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納蘭性德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納蘭性德中進士后,有較長一段時間未能入職,擔任乾清門三等侍衛(wèi),時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秋冬間。老師評價他:“閉門掃軌,蕭然若寒素,客或詣者,輒避匿?!薄八亮洕畬W,熟讀通鑒及古人文辭,三年而學大成?!弊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納蘭性德的文學成就,來自于早年的刻苦讀書。超然物外的讀書生活,貫穿了他的一生。
納蘭性德的佐領官職
與順治帝福臨年齡相仿的明珠,與康熙帝玄燁年齡相仿的納蘭性德,都酷愛讀書,而且深深喜歡漢文化。納蘭性德的祖父尼雅哈歸降努爾哈赤的時,被授以佐領官職,死后其佐領之職由長子鄭庫承襲。
“佐領”是八旗官職,滿洲入關前所建八旗制度中,有所謂“牛錄”的編制單位,這既是人丁戶口的基本編制,也是軍事編制。一“牛錄”統(tǒng)3萬人眾,漢語譯為“佐”,其首領稱“佐領”,平時負責管理本佐中的戶口、田宅、兵籍、訴訟等事,戰(zhàn)爭時期即為軍事指揮官率兵打仗。
明珠是尼雅哈第三子,最初沒有任佐領職,后來做了兵部尚書,從族侄處奪得一個佐領官職。明珠得納蘭時年20歲。他后來將自己在八旗所任佐領分出一部分“余丁”,又單獨建了一佐領,為兒子設了一個佐領的職位,無疑是想在八旗中擴大明珠家族的勢力。
佐領不是虛職,而是軍政合一的實職,也代表家族的地位,而且可以承襲。納蘭性德實任佐領的時間,是在是在他被授予侍衛(wèi)職務之后。
納蘭性德自幼而少年至青年的興趣都在研習傳統(tǒng)文化、吟詩譜詞上,除完成侍衛(wèi)職事外,對官場毫無興趣,既不鉆營也不招攬權力,更無弄權的樂趣,所以把佐領的職務幾乎忘記。把實職做成了虛銜。
納蘭性德的學習經歷
中華文明誕育延拓幾千年,到清一代,漢文典籍浩如煙海,漢族文士尚且要十年苦讀,皓首窮經方能成為有較高境界的學者,而一個自幼以習武為主的滿人,先要學會漢語言,再學好漢文字才能閱讀艱深的古籍經典。
這一切在納蘭性德這一旗下神童身上,顯現(xiàn)出了文化奇跡,是閱讀領悟運用漢語言文字,在一個少數民族天才少年身上發(fā)生的奇跡。
14時的納蘭性德已是一位“才舞象勺,已通六藝”的才子,“讀書敏異,過目不忘,常若夙習”,擅騎射,工詩,尤長于詞。17歲時入國子監(jiān)讀書,“談經史源要及文體正變,老師宿儒有所不及。”18歲時中順天鄉(xiāng)舉人。
19歲參加會試,但在殿試的關鍵時刻患“寒疾”病。按清初規(guī)制,錯過殿試再登考場,要三年以后。在這三年期間,他更發(fā)奮讀書,并在父親明珠的支持下捐資抄刻宋元以來各種儒家典籍的論釋,并開始撰寫《淥水亭雜識》,編輯《通志堂經解》。
納蘭性德對漢文化的學習熱愛以及廣交江南漢族文士,都是在父親明珠的明確支持和贊許之下開展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時年納蘭性德28歲,明珠加贈太子太傅,終成康熙一代朝廷的名臣宰輔。納蘭性德三十一年的生活歷程,都是在父親的順勢中渡過,他的成長獲得家庭提供的富裕物質生活與充分的精神文化條件。同時,也遇有一個學習漢文化的時代,風行俗育。
順治、康熙兩帝少年時都是在孝莊皇后的養(yǎng)育下矢志讀書、學習漢文,“早夜誦讀,無間寒暑,至忘寢食?!钡谒髂帷Ⅵ棸莸人拇蟪驾o政時期,保守勢力抬頭,要求“仰法太祖、太宗謨烈,”保持“淳樸舊制,”抵制漢俗,反對信任漢官,不加區(qū)別地反對一切漢族文化。
康熙清除鰲拜集團后,以明珠為代表的滿族大臣加快了由保守向開放的轉型,對“滿漢一體”有了更進一步的詮釋,對抗傳統(tǒng)的“華夷之辨”,不僅順理成章地接替明朝的正統(tǒng)地位,也從觀念將滿洲置于與漢族同等的地位上。納蘭性德的家庭特別是父親導育,使他得以飛向中華文化的廣闊天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9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