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發(fā)那拉皇后為什么會被乾隆視為仇人,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內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眾所周知,乾隆是一位風流天子,他的一生冊立過三位皇后,分別是富察皇后、那拉皇后、孝儀純皇后。其中富察皇后和孝儀純皇后是最受乾隆寵愛的,而那拉皇后則是最讓乾隆討厭的,甚至"椒房之尊"的那拉皇后,死時僅以皇貴妃禮葬。一向溫婉賢淑的輝發(fā)那拉皇后,為什么會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呢?
一、那拉皇后從福晉榮升為皇后的前前后后
輝發(fā)那拉氏,生于康熙五十七年,小乾隆七歲,滿族正黃旗人,一等承恩公、佐領那爾布之女。大約在十三四歲時經選秀女,中選,由雍正指婚為弘歷的側福晉。乾隆二年,年僅二十歲的那拉氏被封為嫻妃。乾隆十年,乾隆為了褒獎那拉氏溫柔婉順,晉升她為嫻貴妃,據《清高宗實錄》冊文中記載:
"爾嫻妃那拉氏,性生婉順,質賦柔嘉,質賦柔嘉秉德罔愆。協(xié)珩璜之矩度。服勤有素。膺褕翟之光榮。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爾為貴妃。"
由此可見,嫻妃把太后伺候得服服帖帖,頗得太后的歡心,并且得到乾隆的認可。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病逝,乾隆悲痛欲絕。因此,乾隆并無意再冊封中宮皇后。但是,一年后,崇慶皇太后以六宮不可一日無主為由,屬意立嫻妃為皇后,乾隆和皇太后一向感情深厚,為了不讓皇太后失望,乾隆只好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先晉升輝發(fā)那拉氏為貴妃,掌握六宮大權。等到富察皇后死后三年,乾隆才在皇太后的催促下立那拉氏為皇后。隨后,輝發(fā)那拉皇后憑借其品貌端莊、性格溫順,獲得乾隆的寵愛,尤其是崇慶皇太后的喜愛。因此,輝發(fā)那拉皇后冊立為后五年內,連續(xù)生下三個子女:
乾隆十七年,那拉皇后生下皇十二子永璂;
乾隆十八年,那拉皇后生下皇五女;
乾隆二十年,那拉皇后生下皇十三子永璟。
與此同時,乾隆無論江南巡幸、盛京祭祖,還是木蘭秋狝、皇陵展謁,都讓皇后伴駕同行。
這足以表明,那拉皇后自立為皇后以后,比之前更加受寵。不幸的是,那拉皇后所生孩子中,只有永璂活到二十五歲,其余皆夭折。
二、那拉皇后身為國母,是何等榮耀!然而,她卻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伴君如伴虎,自從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性情大變,翻臉比翻書還快,不管是大臣還是妃嬪只稍有不慎就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乾隆三十年二月,乾隆第四次出行江南,伴駕而行的有皇太后、那拉皇后,令妃、慶妃,容嬪、永常在、寧常在以及部分大臣。
在南巡的最初日子里,大家一路上游山玩水,吃吃喝喝,十分愜意。并且,乾隆還為那拉皇后慶祝四十八歲生日。接著,閏二月中旬,南巡隊伍到達杭州,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十八日早上,大家在行宮"蕉石鳴琴"吃早餐時,乾隆還賞賜那拉皇后許多食品,但是到晚膳的時候,那拉皇后卻不見了?;屎笕ツ牧?是否如《清朝野史大觀》所說在杭州削發(fā)為尼了?
對于這一點,《上諭檔》記載,十八日那天,乾隆派額駙福隆安從水路護送那拉皇后回宮。那拉皇后回宮后,衣食住行、俸祿等一切照舊,并未留在杭州削發(fā)為尼。
而乾隆回京后,卻以那拉氏有病為由想廢掉那拉氏皇后之位,但是這個提議引起滿朝文武的強烈反對,有人甚至效法古代大臣的作風,冒死力諫。乾隆雖然處置了幾位阻撓廢后的大臣,卻無法杜絕悠悠之口,只好保留那拉氏的皇后名號。然而,乾隆并沒有停止對那拉皇后的折磨。
首先,五月,乾隆就下令收回皇后的四份夾紙冊寶(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實際上是將皇后入宮三十年的所有冊封沒收。
接著,到了七月,乾隆調走了伺候那拉皇后的大部分宮女,只留下二名宮女。按宮中制度,皇后手下應該有12名宮女,只有地位最低的答應手下是二名宮女。這表明,那拉皇后已經由皇后的待遇變成答應的待遇。與此同時,那拉皇后還被打入冷宮。
最后,過了一個月,乾隆晉封令貴妃魏氏為皇貴妃,這就代表皇貴妃魏氏將取代那拉皇后管理后宮事務。以上的種種跡象表明,那拉氏的皇后名分已經名存實亡。
因此,那拉皇后精神備受打擊,整日以淚洗面。乾隆三十一年,那拉皇后在冷宮中含恨離開人世。當時的乾隆帶著妃嬪在木蘭圍場打獵,接到消息那拉皇后去世的消息,并沒有表現出一絲的悲傷之情,也沒有回京見那拉氏最后一面,照樣吃喝玩樂,僅僅安排那拉皇后所生的十二阿哥永璂回京料理后事。
按照清朝制度,皇后去世,要舉國同喪。然而在那拉皇后死后第二天,乾隆卻出人意料地下令按照皇貴妃之禮,辦理那拉皇后的喪事,而實際上辦理喪禮的規(guī)格比皇貴妃還低,比如,皇帝輟朝五日,王公大臣官員、公主命婦集體哭臨等禮節(jié),都被取消,并且那拉皇后死后并沒有葬入皇帝陵。
三、關于那拉皇后失寵的原因,有三種說法:
第一、野史流傳的說法:乾隆到江南游玩時,貪圖美色,沉迷于民間的美女和名妓的溫柔鄉(xiāng),以致荒廢國事。那拉皇后身為國母,有責任維護清朝的體面,于是出面苦諫。然而,乾隆不但不聽反而譏諷皇后,那拉皇后一怒之下自行削發(fā)。按照清朝規(guī)定,削發(fā)為國俗所不容,有傷朝廷的體面。因此,乾隆勃然大怒,隨之下令廢后。
第二、正史上的記載是:乾隆在皇后去世第二天,發(fā)布過一道諭旨,初步披露皇后失寵的原因:
"于太后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狂"
按乾隆的說法,那拉皇后是在太后面前不盡孝道,使得乾隆對她恩斷義絕。這種官方沒有詳細解釋,至今還是一個迷;
第三、根據軍機處檔案的說法,那拉皇后剪發(fā)失寵,是因為要阻止乾隆立令貴妃為皇貴妃。因為,按照大清家法,只要有中宮皇后健在,為了避免皇后有壓力,是不會輕易冊封皇貴妃的,將年輕受寵的令妃封為皇貴妃,無疑對皇后的地位是一個重大的威脅,因此,情急之下,那拉皇后剪斷頭發(fā),以示反對。
官方說法是那拉皇后剪了頭發(fā),大不敬,大不孝。
民間說法是:在乾隆第四次南巡時,乾隆想要納一位南方女子為妃卻遭到那拉皇后的強烈反對,最后甚至以斷發(fā)相要挾。乾隆一怒之下就將她廢除,打入冷宮了。
根據學者們分析,那拉皇后被廢除,原因有二,一是反對皇帝納妃,二是斷發(fā)。而斷發(fā)可能是其中的關鍵原因。
據說當時皇上要納的妃子有問題,是一位紅塵女子,因此最尊貴的皇后竟然做了當時最忌諱的事情?;实矍∫彩琼樌沓烧碌恼医杩谔幚砹怂?/p>
任何女人都是不愿意跟別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但古代皇后地位特殊,要坐在那個位置上就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個也是她的命運。
而通常這么理性的那拉氏竟做出這樣的行為令人不解。
擴展資料
民間其他說法
寵妾滅妻說。
嚴譄的文字獄案供詞:“三十年皇上南巡,在江南路上,先送皇后回京。
我那時在山西本籍,即聞得有此事。人家都說,皇上在江南要立一個妃子,那皇后不依,因此挺觸,將頭發(fā)剪去。
這個話說的人很多”“后來三十三年進京,又知道有御史因皇后身故,不曾頒詔。
將禮部參奏,致被發(fā)遣之事。
一想到人孰無死,若不做些好事,留個名聲,就是枉為人了,心里妄想,若能將皇后的事進個折子,準行領詔,就可以留名不朽”;
有專家認為,這里乾隆皇帝與皇太后是想晉封令貴妃魏氏為皇貴妃,遭到皇后的強烈反對,因為清朝后宮雖然有皇貴妃一級,但通常無外乎以下四種情況:
一、冊立皇后之前的過渡期和考察期,如輝發(fā)那拉皇后本人、嘉慶帝的孝和?;屎筲o祜祿氏;
二、先帝嬪妃晉封為皇貴太妃,如康熙的愨惠皇貴妃佟佳氏、雍正的純愨皇貴妃耿氏(裕妃);
三、沖喜,即在貴妃病危時晉封她為皇貴妃,以期康復,當然也只是圖個吉利而已,受封的皇貴妃通常在幾日內病故,如雍正的敦肅皇貴妃年氏、乾隆的慧賢皇貴妃高佳氏、純惠皇貴妃蘇氏;
四、身后追封,如康熙的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敏妃)、乾隆的哲憫皇貴妃富察氏(哲妃)、光緒的恪順皇貴妃他他拉氏(珍妃)。
真正的皇后與皇貴妃并存的情況只有兩次:順治的皇貴妃董鄂氏(孝獻端敬皇后)、同治的慧皇貴妃富察氏(淑慎皇貴妃)。
可見,在后宮中有皇后的情況下,皇帝通常不會冊立皇貴妃,以免對皇后造成威脅。但這種說法也只是猜測,同樣缺乏佐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皇后輝發(fā)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貴為乾隆的皇后,可是卻在跟隨乾隆南巡的時候在杭州眾人眼前自行斷發(fā)。要知道在古代,女子自行斷發(fā)是非常令人忌諱的事情,很不吉利,因為只有家里有大喪的時候才會有斷發(fā)一說。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更是令乾隆非常不滿。乾隆本來對烏拉那拉氏就沒有那么喜愛,因為他心底藏著富察氏和高佳氏。所以在并不得寵的情況下,自行忤逆乾隆并且斷發(fā),實在令乾隆寵不起來,進而斷發(fā)后將烏拉那拉氏關進宮里幽禁起來。
?
烏拉那拉氏看似是貴為皇后,可是深宮中的寂寞誰能懂她?在前皇后富察氏病逝后,烏拉那拉氏才被晉封,但是乾隆爺四年富察氏,經常惆悵思念,新人并不能代替舊人。烏拉那拉皇后其實并沒有什么過錯,只是生不逢時。乾隆爺寧可寵愛新的妃子,也對烏拉那拉氏冷冰冰的,惹得烏拉那拉氏內心很是憤憤不平,對乾隆的怨恨也與日俱增。
?
?
當乾隆帶著她和新寵魏佳氏南巡之時,乾隆爺對魏佳氏照顧有加而冷落了烏拉那拉氏,招致其不滿,自斷長發(fā)。終于惹怒了乾隆,讓乾隆對其厭惡加深,并進行了幽禁。在乾隆回到朝廷之后,不但基本上斷了烏拉那拉氏的俸祿,而且裁減了她手下大部分太監(jiān)宮女,只剩下兩名宮女侍奉。這個待遇在當時的清宮里面,跟常在的待遇一樣。
?
乾隆的這種做法跟廢后一樣,雖然并沒有昭告天下,但是乾隆的后續(xù)做法更是比廢后還絕情。在烏拉那拉氏病逝后,乾隆聽到消息之后仍舊在木蘭圍場繼續(xù)打獵,絲毫沒有傷心之情。而且乾隆命手下按照皇貴妃的禮儀來為烏拉那拉氏下葬,并沒有按照皇后的禮儀,更甚至并沒有將烏拉那拉氏的靈柩放在乾隆地宮,可見這個烏拉那拉氏有多讓乾隆厭煩。
乾隆皇帝一共有三位皇后,第一位就是一代賢后富察皇后(孝賢純皇后),第二位是輝發(fā)那拉皇后,第三位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令妃(孝儀純皇后),不過令妃去世很早,在世的時候只是皇貴妃,但是總攝后宮。乾隆皇帝在確定嘉慶的皇太子位置后給令妃追封為孝儀純皇后的,這是母以子貴。富察皇后是乾隆的嫡妻,乾隆對她感情深厚,就算去世多年還毫不掩飾的對富察皇后的思念。
輝發(fā)那拉皇后,大家估計不太清楚是誰,還是說到《還珠格格》、《如懿傳》肯定如雷貫耳。沒錯,輝發(fā)那拉皇后就是欺負小燕子和紫薇哪位。只不過 歷史 上的這位皇后沒有那么壞,品德還是很好的。她也確實被廢了,但又沒明確廢后,只是收了皇后的印綬和一切權利,皇后的頭銜還在,待遇也還保留了,所以說那拉皇后是不廢而廢,她是清朝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不廢而廢的皇后。整個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順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孝莊太后的侄女。
那拉皇后被收回皇后印綬之后,乾隆也沒再立皇后,而是先冊封了令妃為貴妃,再升為皇貴妃的。而令妃是嘉靖皇帝的生母,那個時候乾隆已經秘密立嘉靖為儲君了。清朝和明朝不同,清朝后宮從康熙開始規(guī)范,設皇后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兩人,妃四人,嬪六人,常在,答應人數不一定。皇貴妃和皇后基本不一起的,基本有皇后的情況下是不會設皇貴妃的。說白了就是皇貴妃的權利太大了,沒有加冕的皇后,要是同時存在對后宮團結不利。由于乾隆嫡妻富察皇后去世,那拉皇后先晉升皇貴妃,她也是清朝第一位以皇貴妃的身份來統(tǒng)領后宮。那拉皇后不廢而廢之后才冊封令妃為皇貴妃的,因為那拉皇后頭銜還在不可能冊封令妃為皇后,但是令妃的皇貴妃職權就是等同于皇后。
那拉皇后是滿洲鑲藍旗人,當了皇后之后被乾隆皇帝抬為正黃旗,屬于最高等級旗人,上三旗是皇帝自己掌管的,正黃旗又是排第一等。其父是佐領訥爾布,追贈為一等承恩公,后來皇后位被撤走后把她父親的追贈也撤銷了。那拉皇后是康熙五十七年出生的,也就是1718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指婚嫁給寶親王弘歷做側福晉,嫡福晉是富察皇后,那拉皇后進王府的時候才16歲。
乾隆登基后兩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晉升為嫻貴妃,十三年以皇貴妃的身份總攝六宮,這也讓她成為成為清朝 歷史 上第一位以皇貴妃的身份總攝六宮。因為富察皇后是這一年去世的,富察皇后的喪期還沒過,只能先冊封為皇貴妃,十五年正式冊封為皇后。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十八年生皇五女,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璟。那拉皇后三十歲的時候母儀天下,當了皇后兩年也就是三十二歲的時候才生了皇十二子,今后三年又給乾隆生了一兒一女,四年時間生了三個??梢钥吹贸鰜?,乾隆皇帝對那拉皇后的感情還是非常不錯的。不然三十多歲在皇宮已經沒有容貌優(yōu)勢了,那肯定是很賢德。也可以認為以前乾隆把感情放在富察皇后身上了。那拉皇后從乾隆十三年總攝六宮一直到乾隆三十年被廢這十七年間后宮管理的還是很不錯的。
乾隆在輝發(fā)那拉冊封皇貴妃的典禮上是非常重視的,賜予皇貴妃接受中宮箋表、頒詔天下的尊榮,慶賀大典上三品以上大臣官員、進箋慶賀,乾隆又令貴妃、妃、嬪、王妃公主命婦等都在冊封禮后給皇貴妃行禮,本等同于皇后的殊榮。當時朝鮮國王進貢問要給皇貴妃送什么禮物,使臣告訴他說皇貴妃冊封的時候皇太子都跪拜,于是朝鮮國王按皇后的的待遇送禮物。乾隆為了重視那拉皇后把那拉家族抬籍,從下五旗抬到正黃旗,清朝滿漢旗人最在乎的就是抬旗,這是最大的榮譽,這之前還沒有出過下五旗的皇后。乾隆追封追封皇后之父訥爾布為一等承恩公,皇后之母朗佳氏為一品公妻夫人,由孫子訥蘇肯襲爵,對皇后的侄子訥蘇也多有賞賜。以前乾隆對富察皇后的侄子??蛋埠退赣H傅恒也是好的無以復加,不過他父子倆是真有本事。
那拉皇后能上位乾隆的母親跟皇太后支持也有關,富察皇后去世后皇太后是非常支持那拉皇后的,說她賢德知書達理。那拉皇后在皇太后眼里是非常合適的兒媳婦。乾隆自己也考察過了,確實沒有人比她更合適。所以在那拉皇后入主中宮之后,乾隆對她也是百般寵愛。各方面都對皇后照顧到位,也很尊重她,去哪里都帶著。在后宮中管理的也井井有條,在皇太后那里也是很滿意。
然而在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那一次那拉皇后的命運徹底改變了,開始還很正常,乾隆還提前給皇后準備好了四十八歲的生日禮物,乾隆對皇后的一切都很尊重。到閏二月十八晚飯就只有令妃她們陪乾隆進餐,沒看見皇后了,當天就派額駙福隆安送皇后回宮了。主要是因為皇后斷發(fā)事件,這在清朝后宮是禁忌,斷發(fā)在清朝只有皇帝和皇太后駕崩才能斷發(fā),這對乾隆來說就是詛咒,哪里能容。
皇后斷發(fā)出家這件事對皇后影響太大了,以前冊封的嫻妃,嫻貴妃,皇貴妃,皇后所有的印綬全部撤回,就差沒把皇后的位置給廢了。還把皇后一家的正黃旗又降回鑲藍旗,追贈她父親的一等承恩公爵位也撤回去了。以乾隆的脾氣肯定要廢后的,估計是因為皇太后勸阻,皇太后是很喜歡這個兒媳婦的。乾隆多少要給自己母親面子,畢竟皇后也跟了乾隆三十年。那拉皇后的葬禮雖然是按皇貴妃身份下葬的,但是規(guī)格待遇差距很大,連普通嬪妃都不如,下葬也只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后來有幾位大臣給皇后鳴冤,乾隆大怒,重罰上書大臣,看來斷發(fā)之事觸動了乾隆的逆鱗,連史書記載都諱莫如深。
乾隆和皇后的矛盾應該由來已久,乾隆皇帝大家都比較熟悉,號稱“十全老人”,自命不凡。從二十五歲登基做了六十年皇帝再加四年太上皇,享盡天下福,用盡天下權,一輩子順風順水,說他是 歷史 上最有福氣的帝王都不為過,天下人哪個敢違背他的意愿。那拉皇后不僅人長的漂亮,性格還直爽,很有主見,這也是皇太后喜歡她支持她入主中宮的原因。但就是性格太過于直爽,經常規(guī)勸乾隆不要鋪張浪費,規(guī)勸乾隆的一些不好的習慣,久而久之乾隆肯定有意見,他們的矛盾越來越深,最后那拉皇后用極端的斷發(fā)來抗議。
那拉皇后算得上賢妻良母,也當得起母儀天下,但萬萬不該違背皇帝。皇宮是最復雜的地方,能力和心機要并存?;屎笠坏古_,整個家族都遭殃。尤其是兒子永璂,于皇位擦肩而過。雖然雍正建立秘密立儲制度,但是還是很看重出身,乾隆自己就秘密立富察皇后的兒子為儲君,可惜兩個都夭折了。后面的皇帝像道光和咸豐都是皇后所生。要是那拉皇后不惹怒乾隆,永璂的儲君之位十拿九穩(wěn),何況皇后還有兩個兒子。不幸中的萬幸是雖然撤了皇后權利,皇后的頭銜和大部分待遇還在,還沒有被徹底擼到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