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長孫皇后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古代中國事業(yè)有成的君主,歷代人公認(rèn)的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估摸有不少人不知道,唐太宗能夠取得“貞觀之治”的偉業(yè),除了其自身具有卓越的才能外,多年來他的身后,總有一個女人在默默為他作奉獻(xiàn)。她就是皇后——長孫氏。
(一)長孫氏不僅賢淑,還有勇有謀
李世民的老爹李淵當(dāng)上唐朝的開國皇帝后,因原配夫人竇氏(李世民兄弟的親媽)死得早,后宮無主,妃嬪爭寵,幾個兒子之間也爭斗得十分厲害,政局不太穩(wěn)定。
老二李世民一直跟著老爹南征北戰(zhàn),為打下大唐江山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不管是人品還是能力,實話實說,李世民比其大哥李元吉和兄弟李建成要強得多。
李淵也心知肚明,李世民是接自己班的最佳人選。但按傳統(tǒng)習(xí)慣,傳位的首選是嫡長子,不然會影響宮廷乃至整個政局的穩(wěn)定。李元吉十分提防李世民,拉攏李建成,與老爹的妃子張婕妤、尹德妃等結(jié)盟,千方百計陷害李世民。久而久之,李淵疏遠(yuǎn)了李世民,與李元吉和李建成走得越來越近。
長孫氏深信丈夫會成就大業(yè),但她不盲目地從正面著手去幫助其出謀劃策,而是盡心盡力地侍候好公公,十分得體地處理與眾嬪妃和妯娌之間的關(guān)系,自己少說話多做事,盡量少為自己謀利益,一貫保持低調(diào)作風(fēng)。
有這么一個能干懂事的兒媳婦,李淵十分高興。
但當(dāng)史稱的“玄武門之變”不可避免的發(fā)生后,長孫氏一改柔弱的形象,親自給丈夫部隊的戰(zhàn)士們打氣,激勵他們勇敢戰(zhàn)斗。長孫氏的哥哥長孫無忌也前來助陣。丈夫部隊的士氣大漲,一鼓作氣地將李元吉和李建成殺死,取得了“玄武門之變”的完勝。
李淵迫于無奈,三天之后就冊封李世民為太子,當(dāng)年就退位讓李世民接任。雖然兄弟相殘并非善事,但作為政治斗爭而言也只能不得已而為之。用此事舉例,只是說明長孫氏的性格特質(zhì)。
(二)兢兢業(yè)業(yè)地管理好后宮
被冊封為皇后之后,長孫氏不是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不是動腦筋謀取自身利益和鞏固自己的地位,而是想方設(shè)法保持整個后宮的和諧,不讓李世民白天操勞政務(wù),晚上還要來處理后宮的事。
爭風(fēng)吃醋在歷代宮廷中司空見慣,或皇后或嬪妃為了“專寵”,拉幫結(jié)派,耍盡陰謀詭計,把整個后宮搞得烏煙瘴氣,不僅讓皇上費心勞神來處理,還常常影響了政局的穩(wěn)定。
長孫氏從不“專寵”,反而讓皇上有機會多多去親近其他的嬪妃,讓更多的“皇二代”問世。長孫氏對嬪妃和宮女的態(tài)度和藹,與她們的關(guān)系都處理得非常好。如果她們生病或遇到了啥難事,長孫氏就會帶著禮品去慰問或幫助去解決。一言蔽之,后宮上上下下都十分擁戴長孫氏。
宦官和外戚專權(quán)是造成政局不穩(wěn)的一個重要原因。長孫氏很自覺地控制外戚的勢力。長孫氏的哥哥長孫無忌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為李家父子打天下、為李世民爭得帝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世民重義氣,一直把長孫無忌視為“鐵哥們”,登臨御座后,多次想把長孫無忌提拔為宰相。長孫氏擔(dān)心外戚勢力過大,將來會象漢代呂氏家族、上官家族和霍氏家族等那樣得不到好下場,一再表示不同意。
她還直接給哥哥談了自己的想法。長孫無忌理解妹妹的良苦用心,向李世民辭去有實權(quán)的職務(wù),只當(dāng)個閑散官兒。不過滿朝大臣都知道,遇到啥棘手之事,只有找他才能處理妥當(dāng)。
(三)長孫氏不干政但會及時勸諫
長孫氏雖然對權(quán)勢沒有欲望,一直堅持不干預(yù)朝政,但她十分關(guān)心國家大事,關(guān)心老百姓的疾苦?;实弁瑯邮侨?,是人就難免有時會說錯話做錯事。只要得知李世民某件事處理得欠妥時,長孫氏就會及時勸諫。
魏徵是歷史上有名的諫臣,能夠得到李世民由衷的尊重是經(jīng)歷了一番曲折過程的。
李世民對不留情面敢于勸諫的魏徵又愛又怕。有一次他正在賞鳥時,看見魏徵來了,怕魏徵批評他玩物喪志,就趕緊把鳥兒藏在衣袖里。估摸魏徵看出了名堂,稟報完后有意久久的逗留。李世民不便把衣袖里的鳥兒掏出來。時間長了,鳥兒被悶死了。
李世民回宮后給長孫氏講了這事,怒氣沖沖地說自己實在受不了啦,這次要把不給自己留一點面子的老魏狠狠整治一番!長孫氏不吭一聲,趕緊回寢宮換了套正式的服裝出來,給李世民行個大禮后,說恭喜陛下,恭喜陛下!李世民覺得十分奇怪,不明所以。
長孫氏說:只有在明君的統(tǒng)治下,才能有大臣敢于這么直諫;如果是一個昏君,哪一個大臣不怕被殺頭株連九族呢?有魏徵這樣的大臣,不正是皇上你的福分嗎?李世民過后冷靜一想,皇后說得千真萬確啊!從此從心里更看重魏徵了。
除了魏徵,長孫氏還經(jīng)常設(shè)法保護(hù)一些老臣。在她病重快要辭世時,她還掛記著老臣房玄齡,給李世民說,房玄齡是個很有能力的好大臣,要繼續(xù)用他。李世民聽從了她的勸告,重新啟用了房玄齡。
可以這樣說,長孫氏讓李世民真正懂得了并努力踐行著“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金玉良言。
(四)長孫氏有詩詞傳世
長孫氏是個才女,也很懂得生活,有《春游曲》傳世: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春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xué)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yuǎn)借問,出眾風(fēng)流舊有名。
從詩中,能看出她開放活潑的性格,甚至表現(xiàn)出她驕傲自負(fù)的一面。桃花為啥那么紅艷得逗人喜愛?因為它悄悄地偷走了自己姣好的面容。檐邊嫩柳為啥那么婀娜多姿?因為它在悄悄地模仿著自己曼妙的身段......
眼看死神在一步步地逼近時,她很從容地對李世民說:自己死后葬禮要從簡,不可奢侈浪費。李世民含淚答應(yīng)了下來。
命運的安排不是以個人的意志或人們的好惡為轉(zhuǎn)移的,賢惠美麗,多才多藝、生活幸福的長孫氏,僅在人世間佇立35年就匆匆地到了另一個世界。
與呂后、武后及其他歷代爭寵專權(quán)的嬪妃們比,長孫氏可稱得上古代中國的一代賢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2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崇禎微服出宮,測字先生卻說他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