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范增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項羽死后,劉邦春風得意的時候自問自答的告訴手下,自己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而項羽卻失去的天下的原因在于:自己有蕭何、張良、韓信這樣的英才協(xié)助,但是項羽只有一個范增,而且不能用。
因為劉邦這句話,范增英名垂青史,成為了不被重用的姜子牙、諸葛亮,而項羽則成為了不能夠識別英才的魯莽霸王。三國名臣蔣濟曾經(jīng)評價“項羽若聽范增之策,則平步取天下也”。
我們看一下,《史記》中記載的范增都為項羽獻了那些“策”:
1、立楚懷王,號令天下
項梁、項羽叔侄二人起兵之初,范增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有人認為他隱居多年,是姜子牙、諸葛亮一樣的人。不過姜子牙當初釣魚是愿者上鉤,諸葛亮后來神臥隆中,劉備三顧茅廬才把他請出來了。而范增則是主動前往游說的項梁,而且讓項梁立楚懷王的孫子為王,來號召天下。
2、鴻門宴良機,建議果決殺劉邦
鴻門宴上要求項羽殺掉劉邦。這個故事后世流傳甚廣,原本楚懷王規(guī)定誰先入關(guān)中就可以稱王,而劉邦進入關(guān)中之后項羽卻要背棄當初的約定。而范增設(shè)計把劉邦約來喝酒,酒席間三次舉起玉佩,讓項羽做決定殺劉邦。項羽沒有搭理他之后,他叫出項莊舞劍,試圖殺劉邦,幸好項伯出手伴舞,劉邦才得以免死。
3、不顧一切,與劉邦決一死戰(zhàn)
劉邦在彭城兵敗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休整重新具備了戰(zhàn)斗力,而項羽這個時候?qū)铌柼幱诠魬B(tài)勢,劉邦派人和談,準備把滎陽以西的劃歸給項羽,自此平分天下。項羽準備同意,而范增認為這時候是消滅劉邦的大好時期,如果不能趁機擊敗他,以后一定會后悔。項羽本來已經(jīng)聽了范增的話,結(jié)果陳平卻使用離間計,項羽懷疑范增投靠了劉邦,逐漸剝奪了他的權(quán)力。范增氣的離開了項羽,并且在回彭城的路上病發(fā)身亡。
從范增并不多的出場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項羽軍中也分為鴿派和鷹派,范增是沒有懸念的鷹派,為了殺掉劉邦,他提出了一些看起來很卑鄙的計謀,項羽并沒有采納??墒牵幢闶琼椨鹫J為范增的計謀不好,或者他有別的想法,為什么最后會懷疑這個一直致力于殺死劉邦的老頭兒通漢呢?《史記》記載:
“項王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quán)?!?/p>
范增通漢的說法看起來極端的不符合邏輯,因此后世有人猜測,范增被項羽尊為亞父,但是隨著項羽對集權(quán)的渴望,越來越感受到范增對自己權(quán)力的限制,因此決定削弱范增的權(quán)力。不過這一說法也存在很大的漏洞,楚軍已當時腹背受敵,從項羽評價宋義及才華,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他絕對不是一個智力低下的人,不可能在危難關(guān)頭還去與七十多歲的老范增內(nèi)訌,更不可能選擇在滎陽陣前,兩軍相持時。
其實有關(guān)項羽沒聽范增的計謀導致失敗的說法,是很不公平的。范增為項羽叔侄出的三大計策中,除了鴻門宴上放走劉邦之外,其實都被采納了。尤其是第三條計策,盡管范增已經(jīng)離開了項羽,但是項羽軍隊仍然對滎陽進行了猛烈的圍攻,但是劉邦卻派人假裝自己出城投降,騙過楚軍,自己從另一側(cè)逃走。劉邦逃到成皋,項羽又包圍成皋,打的劉邦只和夏侯嬰兩個人逃出城,全軍覆沒。
這難道還不算是聽范增的話,與劉邦決戰(zhàn)嗎?只是后來劉邦在奪取了韓信的軍隊之后,楚軍沒有能力繼續(xù)前進罷了。然而正是項羽聽了范增的建議,不顧一切的只想把劉邦殲滅,導致自己后方的田橫重新恢復了齊國,九江王英布投靠劉邦,彭越造反攻打楚國糧道。如果項羽沒有聽從范增的建議,早早與劉邦在滎陽議和,后方定然不會出現(xiàn)這些危機。項羽在艱難的時候,想到這些,自然心中會質(zhì)疑“亞父究竟是不是劉邦派來的”?
而鴻門宴上范增讓項羽殺劉邦,這件事情發(fā)生的比較早,但是對于項羽來說,當時的諸侯們各懷異心,而且劉邦已經(jīng)得到咸陽人心,大軍幾乎等于主場作戰(zhàn)。如果在酒席上殺掉劉邦,劉邦身后的10萬大軍如果死戰(zhàn),對于項羽來說,風險極大,從這一方面看,范增的真實水準有限,也就難怪項梁在他的輔佐下,被章邯所殺。
而項羽對于亞父最憤恨的一點,莫過于迎立楚懷王,這幾乎是項羽一生悲劇的根源。范增認為立楚懷王為王可以號令天下,但事實上,齊國、趙國等主要諸侯認為楚王也不過是個諸侯,根本不聽他的,這與后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差別甚大,這是挾諸侯以令諸侯,根本沒有用。
反而楚懷王卻在不停的制衡項羽,嚴重影響了項羽稱霸天下。劉邦能夠先入關(guān)中為王,根本上就是因為這個原本牧羊的楚懷王的存在導致的。宋代王安石曾經(jīng)作詩《范增》一篇:
“中原逐鹿待新羈,力戰(zhàn)紛紛此一時。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兒。”
王安石認為得民心者得天下,楚懷王不知道有啥用。縱觀整部楚漢爭霸的歷史,楚懷王雖然是項羽所立,但是項羽從起兵、崛起的過程中,楚懷王沒有幫到一點,反倒是在項羽崛起的過程中增加了諸多羈絆。不能忍耐的項羽殺掉他之后,更是給了天下人共誅殺的借口,可以說懷王無論生與死,對項羽來說都是如鯁在喉。
如果項羽早一點趕走范增,結(jié)局是不是會好一點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9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