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公孫瓚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孫瓚,字伯圭,“白馬義從”,是一員能征善戰(zhàn)的大將,與江東孫堅齊名。趙云不遠萬里,舍棄袁紹,慕名投奔公孫瓚,多次救其于危難之間。公孫瓚與袁紹的爭霸中,趙云屢立戰(zhàn)功,斬殺袁紹許多戰(zhàn)將。他知曉趙云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卻將其“借”給師弟劉備。難道他就不怕“劉備借荊州,只借不還嗎?”依據演義,分析如下,得出三個原因。
首先,公孫瓚和劉備關系密切,大方將己方大將趙云借給他創(chuàng)業(yè)。公孫瓚曾和劉備共同拜師盧植,是師兄弟,關系還不錯。劉備跟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后,久未被安置,還是公孫瓚的運作下,他才被任命為平原縣令。三國時期,如袁紹和袁術這兩兄弟,不但沒互相幫助,還互相拆臺。公孫瓚和劉備共同拜盧植為師,兩人一同學習,關系融洽。此時,劉備需要混得風生水起的公孫瓚的幫助,公孫瓚能拒絕嗎?
人與人之間禮尚往來,相處越來越近。這時,劉備有求于公孫瓚,或許以后,他公孫瓚也可能向劉備尋求幫助。這都是人之常情。公孫瓚此時兵強馬壯,將趙云借給劉備創(chuàng)業(yè),對自己并無損失,何樂而不為。
其次,公孫瓚為報張飛救命之恩,將趙云借給劉備使用。面對溫侯呂布的挑戰(zhàn),公孫瓚揮槊迎戰(zhàn),不到幾個回合,他抵擋不住敗回。呂布不依不饒,騎著赤兔馬追趕而來,赤兔馬日行千里,眨眼間就到了公孫瓚背后,高舉方天畫戟向公孫瓚后背刺來。千鈞一發(fā)時刻,張飛“圓睜環(huán)眼,倒豎虎須”,口中大喊:“三姓家奴拿命來?!?,掌中丈八蛇矛沖向呂布。呂布只能舍棄公孫瓚,轉身迎戰(zhàn)張飛。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傍邊一將,圓睜環(huán)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zhàn)張飛。
這一戰(zhàn),如果不是張飛出馬挑戰(zhàn)呂布,救回公孫瓚,公孫瓚很有可能被呂布或殺或擒,交代在兩軍陣前。張飛從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戟下救出公孫瓚,對其有救命之恩?!按蠖鞑谎灾x”,公孫瓚雖然戰(zhàn)場上沒有說聲謝謝之類的話,卻記在心里,時刻想著怎么報答。恰巧,張飛大哥劉備出言借兵,公孫瓚借此機會,報答上次救命之恩。
最后,公孫瓚被劉備的仁德所感動,將趙云借給劉備。北海被黃巾余黨管亥圍攻,太史慈奉北海太守孔融之命向平原劉備求援。劉備并未因自己兵馬稀少而拒絕救援,當即同關羽、張飛點三千精兵馳援北海。解了北海之圍后,劉備見到向孔融求援的糜竺。原來徐州張闿見財起意殺了曹操之父曹嵩,曹操以此為借口屠戮徐州。此時的徐州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無奈曹操兵強馬壯,各地軍閥與曹操并無仇恨,默認了曹操的暴行。
劉備聽糜竺述說曹操的暴行后,義憤填膺,表示自己兵微將寡,不是曹操的對手,準備向師兄公孫瓚借兵,再救徐州百姓于危難之中。劉備到了公孫瓚處,說明來意。起初,公孫瓚認為劉備與曹操無愁無恨,犯不上得罪人,后聽劉備純粹為了伸張正義,解救徐州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他果斷借給劉備兩千騎兵,更將自己的得力大將趙云借給劉備。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瓚曰:“我借與君馬步軍二千?!毙略唬骸案柃w子龍一行。”瓚許之。玄德遂與關、張引本部三千人為前部,子龍引二千人隨后,往徐州來。
古代,軍隊就是軍閥的命根子,概不外借,親兄弟也不例外。此時的公孫瓚如此大方,借給劉備兩千騎兵及大將趙云,他是被劉備的仁德所感動了。他認為借給劉備兵馬,是為了制止曹操的暴行,解救老百姓,值得自己這樣做。
總結:于私、于公、于大義,公孫瓚都會將心愛大將趙云借給劉備。他雖然知曉趙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將,或許這次借出,有可能不會再回歸。就像“借荊州”一樣,一去不復返,但是,對于將大義看得很重的公孫瓚,并不計較,還是很大方地將趙云借給劉備,大力支持他的事業(yè)。
為什么說《三國演義》這部書寫得非常好呢?從書中,我們可以學到智謀,學到歷史,學到奮斗的勇氣,還能看到閃光的人性。有時候,我們甚至在現實生活中也能發(fā)現很多三國式的人物。
比如說,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基礎條件很差,但永不放棄宏偉志向的劉備,有時候會遇到個人能力很強,但驕傲狂妄的關羽,會遇到每次都能把大家從危急中挽救出來的趙子龍,會遇到智謀深長而有多疑的曹操。
有時候我們也會遇到公孫瓚。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公孫瓚這個人物。
公孫瓚年輕時候和劉備一齊在盧植老師的門下學習過一段時間,彼此是同學關系。公孫瓚這個人家里條件比較好,又高大威猛,沒人敢惹他。但公孫瓚并不勢力眼,他對老師非常尊敬,對比較弱勢和出身貧窮的同學也多有照顧和保護,養(yǎng)成了一種當“大哥”的習性,在同學中很有威信。
畢業(yè)以后,公孫瓚利用各方面的關系,上下打點,步步高升,在同學們中,他是混得最好的。他很有能力,個性很強,他在北方負責對外防務,態(tài)度強硬,下手狠厲果決,所以他所駐守的地盤,羌胡和匈奴都很害怕他,不敢惹事。朝廷看他很有本事,就給了他一些權力,讓他能自己征召所需要的兵馬,公孫瓚就借這個東風,苦心經營,一躍而成諸侯級的大員。
公孫瓚的實力是很強的,他擁有大漢朝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手下的士兵也非常厲害,訓練刻苦,奮勇敢斗,戰(zhàn)斗力最是強勁。憑著手中這支強悍的部隊,公孫瓚從來不尿任何人。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烽煙四起,此起彼伏,朝廷鎮(zhèn)壓的兵力遠遠不足,公孫瓚的邊防部隊也受調參與平叛。在這過程中,公孫瓚的老師盧植和同學劉備也參與了平叛工作。但盧植老師受到冤屈,劉備也有功不賞,被埋沒了。
公孫瓚因功入京,受到皇帝召見,公孫瓚抓住機會,向朝廷匯報了劉備的功勞,向朝廷推薦劉備,朝廷很給他面子,劉備就從一個臨時工進入國家正式編制,這就是劉備真正起步的開端。
記住,在任何一個時代,你再有本事,也得有人“度”你,你才能發(fā)揮能力。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有人這么輕輕一扶,你的人生就此改變,比你自己努力十幾年都管用。
朝廷發(fā)生了大變局,董卓進京,專權濫殺,擅行廢立,激起天下英雄的義憤,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公孫瓚也在應邀之列。公孫瓚在赴會途中遇到了劉備,他覺得這對劉備是個提升自己的好機會,就把劉備也帶上了。公孫瓚這個人沒什么架子,你強,我未必瞧得上,你弱,我也絕不看不起。他不但對劉備現在的處境感到惋惜,還為小弟關羽和張飛當馬弓手、步弓手而憤憤不平:“此可謂埋沒英雄!”。所以張飛對公孫瓚是很有好感的,后來在虎牢關一戰(zhàn),呂布追擊公孫瓚,張飛就拼了命去救護他。
到了會盟地點,公孫瓚向大家極力抬舉劉備,他的面子別人不能不給,就讓劉備與其他諸侯平起平坐,雖然“居于末位”,但也進入到了諸侯級別。咱們再看袁術怎樣對待孫堅(孫堅當時依附于袁術),人與人之間的心胸是大不相同啊。
十八路諸侯表面上壯大,實際上各懷異心,大家注意到,諸侯中有誰真正上陣廝殺過?呂布連勝數陣的情況下,只有公孫瓚是“揮槊上陣,親戰(zhàn)呂布”,其他諸侯多是觀望,保存實力,甚至還暗中掣肘,互相攻擊。這樣的聯盟當然啥也干不成,最終分裂失敗。
公孫瓚就這股“大哥”的脾性,在哪里都愿意為大家出頭,承擔責任,親自上陣。任何時候,做事情都需要這種有擔當的“大哥”,沒有他們挑頭,沖到最前面,什么事都辦不成。如果沒有公孫瓚的揮槊親戰(zhàn),就沒有張飛斜刺里殺出,也就沒有“三英戰(zhàn)呂布”的千古傳奇。
會盟失敗,諸侯分散,各回各家,劉備勢單力薄,公孫瓚就將劉備安排在自己的地盤上,還給他以正式任命,授予地方上的軍政權力,劉備事業(yè)上的第一桶金就是這樣開始的。
都知道同學情特別寶貴,同學遇到困難你伸出手去幫助過多少?你遇到困難時,同學又幫助過你多少?為啥人家不愿意讓你當“大哥”,你要想想,你能做到公孫瓚這樣嗎?
趙云是在磐河之戰(zhàn)中投奔到公孫瓚帳下的。他救了公孫瓚的命。公孫瓚讓他在后軍主持工作,當然,以趙云的能力,確實有些大材小用了。但公孫瓚并非對趙云不認可,他很欣賞趙云的武藝,立即將他介紹給劉備。劉備那時勢單力薄,只能以感情拉攏,長久為計。人世就是這樣,你對某些人掏肝掏肺,他卻早早地就謀劃著想要挖你的墻角。
劉備發(fā)現,到徐州去救陶謙是一個大好的發(fā)展良機,但他缺兵少將,就向公孫瓚借兵借將,尤其提出,要借趙云。公孫瓚起初還操好心,為劉備擔心,認為他不值得為此得罪權高勢大的曹操,但劉備堅決要去,公孫瓚也支持了他,滿足了劉備的所有的要求。
劉備多么聰明的人,他一去,一封書信就讓曹操退兵了。曹操是怕了劉備?是怕了后方襲擾的呂布?都不是,曹操真正忌憚的是公孫瓚。劉備向公孫瓚借來的兩千兵馬就在城外扎營,旗幟上明顯是公孫瓚的人馬,這就代表了公孫瓚的態(tài)度。你曹操不給面子,雙方爭斗起來,這兩千人馬若有所損傷,以公孫瓚的脾氣,能善罷甘休?曹操可以不給任何人面子,但公孫瓚的面子他必須要掂量一下。所以說,徐州解圍,實際上是公孫瓚的威勢使然。
劉備解了徐州之圍,還與趙云“捉手而別”,淚灑衣襟。確實是梟雄,不服不行,得了地盤還買了人心,這份頭腦遠勝公孫瓚。
公孫瓚后來與袁紹刀兵相見,一場惡戰(zhàn),兵敗自焚而死,從此三國再無“大哥”。
公孫瓚這個人性情過分剛烈,脊梁骨過分堅直,他從來不愿意委屈別人,更不愿意委屈自己,他沒有劉備那種屢敗屢戰(zhàn),四處漂泊屈身寄命的臉面,也下不了曹操那種寧負天下,不教天下負我的狠心,所以公孫瓚一敗即死,能成為一方諸侯,卻難成為天下之梟雄。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會遇到公孫瓚這種人,他有能力,愛面子,愛當大哥,樂于助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愿意扶你一把,在你發(fā)展前進的時候,愿意送你一程。
人,當你的事業(yè)有所成就的時候,千萬別忘了那個曾經把你扶上馬的“公孫大哥”,那是你一生真正的貴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2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