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厲害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關于三國這段歷史,相信不少人是通過小說得知。劉備則是其中非常出色的一位領袖。而提到劉備手下的謀士,相信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而除了諸葛亮以外,其實劉備手下還有一些非常厲害的謀士。比如蔣琬,他便是其中的一位,那三國時期的蔣琬到底有多么厲害呢?
蔣琬本來在劉備的手下做事,等到劉備攻入川蜀之地平定了益州之后,蔣琬被任命為廣都的守衛(wèi)長。有一次,劉備和諸葛亮等人巡查,路過廣都縣的時候,恰好發(fā)現這時的蔣琬不理政務,而且沉醉不醒。劉備看到此情形非常的生氣,于是便要將蔣琬處決。但這時候,諸葛亮站了出來,他對劉備說,蔣琬是江山的大才,而不屑于理會這點小職責。所以可能有點不修邊幅,希望劉備能饒他不死。
一直以來,劉備都非常尊重諸葛亮的意見。雖然劉備沒有處決蔣琬,但是還是罷免了蔣琬的職務。諸葛亮見此狀也不好再說什么。等到劉備去世后,諸葛亮掌握了蜀漢的大權,交往才被重新起用,并且收到了諸葛亮的悉心的栽培,官位更是連升幾級,可見諸葛亮對蔣琬的欣賞。每次諸葛亮,出去征伐,蔣琬就負責,收集糧食和搬運糧草,以及補充兵員等后勤工作。除此之外諸葛亮還,經常夸獎蔣琬,甚至和劉嬋說,如果他出了什么事,蜀國的大權可以完全交給蔣琬來處理。
再到后來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后主劉禪按照諸葛亮的遺囑上,確實重用了蔣琬。蔣琬的官職不斷往上升,一開始尚書立,而后又變成了益州刺史,最后又被封為大將軍,主持朝政,掌握了蜀漢的大權。當時的諸葛亮剛剛過世,蜀漢中個個人心惶惶。雖然講我才剛剛當政,但是他非常的鎮(zhèn)定自若,他一上任民心迅速就被安定了下來。蔣萬春叫諸葛亮的遺風,明察秋毫,依法治國,不聽讒言,跟隨他身邊的人都非常愿意為蜀漢效勞,為國賣命。蔣琬知道這是劉備諸葛亮一輩子的事業(yè),他也親眼目睹了諸葛亮為蜀漢,耗盡一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全過程,因此,在諸葛亮病逝之后,他接過了蜀漢的大權后,他也用自己的方式來,回應著諸葛亮對他的欣賞。他接過了諸葛亮北伐的擔子,繼續(xù)為蜀漢的壯大,漢室的復興獻計獻策。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過后,蔣琬又開始繼續(xù)了諸葛亮當時未盡的北伐事業(yè),在蔣琬當時帶領軍隊,駐扎漢中的時候,魏軍完全不敢來犯擾。并且講,我還多次下令,讓姜維率領軍隊,從西邊進攻,魏軍,雖然收效不大。但可見,他想要為諸葛亮完成他的事業(yè)。他認為諸葛亮北伐時,曾多次出兵秦川,而這個地方道路非常的險阻,來往非常的不便,因此不如從汗水,冬夏于世,講完便下令大造舟船,準備從水路襲擊魏國的魏興和上有兩個地方,但當時朝中的大部分的模式都認為水路雖然出兵容易,但是倘若一旦兵敗,你要返回朝廷就非常的難了,并不是好的計劃。于是蔣琬就駐扎在沛縣,要給姜維做后盾。又過了幾年后,蔣琬在軍中染病逝去。
雖然早年沒有被劉備重用,沒有建立什么成就。但是,到了蜀漢末年時期,他已經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蜀漢的真正的掌權人。他不但繼承了諸葛亮的遺愿,而且,光明坦蕩,從未濫用職權。也是一心想要完成諸葛亮的事業(yè),不想辜負他。蔣琬的才能不必多言,雖然沒有完美的發(fā)揮他的才智,但是通過諸葛亮的言語就可以知道他到底有多么厲害。
蔣琬很厲害的諸葛亮選他做接班人一點錯都沒有,蜀國之所以還能堅持29年的時間可以說全是蔣琬的功勞,所以說蔣琬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是合格的,只不過當時蜀國的實力最弱還有一個不爭氣的君王而且蔣琬死的太早才導致了蜀國滅國的結局,下面介紹一下蔣琬到底有哪些厲害之處。
一、大度容忍
蔣琬要不是大度的話在諸葛亮死后就不會留在蜀國,當初劉備差點就殺了他,蔣琬自以為有天縱之才所以投靠劉備的時候可以說是信心滿滿,但是劉備卻結結實實的給他上了一課,劉備就給他了一個縣令做,蔣琬在做了縣令之后開始生悶氣不打算工作了,誰知道劉備知道了直接就要殺了他,要不是諸葛亮知道蔣琬的郁悶向劉備求情可能就沒有蜀國后來的這個宰相了。
二、安定蜀國
蔣琬在諸葛亮還在的時候就負責諸葛亮的后勤供應,而且蔣琬一直做的都是很好的,這樣才讓諸葛亮有了提拔他的想法,在后來因為諸葛亮的死亡讓蜀國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混亂,但是蔣琬也是充分發(fā)揮自己才能讓蜀國、讓當時的百姓能安穩(wěn)下來,畢竟先除內憂在除外患才是對的。
三、鞠躬盡瘁
蔣琬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也繼承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蔣琬做宰相的時候雖然說依舊實力不如魏國,但是自??隙ㄊ菦]有問題的,但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都壓在了他一個人的身上,興復漢室的任務也只有他堅持了,所以導致了他身體慢慢衰敗,最后蔣琬可以說是被累死的。
蔣琬人物生平簡介
蔣琬字公琰,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宰相。與 諸葛亮 、董允、費祎并稱為“蜀漢四相”。其中蔣琬可以說是 諸葛亮 的接班人,在 孔明 死后,是由蔣琬來執(zhí)政輔佐后主 劉禪 的。在公元246年的時候病逝,他的謚號是恭。蔣琬年少時好學,聰明過人,儀態(tài)軒昂,氣度不凡。青年時與表弟劉敏因才學而知名當時。后跟隨 劉備 , 劉備 定蜀后,被任命為廣都縣縣令。
劉備、諸葛亮等人出巡至廣都,發(fā)現蔣縣令政務不理,而且沉醉不醒。劉備勃然大怒,要將蔣琬加罪處死,諸葛亮勸劉備說:“蔣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望主公明察?!眲渌貋砭粗刂T葛亮,于是將蔣琬免罪,但還是將其罷免。
蔣琬在任廣都長時,曾不理公文喝酒買醉恰遇劉備視察,劉備大怒之下要斬了蔣琬,后經諸葛亮極力勸阻,說其為社稷之器,蔣琬才幸免于難,不過卻被免了官職。后又任什邡令,成為了漢中王的劉備又提拔他做了尚書郎。
后來劉禪繼位,諸葛亮聘請其為東曹掾,被蔣琬拒絕并推薦他人,諸葛亮無奈,便任命蔣琬為參軍。建興八年,即劉禪繼位的第八年,蔣琬取代張裔,任職長史,加撫軍將軍。諸葛亮外出征戰(zhàn),蔣琬負責供給的糧草,每每充足,常常為諸葛亮贊嘆,認為其乃可輔國之臣。后又封安陽侯,然其并不因此自驕自傲,反而行如常日,寵辱不驚,為諸位大臣所拜服,后又加大司馬,及諸葛亮斃,任蜀漢宰相。
蔣琬從政期間,廉潔公正,光明磊落,且胸懷坦蕩,曾遇楊敏詆毀,卻并不怪罪,可見其公私之分明。并任用賢人,任用“蜀中 孔子 ”譙周為勸學從事。蔣琬認為諸葛亮進行多次北伐,并無結果,主張沿水路進擊,后因他舊疾復發(fā),便被迫終止,其實蔣琬的這一策略并未得到朝臣贊同,他們認為此法有進無退,確是蔣琬能力所限。
蔣琬任宰相期間,蜀漢確得發(fā)展,內部穩(wěn)定,只是未能完成沿水路而伐之志,確令人惋惜,然蔣琬胸襟之寬厚,為人之磊落,理政之才德,確為世人所敬重。
蔣琬和費祎誰更得諸葛亮的賞識
蜀國建國后的十二年秋天,諸葛亮去世。六次討伐均未成功。死前曾私下告之后主,推薦蔣琬繼任。蔣琬在諸葛亮去世后接管國家政務,供接任十二年,由于身體一直不好,延熙九年病死。諸葛亮去世第一年,進任丞相府尚書令,掌管國家政務,第二年進任大將軍,參與軍事,尚書令由費祎接任,延熙二年進任大司馬,六年后生病,大將軍一職交接給費祎。職位更換,完全遵循諸葛亮遺囑,先蔣琬而后費祎。
蔣琬接任十二年,主要是穩(wěn)定鞏固蜀國局勢,并積極備戰(zhàn),這期間魏國 曹爽 曾討伐蜀國一次,由費祎等率兵抵抗,不久魏軍退去。蔣琬在位期間,蜀國鮮少出現動亂,朝野安定,蔣琬病死后,家中也并無厚財,儉樸為身。其憂國憂民,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就和諸葛亮一樣讓人敬佩。死后被追封為恭侯。
諸葛亮之所以選擇蔣琬,就是因為蔣琬身上有許多常人難及的優(yōu)點。蔣琬生性穩(wěn)重,不懼不傲,善于守城,內心寬容,秉公伐斷,不報私仇,又具有領袖風范。
部下稱瞧不起蔣琬繼任,出言嘲諷,說蔣琬做事糊涂,沒有前人的能力,蔣琬卻并沒有治罪于他們的失言,反倒大方承認,自己確實有很多比不上諸葛亮。等到嘲諷的部下犯了罪,蔣琬依然秉公處理主持公道,讓人佩服。蔣琬繼任后,主要是維持蜀國安定,繼續(xù)沿用諸葛亮聯(lián)合東吳,養(yǎng)兵伐魏的方針。志虎忠國,兢兢業(yè)業(yè),并沒有辜負諸葛亮所托,也看出諸葛亮識人之明。
諸葛亮死前遺囑,告之后主,蔣琬先任接著費祎,后主按照孔明遺囑先蔣琬后費祎任用。雖然費祎為后,但在蔣琬病死后,費祎收回政權,國家大事均由費祎統(tǒng)領。蔣琬為政清凈,安民為本,是一個守成國家的棟梁,而費祎卻剛好是一個能言善辯,高明辦事之人。兩人相畫為一,配合融洽,共同守護蜀國安危??酌饔靡庀仁Y琬后費祎,主要在于厚積而薄發(fā),蓄勢待動。兩人前提都是氣度容人,忠國之才,其次費祎的特點是善于權術,外交為人都比蔣琬更勝一籌。
費祎寵辱不驚,頗有謀略,當時出使吳國,舌戰(zhàn)群儒而安然退之還得到 孫權 器重。可惜最后竟然被刺殺意外身亡。
蔣琬
(?~246年)東漢末年零陵郡人(今屬湖南永州芝山人),三國時蜀國宰相.字公琰,少以才聞名于郡縣,隨劉備入蜀.劉備稱漢中王時為尚書郎.后主時,諸葛亮辟為東曹椽,舉茂才,遷參軍,又遷長史,加扶軍將軍.諸葛亮卒,進尚書令,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后封為安陽亭侯,接替諸葛亮為丞相.
蔣琬(168~246),字公琰,三國湘鄉(xiāng)縣(今雙峰縣井字鎮(zhèn))人,少時,蔣以才名聞于郡縣。赤壁戰(zhàn)后,隨劉備入蜀,初為廣都(縣)長,而常感不展其志。一日,劉備出巡廣都,見其“眾事不理,時又沉醉”,大怒,欲嚴刑處死。軍師諸葛亮知琬為人才,便向劉備說:蔣琬乃國家棟梁之材,社稷之器,而非一般縣令之輩;施政以安民為本,不拘小節(jié),請勿嚴刑處置。因此只免官而已,未受嚴究。不久又任什邡縣令。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稱漢中王時,蔣琬升任尚書郎。三國蜀昭烈帝章武三年(223),劉備死,劉禪即位,諸葛亮以丞相主持朝政,蔣碗為東曹掾,旋升參軍,參預決策軍國大事。后主建興六年(228),諸葛亮率軍伐魏,蔣琬奉命與丞相長史張裔留守后方,處理日常政務。三年后,代張裔為丞相長史,加撫軍將軍。諸葛亮率兵南征北伐,蔣琬?;I集糧草兵員,以相供應。諸葛亮曾多次對人說:公琰忠心耿耿,是和我共同復興漢室之人。并密奏劉禪說:“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后主建興十二年(234),諸荀亮卒于軍中,蔣琬升任尚書令,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主持朝政。當時,新喪主帥,朝野惶懼,蔣琬雖初總朝政,而鎮(zhèn)定自若,“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神守舉止,有如平日”,因而民心迅速安定。后主延熙元年(238),蔣琬統(tǒng)帥諸軍屯駐漢中、開府,加大司馬。
蔣琬為政遵諸葛亮遺風,明察善斷,循法治國,不喜阿順,不聽讒毀。故群臣悅服,樂于效命。鑒于諸葛亮數出秦川伐魏,因山道阻,運糧不便,終難取勝,蔣琬曾籌劃東下由漢、沔水路襲擊上庸、魏興(今湖北陜西交界處),后因舊疾復發(fā),未能實行。后主延熙九年(246)卒于涪縣,《三國志》有傳。有《蔣恭侯集》1卷,收入《麓山精舍叢書》;《喪服要記》一卷,收入《隋書·經籍志》。
未滿二十歲時,就以良好的德行和優(yōu)秀的才干,而和他族弟:泉陵的劉敏一樣,聞名鄉(xiāng)里。
劉敏與當時的左將軍劉備同姓,決意在亂世中爭鋒拔銳,就自薦入劉備麾下,很快便得到了劉備等人的賞識。當他覺得時機成熟時,便勸告蔣琬亦出仕劉備。
那時候蔣琬年方二十三,發(fā)妻不幸染上惡疾去世。蔣琬為妻守制,形容憔悴,鄉(xiāng)間人一面嘆息于他與妻子情意篤誠,一面也不免竊竊于“大丈夫何患無妻,蔣公琰正當盛年,卻因為一個女子消沉至此,真叫人有些失望呢?!?br>
劉敏憑著與蔣琬的親戚關系和一貫相投的友誼,將眾人的嗟嘆委婉地告訴了蔣琬。蔣琬把案長嘆,說:“世上的好女子很多,但要找到像我亡妻林氏那么與我心意契合的,只怕窮盡碧落,也難尋覓得到了。”
雖然這么說,他最終還是聽從了劉敏的好心建議,往投左將軍劉備。劉備初見蔣琬,認為他僅僅是個尋常人罷了,無論從談吐和形容上來看,都不能稱為特別醒目和優(yōu)秀的人才。
礙于劉敏的大力推薦,劉備給蔣琬安排了一個書佐的職務,要求他做一些文卷整理和編排的工作。劉敏私下里為蔣琬不平,認為以他的才華,合該擔當更加關鍵和顯赫的職責,但蔣琬每每吟然不以為意,聲稱這個工作很能磨礪人之常性,而他一筆小隸,寫得也越發(fā)端莊漂亮起來。
后來劉敏的牢騷之辭為諸葛亮所知,諸葛亮正在留心荊州的才俊,不欲輕易漏去一位有才的志士。他隱瞞身份,微服前往蔣琬的府邸,自我介紹說是個外鄉(xiāng)的學子,想來聽蔣琬說說天下之勢。諸葛亮攜帶的美酒正中蔣琬下懷,蔣琬因之與諸葛亮把杯言歡,兩人直談到雞鳴三遍,仍然睡意全無。
諸葛亮深深感嘆于蔣琬優(yōu)雅的氣度和安靜的容止,認為即使是劉巴、馬良也未必具有蔣琬的才學。倘若這個年輕人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悉心的教誨,一定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梁。眼見東方漸白,諸葛亮不欲長留,他仍然沒有告訴蔣琬他的真實身份,便匆匆辭謝而去。因為他希望能以最尋常的工作來磨練蔣琬平和的性情,在諸葛亮看來,第一等的人物都必須經過了貧寒和不得志的考驗,才可以見得其美玉真性。
諸葛亮離去后,蔣琬病酒,倒頭便睡,等到午時醒來,只含含糊糊記得昨夜有客來訪,那位客人舉止從容,冠帶整潔,叫人流連不已;可另一方面,身居陋室的蔣琬又懷疑這次歡樂的交談僅僅是他的南柯一夢,實際上在小小的書佐院里,蔣琬并沒有機會接觸到那些有名的人物。像諸葛亮、龐統(tǒng)、趙云、關羽等人,文卷都有專門的屬吏處理,并不需要蔣琬來謄抄潤色。
蔣琬二十七歲時,以荊州書佐的身份隨劉備入蜀,一路上劉備見他文辭敏捷,又念他跟隨自己多年,答應待入主西川后將給蔣琬一個更高些的官銜。一年后劉備進位漢中王,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允諾,任命蔣琬為廣都長。
蔣琬走馬上任,本以為可以在廣都好好施展平生之所學,及至人至其地,才發(fā)現事情沒有他想的那么如意。原來廣都是個貧瘠和狹小的城市,內中富豪橫行,霸道鄉(xiāng)里。蔣琬稍一動作,便處處掣肘于人,自上而下層層官員,都指責蔣琬少年沖動,不能理事。蔣琬自覺意氣消散,便又重新淪作“書佐”,除了處理些不得不對付的文章,接送些不得不應酬的公差外,將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抄寫先秦諸子和兩漢文章上。他最得意的消遣是每月賞賜自己痛醉三回:月初一回,月中一回,月末一回。沒想到就是這難得的放縱,引發(fā)了他日后三個月的白衣潦倒。
原來,劉備進位漢中王后,有個習慣是經常會去川中各地微服巡視,以次檢驗各地的官員是否遵紀守法,忠于職守。他月中時達到了廣都,詢問當地百姓:“你們這里的長官是否稱職?”十位百姓中竟有九位不知廣都長為何人。劉備徑直前往官邸,恰見蔣琬桌上案卷如山,而身為廣都長的蔣琬卻爛醉如泥。劉備見狀大怒,認為一州一縣皆不可等閑視之,此人身荷重責,竟如此玩忽職守,必當重重懲罰,以儆效尤。酒醉中的蔣琬立即被拉上了斷頭臺,甚至不必等待過堂審理,即著開刀問斬。
蔣琬醉醺醺地抬頭,見脖子上架著雪亮的鬼頭大刀,一肚子的美酒都化作了冷汗,從身上每個毛孔里滲透出來。他眼睜睜看著大刀在空中劃過圓弧,準確無誤地落了下來,只恨造化弄人,白白葬送了他報國安民的經綸。當然蔣琬并未因此斷命,刀口落在了他脖子邊,他伏在刑臺上聽見一道新的判詞,著即革去他廣都長之職。
蔣琬僥幸保存下性命,四處打聽恩人為誰,可始終無從得知。原來是諸葛亮急為蔣琬請命,向劉備解釋道:“蔣琬是社稷之名器,并不是治理百里的人才。寶劍可以安天下,不可以宰雞犬。蔣琬理政,是以安民為本,并不想著要去修飾什么。請主公多加考察,三思而后行。”劉備一貫敬重諸葛亮,于是僅僅是免去了蔣琬的官銜。
數十年后蔣琬回憶這段經歷,常常笑著說:“我少年時,有個能相面的老者就告誡我說:你前途遠大,但要當心因酒誤事。倘若你不能及時戒酒,將來一定會有百日之災??墒俏乙幌虿恍耪疾奉A見之說,直到災難發(fā)生,才記起老人的話。待我脫離窮厄之后,想去尋找那位老人,卻再也找不到了。莫非那也是黃石公之流的人物嗎?”
蔣琬被革職的當天,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到夜半好不容易安枕,就做了個怪夢。他夢見他在廣廈之間,有人召喚,急忙起身開門。門一開,卻見門前有個新被斬落的牛頭,牛血滂沱,腥臭難聞。蔣琬驚醒過來,見窗外明月高照,可四周仍仿佛有揮之不去的惡臭味。蔣琬心下很反感這個夢,記得廣都有人善于解夢,便決意待天明時,即前往求解。
?。ǎ俊?46)三國時蜀漢政治家。字公琰,零陵郡人(《三國志》作零陵郡湘鄉(xiāng)人;《零陵縣志》作泉陵即今永州芝山區(qū)人;光緒《湖廣通志·方外志》載,龍興寺“本漢蔣琬故宅”,該寺在今永州芝山區(qū)千秋嶺;祁陽磚塘鄉(xiāng)出土石碑,上刻“蔣侯故里”四字。故蔣琬系零陵郡何縣人尚待考定)。初以州書佐隨劉備入蜀,任廣都長,不久召為尚書郎。后深得諸葛亮器重,稱其為“社稷之器”,任丞相長史。諸葛亮攻魏,蔣琬負責兵源糧餉的供應。諸葛亮逝世后,蔣琬代為執(zhí)政,為大將軍、錄尚書事,死后謚“恭侯”。
(公元?~246年),字公琰,湘鄉(xiāng)縣人。湖南古代第一位宰相。
蔣琬生于東漢末年,少時,即以才名聞于郡縣。赤壁戰(zhàn)后,隨劉備入蜀,初為廣都(縣)長,而常感不展其志。一日,劉備出巡廣都,見其“眾事不理,時又沉醉”,大怒,欲嚴刑處死。軍師諸葛亮知蔣琬為人才,便向劉備說:蔣琬乃國家棟梁之材,社稷之器,而非一般縣令之輩;施政以安民為本,不拘小節(jié),請勿嚴刑處置。因此只免官而已,未受嚴究,不久又任什邡縣令。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時,蔣琬升任尚書郎。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逝世,劉禪即位,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率軍伐魏,蔣琬奉命與丞相長史張裔共同留守后方,處理日常政務。三年后,蔣琬代張裔為丞相長史,加撫軍將軍。諸葛亮每次率兵南征北伐,蔣琬?;I集糧草兵員,以相供應。諸葛亮曾多次對人說:公琰忠心耿耿,是和我共同復興漢室之人。并且密奏劉禪說:“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br>
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逝世于軍中,蔣琬升任尚書令,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主持朝政。當時新喪主帥,朝野惶懼,蔣琬雖初總朝政,而鎮(zhèn)定自若,“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神守舉止,有如平日”,因而民心迅速安定。
蔣琬為政遵諸葛亮遺風,明察善斷,循法治國,不喜阿順,不聽讒毀。故群臣悅服,樂于效命。
鑒于諸葛亮數出秦川伐魏,因山道險阻,運糧不便,終難取勝,蔣琬曾籌畫由漢、沔水路襲擊上庸、魏興(今湖北陜西交界處),后因舊疾復發(fā),未能實行。蜀漢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蔣琬逝世于涪縣。
蔣琬的事跡《三國志》有傳。蔣琬著有《蔣恭侯集》一卷,收入《麓山精舍叢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2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揭秘,和珅在京城到底有多少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