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宋朝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說起宋朝的才女,我們耳熟能詳?shù)哪^于李清照了。李清照要稱宋朝第二才女,我想沒人敢說第一。她留下諸多的千古絕唱,我們就不說了。其實,宋朝除了李清照外,還有這三個才女,值得一說,那就是朱淑真、吳淑姬、張玉娘。
第一位是朱淑真。
說起這個人,我們可能比較陌生,但我們對這首詞可能不陌生。那就是《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p>
很熟悉吧,沒錯,這就是千古的愛情詩,說的是不期而遇和相遇不逢的人生感懷。這首詩和唐朝崔護的那首《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碧柗Q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手關(guān)于重尋不遇的經(jīng)典了。
關(guān)于這首《生查子·元夕》很多人都說是歐陽修的,但更多人說是朱淑真的。全詩彌漫的那種從甜蜜到痛苦,以及舊情難續(xù)的傷感,分明就是一個多情女子情思幽幽的喟嘆,無論是從意境韻味還是表現(xiàn)手法來看,一點都不像歐陽修的作品。但歐陽修其實也有類似的細膩和感懷。
所以搞不清楚,這是一則公案,至今成謎,這就是朱淑真為我們留下的一個千古之謎。
關(guān)于朱淑真的具體家庭已經(jīng)沒有正史可以參考,只知道她是南宋人,是已知留下詩詞最多的才女。不過根據(jù)一些民間故事和歷史,我們得知她出身官宦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因家人保護的太好,所以一直天真爛漫,過著詩情畫意的生活,不食人間煙火。
有詩詞為證,《秋日偶成》:“初合雙鬟學(xué)畫眉,未知心事屬阿誰?待將滿抱中秋月,吩咐蕭郎萬首詩。”
所以說這又是一個向往的生活,是郎才女貌,琴瑟相和,詩酒趁年華。那個他,一定是滿腹才情,玉樹臨風(fēng)。
不過在南宋時代,當(dāng)時程朱理學(xué)已經(jīng)開始流行,婦女已經(jīng)沒有北宋開放了,朱淑真也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被嫁給了一個俗吏。至于這個人的名字,我們不知道。
不過從朱淑真的詞作中,我們可以知道她的丈夫粗鄙庸俗,毫無才華,熱衷鉆營,是一個充滿銅臭味的俗吏,如此不懂風(fēng)月,更不懂詩詞、文學(xué),自然難以和朱淑真心靈相融。
《寄別》:“如毛細雨藹遙空,偏與花枝著意紅。人自多愁春自好,無應(yīng)不語悶應(yīng)同。吟箋謾有千篇苦,心事全無一點通。窗外數(shù)聲新百舌,喚回楊柳正眠中?!?/p>
二人沒什么共同語言,后來王剛另尋新歡,朱淑真只能借酒消愁?!皷|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
不過才華橫溢的朱淑真并沒有屈服于命運的安排,而是果然離開了王剛,去尋找自己的幸福。我猜測那首《生查子·元夕》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作的。
我們剛才說了,朱淑真生活在南宋,存天理滅人欲已經(jīng)開始流行,這樣的朱淑真肯定不被世俗所容忍,殺人的流言蜚語讓她倍感壓力。
最終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朱淑真梳妝打扮之后,懷著絕望的心情,緩緩走近附近的一條小河,望著戀人所在的方向,大喊幾聲她的名字,縱身一躍,瞬間淹沒在滾滾流水中。
一代才女,就這樣被當(dāng)時的社會所拋棄。任何人和事都逃出不來時代的局限性。
第二位是吳淑姬。
吳淑姬的事見《夷堅志》,也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她的父親是秀才,家貧、貌美,慧而能詩詞,與李清照、朱淑真、張玉娘并稱宋代四大女詞人,其人大概生存于宋孝宗年代。
她最著名的就是那首《長相思令》:“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p>
關(guān)于這首詞還有一個故事。據(jù)說吳淑姬到了二八芳齡時,已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美少女。這時,父母看著如花似玉的女兒,喜上眉梢,因為他們家庭條件一般,所以她的父母想借著她攀上富貴人家的高枝,于是,多方打聽和物色后,把女兒嫁給了一個富家子弟。
滿腹才氣、心高氣傲的淑姬嫁到夫家后,發(fā)現(xiàn)丈夫是個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之徒,跟朱淑真的那位差不多。吳淑姬喜讀詩書,吟詩作賦,而丈夫整日花天酒地,渾渾噩噩,無所事事。兩人志不同,道不合,丈夫經(jīng)常尋釁鬧事,輕則辱罵,重則拳腳相加。
這讓吳淑姬很不滿意,于是三番五次的逃離。當(dāng)然,這在現(xiàn)代當(dāng)然沒事,但我說了,南宋程朱理學(xué)已經(jīng)開始流行了。所以,她的丈夫?qū)⑵涓嫔瞎俑?,說她不守婦道。好歹縣令是個好官,并沒有怎么樣。
雖然沒怎么樣,但她這樣的女子,在那個程朱理學(xué)盛行的時代,是不會被大家所認可的,相反只能被千夫所指,被眾人詬罵。
反正她寫了很多詞留下來,都是感嘆命運、時光、傷懷、愁悶之類的,關(guān)于她的結(jié)局,書上沒記載,反正最后很慘。
第三位是張玉娘。
剛才說了,她是宋代四大女詞人之一。張玉娘是宋理宗時人,從小慧敏絕倫,尤擅詩詞,可惜卻天妒紅顏,只活了二十七歲,又是一個可憐人。
張玉娘的人生經(jīng)歷也不是很好,她十五歲那年,本來已經(jīng)和青梅竹馬、情投意合的表哥訂婚了,無奈后來沈家家道中落,張玉娘父親悔婚了,想把她嫁給一富家子,可張玉娘寧死不從,非表哥不嫁。父親沒轍,不過要求她的表哥要拿出一點成績出來。
于是表哥發(fā)憤苦讀,赴京趕考,后來高中榜眼,眼看好日子就要來了。但老天爺不答應(yīng),表哥一次偶感風(fēng)寒后一病不起,年僅22歲就病逝了。表哥的去世,對張玉娘打擊很大,從此郁郁寡歡,最后在郁悶中香消玉殞。死后,家人將二人同穴。
張玉娘有詞《玉蝴蝶·離情》:“何時星前月下,重將清冷,細與溫存。薊燕秋勁,玉郎應(yīng)未整歸鞍。數(shù)新鴻、欲傳佳信,閣兔毫、難寫悲酸。到黃昏。敗荷疏雨,幾度銷魂?!痹~中為愛情的悲唱令人潸然。實際上她還還有悲壯豪邁詩詞,抒發(fā)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jié),比如《塞上曲》《王將軍墓》《詠史·謝東山》《從軍行》等等。
以上就是宋代才女,看下來,命運都不怎么好,只能說生錯了時代。
一:蔡文姬——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蔡琰同時擅長文學(xué)、音樂、書法?!端鍟そ?jīng)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jīng)失傳?,F(xiàn)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二:蘇惠——臣賢惟圣配英皇,倫匹離飄浮江湘。
蘇惠,字若蘭,武功人,生于公元357年。若蘭容貌秀麗,舉止嫻雅。她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xué)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xué)會了織錦。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繡鳳,琴棋書畫的神韻,全被她運用到了織錦之中。
三:謝道韞——時見林泉飛白石;還思柳絮散清芬。
謝道韞(生卒年不詳),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四:左芬——性清者榮,性濁者辱。
左芬(?—300),西晉女文學(xué)家,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據(jù)出土墓志,字蘭芝,芬應(yīng)作棻,我國較早的女詩人之一。少好學(xué),善作文。為武帝妃嬪。今存詩、賦、頌、贊、誄等20余篇,大都為應(yīng)詔而作,《離思賦》最著名。原有集,已失傳。
五:鮑令暉——容華一朝盡,情余心不變。
鮑令暉生活在公元420年,南朝女文學(xué)家,東海人,是著名文學(xué)家鮑照之妹,其出身貧寒,但能詩文。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箸作的女文學(xué)家。曾有《香茗賦集》傳世,今已散佚。
六:薛濤——不結(jié)同心人,空結(jié)同心草。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制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并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余首,收于《錦江集》。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分別是
漢朝:蔡文姬、班昭
宋朝:李清照
周朝:上官婉兒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分別是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班昭。她們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女子,才華橫溢、德才兼?zhèn)?。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有四位才女,分別是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和卓文君。她們是中國著名的女性,才華橫溢,德才兼?zhèn)?,很多后人都很向往、尊敬這些知心好友。蔡文姬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兼作家。受自小耳濡目染的影響,她不僅文筆淵博,而且擅長詩歌和詩歌,口才好又擅長音樂,這是很自然的。她是建安時期著名的女詩人。代表作有《胡家十八拍》、《悲憤詩》等。蔡文姬一生結(jié)過三次婚,第一次嫁給了當(dāng)時很優(yōu)秀的學(xué)生衛(wèi)仲道。他的家族也是河?xùn)|家族。后來,衛(wèi)仲道因咯血而死。匈奴被帶到國外,嫁給了匈奴左賢王,被曹操贖回,途中留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回到中原,嫁給了董祀。
李清照這個才女對大家一定不陌生,對于她的詩,大家都能背幾句,她是宋朝著名的女詩人,是婉約派女詩人的代表,有?歷代第一才女?之稱。擅長寫作和繪畫,能理解金石,尤其是詩歌。家學(xué)出身,出身書香世家,父親李格是蘇軾學(xué)生,知書達理要員,拜會外交部外賓郎。李清照的父親沒有因為她是女人而不讓她讀書。相反,他特別支持她廣泛閱讀。在這種情況下,她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漢人。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國四大才女之一。卓家由于操作得當(dāng),以為自己是富家千金,卓文君是卓家的女兒,相中相相如賓的窮書生司馬相如,家里不同意,司馬相如私奔,卓文君被晚上趕出家門,兩人后來因呂家賣酒的故事而聲名大噪,司馬相如也因《子虛賦》被皇上所賞識,最終他們結(jié)了婚。據(jù)《西京雜記》記載,司馬相如從茂陵聘了一名女子為妾。卓文君寫白頭吟欲自殺,但相如阻止。?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句話,至今仍是大家常唱的。卓文君的詩歌如《白頭歌》、《怨郎詩》、《訣別書》等聞名于世。
上官婉兒,又名上官昭容,祖籍隴西,唐代女官、詩人、妃子。他的祖父上官儀一被殺,就和他的母親被分配到內(nèi)庭做女仆。14歲時,因其智慧和文筆出色,被武則天任命為武則天的大臣。掌管宮殿多年,并以首相而聞名。唐中宗,封昭容,在政治和文學(xué)上都有突出的地位,從此成為掌管內(nèi)廷和外廷的妃子。建議擴大藏書,增設(shè)一個學(xué)士,在這一時期的主持優(yōu)雅,代朝廷評論世界詩歌,許多詞陳設(shè)其門,《唐詩》收其32首詩。后來,李隆基發(fā)動唐龍政變,與韋后一同被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9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