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楊玉環(huán)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80年代,著名歌手鄧麗君出了兩張古詩專輯,專輯中全是古詩詞譜新曲,聽來別有韻味,其中有一首《清平調(diào)》,還沒有錄制完成,鄧女士就香消玉殞了,直到2015年,由王菲翻唱,實現(xiàn)了與鄧麗君的隔空對話,也帶著我們,穿越千年,與楊貴妃來了一場美麗的邂逅。
《清平調(diào)》故事
《清平調(diào)》由李白所填,共有3首,這三首詩都寫得非常美,特別是每一首的第一句,更是千古經(jīng)典,而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要數(sh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相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一個春日,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在沉香亭賞牡丹花。這牡丹花,可不一般,唐宋時期,那是受上流社會喜愛的花種。且皇帝和妃子賞花,當(dāng)然不能干賞,要有演員歌舞助興,玄宗皇帝卻覺得,我有這么美麗的花兒,還有楊玉環(huán)這樣的美人相陪,如果用往日舊詞,未免有點美中不足。
于是他就招當(dāng)時供奉翰林的李白入宮,譜寫新的樂章,半醉半醒之間的李白,文不加點,就在金花箋上寫下了這三首《清平調(diào)》。這個片段在電影《妖貓傳》中有很好的表現(xiàn),大家可以看一下,那個李白,就是真的李白。
這三首《清平調(diào)》,李白分別從空間、時間、現(xiàn)實的角度,盛贊楊玉環(huán)的傾國美貌,把楊玉環(huán)與牡丹花融為一體,讀來讓人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花,人花交映,迷離朦朧。
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三首詩,哄得玉環(huán)合不攏腿,沒事就拿出來哼哼。自己最愛的女人得到如此盛贊,玄宗當(dāng)然也開心了,所以每當(dāng)玉環(huán)合不攏腿開始哼哼的時候,玄宗總要趴上去祝她一腿之力。
云想衣裳花想容
《清平調(diào)·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池月下逢。
這一首是從空間的角度來贊美楊玉環(huán),有云、有花、有春風(fēng)、有仙山、有瑤池。起筆不凡,“云想衣裳花想容”,“裳”這里讀作cháng,古人衣服分上衣下裳,就是裙子。
這句是說楊玉環(huán)穿著霓裳羽衣,包裹著她那嬌艷的面容,牡丹花也是一樣,花團錦簇。這里的“想”,意思是看到云朵,就想到玉環(huán)的衣裳,看見花兒,就想到玉環(huán)的面容;但反過來也成立,是看到玉環(huán)的衣服,就仿如天上的云朵,看到玉環(huán)的面容,就好比牡丹花一樣嬌艷。
接著“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檻”讀作jiàn,欄桿的意思。露華濃是說,牡丹花在晶瑩露珠的滋潤下,顯得更加嬌艷。所謂春風(fēng),因為正值春日,有暖風(fēng)拂面,同時也暗指君王春風(fēng)般的恩澤。露珠使花朵更加嬌艷,君王的恩澤讓玉環(huán)倍加奪目。
所謂人即使花,花既是人,以人喻花,以花喻人,融為一體,分辨不清。
最后,李白騰地一下,飛到了西王母所在群玉山和瑤臺,意思是說,難道我是在仙境之中嗎,否則,怎會看到如此美麗的花朵,和眼前這位仙女?
把玉環(huán)比作仙女,不露痕跡、渾然天成。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清平調(diào)·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這一首是從時間的角度來贊美楊玉環(huán),是一次時間上的穿越。起句“一枝紅艷露凝香”,仍然以花喻人,與上一首呼應(yīng),但不只寫花色,更寫花香?!霸朴晡咨酵鲾嗄c”是楚王與神女的典故,故事中的神女僅出現(xiàn)在楚王的夢中,又怎能和眼前活生生的美人兒相比?
漢宮里美女如云,特別是那趙飛燕,算得上是絕代美人吧,可她還是需要靠化妝來讓自己變美,又怎記得上眼前的玉環(huán),不施粉黛,渾然天色。
這首詩,是以貶低著名美女的手法,來進一步烘托玉環(huán)的美貌。玉環(huán)到底有多美呢?第一首寫得很虛幻,這一首有了神女和飛燕的對比,稍微具體了一點。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清平調(diào)·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被倚欄桿。
李白飛到了仙境,穿越到古代,到這里終于回到了現(xiàn)實。
“名花傾國兩相歡”,名花是指牡丹,傾國當(dāng)然是指玉環(huán)了。玉環(huán)到底有多美?李白終于說出來了,她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唯有牡丹和玉環(huán)兩相歡,這般天姿國色,才能贏得君王帶著笑容欣賞,極言玉環(huán)的無窮魅力。
君王一笑,自然就引出了“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春風(fēng)與第一首遙相呼應(yīng),這個春風(fēng),是指楊玉環(huán),意思是只有玉環(huán)這陣和煦的春風(fēng),才能消解皇帝心中的惆悵。但是,也可以把春風(fēng)代指皇帝,意思是楊玉環(huán)的國色天香,消解了皇帝心無限悵恨。兩種理解都沒錯,不必糾結(jié)。
末句沉香亭北,是點明賞花地點。沉香亭是一個沉香修建的亭子,唐時在長安興慶宮龍池東北面。當(dāng)然也只有沉香所建成的亭子,才配得上英明的皇上和美麗的玉環(huán)在這里賞花了。
唐玄宗愛這三首詩,楊玉環(huán)更是愛這三首詩,沒事的時候,就拿出來吟唱。唐玄宗不愧為開創(chuàng)了大唐盛世的皇帝,只有他獨到的眼光,才會讓李白來為楊玉環(huán)作詩,而只有李白,才能把楊玉環(huán)寫得如此美艷動人。
李白寫楊貴妃的詩有三首,為《清平調(diào)詞三首》。
1、
原詩: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譯文:
云想變作貴妃的衣裳,花想變?yōu)橘F妃之容貌,貴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風(fēng)拂煦下的帶露之牡丹。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見到的飄飄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瑤臺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
2、
原詩:
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譯文:
美麗得像一枝凝香帶露的紅牡丹,那朝為行云暮為行雨的巫山神女與之相比也只能是枉斷肝腸。借問那漢宮中誰能與她相比,就算趙飛燕,也只有憑藉著新妝才差可與之比方。
3、
原詩: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譯文:
名花和絕色美人相與為歡,長使得君王滿面帶笑不停地看。沉香亭北倚欄銷魂之時,君王的無限春愁都隨春風(fēng)一掃而光。
擴展資料:
第一首寫楊貴妃艷麗動人。首兩句說唐明皇看到云,即想起楊貴妃漂亮的衣裳;看見花,即想到楊貴妃嬌好的容顏。漂浮的白云因風(fēng)的吹舞而輕揚,即使無云也可想見風(fēng)的姿態(tài);花因露水的滋潤而更加鮮妍,即使眼前無花,有露水也可想象花的嬌容。貴妃的國色天香姿態(tài),則不是可以想象出來的,她本非人間所有,若非群玉山頭見之,則當(dāng)瑤臺月下才能相逢。
第二首寫楊貴妃因貌美而得寵。一枝濃艷之花,露華凝結(jié)而天香噴發(fā);今貴妃亦非凡品,其如花之容,令明皇眷戀不已,如露凝而花香愈濃。貴妃的寵愛,前代少有,巫山神女雖自薦于襄王,畢竟只能在夢中相隨,孰若貴妃朝朝暮暮侍奉于君王之側(cè)。
巫山神女不足論,前代美女也僅有漢代趙飛燕修新妝之時,才勉強能與貴妃相提并論。但趙飛燕要依賴妝飾才能彌補先天不足,遠不如貴妃天生麗質(zhì)。
第三首花、人合寫。名花生在世間,不得絕代佳人賞玩,枉為名花;絕代佳人不得在沉香亭賞玩名花,枉為佳人。今佳人、名花相映生輝,又得風(fēng)流天子賞愛,故兩不辜負(fù)而相歡,亦無所遺憾。也只有牡丹之名花、傾國之妃子,兩不相讓而對歡,才能現(xiàn)出玄宗的春愁春恨。
前人或認(rèn)為李白此詩措辭委婉,贊美聲中實含譏諷之意,故有高力士摘詞中飛燕之事激怒貴妃之說,顯然這是附會之詞。李白這組作品,意在反復(fù)歌詠貴妃的美麗,頌揚唐玄宗雍容華貴的生活,只是即景即事而已。
三首清平調(diào)是李白寫楊貴妃的詩。
清平調(diào)·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diào)·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diào)·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
李白描寫楊玉環(huán)的詩詞是《清平調(diào)詞三首》。
李白奉詔進宮, 在金花箋上寫下了《清平調(diào)詞三首》,這三首詩,將楊貴妃的美寫到了極致。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清平調(diào)詞三首》的妙處
美人難寫,你可以寫她的皮膚有多白,她的身材有多好,寫她是丹鳳眼還是桃花眼,寫她是含珠唇還是覆舟唇,但是這些,都無法表達出一個絕世美人的風(fēng)采。李白的巧妙之處,就是他根本不描寫楊貴妃的外貌,而是去寫這個盛唐絕世美人給人的心靈震撼。
第一首詩中,李白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楊貴妃極致的美。
云想跟她的衣裳相比,花想跟她的容貌相比,這是楊貴妃的風(fēng)姿。
春風(fēng)吹拂,牡丹花凝露而開,這是楊貴妃的神態(tài)。
李白是在沉香亭風(fēng)的楊貴妃,但他卻覺得自己是在群玉山頭,是在月下瑤臺,這就是楊貴妃的絕世風(fēng)采,她在的地方,就是人間仙境。
第二首詩中,李白連用巫山神女和漢宮飛燕來反襯楊貴妃的美,巫山神女,那是神話中的故事,是虛幻的美,趙飛燕是歷史上有名的美人,只化作史書的只言片語,這些當(dāng)然都比不上現(xiàn)實中的楊玉環(huán)。
她就活生生地站在李白的面前,用美震撼了李白的心靈,讓那飄渺的神女和前一個盛世美人成了她的陪襯。
第三首詩寫楊貴妃的美,讓盛唐皇帝唐玄宗忘記了人生的苦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7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邦本想定都洛陽,為什么選擇了長安
下一篇: 古代豪門的“通房丫頭”一般下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