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漢文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大家都知道史書是記載大事的,即使再怎么惜字如金,那也會盡可能的把大事描寫清楚,不過《史記》中的這一段記載讓人實在費解。這句話中的代王不是別人,就是漢文帝劉恒。這句話大致翻譯的意思如下:劉恒在身為代王時期有一個妻子,這個妻子給劉恒生了4個兒子。但是之后這個女人死了,代王也就成了皇帝。不過后續(xù)短短幾個月內(nèi),那個妻子生的四個兒子全部病死,病死之后公卿請求立太子。
這句話里面的問題太多了,代王后為什么死?病死?摔死?還是所謂的無疾而終?而且代王后的四個兒子怎么病死的?為什么會在一起病死?代王后四子在世的時候,為什么沒人請求立太子?為什么這四個人一死就有人請求立太子?難道不怕新立的太子也死了?而且最離奇的是代王后的姓氏都沒有記載。要知道尹姬只是漢文帝的一個妾室都有自己的姓氏,身為漢文帝的正室竟然連自己的姓氏都沒有留下。字越少事越大,這是古今中外通用的定律,這句話這么短的記載其后一定有故事,今天江郎就大家了解下前因后果,看看漢文帝的四個兒子到底是怎么死的。
呂后當(dāng)權(quán),劉呂一家,與國共富貴
呂后是劉邦的妻子,劉邦死后,呂后就開始當(dāng)權(quán)。首先拜呂太、呂產(chǎn)、呂祿為將軍,統(tǒng)領(lǐng)南北二軍,牢牢把握軍權(quán)。當(dāng)軍權(quán)穩(wěn)固之后,呂雉臨朝改制,成為中國歷史上太后專權(quán)第一人。但是呂氏并沒有什么人才雄杰,只靠一個呂雉是撐不起來一個大家族的,呂雉還是要為后代考慮的。為了避免自己死后呂氏一家遭到清算,呂雉開始了一系列的安排。
第一:將反對派王陵明升暗降,卸掉其丞相實權(quán),改虛職太傅任之,硬是把王陵逼得告病辭官。
第二:任命支持者審食其為左丞相,不僅有權(quán)處理丞相職權(quán)范圍內(nèi)的事情,還有權(quán)處理宮中事務(wù),甚至公卿大臣的事務(wù)都需要通過審食其。
第三:封呂太、呂產(chǎn)、呂祿、呂通為王,并且把和呂家有關(guān)系的人封王或封侯,比如封自己女兒的兒子為魯王,自己的外甥呂平為侯。
此時朝廷形成兩大集團,其一是劉氏皇族勢力,其二就是呂氏外戚勢力。呂雉知道呂氏不是劉氏的對手,與其硬碰硬還不如聯(lián)姻。在呂雉的撮合下,呂家女幾乎都嫁給了劉氏。劉恢、劉友、劉建等劉氏成員不愿意娶呂氏女,然后盡數(shù)被呂后清洗掉。呂后的部署就是劉呂一家,盡可能的促進劉呂聯(lián)姻,試圖避免自己一死呂家就被清洗,希望呂家可以與國共富貴。
綜上所述:代王劉恒很有可能也娶了呂姓女,而且其母親曾經(jīng)夢見蒼龍盤在肚子上,和劉邦說過之后劉邦就對其加大幾分寵愛,薄姬也因此懷孕,代王也。而且之前有算命先生還預(yù)測薄姬能生天子,呂后不可能不知道這檔子事,但是呂后在各諸侯王身邊安插黨羽的時候并沒有在代王身邊安插黨羽。那么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呂后疏忽,另一種是呂后對他放心。首先呂后疏忽這一點應(yīng)該不可能,畢竟身處高位的人,一個小疏忽就有可能滅族,很多小決定都是三思而后行的結(jié)果,更別說監(jiān)視劉氏諸侯王這種生死大事了。
呂后不可能對代王放心,唯一可能的就是呂后在代王身邊安插了一個很有地位的棋子,并且這顆棋子能帶呂家走向巔峰。這顆棋子可能在什么位置上?最有可能就是在代王后這個位置上。代王后能為代王生四個兒子,可見其二人也非常恩愛。如果呂氏有不測,或者傳言應(yīng)驗了,代王真是一條蒼龍,那么代王后會成為皇后,而代王后的兒子也會成為太子,呂氏仍舊是外戚家族。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及諸侯畔秦,魏豹立為魏王,而魏媼內(nèi)其女於魏宮。媼之許負(fù)所相,相薄姬,云當(dāng)生天子?!妒酚洝ぞ硭氖拧ね馄菔兰业谑拧罚簼h王坐河南宮成皋臺,此兩美人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告漢王。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jù)吾腹?!备叩墼唬骸按速F徵也,吾為女遂成之?!币恍疑校菫榇?。其後薄姬希見高祖。
皇權(quán)爭奪戰(zhàn)爆發(fā),周勃掌軍,另立新君
盡管呂雉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呂雉一死,呂家就迎來了毀滅性打擊。當(dāng)時周勃跑到軍營,然后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迅速奪取兵權(quán),然后開始強力鎮(zhèn)壓呂氏。有沒有感覺這套流程有點熟悉?沒錯,和曹操的手段如出一轍。不過曹操是挾天子以令不臣,而周勃是握軍權(quán)以立新君。呂氏和劉氏掀起了皇權(quán)爭奪戰(zhàn),不過在軍隊面前呂家是非常渺小的,隨著劉氏諸王的反擊,呂家很快就備鎮(zhèn)壓了,而呂氏族人開始被連根拔起。
大臣們都堅持認(rèn)為后少帝不是劉盈親生的,所以將其廢除,并且開始考慮重新立皇帝。此時是周勃掌軍,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周勃點頭,不然很有可能被定義為呂氏余黨。也正是在那些人思考誰當(dāng)皇帝的時候,代王劉恒的王后死了。代王后的死著實蹊蹺,因為之前并沒有記載有生病,只是一個卒字很容易讓人多想。代王的妾室為竇氏,竇氏曾是呂氏的心腹,如果代王后真姓呂,那么竇氏沒必要去殺呂氏,因為竇氏和呂氏都是一個陣營的,而且此時的竇氏并不知道代王要成為皇帝,所以竇氏的主兇嫌疑基本排除。
那么兇手就鎖定在代王和薄姬的身上了,薄姬本身就和呂氏有淵源,所謂墻倒眾人推,薄姬清算代王后,這還是有可能的。清算了代王后,然后擔(dān)心代王后的兒子復(fù)仇,所以斬草除根。這一套的理論似乎合情合理,但是我們還不能就此定案,因為之后還有一些小細(xì)節(jié)。周勃和大臣們拍板要立代王為皇帝,為什么立代王?當(dāng)時適合當(dāng)皇帝的諸侯王多了,唯獨這種天大的好事砸到一個沒兵沒錢沒權(quán)的窮代王身上?
周勃和劉恒的交鋒,劉恒掌握大權(quán),周勃黯然神傷
劉恒可不傻,你讓我去京城當(dāng)皇帝,這種好事你能給我?但是如果不去,那么很容易遭到清算,因為當(dāng)時的周勃權(quán)利太大了。權(quán)衡利弊之后,劉恒讓他舅舅去京城看看是什么情況。薄昭到了京城見了那些大臣,那些大臣說薄家人善,所以立劉恒為帝。說白了,薄家和劉恒都不咋地,沒有什么大權(quán)利。這樣看就能理解為什么立劉恒為帝了,因為外戚專權(quán)時代結(jié)束了,而周氏專權(quán)即將到來。周勃手握大軍,想要治劉恒簡直是輕而易舉,“屠龍人終成惡龍”這種事情在歷史上無數(shù)次發(fā)生。
劉恒到了京城的時候,周勃當(dāng)著大臣的面和劉恒說我有點事想告訴你。但是周圍大臣說有事當(dāng)面說,周勃顯然不想當(dāng)面說,所以就沒有說什么事。于是就出現(xiàn)了未央宮的一幕,未央宮門口有十來個人,手持利器阻止劉恒進未央宮。但是周勃來了之后,那些人就讓劉恒進了未央宮,很明顯周勃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我能立你,也能廢你。此事劉恒也不是傻子,他當(dāng)然要思考周勃想和他說什么。他想來想去,想來想去,然后四個兒子都死了。
《史記·呂太后本紀(jì)第九》:代王即夕入未央宮。有謁者十人持戟衛(wèi)端門,曰:“天子在也,足下何為者而入?”代王乃謂太尉。太尉往諭,謁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聽政。夜,有司分部誅滅梁、淮陽、常山王及少帝於邸。
這四個兒子怎么死的?周勃殺死的嗎?開什么玩笑,誰敢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殺皇子?劉恒在繼位的時候就讓自己的心腹擔(dān)任郎中令和衛(wèi)將軍,這兩個官職是掌握京城和皇宮軍隊的,如果周勃堅持用武力殺死那四個人,那么勢必會發(fā)生政變,但是并沒有發(fā)生政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一個人,那就是漢文帝。只有漢文帝有能力殺四個兒子,也有能力把這件事抹平。
為什么漢文帝要殺四個兒子,因為這四個兒子是呂氏血脈,周勃是誰?是鏟除呂氏的人。如果這四個兒子掌權(quán)了,那么勢必會秋后算賬,周勃的下場可想而知。漢文帝不明白這個道理嗎?只要這四個兒子在,周勃一定不會安分。所以這四個兒子消失了,而漢文帝也坐穩(wěn)了統(tǒng)治。隨后漢文帝卸掉周勃的權(quán)利,并且將其趕回封地。并且讓其鋃鐺入獄,如果不是太后求情,韓信的下場就是周勃的下場。對此史書還記載過,周勃回到封地之后一直擔(dān)心被殺,所以常常披著鎧甲見人。周勃擔(dān)心誰殺他?只有漢文帝。漢文帝為什么殺他?我想和四個兒子的死脫不了干系。
綜上所述:呂后死后,最高權(quán)力陷入空檔期,而在這一段時間權(quán)力最大者無疑就是以周勃為核心的反呂派。在對呂氏家族進行清洗的時候,代王劉恒或者薄姬兩個人很有可能為了避免牽連所以對代王后下手,當(dāng)然也不排除是自然死亡的現(xiàn)象。而劉恒的四個兒子很顯然是被人殺害的,因為四個人幾乎同時期死亡,這個可能性太小了。但是這四個人又很難死于他手,畢竟誰也不敢承擔(dān)殺龍子的罪過,最大的可能就是漢文帝為了坐穩(wěn)統(tǒng)治,為了讓反呂派安心,所以自己動手解決了四個兒子。如果是其他人的話,史書不可能那么干凈,只有皇帝才能讓史書閉嘴,才能寫出完美無瑕的史書。
漢文帝解決四個兒子并不只是讓周勃安心,他的目的是讓所有反呂派安心,因為如果這四個人有一個人大權(quán)在握,那么他們這些反呂派很有可能都會被清算。在這四個人沒有被解決之前,所有參與過誅呂事件的人都不能幸免于難。而至于周勃,他很有可能跌落神壇,原本一個匡扶劉氏的人也很有可能成為權(quán)臣。所謂的周勃無辜入獄,這一點其實并不一定無辜?,F(xiàn)在史學(xué)界最缺少的史料就是代王后出身的問題,如果有史料能證明代王后是呂家的人,那么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4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