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以仁義待人,深得百姓的擁戴,而諸葛亮也素以賢相之名而著稱,是后世敬仰與學習的楷模。然而讓人不解的是,如此能人的后代,卻十分普通。比如劉禪雖為劉備的兒子,但由于本性羸弱不堪,在面對鄧艾大軍時不思反抗,反而要出城投降;作為丞相諸葛亮的后代,諸葛瞻不僅沒有諸葛亮的內(nèi)政能力,無法與諸葛亮一般治理朝政,而且也沒有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在諸葛瞻帶領(lǐng)蜀漢僅有的機動軍隊抵御鄧艾時,因為諸葛瞻的錯誤評估,導致諸葛瞻在綿竹之戰(zhàn)中失敗,使得鄧艾突破了進攻蜀漢的最后一道障礙。不難看出,蜀漢文武元老的能力是不差的,但為何他們的后代都沒有什么杰出的人才?
事實上,有人之所以會這樣認為,不過是因為認知的偏差罷了,要知道劉備集團成型非常晚,如果是以創(chuàng)始團隊為元老,那就只有關(guān)羽、張飛、趙云與諸葛亮等寥寥數(shù)人,而這些人因為投身于建設(shè)蜀漢的事業(yè),或因為帶兵征戰(zhàn)導致子嗣稀薄,因此他們的后代沒有能人,不過是樣本太少了罷了。事實上,即便是曹魏創(chuàng)始團隊的后代,也沒有什么杰出的人才,比如曹仁、曹洪與曹休的后代沒有太多的記載,而曹真的后代更是讓人唾棄,而即便是荀彧、荀攸、賈詡等當世出名的謀士,其子嗣也遠遜于自己的父輩。
看起來,蜀漢似乎沒有龍生龍,鳳生鳳的傳統(tǒng),但實際上,如果僅是以元老級人物的后代來看,比如加入劉備入蜀時的人物,那這些人就能證明此前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比如董允是和諸葛亮、蔣琬、費祎齊名的能人,但實際上,董允本身就是蜀漢元老的后代,其父親董和與諸葛亮都是左將軍大司馬府事,正因為董允太過重要,因此在蜀書中,董允沒有和自己的父親同為一傳。
除了董允之外,霍峻的兒子霍戈,威震南中,幾乎以一己之力讓東吳一直無法奪得交州,廣漢太守羅蒙的兒子羅憲鎮(zhèn)守白帝城,使得東吳大軍不得入蜀,蔣琬的兒子蔣斌坐鎮(zhèn)漢城,讓鐘會根本無法攻克,費祎的兒子費恭在當時名聲顯赫??梢娛駶h元老的后人并非都是默默無名之輩。
筆者認為,僅看關(guān)羽、張飛等人的后代,自然覺得蜀漢元老的后人能力不濟,但縱觀蜀漢整個人才梯隊,不難發(fā)現(xiàn)還是有很多優(yōu)秀的元老后人,他們都會打臉“蜀漢文武元老的后代都沒有杰出人才”這個結(jié)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8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