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貴人是什么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乾隆這輩子女人不計其數(shù),光登記在冊有名有姓的后宮佳麗就有四十幾位,加上南下巡游期間邂逅的,類似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這樣的民間女子,估摸著乾隆這輩子臨幸過的女子怎么著也得上三位數(shù)吧,乍一看這個數(shù)字不算多,但跟其他皇帝相比,特別是跟乾隆老爹雍正一比較,乾隆的精力就比雍正好旺盛的多。不過嘛,女人再多皇后也就那么幾位,雍正在位13年,就兩個皇后,其中鈕祜祿氏還是雍正駕崩后乾隆冊封的。
反觀乾隆,在位60年,皇后也才三位,其中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也是嘉慶登基后冊立的,也就是說乾隆生前也就冊立過兩位皇后。乾隆的三位皇后,無疑是乾隆心目中地位最高的三個女人,但也是活得最累的。皇后作為六宮之主,其實跟太子有類似的苦衷,皇后是眾妃嬪的楷模,太子則是眾皇子的表率。但其實不管是皇后還是太子,在眾人心中不過就是靶子,陰暗處有多少雙狠毒的眼睛盯著這兩個位子,妃子爭著拉皇后下馬取而代之,皇子們眾志成城扳倒太子好自己上位。
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十幾歲便做了弘歷的嫡福晉,乾隆登基她順理成章地成了皇后,兩人本來是青梅竹馬、伉儷情深,可連續(xù)地喪子之痛令富察氏痛苦不堪,以至于富察氏憂思成疾,三十幾歲便去世了。富察皇后過世第二年,繼皇后輝發(fā)那拉氏成了六宮之主,可是這個位子是那么好做的嘛,繼后之前稱嫻妃,以嫻靜淑德聞名,可是當了皇后以后,乾隆便覺得她不在嫻了,竟敢削發(fā)以明志,乾隆一怒之下收了她的皇后璽印,實際上廢了她的皇后之位,被廢之后也沒撐多久就病逝了,享年48歲。
繼后去世后,乾隆的后位就一直空著,即便是后來魏佳氏得寵,乾隆為了保護魏佳氏母子,也沒有冊立魏佳氏為皇后,嘉慶登基后才冊立魏佳氏為孝儀純皇后,然而魏佳氏也命薄,48歲時也走了。三位皇后都沒活到五十,看來乾隆的皇后不好當。跟三位皇后相比,乾隆后宮中有一位妃子算是活得最輕松了,她便是白貴人柏氏。柏氏出生年不詳,只知道她在乾隆十三年被封為常在,自此在常在的位置上呆了46年,直到乾隆六十年才升為貴人。
那時的她估摸著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柏氏一生沒給乾隆生過一兒半女,對柏氏來說這大概算幸運了,雖然不能母以子貴,但也為自己穿上了安全的外衣,至少沒有人會把她當做自己的威脅。柏氏一直活到嘉慶年間,于嘉慶八年去世,當時大概七十來歲,跟三位皇后相比,柏氏著實算高壽了。她能在后宮這座險惡的黑暗森林里生存這么久,唯一的原因就是她的淡泊,與世無爭、輕松自在。想想三位皇后都活得那么辛苦,不知道她們會不會羨慕柏氏呢。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代帝王中最長壽的人,他在位握權(quán)60年,退位后又做了3年的太上皇,享年89歲。根據(jù)書籍記載乾隆皇帝的后宮多達五十幾位妃子,但是乾隆長壽不代表他的妃子長壽,乾隆皇帝駕鶴西之前也熬走了很多妃子,后宮中只留下8人。
乾隆駕崩后嘉慶皇帝才真正的繼位,嘉慶皇帝剛上位就面臨著國庫空虛的嚴重問題。當然有這和珅這位“大財主”在這些問題也好解決的多。
還有乾隆留下的8位“后娘”,自古以來,中國皇帝都遵循著“以孝治天下”的理念,當時滿清的貴族也十分提倡孝道的文化。對此,嘉慶皇帝把8位“后娘”安頓在后宮,免得遭受天下人的笑話。
冊封先帝妃子乾隆皇帝死后共留下:婉貴妃陳氏,穎貴妃巴林氏,惇貴妃汪氏,芳妃陳氏,恭嬪林氏,晉妃富察氏,白貴人,鄂貴人。
婉貴妃陳氏
陳氏是乾隆留下的妃子中最長壽的,她很低調(diào),總是一幅與世無爭的姿態(tài),為此不受乾隆的待見,也正是因為她有一顆與世無爭,從不爭風吃醋的心才得以壽終正寢。嘉慶皇帝一直很尊敬她,封陳氏為“婉貴太妃”,位于壽康宮諸太妃之首,享年92歲高齡。
穎貴妃巴林氏
巴林氏比乾隆小上20歲,當初嫁給乾隆的時候還不到20歲,青春活力,深受乾隆的喜愛,乾隆在世的時候巴林氏已經(jīng)從貴人升到了妃子,嘉慶繼位后,又冊封她為太妃
惇貴妃汪氏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汪氏的女兒是乾隆許配給和珅兒子的固倫和孝公主,根據(jù)相關(guān)記載,乾隆對這位女兒是出了名的喜愛。汪氏也沾了女兒的福,受到了乾隆的寵幸。之后嘉慶扳倒了和珅,又因為汪氏與和珅是親家關(guān)系,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晉升。
芳妃陳氏
陳氏是乾隆游巡揚州時遇到的民間女子,乾隆生前陳氏還只是一個嬪,之后乾隆駕鶴西去,嘉慶皇帝又冊封陳氏為“太妃”,陳氏在乾隆死后的第三年里,因身體虛弱又多加疾病也去世了。
恭嬪林氏
林氏的命運就很坎坷了,她是最后來到乾隆身邊的佳麗,但是因為身世低微,相貌在眾妃子中又不出眾雖然能彈會唱又處于風華正茂的年齡。但是乾隆偏偏不喜歡她,所以林氏一直在貴人的位置上呆了43年,直到乾隆快死時才冊封為嬪,之后嘉慶也一直沒有晉升她。
晉妃富察氏
富察氏入宮的時間也十分的晚,她是乾隆退位后娶的老婆,被嘉慶皇帝選中入宮伺候乾隆。那個時候的乾隆已經(jīng)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乾隆娶她是因為她的身份,她是乾隆最喜愛的富察皇后的孫女,身上留有富察家族的血脈,最關(guān)鍵是與富察皇后長的很像,乾隆去世后她也沒有的帶嘉慶的冊封。
在人們的印象中,乾隆應(yīng)該是一個對母親孝圣憲皇后(甄嬛原型)十分孝順的皇帝,反倒是《甄嬛傳》中所演繹的只是表面上的和氣而已,其實,如果仔細翻閱相關(guān)史料,就會發(fā)現(xiàn)乾隆對母親并非那么千依百順,比如說繼后去世后,孝圣憲皇后要求兒子乾隆在八旗中再選一名貴女,冊立為皇后,這名貴女很有可能就是后來的順貴人,但乾隆最終也沒有再冊立皇后。
今天筆者講的是乾隆初年一位十分得寵的妃子,為了她,乾隆還曾與母親孝圣憲皇后翻臉,這個女人便是怡嬪。
康熙六十年四月初六,怡嬪柏氏出生于江蘇一戶尚算殷實的人家,家中有九個伺候的仆人,如果不沒有意外發(fā)生,怡嬪長大后極有可能會嫁給一個門當戶對人家的公子,因為以她的出身,是沒有資格進入皇宮的。
然而,清朝康熙到乾隆時期,江南地區(qū)官員有向朝廷進獻美女的慣例,沒想到怡嬪卻成為這些被進貢女子中的一員,就這樣,大約在乾隆五年,19歲的怡嬪被送入皇宮,對此史料如下記載:
?通官金普柱輩言,胡帝昨歲得十九歲美女,色可傾國,極寵溺。皇太后責其沈惑皇帝,以此之故,不入見其母。頻作原明之行,挾此姬游樂之計,而避其母之責言也云云。?
根據(jù)《承政院日記》與訪清朝鮮官員記載,當時乾隆可謂是沉迷于酒色,對怡嬪非常寵愛,皇太后(孝圣憲皇后)擔心怡嬪魅惑皇帝,耽誤朝政,于是便對這位寵姬(怡嬪)進行了責罰,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乾隆竟然為此生氣不與母親相見,領(lǐng)著寵姬(怡嬪)頻繁地去圓明園游玩,以此來躲避皇太后的責罰。
有四件事能夠看出當時乾隆對怡嬪的寵愛。
第一,乾隆六年二月,乾隆下旨將柏氏詔封為怡嬪,與此同時,受到詔封的還有嘉妃、愉嬪與舒嬪。大家不要忘了,怡嬪是乾隆五年才入的宮,短短一年便晉升為嬪位,再聯(lián)系一下她的出身,可見其受寵之榮。
第二,乾隆六年二月,就在怡嬪被封為嬪沒幾天,乾隆將從盛京送來的奶餅、蜜餞山楂和黑棗賞賜給皇后與各位妃嬪,此外還額外賞賜給怡嬪二匣果干,這份額外賞賜就連孝賢皇后都沒有。
第三,乾隆七年乾隆下旨,令怡嬪家人入旗,編入內(nèi)務(wù)府正黃旗通源佐領(lǐng)下,隨后,江南右布政使司安寧便將怡嬪的家人統(tǒng)統(tǒng)接到了北京,乾隆賞賜了一定的田地、房屋及財產(chǎn),并安排怡嬪的幾個兄弟入內(nèi)務(wù)府當差。
第四,乾隆十年,怡嬪的妹妹小柏氏通過內(nèi)務(wù)府宮女選秀進入皇宮,于乾隆十三年被賜封為常在,稱柏常在。
不過,就在乾隆十年之后,怡嬪似乎便失去了寵愛,史料中再也很難見到與她相關(guān)的記載,唯一的一次記載便是乾隆十七年,怡嬪隨乾隆、繼后、嘉貴妃、穎嬪一起到東陵參加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與哲憫皇貴妃的奉安典禮。
五年后,即乾隆二十二年的五月十五日,怡嬪病逝于宮中,年僅36歲,乾隆下令輟朝二日。至于怡嬪的妹妹小柏氏(柏常在)則長時期得不到晉升,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才象征性地被晉封為白貴人,是一個真正的無寵之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