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范從文文章,歡迎閱讀哦~
朱元璋的一生可謂是傳奇至極,從草根奮斗到開國皇帝,可想而知他本人必定是非常精明的,政治才華也不容小覷,皇帝之位來的實屬不易,更何況是他一人在上位,并非是有著傳承的王朝,在他成為皇帝之后,疑心也比其他皇帝來得重。
拋卻他為大權(quán)獨攬做的一系列改革,朱元璋就絕對可以說是一代明君,對于政法的清明嚴(yán)肅,他是極為重視的,嚴(yán)懲不貸,甚至是連坐處死。因為他本人民間出身,對于貪官行賄之事,自然深受其害,若是不能從根本上徹底除去貪官的存在,那么政治就不會清明。
律法能嚴(yán)格到何種地步,官員只是貪污六十兩銀子,這就可以以死刑處罰,為了警醒官員,并不是說說而已,朱元璋查出了貪污的功臣,即使是開國功臣,也不能免于罪罰,雖然是有效制止,但也防不住有的官員鋌而走險,然而一旦被查出,全都是被處以極刑,在這查案過程中,若是遇到失職官員,也是嚴(yán)肅處理。
面對如此雷厲風(fēng)行的皇帝,大臣們自然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過也有人看不下這種局面,認(rèn)為皇帝的手段實在是太強硬,不容絲毫。應(yīng)該一查再查,這樣才能避免出現(xiàn)冤案錯案,這位大臣便是范從文,他是御史大夫,也是范仲淹的第十三世孫,由于家風(fēng)的傳承,范從文也是同樣的憂國憂民,實在看不下去了,這才直言上諫。
聽聞此等言論,皇帝雖然憤怒,但也并不是昏庸之人,還是可以聽得進(jìn)忠言的,在行刑前,他還是提審了一次,殊不知這竟保留下了范從文的性命,而僅僅是因為一個姓,這是為何呢?
原來朱元璋很是欽佩范仲淹,尤其是他的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朱元璋也是同樣的心懷天下,正是有著良好的崇拜對象,這才支撐著他一步步開創(chuàng)皇朝,而且要做一名合格的帝王,那么對于這位先人的后人,朱元璋也自然可以容忍得了。
他翻閱卷宗的時候,看到了范從文的文章,也知曉了他的耿直,似是與范仲淹有些相似,而且發(fā)現(xiàn)了范從文的老家也是蘇州的,這一發(fā)現(xiàn)讓他有些心動,若真是有范仲淹的后人輔佐自己,那必定是一件好事。
所以朱元璋便開口問了一句,范從文的名字和老家, 不給過還沒等范從文回答, 他便繼續(xù)問出了他的姓氏,與范仲淹有什么關(guān)系?你老家是哪里的?范從文一一作答。
范從文雖不知為何這樣問,但他想到自己為官生涯并沒有做出出格之事,相反是規(guī)規(guī)矩矩考學(xué)成功,做官后也是恪守本分,努力做一個好官,體恤百姓,也從來沒有受過賄賂,只是對于某些事情實在看不下去,才會有些不近人情,可過剛易折,這也使得他被某些官員打壓,但除此之外,他問心無愧,也算不辱家門了。
果不其然,范從文回答自己是范仲淹第十三代孫,這可讓朱元璋大喜,甚至是讓范從文說出自己的政治觀點,“國家要立法、罪過分清、等級分明、法大于權(quán)”,這也正中朱元璋下懷,朱元璋當(dāng)場說:赦免吧!
有這么一位志同道合的大臣,他很是高興,立馬免了范從文的死罪,甚至是親自幫范從文松綁,這讓身為臣子的范從文更是感激不已。
可朱元璋對范仲淹的欽佩不止如此,他寫了五幅字,都是范仲淹的名句,金口玉言,給了范從文,說道這可以當(dāng)免死金牌使用,五幅字便是五道免死金牌,相信朱元璋的意思也是想要范家后人延續(xù)家風(fēng),敢于直言上諫,無需害怕說錯話,免得他到時再賜死不該死的忠臣。
這一事件也讓朱元璋在審查上面更是謹(jǐn)慎,生怕自己少了真正的得力助手,有時是自己審問,脫不開身的話,也會讓放心的人去審問,總之要盡量避免冤案錯案的發(fā)生,朱元璋雖沒有系統(tǒng)的學(xué)習(xí)過,但他可以去從身邊的這些小事悟到君王之道,也成功讓他名流千古。
恐怕范仲淹也想不到,自己死后竟然會福及子孫,而他的后代也因為他開了一個好頭,仍舊保持著為國為民的思想,這樣的品格,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會是帝王希望的。朱元璋也是因為范從文是賢臣,可以像范仲淹當(dāng)年那樣忠君愛國,免了他死罪,讓他繼續(xù)報效國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5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揭秘,明朝時期的韃靼,后來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