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到底是怎么死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李顯真的是他老婆韋后與他女兒安樂公主毒死的嗎?
咱們先來看看史書是怎么記載的。
(韋后和安樂公主)
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中,都明確記載在公元710年5月,一個叫燕欽融的地方小吏向唐中宗李顯上了一道機密奏折。他在奏折中歷數(shù)了韋后和安樂公主一些淫亂后宮,胡作非為,在朝中打壓異己,禍亂朝綱的事情。他苦勸李顯一定要嚴(yán)肅處理韋后和安樂公主,以免將來發(fā)生危害社稷的慘事。
李顯看了燕欽融的奏折,非常惱怒,便將他調(diào)入京城,準(zhǔn)備治罪。
誰知燕欽融是個不怕死的,反而揭發(fā)了更多韋后和安樂公主的丑事。
結(jié)果這事被韋后得知,害怕李顯在詰問中知道她淫亂的事情,于是半道上命武士將燕欽融當(dāng)眾活活摔死。
李顯為此很不高興,卻也沒有治韋后的罪。
心中有鬼的韋后卻認(rèn)為李顯這是暴風(fēng)雨前的寧靜,心里不免惴惴,便和女兒安樂公主密謀殺死李顯。
曾多次找李顯討封皇太女未遂的安樂公主,一心想學(xué)武則天做女皇帝,當(dāng)然很支持韋后的主意,并極力慫恿,待李顯死后,韋后把持朝政做女皇帝。
韋后于是讓情夫散騎常侍馬秦客配置了毒藥,她將毒藥拌在餅中,蒸熟,命宮女送到神龍殿。
批閱奏折的李顯腹中饑餓,拿起就吃,結(jié)果沒過多久腹中絞痛,痛得倒在榻上滾來滾去。
太監(jiān)見狀趕緊稟報韋后。
韋后卻磨蹭了好半天才來到神龍殿,看到李顯痛苦不堪的樣子,假惺惺地問他怎么了。
(李顯劇照)
李顯早已藥性發(fā)作,口不能言,只能大張著嘴,用手指著嘴里嗚嗚哇哇,不一會便死在了榻上。
韋后殺死李顯的動機變成了害怕被李顯查出奸情,狗急跳墻索性奪取皇權(quán)。而安樂公主則是對皇權(quán)病態(tài)的渴望,由于不能得到李顯的冊封,便六親不認(rèn),殺死了李顯。
那么,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
首先,李顯和韋后是一對患難夫妻,感情深厚,韋后真的下得了手嗎?
李顯一生做了兩次皇帝,第一次做了55天,第二次做了5年半。
李顯的第一次廢黜和韋后有著莫大關(guān)系,他繼位后為了能對抗武則天,大力提拔韋后的家人,并把岳父韋玄貞從一個小小的參軍提拔成豫州刺史,接著提拔成侍中,也就是宰相。
這樣的提拔當(dāng)然不符合官員選拔制度,于是遭到了輔政大臣裴炎的制止。對于裴談的制止,李顯很任性地說,就算把江山給韋玄貞又如何,何況是個小小的侍中。結(jié)果一任性就結(jié)束了做皇帝的工作,被廢黜成廬陵王,貶出長安。
李顯被貶后,雖說仍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一天到晚,他都被人監(jiān)視,一舉一動盡在武則天掌握之中,所以他驚懼之極,總擔(dān)心自己有一天會像自己的兩個哥哥一樣死于非命。
韋后是個內(nèi)心很強大的人,她不光陪伴著李顯,還時刻要安慰這個膽小無能的丈夫。通過14年在房州的生活,李顯已經(jīng)非常依賴韋后,凡事都聽從她的安排。
(安慰李顯的韋后)
其次,李顯對韋后及安樂公主非常袒護,韋后和安樂公主有必要殺死李顯嗎?
韋后成為皇后以后,大力提拔娘家人,還勾搭上了司空武三思(也是她的親家),在朝中搞起了垂簾聽政。李顯一切事情都聽她的安排。
盡管有官員多次向李顯奏報韋后的丑事,但李顯不但不深究,還處死奏報的官員,保護韋后。
這樣的皇帝,韋后和安樂公主真有必要毒殺他嗎?
第三,李顯究竟是怎么死的,韋后和安樂公主有辯解的機會嗎?
李顯去世后的第18天,李隆基便說:“韋后毒死了先帝,我們今天要誅殺韋后,為先帝報仇。”于是,在他的動員下,士兵們一鼓作氣,沖進了韋后的宮殿,誅殺了韋后和安樂公主。
李顯是不是真的被韋后和安樂公主所殺,她們簡直毫無辯解的機會。
歷史永遠(yuǎn)是勝利者譜寫的,勝利的李隆基為了能洗白自己得皇權(quán)是出于正義的需要,因此讓韋后和安樂公主背鍋也極有可能。
所以,李顯之死并不能簡單地看成是一樁謀殺案。
唐中宗皇后韋氏的專權(quán)亂政,景龍四年(710)韋氏恐其丑行暴露,安樂公主想要韋氏臨朝,自為皇太女,合謀進鴆,毒死了唐中宗。關(guān)于韋后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在當(dāng)時就是存疑的,韋后真的毒死了唐中宗李顯嗎?
中宗被韋后毒殺一事《舊唐書》沒有記載,只見于時間更往后的《新唐書》和《資治通鑒》,《舊唐書》只說人們懷疑是安樂公主與太醫(yī)合謀毒死了唐中宗,并不確定。
而且韋后毒殺中宗時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以她以往操縱權(quán)柄的表現(xiàn)來看是很不符合邏輯的。另外韋后被李隆基殺死后,仍以以一品誥命夫人的待遇厚葬,如果她真是兇手,不可能得到這個待遇。
綜上,《新唐書》和《資治通鑒》關(guān)于韋后毒死中宗一事的記載甚不嚴(yán)謹(jǐn),有編照歷史之嫌。
關(guān)于唐中宗的暴崩,《資治通鑒》是這么記載的: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yī)術(shù),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diào),皆出入宮掖,得幸于韋后,恐事泄被誅;安樂公主欲韋后臨朝,自為皇太女;乃相與合謀,于餅Z中進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龍殿。
意思是說,韋后在與宗楚客搞婚外戀的同時,還另外與多名男人上床,在這些陪她上床的男人當(dāng)中,散騎常侍(皇帝身邊的侍從顧問)馬秦客精通醫(yī)術(shù),而光祿少卿(膳食部官員)楊均則是個烹調(diào)高手。
由于韋后擔(dān)心與馬秦客、楊均偷情的事情被唐中宗知道后會殺了她,于是就與渴望當(dāng)皇太女的安樂公主商榷,由馬奏客與楊均聯(lián)手做一些毒餅,然后再由安樂公主送去唐中宗吃,唐中宗吃后就立馬暴亡。
韋后穢亂宮闈,唐中宗又不是不知道,一頂帽子是戴,一百頂也是戴,怎么突然間韋后又怕 *** 敗露了呢?唐中宗活著的時候,不但從沒有給韋后制造過麻煩,反倒是時時坦護著韋后母女,韋后母女干嘛要害死他。
再說了,只要唐中宗活著,以他的名義韋后母女更能名正言順地壓制安國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異黨。《舊唐書》中提到安樂公主時,只是說她渴望當(dāng)皇太女,而并沒有說她毒死父皇的行為。
李唐皇室,一直就有氣疾、風(fēng)疾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家族遺傳病史。先前不管是唐太宗、長孫皇后,還是唐高宗李治,都是死在了家族遺傳病史里。按照當(dāng)時人們的平均壽命,55歲的唐中宗忽然死于家族遺傳病是完全有可能的。
既然是這樣,那為什么韋后母女會被說成為殺死唐中宗兇手呢?大概原因是后來歷史的勝利者(唐玄宗李隆基)出于政治的需要,才故意這么說的。畢竟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不管怎么說,唐中宗忽然暴崩卻是事實。
李顯:705年-710年在位,又名李哲,李治第7子,為武則天第3子,性格懦弱昏暗。初封為周王,后改封為英王,高宗病逝后即位,前后兩次當(dāng)政,共在位6年,無所作為。后被韋皇后毒死,終年55歲,死后葬于定陵。謚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廟號中宗
唐中宗被謀害之謎唐中宗李顯,原名李哲,為武則天第三子。武后生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哲,四子李旦。其兩位兄長先后被武則天所廢之后,李顯被立為太子。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嗣圣。中宗比高宗更為昏庸無能,即位后,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于武則天。他重用韋皇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欲以韋皇后之父韋元貞為侍中,裴炎固急以為不可。李顯大怒:我以天下給韋元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后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684年2月,繼位才兩個月的中宗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先后被軟禁于均州、房州14年,只有妃子韋氏陪伴,兩人相依為命,嘗盡了人世的艱難。每當(dāng)聽說武則天派使臣前來,中宗就嚇得想自殺。韋氏總是安慰他說:禍福無常,也不一定就是賜死,何必如此驚恐
韋氏的鼓勵、幫助、勸慰,使他在逆境中堅持著活了下來。因此,中宗和韋氏作為患難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對韋氏發(fā)誓說: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滿足你的任何愿望
但是他做夢也沒想到,最后要他性命的人,正是韋氏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為太子。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軍五百余人,沖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迫使則天皇帝傳位于中宗。是年改年號為神龍,2月,復(fù)國號為唐。中宗復(fù)位后,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皇后之父親為王,并讓韋皇后參預(yù)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
中宗將韋皇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xùn)
安樂公主,唐中宗女。韋后所生,小名裹兒。先嫁武崇訓(xùn),后嫁武延秀。景云元年,與韋后等人毒死中宗,不久在李隆基發(fā)動的宮廷政變中被殺
唐中宗李顯生有八個女兒,李裹兒是老七,是中宗被廢后,與韋氏赴房州時韋氏在途中分娩的。因當(dāng)時情況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為裹兒。李裹兒十多歲時,姿性聰慧,容貌美艷,中宗與韋氏對她十分寵愛,自幼聽其所欲,無不允許,所以安樂公主從小就養(yǎng)成了驕橫任性的脾氣。待中宗被召回到東宮后,武則天看見李裹兒,也格外欣賞她的秀外慧中,遂封為安樂公主
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xùn),年紀(jì)比安樂公主大一歲,常在宮中出入。武崇訓(xùn)常在宮中偷香竊玉,和宮女做下許多風(fēng)流事情,以致外面沸沸揚揚謠傳武崇訓(xùn)上_祖姑母,傳在武則天耳中,覺得太無倫理,便把安樂公主指配給武崇訓(xùn),以平息浮言。臨嫁時貴戚顯宦,無不往賀。宰相李嶠、蘇味道及郎官沈_期、宋之問等都獻(xiàn)入詩文稱頌。其實安樂公主與武崇訓(xùn)已在暗中勾搭上了。下嫁以后不出六個月,安樂公主便產(chǎn)下一男嬰
不久武則天死后,唐中宗復(fù)位,安樂公主漸漸地恃寵而驕,權(quán)侵天下。由于中宗長期被廢于房州,韋后和他共過患難,中宗在房州時曾對她說:一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
所以中宗復(fù)位后對韋后很放縱。韋氏效仿武則天,當(dāng)中宗視朝時,也在御座左側(cè)隔幔而坐。桓彥范勸諫中宗說:牝雞司晨,有害無利,請皇后專居中宮,勿預(yù)外事
中宗卻并不理睬
武崇訓(xùn)的同族兄弟武延秀姿度閑冶,且在突厥數(shù)年,通曉番語胡舞,比武崇訓(xùn)年輕英俊,常進駙馬府閑談。安樂公主和武延秀也不避忌,常常在一塊兒說笑。武延秀見這位安樂公主長得真是天姿國色,便一心一意地在公主身上用功夫。安樂公主看他既威武又英俊,還尋歡獻(xiàn)媚,便也把持不住,二人在背地里結(jié)下風(fēng)流私情,終日在府中打情罵俏,全府上下只有武崇訓(xùn)不知情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韋氏所生,他經(jīng)常遭受到韋后的排斥、太平公主的欺侮和武三思的戲弄,而自己無權(quán)無勢,只得忍氣吞聲,但暗地里卻積蓄勢力。武崇訓(xùn)唆使安樂公主請中宗廢太子。李重俊甚為不平,神龍三年發(fā)動部分羽林軍殺死武三思與武崇訓(xùn),謀誅韋后與安樂公主,因相從的羽林軍倒戈,政變失敗,李重俊被殺
武崇訓(xùn)在李重俊的叛亂中被殺死,安樂公主便樂得與武延秀共敘幽歡,武延秀驟得公主委身,自然格外盡力,沉浸在溫柔鄉(xiāng)里。漸漸的二人明目張膽起來,公然與夫婦一般同起同臥。中宗聞知,索性將安樂公主許配武延秀。韋氏見武延秀翩翩少年,也不禁惹起欲火,后來竟迫令武延秀侍寢,居然母女同歡
安樂公主與中宗的另一個女兒長寧公主競相大興土木,廣建宅第,并在裝修的奢侈豪華等方面互相攀比,不僅在建筑規(guī)模上完全模仿皇宮,甚至精巧程度上超過了皇宮。中宗在金城坊賜宅給安樂公主,窮極壯麗,國庫為之空虛。長安有一個昆明池,是西漢武帝時開鑿的,安樂公主嫁出宮去,心中常記念昆明池畔的風(fēng)景,便仗著中宗寵愛,請求把昆明池賞給她,劃到駙馬府園地中去。中宗拒絕說:昆明池自從前代以來,從不曾賞人,朕不能違背祖宗成例。況池魚每年賣得十萬貫,宮中花粉之資,全依靠它。今若將這池賞給你,會使妃嬪們失去顏色
安樂公主心中十分懊悶,于是自行強奪民田,開鑿了一個大池,取名為定昆池,隱隱有超過昆明池的意思。池邊草木風(fēng)景,全照昆明池一樣。池中央仿華山堆起一座石山,從山巔飛下一股瀑布倒瀉在池水里。另辟一條清溪,用玉石砌岸,兩岸琪花瑤草,芬芳馥郁,溪底全用珊瑚寶石筑成,在月光下照著,分外清澈。飛閣步檐,斜橋磴道,衣以錦繡,畫以丹青,飾以金銀,瑩以珠玉。落成的這一天,滿園點綴著燈彩。到了夜間,樹頭燈光閃耀,好似天上繁星。沿池造著許多亭臺,招集了許多漁戶、獵戶住在那里,公主自己也打扮成漁婆獵戶的形狀,在池上釣魚或在山上打獵
安樂公主集天下巧匠,在洛州昭成佛寺中,造了一座百寶香爐。爐高三尺,開有四門,架四座小橋,雕刻著花草、飛禽、諸天、伎樂、麒麟、鸞鳳、白鶴等,爐身嵌著珍珠、瑪瑙、珊瑚、寶石、車磲、琬琰,用錢三萬,府庫歷年儲藏為之一盡。她擁有兩件百鳥裙,為曠世珍品。百鳥裙是由負(fù)責(zé)備辦宮中衣物的機構(gòu)尚方制作的,采百鳥羽毛織成。此裙的顏色令人眼花繚亂,不知其本色,從正面看是一種顏色,從旁看是另一種,在陽光下呈一種顏色,在陰影中又是另一種,裙上閃爍著百鳥圖案。后來益州獻(xiàn)單絲碧羅籠裙,縷金為花鳥,細(xì)如絲發(fā),大如黍米,眼鼻口甲皆備,神奇而不可思議
安樂公主開府置官,勢傾朝野。她把國家官爵分別標(biāo)定價格,縣長若干,刺史若干,公開兜售,價款繳足,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還是為他人當(dāng)奴婢的人,只要納錢三十萬,便由公主立降墨敕授官。一時所授官職竟有五六千人。安樂公主常常自寫詔書,拿進宮去,一手掩住詔書上的文字,一手卻捉住了中宗的手在詔書上署名。中宗愛女心切,竟然也不看到底寫些什么,簽名了事。因此宰相以下的官員多出其門。常有土豪劣棍,走了安樂公主的門路,忽然詔書下來拜了高官,不但吏部衙門不知,中宗也莫名其妙
安樂公主自幼養(yǎng)在武則天身旁,很羨慕武則天獨斷朝綱的做法,便異想天開要做皇太女。中宗撫著公主的脖子開玩笑說:等你母后做了女皇帝,再立你為皇太女也不遲
安樂公主便天天在背地里慫恿韋氏,效仿武則天臨朝聽政。韋后因中宗體弱多病,便自行開始獨斷獨行,氣焰一天盛似一天。而中宗終日躲在宮中,找?guī)讉€美貌的宮女調(diào)笑解悶,所有軍國大事,全聽韋后一個人主持
一天安樂公主忽發(fā)奇想,想起南海泥洹寺里佛像的五綹須,是以東晉謝靈運的真須裝的,于是打發(fā)黃門官去將佛須一齊割下來,寺僧根本就不敢阻攔。原來晉朝時候的謝靈運須髯很美,他自己也十分珍愛,每晚臨睡時候,便用紗囊裝起來。后來,謝靈運被殺臨刑的時候,便自愿把須髯割下來,施給泥洹寺僧,為裝塑佛像之用。那寺中僧人,每見有人來隨喜,便得意地將佛須指示與人看,如今見安樂公主把佛須一齊割去,心中萬分痛苦。到了端午節(jié),公主妃嬪都聚集在昆明池盛宴斗草。正斗得熱鬧,安樂公主忽然拿出謝靈運的真須來,眾人都萬分驚詫
安樂公主的兒子,只有8歲。一天韋后把孩子抱在膝上,下手詔拜為太常卿、鎬國公,食邑五百戶
中宗見韋皇后擅自做主下旨,不把他放在眼中,當(dāng)時便攔住韋后的手詔說:且慢下詔!待朕回宮去,再做計較
韋后聽了,冷冷地說道:什么計較不計較?陛下在房州時候,不是說將來一聽妾所為嗎?為何如今又要來干涉呢?中宗心中愈覺耐不住了,便一句話不說,傳旨起駕回宮。韋后早已不把中宗放在眼中,見中宗負(fù)氣回宮,也毫不驚懼,在安樂公主府中飲酒作樂直到深夜
不久,許州參軍燕欽融上言:皇后淫亂,干預(yù)國政,安樂公主、武延秀及宗楚客等,朋比為奸,謀危社稷,應(yīng)亟加嚴(yán)懲,以防不測
中宗面召燕欽融詰問。燕欽融以頭叩地高聲而言,神色毫不屈服,唐中宗默然不語。燕欽融才步出朝門,便由韋后的手下宗楚客擅令騎士,把他用鎖鏈拿回,擲于殿庭石上,折斷頸項,立時斃命。中宗未免動怒,查問此事為宗楚客指使,不禁恨恨地對那些騎士說:你等只知有宗楚客,不知有朕么?宗楚客聽說后十分恐懼,怕皇上會殺了自己,也思來想去,還是入宮告訴韋氏說皇上已有變志。韋氏正因前次中宗負(fù)氣之事而耿耿于懷,而且韋后又私通馬秦客、楊均,擔(dān)心事泄露而招大禍;安樂公主則希望韋后臨朝后自己能做皇太女,所以母女聯(lián)合起來,計議毒死中宗。韋氏親自制餅,把毒藥放入餡中。待餅已蒸熟,聽說中宗在神龍殿查閱奏章,便令宮女?dāng)y餅送給中宗
中宗最愛食餅,伸手取了便吃,一連吃了八九枚,還說是餅味很佳,不料過了片刻,腹中大痛,坐立不安,倒在榻上亂滾。內(nèi)侍急報韋后,韋后徐徐入殿,假意驚問。中宗已說不出話,用手指口,又延挨了數(shù)刻,身子不能動彈,兩眼一翻,就去了另一個世界
韋后如愿償?shù)嘏R朝聽政,任用韋氏子弟統(tǒng)領(lǐng)南北衙軍隊。宗楚客與武延秀及韋族諸人,共勸韋氏仿效武則天的故事,并除去相王李旦。誰知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已先一步動手,帶領(lǐng)羽林軍夜入玄武門,肅清宮掖,盡殺韋姓諸人。韋后疑懼之下逃入飛騎營中,有一個飛騎兵將韋后斬首,并將其首級獻(xiàn)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深居別院,還不知外面的事變,正在對鏡描眉,一個少年美貌男子在一旁陪侍著。突聽得后面一響,正要回頭看,后頸忽覺暴痛,慘呼一聲便倒地而死
據(jù)太平廣記:唐景龍年,安樂公主于洛州道光坊造安樂寺,用錢數(shù)百萬。童謠曰:可憐安樂寺,了了樹頭懸
后誅逆韋,并殺安樂,斬首懸于竿上,改為悖逆庶人
所謂預(yù)兆固不可信,但安樂公主的結(jié)局確實是她自己的胡作非為所釀成的
被妻兒毒殺的皇權(quán)殉葬者李顯的整個人生都是悲哀的。因為他從出生到死亡,一直都在做著別人手中的棋子。從他出生到死亡,命運就被捏在兩個女人手里。在母親武則天的光環(huán)掩映之下,他基本沒有自主的機會;終于自由了,又被操縱在韋后與女兒手里,甚至被害了性命。雖然他兩次稱帝,雖然他做了幾年的皇帝,但是,真正自己說了算的事,可謂屈指可數(shù)。他在吃了自己最愛的妻兒送來的膳食而遭毒死的時候,不知道他可曾想過:稱不稱帝到底哪個更幸運?
要說史上最可憐的皇帝,絕對會有不少人想到唐中宗李顯,據(jù)史書記載這個可憐的男人兼皇帝先是有一個千萬不見的強悍母親,后有一個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淫亂妻子,更有一個把他視為皇位絆腳石的絕情女兒。
母親、妻子、女兒,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在他這里卻成了冷血、惡毒、兇殘的代名詞。最終被老婆和女兒聯(lián)手毒死。不過歷史永遠(yuǎn)是個謎,真實的故事又是什么樣的呢?
當(dāng)然,按照兩唐書和資治通鑒的記載,唐中宗李顯是被毒死了。資治通鑒是這樣說的: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yī)術(shù),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diào),皆出入宮掖,得幸于韋后,恐事泄被誅;安樂公主欲韋后臨朝,自為皇太女;乃相與合謀,于餅_中進毒。
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龍殿。按照這個說法,韋皇后的兩個情人楊均和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敗露,韋皇后想當(dāng)皇帝,而安樂公主想讓母親先當(dāng)皇帝,自己再當(dāng)皇太女,幾方勢力都覺得唐中宗礙手礙腳。
于是,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主謀,楊均和馬秦客運用專業(yè)特長,一個負(fù)責(zé)做餅,一個負(fù)責(zé)往里面配毒藥,幾個人分工合作,一下子就搞出了一碗香噴噴的毒湯餅。
這碗毒餅是怎么送給中宗的呢?資治通鑒里沒說,這給了今天影視劇里足夠的想象空間。
最常見的一種想象是唐中宗半夜批奏表,忽然感到肚子餓了,正想吃東西的時候,安樂公主笑吟吟地出現(xiàn)了,手里托著一碗湯餅,說父皇餓了吧,我給您送夜宵來了。
唐中宗一看女兒如此體貼,大為感動,一口氣吃了個精光,結(jié)果吃完沒多久,就腹痛不止,七竅流血,一命嗚呼。大體情節(jié)特別類似于水滸傳里的潘金蓮毒殺武大郎那一出。
為了增強這個說法的合理性,資治通鑒在景龍四年的五月——也就是唐中宗去世的前一個月還特意加上一筆:五月,丁卯,許州司兵參軍偃師燕欽融復(fù)上言:‘皇后淫亂,干預(yù)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圖危宗社。’
有人狀告皇后淫亂,公主、駙馬和大臣謀逆,這可是大事,中宗當(dāng)然要把告狀人燕欽融找來當(dāng)面盤問。
如果他告狀屬實,那是國家的政治災(zāi)難,必須慎重對待;當(dāng)然如果是誣告,告狀者本人就要萬劫不復(fù)了。面對中宗聲色俱厲的盤問,燕欽融堅持原告,大義凜然。
其實,中宗對自己的妻子和女兒也不是完全沒有意見,現(xiàn)在眼看著朝廷這些丑事連地方小官都知道了,也覺得挺沒面子的,于是就默默無語,把燕欽融給放了。沒想到燕欽融才出大殿,就被韋皇后的死黨——宰相宗楚客派人殺死在殿前。
仗義敢言的臣子血濺殿階,中宗雖然沒有追究任何人的責(zé)任,但是卻頭一次對妻子女兒表現(xiàn)出了超乎尋常的憤怒。韋皇后和她的黨羽這才擔(dān)心起來,開始想對策了。那他們到底想出什么對策呢?那就是下毒害死唐中宗。
按照這種說法,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為了爭奪權(quán)力、掩蓋罪行,一個謀殺親夫,一個謀殺慈父,真是喪盡天良,罪不容誅。
但是,我們也知道,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而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又是以后宮廷斗爭的失敗者,被剝奪了話語權(quán)。所以我們就不免要懷疑一下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我以為,雖然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對權(quán)力的熱愛有目共睹,雖然史書沒有之前中宗患病的記錄,此時死亡顯得有點突然,雖然目前所有的史書都眾口一詞地說,中宗是被妻子和女兒毒死的,但我還是認(rèn)為,中宗應(yīng)該很有可能不是被毒死的。為什么呢?
中宗被韋后毒殺一事舊唐書沒有記載,只見于時間更往后的新唐書和資治通鑒,舊唐書只說人們懷疑是安樂公主與太醫(yī)合謀毒死了唐中宗,并不確定。
而且韋后毒殺中宗時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以她以往操縱權(quán)柄的表現(xiàn)來看是很不符合邏輯的。另外韋后被李隆基殺死后,仍以以一品誥命夫人的待遇厚葬,如果她真是兇手,不可能得到這個待遇。
綜上,新唐書和資治通鑒關(guān)于韋后毒死中宗一事的記載甚不嚴(yán)謹(jǐn),有編照歷史之嫌。
韋后穢亂宮闈,唐中宗又不是不知道,一頂帽子是戴,一百頂也是戴,怎么突然間韋后又怕奸情敗露了呢?唐中宗活著的時候,不但從沒有給韋后制造過麻煩,反倒是時時坦護著韋后母女,韋后母女干嘛要害死他
再說了,只要唐中宗活著,以他的名義韋后母女更能名正言順地壓制安國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異黨。舊唐書中提到安樂公主時,只是說她渴望當(dāng)皇太女,而并沒有說她毒死父皇的行為。
這樣看來,說韋皇后母女狗急跳墻,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毒死皇帝的記載也不可全信,很有可能是屬于時利者的謊言。
當(dāng)然,有人會問,唐中宗如果不是被毒死的,他怎么會死得如此突然呢?為什么死前沒有一點征兆?我想,這就要考慮李顯的家族遺傳病史了。
眾所周知,李唐家族有心腦血管的遺傳病史,唐高祖、唐太宗、長孫皇后、唐高宗統(tǒng)統(tǒng)患有氣疾、風(fēng)疾一類的毛病,這在古代都指心腦血管類疾病
正因為如此,李唐王朝的皇帝們并不長壽,太宗活了五十二歲,唐高宗活了五十六歲,對比父親和爺爺?shù)膲蹟?shù),李顯五十五歲死亡尚屬正常。
另外,雖然有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表現(xiàn)出明顯的病癥,并且持續(xù)發(fā)病很長時間,像當(dāng)年的唐高宗李治那樣,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纏綿病榻
但是,也有的心腦血管疾病是以發(fā)病急、死亡率高為特征的,這類病癥即使到今天也常常令醫(yī)生束手無策,何況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呢!
所以李顯在事先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疾病癥狀的情況下忽然暴卒,也符合心腦血管疾病的一般規(guī)律。這樣看來,史書上說韋后母女毒死中宗是一個千古冤案。當(dāng)然,這只是我們的一個推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8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