士,但謀士之間相互猜忌,私心都太重。并沒有抱團取暖。因此,謀士雖然眾多,但卻毫無凝聚力,如同一盤散沙。而曹操麾下的武將也不甘落后,有曹仁和張遼這樣的蓋世猛將,而謀士也不甘落后,不但有厚度,而且有精度,其中郭嘉和荀彧這絕代雙謀也是袁紹麾下眾謀士無法相比的。
就拿可媲美諸葛亮的郭嘉來說吧,官渡之戰(zhàn)前,針對曹軍士氣不足、曹操信心不足這個弱點,特別是害怕孫權(quán)、劉表、劉備等梟雄在背后捅他的暗刀子,偷襲他的老窩,致使他背腹受敵。郭嘉挺身而出,提出了鼓勵曹操和曹軍的“十勝十?dāng) 闭?,特別是指出了孫策不久將“被刺身亡”的精準寓言,極大地提振了曹操及曹軍的信心。同時,郭嘉還指出,劉表圖有其表,猶豫寡斷,不足為慮。而劉備雖然英雄,但卻寄人籬下實力不足,可以先派軍以最快的速度擊潰,消除這個后防安全隱患的存在。
因此,曹操聽從了郭喜的建議,在和袁紹在打官渡之戰(zhàn)前,決定先去攻打劉備。
總之,曹操這邊上下同心,擁有無與倫比的“人和”,牢牢地擰成一股繩,具有強大的爆發(fā)力和戰(zhàn)斗力。
而與之相反的是,袁紹盡管占據(jù)天時、地利的優(yōu)勢,但卻失去了“人和”。與曹操英明明敢相比,袁紹卻是剛腹自用、一意孤行。袁紹的首席謀士田豐在很早的時候就提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結(jié)果袁紹沒有采納,認為挾持漢獻帝這個“累贅”是件很困苦的事,而被后知后覺的曹操捷足先登,漢獻帝這個“準天子”從此成了曹操的“門下客”,使得曹操占據(jù)了無與倫比的政治優(yōu)勢。
官渡之戰(zhàn)前,田豐也盡職盡責(zé)地為袁紹出謀獻策,出了個金點子:趁著曹操和劉備交戰(zhàn)之際,派兵偷襲曹操后方,可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
結(jié)果袁紹又拒絕了,理由是8個字:孩子生病,不宜遠征。
眼看袁紹以家事而誤了國事,不由長嘆道:這么好的機會竟然不被采納,實在太可惜了!
戰(zhàn)機稍縱即逝,后來,等袁紹想派兵攻打曹操后方時,田豐再次站出來,進行了堅決反對,他向袁紹詳細的分析了利弊,認為已經(jīng)失去了時機,不宜再出兵。但袁紹不聽,袁紹認為他出爾反爾,破壞軍心,再加下其他謀臣的挑拔,袁紹一怒之下還將田豐關(guān)打進了死牢。
果然,袁紹的大軍還沒有出發(fā),就傳來了曹操打敗了劉備,已回軍官渡的消息,袁紹不得不取消偷襲的軍事部署。
曹操征伐劉備之閃電戰(zhàn),不但消除了劉備這個后防的隱患,而且還得到了一員蓋世無敵的虎將——關(guān)羽“暫時”歸降了曹操。然后來,關(guān)羽為報曹操對其的恩情,更是斬殺袁紹手下的絕代雙驕——虎將顏良和文丑。幫助曹操成功拔掉了兩只進軍路上的猛虎。
曹操回到官渡,聽到田豐被關(guān)進大牢的消息后,高興地說了4個字:袁紹必敗。曹操的話后來果真應(yīng)驗。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zhàn)正式打響,袁紹舉兵十萬,戰(zhàn)馬萬匹,打算速戰(zhàn)速決,準備和曹操決一死戰(zhàn)。就敦促大軍快速前進,結(jié)果一個人挺身而出,進行了勸阻——袁紹麾下另一位超級謀士沮授。
沮授當(dāng)時對袁紹的建議是:不要大舉進攻曹操。
理由有兩點:一是我們的軍隊雖然人多但是勇猛程度不如曹操的軍隊,曹軍雖然裝備精良但是糧草沒有我們的多,我們有糧食,最好的方式慢慢的防守,等不了多少天曹操的軍隊沒有糧食,就會不戰(zhàn)自敗?,F(xiàn)在急著和曹操決戰(zhàn),正是中了曹操的圈套。
二是我們和曹操當(dāng)時的邊境線有三千多里長,這么漫長的邊境線,曹操肯定無法照顧周全,我們只需要挑選部分精銳部隊作為騎兵,趁曹操邊境線空虛的時候輪番騷擾。如果曹操來救右邊,我們就攻左邊,如果曹操救援左邊,我們就進攻右邊。只要讓曹操疲于奔命,應(yīng)顧不暇,這樣不出三年,就可以把曹操拖垮。
結(jié)果袁紹非但沒有采納沮授的建議,而且繼續(xù)發(fā)飆,以“妖言惑眾”4個字為理,命人將沮授拖出去斬首,幸虧眾將士請命保沮授,才同意暫時把沮授和田豐關(guān)在一起。田豐和沮授這兩個袁紹身邊真正的忠臣都被關(guān)入大牢,為失敗埋下了苦果。
沮授的建議可行嗎?答案是肯定的,要知道后來曹操與袁紹對峙于官渡,雙方拼消耗,曹操差點要放棄,寫信給荀彧問意見,荀彧的意見是6個字:堅守伺機而動。
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就是采納反袁紹而歸順曹的大謀士許攸建議,偷襲袁軍糧草,一把火燒了。沒糧吃導(dǎo)致袁軍崩潰失敗。
袁紹兵敗的消息傳來,左右都恭喜說田豐,說他“平冤重用”的機會來了,而田豐卻搖頭說,他的死期到了。并且說出了理由:袁公內(nèi)心猜忌,我多次說真話而冒犯他。要是出師得勝,我將得到保全,現(xiàn)在既然打敗了,我還能活么
果然,氣急敗壞的袁紹回鄴都以后,第一件事就是首先殺了田豐。
而對于強大的袁紹為什么會在官渡之戰(zhàn)失利,曹操麾下的超級謀士荀彧一語道破玄機:袁紹法不正律不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這些人彼此各不相容,這些人久必生內(nèi)變,失敗也就是必然的了。
這官渡之戰(zhàn),是曹操一生最得意的一戰(zhàn)。
他以很少的兵對抗很多的兵,對抗了一百多天,終于獲勝。勝得確也不易。
袁紹曾經(jīng)有一次全軍出動,逼近在官渡曹營,曹軍出戰(zhàn)交鋒,結(jié)果戰(zhàn)敗,退回。
此后,袁軍盡管挑戰(zhàn),曹軍只是給他一個不理。袁軍堆砌了一排土山,又建筑了很多沒有屋頂?shù)哪局聘邩?高櫓),從土山與高櫓之上對曹營俯射。曹軍的兵士只能每人拿了盾牌當(dāng)傘,才能在營中走動。
袁紹的錯誤,
第一,有力量圍住曹軍,而不敢冒險令兩翼渡過濟水,完成合圍。
第二,交給劉備的兵不多,未能達成襲占許縣的任務(wù)。
第三,沒有堅決命令青州袁譚與并州高干同時出動,分攻曹操的兗州、徐州與洛陽一帶
最后,哀紹感覺到運糧車輛不可再被曹軍偷襲,就命令淳于瓊,帶萬人從鄴縣向北走,迎糧。
不巧,這時候袁紹身邊的一個文官許攸,因為家里有人犯法,他向主管人說情,說不通,一怒而投奔曹操,書中記載,曹操赤足迎許攸。到了曹營,就把袁紹派人領(lǐng)一萬兵北上迎糧的事,報告了曹操。
曹操親自出馬,帶了步兵騎兵五千,追到了烏巢,在半夜里一場惡戰(zhàn),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手起刀落,砍倒了淳于瓊。
淳于瓊一萬人,被殺了一千多人,剩下的非逃即降,曹操叫士兵把敵人尸首上的鼻子與牛馬的嘴唇,舌頭割下來,交給投降的袁軍,帶回袁營,瓦解衰軍的士氣。
袁紹強令張郃,張郃只得勉強服從。張郃與高覽率領(lǐng)了袁紹所交給他們的重兵,沖向曹營卻久攻不下。
淳于瓊?cè)姼矝]消息傳來,曹操已率五千名步兵騎兵,已在回營的途中。
張郃與高覽二人心慌,對曹操既害怕,又佩服;對袁紹既怨恨,又看不起,于是互相商量,雙雙放下武器,向曹操投降。
張邰與高覽投降,淳于瓊?cè)姼矝]。這兩個消息傳到袁營,袁紹與手下將士都嚇破了膽。大家亂奔亂跑,完全沒有秩序,曹操乘勢來攻,把袁軍殺得大敗,崩潰。
一是因為許攸的投靠,讓曹操獲得妙計;二是因為袁紹集團內(nèi)部斗爭很復(fù)雜。
官渡之戰(zhàn),其實袁紹和曹操在對陣的時候,曹操是沒有多少優(yōu)勢的。如果曹操全力對抗袁紹,那么就算之后沒有許攸的獻計也沒有多大問題??墒窃B這個人,我覺得可能是比較自負,在曹操偷襲劉備的時候,竟然沒有聽手下的建議去進攻許都。這也是造成袁紹之后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曹操我覺得沒有什么特別需要說明的地方。我想說說袁紹,袁紹作為大世家的嫡子,首先手下的謀士那是相當(dāng)?shù)亩?,可是袁紹由于集團內(nèi)部各個人士之間老是不斷的內(nèi)斗,所以很多時候會給袁紹造成一種誤導(dǎo)??梢赃@么說,袁紹收到的謀略比其他人多很多,可是他自己做出的決策實在是太少了。
特別是袁紹集團內(nèi)部的兩大派系,潁川派系和河北派系,簡直就是糾糾纏纏,誰也不服誰。如果他們愿意齊心協(xié)力的輔佐袁紹,袁紹不一定是這個下場??上?,袁紹沒有辦法好好的控制他們,也不能完全聽取好的有益處的意見。
只能說官渡之戰(zhàn),曹操果然是運氣太好,沒有許攸,曹操可能真的想不出來如何對抗袁紹。只能說,袁紹這次失敗除了自身的問題之外,就是曹操的運氣問題了。袁紹的失敗不能完全歸咎于自己,也需要歸咎到他手下的那群謀士身上。至于曹操,只能說運氣好,天選之子啦。
官渡之戰(zhàn),不僅在三國歷史上,而且在整個歷史上,都是一場很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原本占盡優(yōu)勢,看起來必勝的袁紹軍隊,最終卻敗給了自己昔日好友曹操,此一戰(zhàn),也成為曹操生命的轉(zhuǎn)折點。然而,當(dāng)時力量最為強大的袁紹,為什么會敗在曹操的手上?袁紹在官渡之戰(zhàn)中失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熟讀三國的朋友對袁紹絕對不會陌生,袁紹字本初,是三國時期可圈可點的一位大諸侯,他也有希望一統(tǒng)天下的,不過最后慘敗于曹操之手。
當(dāng)時袁紹的勢力要比曹操大上不少的,可最后的結(jié)果卻是曹操略勝一籌,袁紹家破人亡,那袁紹為何會失敗呢?其實袁紹的那種一意孤行以及心胸狹窄的性格注定了袁紹會失敗。
當(dāng)時袁紹跟曹操正在交戰(zhàn),而且已經(jīng)吃過不少次虧,就連手下大將高覽張郃二人也投降了曹操,袁紹之前就曾不聽沮授的話而吃過虧,可他根本不長記性,后來依舊不聽手下人的話而吃大虧。
當(dāng)時袁紹準備前往南方跟曹操殊死一搏,袁紹手下一謀士田豐便急忙勸誡袁紹說:“曹操十分擅長用兵,雖然他的兵馬比較少,但絕對不可以輕視,與其正面攻打,不如用持久戰(zhàn)的方式來對付他。將軍依照地勢險惡,只需固守一方,對外結(jié)交更多盟友,對內(nèi)就整修農(nóng)業(yè)軍事,善待百姓,然后挑選精銳部隊,分成幾路奇兵出擊攻打,不斷的騷擾他們,敵人救右,我們就打他左,救左就打他右,這樣一定會讓曹軍疲于奔命,百姓不能安居樂業(yè),不出幾年曹操自然會失敗,何必要跟他們決一死戰(zhàn)呢,若是這次打輸了,那可來不及后悔了。”
袁紹心中以為自己兵強馬壯,他并沒有把曹操看在眼里,對于田豐的話也沒有放在心上,于是便出兵前去攻打曹操。田豐忠心耿耿,他不忍看袁紹踏上這條不歸路,于是他再次勸阻袁紹,只可惜袁紹依舊不聽,而且勃然大怒用破壞軍中士氣的原因把田豐關(guān)押起來。
結(jié)果這一戰(zhàn)中袁紹屢次吃虧,最后曹操抓住時機突襲袁紹所布置在烏巢的糧倉,繼而大敗袁紹,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之一,史稱官渡之戰(zhàn)。
袁紹戰(zhàn)敗后,有人便對田豐說:“袁紹回來后你就會被放出來,而且袁紹這次知道你的本事了,他以后還會十分重用你?!钡镓S卻不以為然,他說:“若是打贏了,我還可以活,現(xiàn)在打輸了我估計會死?!敝車娜硕际衷尞愄镓S為什么會這么說,過了一段袁紹回來了,他聽到田豐所言后便對手下的人說:“我不聽田豐的建議,果然被他恥笑。”于是袁紹下令殺了田豐。
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袁紹心胸有多么的狹窄,田豐盡心盡力忠心耿耿為袁紹出謀劃策,可袁紹不但不領(lǐng)情反倒關(guān)押田豐,最后更是殺了田豐。袁紹以為他不聽田豐的話打了敗仗田豐會嘲笑他,可他完全沒有想到正是自己一意孤行這才導(dǎo)致了這場敗仗,若是袁紹能在當(dāng)初冷靜下來,多聽聽田豐的意見,或者是以此意見跟手下人商量一番,不去跟曹操決一死戰(zhàn),或許他就不會如此慘敗。而以袁紹當(dāng)時的勢力若是拖上幾年,曹操可能還真拖不起,最后問鼎中原三分天下的究竟是誰還真不好說。
只是可惜,袁紹這種性格注定難成大器,官渡之戰(zhàn)的失敗或許是早已注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2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