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秦襄公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帝王之一,他最偉大的功績是攻滅六國,統(tǒng)一中原。然而他之所以能完成這震爍古今的統(tǒng)一大業(yè),緣于他的祖輩因冒死勤王而得到天子的獎賞:“一紙空文”!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秦始皇的祖先秦人部族早在西周初期,還只是一個非常小的族群。到了西周的第八位天子周孝王時,秦人部族的首領(lǐng)非子,成為了一個為王室養(yǎng)馬的人。由于馬養(yǎng)得好,獲得了周孝王的賞識,將“秦”地作為“采邑”封給他,使得秦氏族群的首領(lǐng)從此成為了擁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卿大夫。
到了周幽王時期,周幽王是一個非?;栌沟膰?,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多次點燃烽火,騙得天下諸侯前來勤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事情,引得天下諸侯非常不滿,最終導(dǎo)致三大諸侯叛亂:申侯、縉侯聯(lián)西戎圍攻鎬京。
當(dāng)周幽王再次點燃烽火勤王的時候,大家都不來了,只來了一個諸侯,就是秦始皇的先輩秦襄公。在秦襄公的勇猛作戰(zhàn)下,雖然最終打敗了叛軍,但是卻沒有保住周幽王的性命,于是西周滅亡了。
西周雖然滅亡,但萬幸的是保住了周朝的血脈周平王。
秦襄護送周平王往東遷至洛邑,建立東周。由于秦襄公護駕有功,周平王決定獎賞他,但是當(dāng)時周平王啥都沒有,只得象征性地將尚未征服的西戎之地封給他。
既然這塊封賞的地還在別人的手里,所以說穿了不過是“一紙空文。但是秦襄公卻非常高興,因為他有著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雖然這只是“一紙空文”,但是卻具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義,秦襄公也因此成為了名正言順的諸侯,“秦”地也升格成了“秦國”,與當(dāng)時的老牌諸侯國齊、晉、鄭等具有同樣的地位。
秦襄公接受了“一紙空文”的封賞之后,日夜操練兵馬,多次攻打西戎之地。雖然直到秦襄公死去也沒有打下西戎這塊地,但是從此以后,秦氏家族開始了前赴后繼歷開疆拓土的行動。
經(jīng)歷170年后,王位傳到秦穆公手上的時候,終于完全占領(lǐng)了西戎,也將先輩從天子那獲得的“一紙空文”落到了實處。于是有了后世史學(xué)家所稱的 “襄公得其名,穆公得其實”的說法。
到了秦孝公時期,通過“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實力大增,成為七國中最為強大的一個國家。
到了秦始皇時期,他在先輩的基礎(chǔ)上統(tǒng)了一六國,建立了偉大功勛。
小伙伴們,你們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1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