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司馬家族是三國最大的贏家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歷史從來都是很枯燥的,但三國歷史和清朝歷史卻是例外。無數(shù)的男性對三國歷史如數(shù)家珍,可惜他們了解的只是三國演義中的“三國”而不是歷史上的三國;無數(shù)的女性說起清朝后宮跟聊自己的閨蜜一樣,可惜的是電視劇中的后宮,永遠成為不了歷史的主流。
今天聊聊三國。
司馬懿
三國爭鋒的歷史就不說了,說了恐怕也沒人看,結(jié)果是還是魏國大司馬的司馬昭在公元263年滅掉蜀國;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在公元265年逼迫曹魏皇帝退位建立晉朝;更在公元280年滅掉東吳,統(tǒng)一全國。這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歸晉。
無數(shù)的人為司馬懿隱忍所折服,更成為了不少后來從政者的楷模,當然司馬懿確實晉王朝的奠基人。但我們拉長歷史看,更是士大夫家族的勝利。而士大夫家族從東漢登上歷史舞臺,到唐高宗誅滅長孫無忌等等,他們在中國歷史的700多年中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長孫無忌
古代是沒有現(xiàn)在的公務(wù)員考試的,大家熟悉的科舉制度也是最早從隋朝開始的,那時候也是公元600年了,剛開始的時候制度也不是很完善,也沒有成為了主流,直到北宋王朝才建立起來完備的制度。那在這之前怎么官員怎么選拔呢?
名聲。比如漢武帝實行的舉孝廉制度,就是每個郡縣要向朝廷舉薦幾個名聲好的官員,這個不是制度,而是時不時的,比如新皇帝剛登基的時候。所以,那些名門望族就非常的占便宜,首先家族名聲響了就有一群人向他靠攏,形成巨大的勢力集團;靠著名聲能夠獲得官位,更加壯大勢力;這種循環(huán)下去就是甚至于皇帝都要靠他們,他們也樂于效忠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維護自己的地位,東晉時候的“司馬與王共天下”就是一個例證。
我們看看司馬懿的出身: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
人家?guī)状鸀楣?,兄弟還特別多;家族勢力大,人也大??吹竭@里你會不會想,司馬懿統(tǒng)一天下的機會確實要比宦官家庭出身的曹操;織涼席出身的劉備;普通官員出身的孫權(quán)幾率更高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9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