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安祿山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安祿山之所以敢對抗唐玄宗,是和他自身的實力有關(guān),他和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唐玄宗的關(guān)系不比尋常,唐玄宗最愛的妃子,楊貴妃還是安祿山的小媽。
楊貴妃這樣的人,敢于當安祿山的小媽,不得不說這是皇帝拉攏安祿山的一個手段??梢哉f在當時的武將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勢力,能超過安祿山的。同樣,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和唐玄宗的親密關(guān)系,能超過安祿山。
連皇帝都要仰仗安祿山,都要想盡辦法和安祿山套近乎,可見,安祿山的重要性。
既然唐玄宗對安祿山如此的信任,為何安祿山還要吃里扒外,造這個反呢?
說實話任何人都不想造反,除非逼不得已。
安祿山造反,也是逼不得已的事情,逼安祿山造反的既不是唐玄宗,也不是楊貴妃。而是國相楊國忠。
楊國忠之所以要逼安祿山,是因為他看到安祿山在唐玄宗身邊的地位日益見高。他心里有點不爽,畢竟,他是大唐的宰相。
若是再由安祿山和唐玄宗這樣頻繁的交往下去,安祿山的地位,早晚會超過他楊國忠的。
楊國忠因為心里不平衡,就到處放風說安祿山要造反了。
當唐玄宗一次聽楊國忠這樣說之后,沒有當回事。但是,三次、五次、十次,他就不得不提防了。
因為懷疑安祿山,所以,唐玄宗經(jīng)常把安祿山叫來訓話??疾炜疾炜纯此欠裼性旆吹膽B(tài)勢,每一次安祿山進京的時候,他都是提心吊膽。都以為是自己最后一次進京了,但是,每一次,他都能死里逃生,因為唐玄宗看不出他有任何造反的苗頭。唐玄宗反倒是更相信他了。
還有就是,若是安祿山真的要造反了,他肯定心虛,不敢來面見皇帝的。
所以,唐玄宗斷定安祿山?jīng)]有造反。
安祿山卻不這樣想,盡管唐玄宗沒有直接問他,是不是有造反的心思,但是,安祿山已經(jīng)是如履薄冰了。
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若是被皇帝猜疑了,很有可能會被皇帝找個理由殺掉頭的。這種事在中國歷史上又不是沒有發(fā)生過。
安祿山當然對唐玄宗不滿了,所以,他也就真的開始謀劃謀反的事情了。
唐玄宗每一次叫他進宮,他都去盡管他已經(jīng)在籌劃謀反的事情了。而且他每次都可以討好唐玄宗,可以說每一次他進宮,都能從唐玄宗那里要來很多好處,很多錢。
在唐玄宗這里要來的這些錢,都被安祿山用來購買馬匹和軍需用品了。
當時,天下最好的騎兵部隊就是在安祿山手里??梢哉f掌握了騎兵,這是安祿山敢直接對抗中央軍的一個理由。
安祿山敢造反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唐玄宗給了他,人事方面的任免權(quán),也就是說,只要是安祿山管轄的部隊,安祿山就可以在部隊里直接任免官員。
這也是唐玄宗對安祿山的信任造成了,其它地方官員的任免權(quán),都是朝廷,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
但是,唐玄宗卻為手握三藩鎮(zhèn)的安祿山開了綠燈,安祿山在這期間,把聽命自己的人,全部升遷為了高官。把沒有聽命于自己的人,全部給秘密殺掉或者是撤了職。
也就是說安祿山管理的河北、山西和遼東這三個鎮(zhèn)的士兵,完全被安祿山給私有化了。這些人全部都聽命于安祿山的調(diào)令。這三個地方,恰恰也是最為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說這才是安祿山敢直接造反的最大的原因。
當時安祿山的總兵力是將近二十萬,中央的軍隊是六十萬。
但是,尤其值得的注意的是中央的六十萬大軍,基本上都在國防線邊緣駐守。唐玄宗一直都是把抵御外敵當作了重中之重。他根本沒有想過,會有人敢造他的反。
所以,真正守衛(wèi)中央的軍隊,也就沒有那么多了,其實真正守衛(wèi)中央的軍隊,唐玄宗時期,連十萬都不到。
安祿山想要把唐玄宗給趕下臺,他的二十萬騎兵,打中央的十萬大軍,當然是不在話下了。
所以,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講,安祿山起兵的勝算都是很大的,這就是安祿山有勇氣抵抗中央的原因。
當然了他也成功了,只不過沒當了幾天皇帝,就因為內(nèi)訌被他的兒子給殺死了。
公元755年的時候,唐玄宗再次召安祿山進諫,這一次安祿山以患病為名,沒有來上朝。同年十一月,安祿山就在范陽起兵造反了,這一次的造反就是被稱為安史之亂的唐朝最大的叛亂了。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安祿山造反原因,一起來看看。
安祿山造反原因 首先安祿山本來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這是安祿山自己個人的原因。歷史上有很多身處高位的人不為帝位所動,盡心盡力輔佐皇帝,但是卻有更多的人帝位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希望更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都不夠,還是要坐上更高的位置。最有代表性的就應該是王莽了,對權(quán)力的渴望是人性的弱點。所以已經(jīng)是三個節(jié)度使官位加身的安祿山,又掌握著兵權(quán),想當皇帝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外就是當時政治因素,唐玄宗統(tǒng)治后期,沉醉于楊貴妃的美色,過著糜爛的生活,對政事都不理不問。階級問題嚴重,許多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另外奸臣當?shù)酪彩钱敃r唐朝政治局勢的一個特點,當時口服迷奸的奸相李林甫長期把持著朝政,官場一片混亂,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也非常的深。
而且當時中央和地方的軍閥之間的矛盾也非常的深,也是造成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至于安祿山和史思明只是地方軍閥的代表,他們也是趁了地方軍閥的對抗情緒的東風,才能夠發(fā)起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
其實在那個情況之下,很多人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朝代更替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唐玄宗后期昏庸,奸臣當?shù)?,根本就沒有能力管理好國家,出現(xiàn)叛亂也是正常的事情。至于符不符合禮法,只要能坐上皇位,禮法什么的都是后話,哪次朝代更替不是血流成河的災難。
安祿山怎么死的 安祿山稱帝兩年之后就死了,而且安祿山的死因也常常被人稱道,大家都說安祿山是被自己兒子給殺死了,所以安祿山的死是很有人都有所疑問的地方。
安祿山稱帝之后,性格乖戾,喜怒無常,常常對人非打即罵。安祿山的視力也越來越差,而且身體肥胖三百多斤重的安祿山身體上長了毒瘡,身體上的病痛也讓安祿山更加的案遭,對自己的大臣嚴莊也都是鞭打相加。于是嚴莊就和安慶緒兩個人密謀要把安祿山給殺了。嚴莊讓安慶緒站在門衛(wèi)為自己把風,自己帶著刀和李豬兒就進到安祿山的營帳里了。
這個李豬兒就是安祿山身邊的宦官,為人狡黠,也深受安祿山的器重。安祿山瞎了之后就是李豬兒在一旁侍奉安祿山穿衣服的。當時唐玄宗賜安祿山在清華臺沐浴,還準許李豬兒可以進入服侍安祿山。
李豬兒揮起大刀就砍安祿山的腹部砍去。安祿山雙目失明,于是床頭經(jīng)常掛著一把刀防身,等他發(fā)覺刺客時已經(jīng)難得起身,床頭上的刀又拿不到手,于是只能搖著帳幔大喊道:?這人是我的家賊呀!?喊罷就斷氣了。安祿山死了之后,他們就在床底下挖了一個好幾尺深的大洞,用毛毯裹了裹安祿山就把尸體給埋葬了,什么禮節(jié)上的儀式都沒有。
之后嚴莊就對外宣布安祿山死了,說安祿山把皇位傳給了晉王安慶緒,安慶緒也就繼位自立為帝了。
安祿山的造反是真的想當皇帝呢,還是因為受不了壓迫,被逼無奈呢?個人對此有以下的看法。
兩者都有。既有他想當皇帝的原因在里面,更有受不了壓迫,被逼無奈的原因在里面。
有句話說的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边@個,我相信安祿山絕對屬于好士兵的那種。
其次就真的是當時的大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guān)系了。安祿山雖然地位很高,但其實他不怎么巴結(jié)大臣的,只是會比較的討好皇帝和貴妃,所以在大臣里面他和大家的關(guān)系沒有很好,甚至還比較的差。以楊國忠為首的丞相(這里注明一下,這個是小人,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用處,當上丞相也是因為貴妃的關(guān)系,安祿山和他的關(guān)系很差)等人就經(jīng)常的散播安祿山要造反的謠言,這謠言散播皇帝如果不信就還好,但奈何皇帝自古就多疑啊,尤其是安祿山還握有軍事大權(quán),皇帝自然對他是不得不防啊。
所以安祿山造反的原因之一就是覺得要先下手為強了,如果等楊國忠他們挑撥皇上成功后,皇上下手的話,那自己就玩完了啊。而且我們知道楊國忠和貴妃的關(guān)系比較好,而貴妃和皇帝的關(guān)系比較好,所以自行體會一下,挑撥成功的概率其實非常的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2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