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清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清朝的皇子很多死于天花疾病,為什么當時皇子那么容易得天花?我們小時候再看還珠格格的時候,紫薇和爾康已經(jīng)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名字叫冬兒,長得也是古靈精怪的,很是讓人們喜愛。但是不幸運的是,這個孩子半路生了一種病,那就是天花。
對于這個病癥,我們現(xiàn)在可能不會聽說,因為現(xiàn)在已經(jīng)差不多沒有人會得這種病,基本上就消失了。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讓人們害怕的不治之癥,因為它特別容易傳染,不需要通過什么特殊的介質(zhì),在空氣中就非常容易散播。
也有可能是由于古代的醫(yī)療技術(shù)非常落后,人們對于這個病可以說是束手無策了。天花不僅容易傳染,而且危險性相當高,只要有一個人不小心觸碰到,能夠活下來的幾率就非常非常的小。所以在古代的時候,無論你是高高在上的王公大臣們,還是身份低微的小老百姓,無論是誰患上了天花,他們的結(jié)局都是一樣的悲慘。但是,還是有些人會因為身份地位地下而直接被燒死,以免他會傳染給別人。
古代的亞洲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數(shù)非常的多,其中清朝的許多皇子也大都會得天花,就比如順治帝,同治帝就都得過天花,但是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都存活下來了。所以說,疾病是不會管你是何種地位的人的,只要運氣不好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它就會找上門來,折磨你。除了這兩個皇帝以外,康熙,咸豐皇帝也都是從天花中僥幸活下來的天之驕子,也正是由于這一部分的原因,才會把他們作為清朝的帝王之選。
這些皇帝們得過天花以后,雖然性命是保住了,但是卻留下了伴隨他們一生的后遺癥,那就是身上長滿了麻子。所以說,要不是他們是獨一無二的皇帝,作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可能連個模樣正常的老婆都娶不到呢吧!怪不得現(xiàn)在的人們常說外表不是最重要的,有權(quán)有錢才是更重要的,當然,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正確的,有時候可能還會讓許多人造成誤解,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做殘害別人的事情。
總的來說,清朝的皇子們?nèi)菀椎锰旎ㄟ@種怪病也是有一些原因的,不然疾病怎么會偏偏就找上他們這群人了呢?首先,天花在清朝的時候本來就泛濫,醫(yī)術(shù)再高超的醫(yī)生也沒有控制的辦法,不論是什么地位的人,只要得了天花,一般就沒有什么希望了。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皇子們是國家的繼承人,他們得了病會非常的受重視,一般都被會寫進史書中。而平民百姓們就不一樣了,得了病就沒有任何會人關(guān)心。
二來就是清朝入關(guān)以前,他們是生活在東北一帶的,經(jīng)過努爾哈赤的一統(tǒng)天下以后,才入住的中原,試想一下,原本常年的生活在一個地方,突然一下子搬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水土不服肯定是特別嚴重的。所以清朝的皇子們大都會得天花,也有這方面的一些原因。實際上不只是清朝的皇子們,本來居住在關(guān)外的滿族人進去中原后患病的幾率要比本來就生活在中原的漢人們患病的幾率要高得多。
除了清朝以外,當時的亞洲,歐洲,甚至全世界由于天花在有的地方都達到了很高的死亡率。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逐漸發(fā)展,人們就研制出了可以預(yù)防天花的疫苗,慢慢的這種疾病的消失了,到現(xiàn)在為止,天花是唯一一個被我們可以控制并且消滅的傳染病。為了人類的健康發(fā)展,我們是不是更應(yīng)該讓自己的實力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呢!
天花系由天花病毒所致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臨床表現(xiàn)為廣泛的皮疹成批出現(xiàn),依序發(fā)展成斑疹,丘疹,皰疹,膿皰疹,伴以嚴重的病毒血癥;膿皰疹結(jié)痂、脫痂后,終身留下凹陷性瘢痕。天花病毒屬于正痘病毒。
清朝時期天花肆虐,大清皇族大多數(shù)都感染過天花,因此也死了不少皇子,有的皇子也是因為得了天花沒死而被推上帝位。
清王朝入關(guān)那年,順治皇帝七歲。這位出生于關(guān)外、六歲登基的幼帝,自小已見眾多皇族親友被天花奪取性命。然而他一直未曾出痘,入關(guān)后又必須居住于天花流行的北京,于是他的一生不得不處于高度戒備中。
滿清入關(guān)之前就有的查痘制度,到進了北京城后,更為嚴苛。當時痘疹幾乎每歲必發(fā),查痘的對象從八旗軍民擴及京城住民、出洋貿(mào)易者,以及來京外藩。一旦發(fā)現(xiàn)癥狀,即進行隔離,強行驅(qū)逐患痘居民遠離都城,或諭令未出痘外藩不必來京。
效法皇太極,順治也為自己在南苑和西苑各建了一處避痘所。但凡有一點風(fēng)吹草動,便急忙奔往避痘,這樣的情形僅正史有載的就有五次之多。但天花卻總不放過他。
1660年,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感染天花死亡。三四個月后,又一場天花疫情在京城蔓延,深陷痛苦之中的順治竟然忘了出城避痘――這一點倒是與民間傳說中那個情深義重的年輕皇帝形象相符。24歲的順治感染了天花。
順治染上天花后,自知不起,召來他的親信大臣擬遺詔。1661年正月初七,順治詔令大赦天下。半夜子時,終生避痘的順治因為天花而病逝。而他在臨終前,選定了自己的繼承人。
一位皇帝不幸因天花而斃命,另一位皇帝卻幸運地因天花而即位。在考慮繼承人的時候,順治帝比較喜歡次子福全,想立為儲君,而孝莊皇太后則堅持立第三子玄燁。
玄燁也是從小就跟天花打交道,在他剛剛出生不久,就被送到西華門外的避痘處(后改建為“福佑寺”)避痘。盡管層層設(shè)防,處處小心,不到兩歲的時候,玄燁還是染上了天花。值得慶幸的是,在乳母孫氏的悉心照料下,玄燁終于從天花死神的魔掌中掙脫出來了,雖然在他的臉上留下了點點麻點。立福全還是立玄燁?病中的順治帝決定派人去征詢他一向敬重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意見。結(jié)果,湯若望力主立玄燁為儲君,理由很簡單,但在此時卻無可辯駁――玄燁出過天花。
于是順治皇帝遺命,立不足8歲的愛新覺羅?玄燁繼承皇位。他就是清朝第一位“麻子皇帝”康熙。
清王朝立儲的考慮,實際與當時的中國民間觀念是相通的。在當時民間甚至有俗語說:“生了孩子只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可見天花危害之嚴重,也可見,當時天花的危險,主要是針對于孩子。有研究者估計,如果孩子得了天花,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不下來,而活下來的,則都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天花究竟殺死了多少中國人,至今沒有確切統(tǒng)計。但是,從世界的范圍來說,醫(yī)學(xué)史上的一個估計,是1.5億人。其中,最著名也最典型的例證,發(fā)生在1519年。當時對天花大都已有抵抗力的西班牙人在征服美洲印弟安人時,把天花帶到了這塊“新大陸”,令數(shù)千萬人口的印弟安人幾乎滅絕,最終只剩下一兩百萬人。
天花在美洲大陸上肆虐,發(fā)生在清朝入關(guān)前的125年??磥恚似旃俦鴤儗μ旎ǖ牡挚沽Ρ扔〉馨踩藦姴坏侥娜?。順治皇帝的八子六女,因天花八歲前死亡者為皇子四人,皇女五人,超過半數(shù)以上。
八旗以外的漢族百姓同樣慘遭天花蹂躪。當時來華的西洋傳教士Dyer.Ball記錄了山西疫區(qū)的慘況:由于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感染者只能坐以待斃。更可怕的是,氣候溫和的南方地區(qū)是天花病毒的溫床, *** 都視其為瘴癘之地,畏痘如虎的滿族人哪里敢去統(tǒng)治?
康熙認識到,天花已經(jīng)成為清朝統(tǒng)治的嚴重威脅,必須積極應(yīng)對??滴踉谔t(yī)院下專門設(shè)痘診科,廣征名醫(yī),在北京城內(nèi)設(shè)專門的“查痘章京”,負責八旗防痘事宜。他還興建了歷史上最有名的避痘所――承德避暑山莊,作為皇族幼童專門的庇護地??滴跏吣辏侍迂烦龆?,當時正值吳三桂等三藩叛亂的緊要時刻,但康熙為護理太子,竟然連續(xù)12天沒有批閱奏章。
太子出痘期間,候選知縣傅為格照料有功,被提升為武昌通判。兩年后他奉召進了京。這個傅為格,后來成了防治天花史冊上的一個關(guān)鍵人物。
傅為格懂得種痘之術(shù)――這正是當時一種先進的天花治療方法。這種起源于南方的民間種痘法,又叫吹鼻種痘法,最早起源于明朝隆慶年間,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叫旱苗法,一種叫水苗法。所謂旱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細末,加冰片、樟腦吹入種痘者鼻中;水苗法則是把患者痘痂用人奶或水稀釋,植入種痘者鼻中。種痘法使種痘者輕微染上天花癥狀,然后出天花,再通過中醫(yī)精心護理,使他們安全經(jīng)過天花期,種痘者就會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盡管這種“種痘法”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甚至可能導(dǎo)致病人死亡,但康熙仍然命傅為格在皇子們中開始了種痘試驗。從此,皇子種痘防天花也作為制度正式確立下來。
由于種痘,自康熙二十年以后出生的20位皇子有17位健康長大――而此前的15位皇子長大成年的僅有7位。
隨著種痘法在宮中的成功,康熙帝開始了大規(guī)模地推行天花預(yù)防工作,把它從宮中推廣到八旗百姓,直至漠南、漠北、蒙古大草原等北方邊境。
此后的一百多年,宮中很少再傳出關(guān)于天花的消息。滿族人四處避痘的倉惶日子暫告一段落。
“戰(zhàn)痘”的成功,開創(chuàng)了清朝的鼎盛時代。從1661年到1697年短短30多年,心無旁騖的康熙相繼平三藩、收臺灣、抗沙俄、平定噶爾丹,穩(wěn)定了清王朝在中國的統(tǒng)治。
同治帝當時患了風(fēng)寒導(dǎo)致免疫力低下,從而感染天花,天花在清朝時期是一種傷害力極大的流行病,每年都會有很多人被天花奪去生命,皇宮里的皇子公主們即便精心呵護,有時也難逃天花的魔掌。不過同治帝作為青壯年,他的死因頗有蹊蹺。
很多人認為同治帝是死于梅毒,只不過一國之君出入煙花柳巷之地感染這種臟病有失體面,所以太醫(yī)院所有的脈案都記載為天花,其實根據(jù)現(xiàn)在遺存的清朝史料記載,同治帝確實是感染天花。同治帝六歲登基,一國之擔壓在這位小小的孩童身上,為了快速成長,同治帝每天的時間都被安排的非常緊張,凌晨三點鐘便要起床讀書,之后上朝處理國事,下朝之后還要批閱奏折,這讓他的身體十分孱弱。?
除此之外同治帝和慈禧太后之間的權(quán)利爭奪也讓他的精神壓力非常大,慈禧太后即是同治帝的生母也是太后,處處管著同治帝。內(nèi)外兼攻之下同治帝終于病倒了,起初只是普通的風(fēng)寒感冒,可由于心火旺盛,竟演變成天花,雖然此時清朝的醫(yī)療水平較為低下,但同治帝已經(jīng)是成年人,有太醫(yī)院精心治療,同治帝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可此時卻出現(xiàn)了意外,皇后阿魯特氏在探望同治帝的時候,同治帝向她抱怨了幾句,說慈禧太后趁著同治帝生病,徹底將朝政攬了過去,而這幾句話恰好被慈禧太后聽到,她立刻沖進來狠狠的責罵了同治帝,除此之外還動手毆打了皇后阿魯特氏,這讓同治帝又恨又氣,作為一國之君竟然連自己的妻子都無法保護,急火攻心之下原本已經(jīng)大有起色的病情更加嚴重,最終不治身亡。
清朝有多少皇帝死于天花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guān)系,我告訴你。
天花、霍亂以及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恐怖的三大傳染病,曾奪取了數(shù)億人的生命。截止目前,只有天花病毒完全被人類根除了,只保留了部分樣品作為科學(xué)研究所用,但是霍亂和黑死病仍然在世界各地時不時出現(xiàn)。
在這三大傳染病中,天花對于中國歷史的影響最為深遠,不僅在民間大肆肆虐,甚至皇室王公也不能幸免,甚至對于清朝的皇位繼承人都產(chǎn)生過影響。
早在清朝建立之前,兩晉時期,方士葛洪在他的著作《肘后備急方》中第一次詳細描述了天花的癥狀。后來,隨著醫(yī)學(xué)認識的深入,宋元時期,不少醫(yī)生都可以醫(yī)治天花,而到了明代,大多數(shù)成年人基本都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只有兒童發(fā)病率比較高。所以,在明以前的各個朝代中,盡管天花時不時來臨,奪走一些人的生命,但是卻不會對整個社會以及政局產(chǎn)生大的影響。從史料中,也很難發(fā)現(xiàn)人們對于天花的害怕和恐慌。然而,天花病毒卻對清朝的皇帝王公產(chǎn)生了重大打擊。
清朝總共有十二位皇帝,而其中有三個就因天花而死。分別是皇太極、世祖順治以及慈禧之子同治。這三位皇帝的突然離世,都對當時的政局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侍珮O是在清軍入關(guān)前一年得天花去世,雖然順治福臨繼承了皇位,但是多爾袞掌握了實權(quán),引發(fā)清初一系列政治動蕩。晚清時,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同樣因天花而不治身亡。同治突然離世,雖然沒有發(fā)生什么權(quán)利糾葛,但是對他的母親慈禧,打擊非常大。由于同治沒有子嗣,慈禧選擇了奕譞之子載湉繼承大統(tǒng),即后來的光緒皇帝。由于光緒特殊身份,慈禧始終牢牢掌握著權(quán)力,對于近代的歷史又產(chǎn)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十二位皇帝當中,四分之一就因為天花離世,而其他的皇子、公主,王公大臣更是數(shù)量眾多,這在歷朝歷代當中極為少見,為何天花獨對清朝皇帝殺傷力這么大呢?
歷史學(xué)家發(fā)現(xiàn),雖然在明以前的史料中很少發(fā)現(xiàn)對天花的恐慌和擔憂,但是在明代的一些滿文史料,蒙古文史料中,卻記載了很多因天花而離世的人物,甚至影響到女真人和蒙古人的軍事行動。
原因何在?一般而言,蒙古族、女真族,生活在塞外的東北,塞北地區(qū),氣候寒冷干燥,其生活方式又以游牧、狩獵為主,與南方的 *** 接觸較少,所以天花病毒在這些地區(qū)很少加,就很少流傳。
但是當蒙古、女真開始大規(guī)模對南方 *** 進攻時,接觸增多,天花也進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根據(jù)現(xiàn)代的醫(yī)學(xué)知識,一旦一種病毒在之前從未流行的地區(qū)傳播后,其后果是非??膳碌?,比如中世紀流行歐洲的黑死病,被殖民者傳染天花、梅毒等病毒的印第安人,幾乎是滅頂之災(zāi)。
明末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quán),發(fā)出“七大恨”誓師,與明朝作戰(zhàn),女真人的勢力開始向南發(fā)展,與 *** 的接觸越來越多,雖然努爾哈赤時期沒有發(fā)生過重大的因天花致死的事件,但是女真人已經(jīng)認識到了天花傳播的殺傷力。
努爾哈赤死后不久,皇太極繼位,1627年初,后金軍隊對尚屬于明朝的義州(今遼寧義縣)發(fā)動軍事進攻,前線的軍隊要求援軍,并且寫道:“勿以未出痘者遣之,患痘癥”。痘癥是當時人對天花的稱呼,因為患天花之后,皮膚上就會出現(xiàn)痘疹、膿瘡。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后金軍隊關(guān)于天花的記載,而皇太極也贊同這一要求:“倘遇時行痘疾,可令我未出痘之諸貝勒及蒙古未出痘之貝勒還,如何?若無妨礙則行之?!被侍珮O要求一旦發(fā)生天花,趕緊把沒有感染的貝勒王子送回來,可見當時因天花流行,已經(jīng)影響到后金軍隊的軍事行動。
這樣的例子在之后后金軍隊作戰(zhàn)當中隨處可見,一些人甚至以天花為由來回避戰(zhàn)爭?;侍珮O死后,多爾袞大權(quán)在握,派遣肅親王豪格領(lǐng)軍出戰(zhàn),豪格十分厭惡多爾袞的命令,借口道:“我未經(jīng)出痘,此番出征,令我同往,豈非特欲致我于死乎?”豪格以自己未出天花為由,存在感染的風(fēng)險,反問多爾袞派他出征是想讓他死嗎?當然,后來多爾袞處死了豪格,而豪格的這句話也成為了他的罪狀之一。
當時后金 *** 對于天花的防治措施就是隔離,把患病的人隔開,漢地發(fā)明的種痘方法此時后金還不知道,缺少有效的防治辦法。1631到1632年后金又一次大范圍流行天花,史料記載:“時國人多出痘”。瘟疫流行,后金也停止對明邊境的進攻,連一些活動和儀式都紛紛取消。1632年底,皇太極之兄,四大貝勒之一的莽古爾泰逝世,皇太極連葬禮、祭墳等典禮也不敢參加。盡管皇太極百般防范,最后還是因天花而死。
清軍入關(guān)之初,因為水土不服, *** 數(shù)量的增多,交相感染,患天花者與日俱增。為了防止傳染,清廷下令,凡是出痘的 *** ,均被驅(qū)逐到京城四十里之外。當時很多患天花的人集中在城南,天災(zāi)人禍,慘不忍睹。
盡管清 *** 想盡一切辦法防治天花,但是仍然無法阻止病情的蔓延。到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年僅24歲的順治皇帝因為天花死于養(yǎng)心殿。天花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病毒,而且發(fā)病也快。五天前,順治前往今天北京法源寺,觀看他的親信太監(jiān)吳良輔削發(fā)出家的儀式(為什么皇帝要親自觀看?)回宮之后,就臥病在床,天花發(fā)作,“患痘勢將不起”。因為皇宮封鎖了消息,民間對此猜測紛紛,獵奇心理加上對于滿清的反抗,于是各種杜撰猜測紛紛出籠,平時信佛的順治因為突然死亡,在民間就說成了出家,至今都還眾說紛紜。
順子雖然有八個兒子,但是有四個已經(jīng)早夭(普遍認為也是天花所致),剩下的最大的一個是次子,也只有9歲。最后三子玄燁被選做繼承人,原因也很簡單,玄燁曾經(jīng)出過天花,可以不再為防治天花而頭疼。
順治八年的冬天,年輕的順治皇帝帶著太后、皇后還有許多王公貴族們來遵化狩獵。這其實是個很奇怪的事兒,怪就怪在這個天氣,因為滿清皇帝一般會選擇涼爽宜人,獵物眾多的秋天狩獵(滿清有獨特的“承德秋闈”傳統(tǒng)),但這大冬天動物們或冬眠或藏身洞穴根本不露面,何苦在這冰天雪地的天氣興師動眾出門受罪?窩在紫禁城貓冬不好么?順治帝當然有自己的苦衷,沒法子,京師天花大爆發(fā),這次出宮說得好聽是狩獵,其實就是避難,再不逃出京師,估計就永遠沒機會出來了!
天花是什么東西,讓尊貴無比的皇帝都聞之色變,避之不及?據(jù)說天花曾差點毀掉大清朝皇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天花在歐洲奪取了數(shù)千萬人的生命,讓人們談“天花”而色變)
現(xiàn)代人聽到天花可能會覺得陌生,畢竟和艾滋、癌癥比起來好像這個病癥并不致命,但其實在數(shù)百年前,人們可是聞“天花”而色變,天花這種惡性病毒發(fā)作快,傳播廣,在科技不發(fā)達的古代只要感染基本上就等于宣讀了死亡通知書,可以說是古代烈性傳染病中的總瓢把子。單單就在十八世紀的歐洲,天花就造成了上億人受感染而死亡!這場天花感染事件也被史學(xué)家們慘痛的稱之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
(由于滿族居住在冰天雪地的東北,所以很少受到天花感染)
別看天花肆虐無人能擋,但生活在東北地區(qū)的滿族人卻很幸福,由于地理方面的原因(東北地廣人稀且天寒地凍),天花病毒很難存活傳播,滿族人也就幸運的免于天花之苦。直到明朝末年,中原地區(qū)甚至流傳著“北虜(就是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不出痘”的說法,所謂出痘其實就是指天花患者身上會長有可怕的膿狀皰疹,所以人們以“出痘”一詞代替天花,由于天花在北方幾乎從未發(fā)生,所以中原人民以為滿族天生自帶免疫天花體質(zhì),語氣中滿滿都是羨慕。
(隨著滿清勢力不斷向內(nèi)地擴展,天花開始成為了他們的噩夢)
但滿族人的好日子在明朝末年正式宣告結(jié)束,隨著后金與明朝的戰(zhàn)爭逐漸占據(jù)優(yōu)勢,滿人們?nèi)肭种性?,并抓了不少?zhàn)俘和奴隸,在引入中原先進技術(shù)同時也帶來了傳染性極強的天花病毒。與中原百姓飽受天花肆虐已產(chǎn)生抗體不同,過去數(shù)千年滿族人們過得實在太過輕松,這也導(dǎo)致他們對于天花這種新式病毒沒有任何抵抗力,感染天花的滿人死亡率竟達到了八九成以上,這是何其可怕的數(shù)字!
看著族人們沒有死在戰(zhàn)場上,反而莫名其妙的病死,后金統(tǒng)治者們憂心如焚,為了抵抗預(yù)防天花病毒,滿族人制定了嚴格的“避痘制度”,首先是逃避,其次就是隔離,政策規(guī)定:如果爆發(fā)天花疫情,首先將疫區(qū)封鎖,嚴禁已感染天花的病人四處走動,對于還未被感染的百姓則一律遷往偏遠地區(qū)隔離(順治二年的諭旨就規(guī)定:凡是民間出痘者,立即遷出城外四十里進行隔離。)如果疫情特別嚴重,就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的這一幕,京城天花疫情無法控制,出于安全考慮,連皇帝都只能假借狩獵出巡離開京城這個政治中心。這里面有無奈,更有恐懼。
(大清入關(guān)后,滿清貴族的頭號敵人不是大明朝廷,而是天花)
其實咱們翻閱歷史書就能發(fā)現(xiàn),在滿清統(tǒng)一天下的過程中受到的最大阻礙并非來自明朝廷,而是來自天花。八旗的鐵騎驍勇無比,但在天花面前簡直不堪一擊,紫禁城的深宮圍墻重重緊縮,但照樣攔不住天花橫行,天花的猖獗讓滿清皇室們聞之色變,聽之膽寒,可以說是整個清王朝都揮之不去的魔咒。
(感染了天花后,患者全身都會長出可怕的痘瘡,最后在痛苦中死去)
滿清皇室與天花的斗爭始于皇太極,翻閱《清史稿》就能發(fā)現(xiàn)皇太極出兵劫掠大明的時間往往在春、冬兩季,而且只要到了夏秋時節(jié)立馬撤軍,比鬧鐘還準時。這乍一聽好像很不科學(xué),畢竟冬季天氣寒冷,糧草運輸困難,那為什么還偏偏要選這個時間段出兵呢?都是天花鬧得唄!每當皇太極派出部隊繞過山海關(guān)劫掠河北山東時,都會再三確定,選擇那些已經(jīng)出痘的貝勒(患過天花又僥幸不死是不會再次感染天花的)領(lǐng)軍,而且會繞過容易爆發(fā)天花的四到八月。這份謹慎勁兒好比在雞蛋上跳舞,但即使是小心再小心,在劫掠山東途中努爾哈爾的兩個孫子岳托和瑪瞻還是感染天花病逝。
(順治的一生悲歡離合都與天花有關(guān),天花不但奪去了他眾多兒女,還要了他的命)
而天花與滿清皇室的糾纏在順治一朝發(fā)展到了極致,順治的一生可是和天花博弈的一生。與一輩子窩在東北的父祖不同,入關(guān)后順治居住的北京城可是天花爆發(fā)的高危地,再加上一直未出痘(對天花沒有任何抵抗能力,據(jù)說在入關(guān)前豪格就抱怨說自己沒出過痘,讓自己去北京不是送命呢么?。?,所以終其一生順治都對天花高度戒備。為了躲避天花,順治在北京城外的南苑和西苑都建有避難所,只要有風(fēng)吹草動萬歲爺立馬撒丫子前去避難。
(順治六年的這場天花疫情要了多鐸的命,連多鐸都不能幸免,可見面對天花貴族們有多么絕望)
順治六年,京師天花疫情爆發(fā),大量官員百姓感染天花,整個紫禁城亂作一團,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奄奄一息的病人和倒在路邊的死者,呻吟聲,哭泣聲籠罩著整個北京。滿清統(tǒng)治者們被這一悶棍打得猝不及防,為了防止更多人被感染,攝政王多爾袞緊急發(fā)布命令,凡是北京戶籍居民未曾出痘者,以及無北京戶籍的生人(無論是否出痘),均“約定帶出二十里外”,沒有啥治療手段,能活命的就趕快跑吧!
所以不管是皇族大臣還是普通百姓,即使是小皇帝順治也被緊急安排到了城外避痘,畢竟在天花面前無分貴賤,管你什么九五之尊感染上了照樣小命玩完。這不,多爾袞的兄弟,順治皇帝的叔叔豫親王多鐸就沒能逃過一劫,這個戎馬一生,健康無比的富貴王爺也被天花收了小命,這可能是順治人生第一次接觸天花?;碳钡膶m人,絕望的百姓,早死的親人,而且這樣的場景在順治一朝多次重現(xiàn)。
(為了躲避天花,什么蒙古王貴貴族,西藏活佛喇嘛,統(tǒng)統(tǒng)不見?。?/p>
為了躲避天花,順治帝真可謂是用心良苦,他不但廢除朝議制度(畢竟人多容易感染)躲在深宮不上朝,就連蒙古部落想朝見皇帝都被拒絕。要知道蒙古可是滿清最信任也最為依靠的力量(順治皇帝的生母孝莊就是蒙古人,他連續(xù)兩任皇后也是蒙古人),就因為蒙古部落流行天花,所以順治皇帝一點面子也沒給他們留,任你是誰朕都不接見!(由于天花的原因,清朝早期蒙古各部入朝覲見的制度受到了嚴重挑戰(zhàn),盡管這些蒙古王公貴族們聲稱自己已經(jīng)出痘,對天花有免疫力,但康熙仍然充滿擔憂“凡元旦來朝外藩王等,雖云已經(jīng)出痘,朕猶慮之。伊等所云出痘,信耶?疑耶?”)
(康熙帝雖然逃過了天花的魔掌,但臉上卻留下了難以消滅的痘痕,所以有人稱他為“康麻子”)
但就算小心如此,天花依然沒有放過這個年輕的皇帝,順治一生育有八個阿哥,六個格格,因為天花八個男孩兒就剩下四個,六個格格就活下來一個!為了保住孩子們的小命,包括玄燁在內(nèi)的皇子生下不久后都被抱出宮外,直到兩歲后染上天花并僥幸挺過去之后才搬回宮內(nèi),對于從小未能在父皇身邊長大,康熙始終對此耿耿于懷,《圣祖廷訓(xùn)格言》記載康熙晚年還說:“朕幼年時未經(jīng)出痘,令保姆護視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p>
(順治皇帝終于死于天花)
順治十七年,皇帝的摯愛董鄂妃撒手人寰,三個月后,天花再次在京師猖獗,這一次,順治皇帝卻沒有選擇出城避痘,對這個沖動而又深情的皇帝來說,董鄂妃的死讓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他不害怕甚至希望死亡,在一年后終生避痘的順治帝終因感染天花而駕崩。
(湯若望與福臨關(guān)系親密,在他的建議下皇帝決定立三子玄燁為皇帝)
一位皇帝因為天花而去世,另一個皇帝卻因為天花幸運繼位。順治在臨終前曾經(jīng)為選繼承人而苦惱,他原本傾向皇次子福全,但在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堅決支持下,改立皇三子玄燁為帝(湯若望曾治好孝莊太后的病,所以被孝莊尊為義父,福臨則稱呼湯若望為瑪法,所以順治一朝,湯若望有著極大的話語權(quán))。湯若望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但是卻無可辯駁:相比于福全,玄燁出過天花!得過天花就對這種可怕的感染病有了終身免疫力,從社稷的穩(wěn)定性來說,選擇玄燁當皇帝要比福全合適得多,所以盡管天花在玄燁的臉上留下許多麻點,但這反而是因禍得福,成了他繼承帝位最有力的因素。
(三藩之亂進行到白熱化階段,太子出痘,心系愛子的康熙馬上拋下政務(wù)專心照顧太子)
有了滿清皇室慘痛例子在前,親身體驗過天花折磨的康熙繼位后總結(jié)了前人防痘經(jīng)驗,他在太醫(yī)院下專門設(shè)痘診科,廣征名醫(yī)。北京城內(nèi)設(shè)有專門的“查痘章京”,專門負責八旗防痘事宜,使得清朝天花防治更加系統(tǒng)化。對于滿清來說,防止天花已經(jīng)成了清朝的基本國策,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
在康熙十七年,正值三藩之亂發(fā)展為糜爛之勢,康熙皇帝數(shù)日不眠不休專心平叛,正當此緊要關(guān)頭宮中傳來消息:皇太子胤礽出痘!太醫(yī)院的御醫(yī)們對此束手無策,愛子出痘,焦慮萬分的康熙將所有精力都傾注在太子身上,盡管前線連連告急,康熙仍然日夜陪在太子身邊,十二天都沒有批閱奏折??筛笎鄄⒉荒苤斡旎ǎ劭磹圩忧樾斡訃乐?,康熙既心疼又無可奈何,這時候有大臣向皇帝推薦了湖北的七品縣令傅為格,據(jù)說此人在當?shù)刂魏昧撕芏嗵旎ú∪?,皇上何不召此人來給太子看看?
(皇太子胤礽)
一聽說有人能治天花,康熙顧不得許多,急忙命人將傅為格找來,而這個七品小官倒是真有手段,很快就將太子胤礽給治好了。為了慶祝愛子天花痊愈,欣喜的康熙還舉行了一系列的慶典活動,搞得十分隆重,而由于治愈太子有大功,傅為格很快就被康熙提升為武昌通判,這個傅為格成了防治天花史上的一個關(guān)鍵人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6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