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李斯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病死沙丘,不久后的夜晚,中車府令趙高就拜訪了丞相李斯。趙高決定說服這個朝廷中最大勢力的人物,然后和自己一起篡改遺照。兩人說了一會話,李斯就答應(yīng)了。趙高說服李斯這實屬不易,可李斯沙丘變節(jié)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
與嬴政知遇之恩
秦始皇對李斯恩重如山,可以說是有知遇之恩。李斯原本就是楚國的一個小縣令,整日抑郁不得志。而立之年,才跑到秦國做了相府的幕僚。但秦王嬴政慧眼識英才,一路將他提拔至丞相。李斯對此念念不忘,便輔助秦王一統(tǒng)六國,也留下“千古一相”的美名。
趙高雖然是巧言善變之人,可要說服李斯那是難于上青天。李斯無疑是那個時代最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還是一位雄辯高手。而荀子眾多弟子中,最出名的兩位就是李斯和韓非子。李斯曾冒死上書秦王收回“逐客令”,就是這樣說服了極度自信的秦王收回了命令。可結(jié)局就是讓所有人膛目結(jié)舌,趙高很輕松的拿下了李斯。
后人說李斯沙丘變節(jié)是因為貪婪。貪戀自己的相位和榮華富貴,這種說法放在李斯身上是立不住的。
秦始皇死后,此時的李斯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年至古稀,連自己還能活幾年都不知道,怎會還惦記著自己的相位。一個沒幾年的相位,不值得李斯大逆不道、背叛先帝遺命。稍微研究一下秦國的政治態(tài)度和官場,就不難發(fā)現(xiàn),李斯其實是“怕”。
李斯的“怕”
李斯當(dāng)然不會怕一個小小的中車府令趙高。只是趙高說出的一番話,字字驚心,主要就是說李斯不能善始善終,這也并不毫無道理,因為李斯想起了前輩。商鞅,李斯一生最敬佩之人,也是大秦帝國崛起的主要推動者??恐匦⒐男湃?,鐵腕變法,可是秦孝公死后,便遭到了新君的車裂。呂不韋,大秦名相,靠著自己的運作,將嬴政的父親變成王位繼承人,也給秦國引進了大量人才,最后被賜自盡。
還有那些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名相張儀、范睢等人,不都遭受到了秦王的猜忌
,然后流亡國外。不難看出,君王的寵信才是丞相最大的護身符,可是老君王死去,新君王還會寵信嗎?自然是不會,況且李斯又和長子扶蘇政治意見不一致,怎會還得到重用。李斯主張“焚書抗儒”,扶蘇上書進行勸諫,為此扶蘇還被秦始皇下放。若扶蘇即位,李斯的路恐怕只有死。他逃亡,大秦已經(jīng)一統(tǒng)天下,無處可去,縱使他不顧自己的老命,可自己家族上下幾百口,恐怕都會命喪黃泉。李斯真的是怕,是心里深深的懼怕,是不顧臉面化為眼淚的怕。
但歷史和李斯開了一個殘酷且悲傷的玩笑,李斯被秦二世以“謀反”的罪名腰斬,并且滅三族。臨刑前,李斯看著和自己共赴黃泉的兒子說“咱們再也不能帶著獵狗去追逐兔子了”。說完兩人便相視痛哭。
秦朝早已消失在歷史之中,李斯父子的痛哭聲、悲嘆聲久久不能消散。
李斯與韓非是師兄弟,同出荀子門下。
李斯,在他臨死的時候,有一段很有名的話。據(jù)史料記載當(dāng)時他是被“誅三族”,也就是:母族、夫族、妻族,上下幾百口人,李斯跪在斷頭臺上,旁邊是他的兒子,后面是全家人。劊子手已經(jīng)將大刀磨的雪亮的了,拔了自己的一根頭發(fā)試著刀刃,想想,是腰斬呀,到要得多快。此時李斯側(cè)頭給他的兒子說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話:“牽犬東門,豈可得乎”。意思是:兒子,記得不,想當(dāng)年,我領(lǐng)著你們哥幾個,牽著黃犬,在老家上蔡東門外的山岡上打獵的情景嗎?唉,以后再也不會有了。李斯此時面對死亡不動聲色、視死如歸,而且還和即將和他一樣趕去黃泉的兒子說笑。簡直是黑色幽默。能說出這句話的李斯,就已經(jīng)值得我們敬佩了。也可以說他是對他一生官宦的總結(jié)性發(fā)言,對一生進行了否定。
李斯一生不可謂不輝煌,這個河南漢子,大器晚成。
李斯曾經(jīng)任上蔡的一個倉庫管理員,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一個縣糧食局下屬糧站的職工,撐死一股長。他的得道場所可是挺特別的,是在廁所。在廁所里大便的時候看見一只老鼠,探頭探腦的,李先生咳嗽了一聲,老鼠嚇的亂竄,還碰著了尿罐。李先生嘿嘿笑了幾聲。然后對于這老鼠進行了一番“格物致知”,想起了自己單位公費養(yǎng)的那些老鼠,白胖白胖的,在糧倉里踱著步子,想吃便吃,想睡便睡,逍遙自在。起身以后幾天就在琢磨這件事,后來的想法李斯不由得自己都害怕了:自己何嘗不是一只廁中鼠。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李斯決定出去辭去工職,外出打工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1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詩仙李白,用詩歌征服世人,也游蕩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