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雍正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雍正皇帝在康熙末年的奪儲斗爭中勝出,順利登基上位后,采取了許多手段,對過去與自己為敵的兄弟們進行了無情的打擊報復(fù)。
例如與雍正最為針鋒相對的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不僅在獄中被幽囚至死,還遭雍正冠以污名,逐出宗室譜牒,可謂是殺人誅心。就連和雍正一母所出的十四阿哥胤禎,也被雍正圈禁了十多年,直到后來被乾隆釋放,才恢復(fù)了人身自由。
在這眾多曾經(jīng)參與奪嫡的兄弟中,對雍正威脅最小的,當(dāng)屬雍正的三哥——誠親王胤祉。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三阿哥雖然是康熙生前考慮的候選繼承人之一,但他并沒有主動爭奪太子之位,甚至在原太子被廢時,還多次出面維護太子。同時胤祉也沒有刻意去交結(jié)權(quán)臣,在朝中沒有太多黨羽,背后的支持力量不強。
雖然胤祉從未顯露出對太子之位的野心,但也因為一些客觀的理由,仍然讓多疑的雍正感受到了威脅。
第一點,由于大阿哥和皇太子內(nèi)斗,在康熙廢黜太子后,老大和老二都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希望,那么作為老三的胤祉便成了第一順位繼承人,無論的康熙交代辦理日常事務(wù)還是參加祭祀典禮,處處都壓過作為老四的雍正一頭。
第二點,胤祉本人很有才華,且善于投康熙所好??滴跤啄陼r受傳教士湯若望教導(dǎo),對天文物理等學(xué)科很有研究,也非常重視,胤祉則專門延攬賓客,自己也苦心鉆研,編寫天文、數(shù)學(xué)、樂理叢書《律歷淵源》,曾得到康熙的高度贊賞,這也是胤祉讓其他兄弟非常眼紅的一項核心競爭力。
基于上述理由,盡管胤祉在奪嫡失敗之后,一直低調(diào)謹(jǐn)慎行事,但雍正對這位三哥卻十分記仇,始終對其持不信任的態(tài)度。雍正八年(1730年),以怡親王胤祥的去世為導(dǎo)火索,雍正對三阿哥的積怨徹底爆發(fā),親手釀造了又一起手足相殘的鬧劇。
根據(jù)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祖訓(xùn),宗室子弟即便犯錯,亦不可傷其性命,所以雍正要打擊報復(fù)胤祉,最多只能像對待另外幾位兄弟一樣,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將其囚禁。
然而正如前面講到,多年以來胤祉一直循規(guī)蹈矩,雍正上位后,胤祉更是自摒于政治之外,在家專心做學(xué)問,別說大逆,就是小錯都很少犯。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將胤祉入罪呢?我們只能說,雍正不愧是羅織罪名的頂尖高手,他在上諭中對胤祉的指控,親自向大家演示了什么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道諭旨,收錄在了清代文獻《上諭旗務(wù)議覆》中。
按常理而言,皇帝要將臣子問罪,需要分條列出其所犯的罪狀,而且越是靠前的罪狀,其嚴(yán)重程度越高。然而,雍正在上諭中給胤祉列的第一條罪狀,卻是這樣的:
“誠親王允祉,自幼即為皇考之所厭賤,養(yǎng)育于外,年至六歲,尚不能言。每見皇考,輒驚怖啼哭。其接待兄弟,皆刻薄寡恩。諸兄弟皆深知其人而鄙棄之。其待朝臣,則倨傲無禮。其待所屬,則需索無厭。此亦中外所共知者。”
雍正想說胤祉大逆不道,在諭旨開頭就應(yīng)該說清楚胤祉所犯最嚴(yán)重的罪行是什么,結(jié)果雍正上來卻說胤祉小時候很笨,6歲還不會說話,還喜歡哭鼻子。三阿哥怎么說也是雍正的哥哥,胤祉6歲時,雍正自己才4歲多,有什么資格去評判哥哥小時候受不受康熙喜歡?況且就算胤祉小時候真的很笨又愛哭,那又怎么能算得上一條罪狀呢?難道天底下喜歡哭的小孩,都有天生原罪?
此外胤祉如何對待兄弟、朝臣、下屬,都是來自雍正的主觀臆斷,沒有什么確切的證據(jù)。從這第一條罪名,可以看出雍正給三阿哥論罪的這道諭旨非常兒戲,大家看到這句話,應(yīng)該也已經(jīng)可以想到,這根本不是一場講究是非對錯的公正審判,而純粹是雍正利用皇帝權(quán)威對胤祉的打擊和欺壓。
雍正給胤祉羅織的第二個奇怪罪名,是指責(zé)胤祉對康熙不孝:
“皇考圣躬違和之時,朕侍奉湯藥,五內(nèi)焦勞,而允祉不但無憂戚之容,而且有欣幸冀望之意,為子臣所不忍言者。其天良盡泯,一至于此。”
康熙臨終前后皇室內(nèi)部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至今仍有許多歷史中塵封的謎團。在康熙病重時,雍正到底有沒有侍奉湯藥,我們不得而知,但雍正說自己當(dāng)時“五內(nèi)焦勞”,卻值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假如雍正像他自夸的那么孝順,因為父親的重病而心急如焚,又哪里會有空去注意其他兄弟臉上表情是開心還是傷心,而且還記了那么久,過了將近十年還翻出這本舊賬呢?可見這條罪名,也完全是雍正對胤祉的誅心之論。
除此之外,胤祉在繼承皇位無望后,選擇遠離政治,這在雍正眼中,居然也成了一條罪名:
“數(shù)年以來,允祉進見,朕必賜坐,以朕勤政憂民之心告之。伊從未許朕一是字,且并未嘗一點首也。但以閑居散適之樂,娓娓陳述,欲以歆動朕怠逸之心,荒廢政事,以遂其私愿?!?/p>
雍正皇帝勤政愛民,這一點我們都不否認(rèn),但在這里對胤祉的指責(zé),卻明顯很沒有道理。雍正是君,胤祉是臣,臣子不妄議君主的作為,是很正常的事情,雍正卻說哥哥從來沒夸獎過自己,所以也算一條罪名。
而后半句關(guān)于胤祉閑居逸樂,本來就顯示了胤祉無心與雍正爭權(quán)。而胤祉與雍正談?wù)撐膶W(xué)游樂等比較輕松的話題,也是因為雍正自己說工作太忙,想讓弟弟從繁忙的政務(wù)中得到一些休息和娛樂而已。胤祉對雍正一番好心,卻被雍正說成是想引誘他荒廢政務(wù),可見雍正為了給胤祉定罪,已經(jīng)喪失了理智和邏輯,強詞奪理,顛倒黑白。
雍正在諭旨中東拉西扯,翻遍了舊賬,到最后才講出了這次清算胤祉的真正原因。其導(dǎo)火索,為怡親王胤祥之死。
我們知道,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的死黨,在為其奪位的過程中出了很大力氣,所以雍正對待這個弟弟與其他兄弟不同,不僅將他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還特別恩準(zhǔn)其名字無需避諱,不用改胤為允。因此對胤祥之死,雍正十分悲痛。
然而康熙膝下子嗣眾多,而且九子奪嫡時各成一派,兄弟之間自然有親疏之別,對胤祉而言,與胤祥之間沒有與他和雍正一樣深厚的感情。在胤祥的葬禮中,許多大臣都為了拍雍正的馬屁,都哭得如喪考妣,而胤祉卻沒有表現(xiàn)得特別悲痛。結(jié)果這卻被有心之人告到雍正面前,雍正本來已對胤祉存有不滿,便借此機會打擊胤祉,羅列罪名削去胤祉王爵,并將他囚禁在景山。
胤祉的命運亦同其他幾位得罪過雍正的兄弟一樣,在被剝奪自由的囚牢里,走完了生命中最后的兩年時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7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