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官場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官老爺其實也是兵,誰的呢?皇帝的,那也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各位有沒有關(guān)注過,就說這個古代官員離任之后所發(fā)生的那些趣聞,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說實話,這可真是一幕幕五花八門的悲喜劇,有的那是依依不舍,哭聲震片,有的鞭炮齊鳴,歡呼雀躍,還有的詛咒謾罵,簡直什么趣事都有,而且很有創(chuàng)意。今天就跟大伙來分享這方面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說實話,過去老百姓活著挺憋屈的,對官員的貪污腐敗恨的那都是牙齒癢癢,但是無能為力。所以怒氣和怨恨只有在他們離任的時候,才能夠得以發(fā)泄。你比如說唐朝大歷年間就是唐代宗李豫執(zhí)政期間有一個縣太爺離任,當?shù)乩习傩站退土艘粔K匾。這匾上寫了四個大字,天高三尺。這縣太爺可能文化水平也不是太高。以為這匾是夸獎自己明鏡高懸,于是呢,就滿心歡喜地接受了,就把這匾拿回了家。老爺子看到之后就在琢磨這是啥意思呢?他也知道自己的兒子也是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老百姓送這天高三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終于有一天。這老爺子是悟出了門道,就給他兒子說此匾文乃詛咒之意,天高三尺者并非天高而是地太低。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這地皮被那個貪官都刮去了三尺,這不就等于天高了三尺嗎?說實話,這四個字真是把這個貪得無厭搜刮民財?shù)目h老爺刻畫得真是入木三分。所以說,民眾的智慧真是無窮的,用這種方式進行諷刺,我只能給滿分評價。還有一個宋師的故事,講的是什么呢?說的是某縣太爺在離任期間對老百姓,那真是敲骨吸髓傷天害理的事做絕了,把錢財搜刮的那就一干二凈,到他離任的時候再也沒有什么可以搜刮的,可是他仍然不甘心啊。這山這水好風(fēng)光,你也想帶走?怎么辦?
這貪官挺有主意,眼睛一轉(zhuǎn)主意就來,還叫人拿來一把折扇,讓人把當?shù)貎?yōu)美的山水,都花在了扇子上這才滿意而歸了。這老百姓其實敢怒不敢言,但一切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所以在貪官離任的時候,老百姓就編了四句詩送給他,而且那是口口相傳是怎么說的呢?來時修鎖去十分,關(guān)閉名才一掃空,好山好水一模具,菱形寫入畫圖中,真是這個貪官的形象躍然詩中,真是惟妙惟肖。那除了宋師,還有送對聯(lián)的,說五代后晉的宋州節(jié)度使趙在禮,聽名字挺有文化的,但是凈干一些沒有文化的事,他在任上那是弄權(quán)謀私,強睜瞌睡,那搞得叫一個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所以,在他離任的時候,鄉(xiāng)民在崖門上就貼了一副對聯(lián),以示歡送,對聯(lián)是怎么寫的呢?上聯(lián)早去一天天有眼,下聯(lián)失去此地地?zé)o痞,可見老百姓對貪官已經(jīng)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所以說,這個一臭扁一處是一處,對聯(lián)的發(fā)明那是對那些為政不廉的貪官污吏,生動的一種描繪一種刻畫。當然,歷史上有貪官,那肯定是有清官的,對清官離任,老百姓那更是要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于是,各種表達敬意的方式就閃亮登場。
咱再講一講啊,比如說秦漢時期青光離任的時候,民眾就請人寫一篇歌功頌德的文字,然后刻在石頭上,并且要立在顯要的位置上,這時間一長就變成了一種儀式,是讓老百姓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這種形式遇到了新問題,什么問題呢?就是后來,即使是貪官,他們要走的時候也是要看到德政碑立起來之后他們才走,否則就賴著不走,這就造成后任無法上班,影響國家機制的正常運轉(zhuǎn)了。所以到了唐朝,政府就下令不允許個地方再立這個德政碑了,否則立的碑不僅要拆除,而且責(zé)任人還要挨打一百大板了。如果實在是愛民如子,老百姓哭天喊地的要給官員立碑。那怎么辦呢?還有一個救濟的辦法,就是地方可逐級上報給吏部,吏部同意之后就可以理賠了。
但是后來,老百姓覺得申請一個立碑程序太復(fù)雜了。有時候中央審批下來,官員早離了好幾個月了,剛才我們已經(jīng)說了老百姓的智慧,那真叫一個無窮。所以面對困難,萬民傘就應(yīng)運而生了。什么是萬民傘呢?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離任官員平時就像一把巨傘一樣,保護著這些老百姓,而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送了三月多,能表示這個官員越有面子。說實話,這種萬民傘既能表達對清官的這種敬意之情,又沒有這些繁瑣的審批手續(xù),所以很快就在全國各地流行開來,據(jù)說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米芾在他離任的時候就收到了老百姓自發(fā)送的萬民傘多達千余把。
這讓米芾她的臉上倍兒有面子,說道米芾其實他還有一個故事,叫做什么廉池,講的是什么呢?說這個米芾在主政漣水的時候,漣水在哪呢?就今天江蘇省漣水縣,他在離任的時候特意將自己的筆端殘墨在池水當中清洗。這是干什么呢?以表示自己來清去白,因為米芾確實為官清廉,所以后人還將他這個清洗筆墨的水池整修,新命名為廉池。據(jù)說,現(xiàn)在的漣水縣還將米芾洗墨池建設(shè)成為了廉池文化的景觀,來弘揚廉政文化。
我們再講講遺愛靴,愛靴并不是老百姓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是在宋清關(guān)時的一個意外的收獲。這個故事也挺有意思,說這個唐代有一個官員名字叫崔榮。他在擔任華州刺史的時候做了許多的好事,所以他在離任的時候,老百姓舍不得他走,就攔在路上??墒菦]想到用力過猛,老百姓就脫掉了這個崔榮的官靴,但是老百姓卻是如獲至寶,稱之為一愛靴。于是脫官靴后來就成為官員離任時的一種意識了。就說官員離任走的時候,如果有老百姓攔路,官員的就會伸出自己的臭腳丫子。
主動的讓老百姓脫掉自己的官靴,得到靴子的地方百姓會經(jīng)過精心的包裝,然后把他釘在城門上供著,讓人瞻仰參觀。據(jù)說康熙年間,上海人民在送某任知縣的時候,老百姓圍在一起要脫知縣的靴子,那場面可真是把酒痛哭,知縣大老爺那感動的也是痛哭流涕,還無法成行。據(jù)說靴子就被脫去了四十余只,準備的都很充分吧。
由此可見,當官的如果真是為老百姓辦了事情,老百姓肯定是會記住這份情誼的。再比如說明代的清官海瑞,被老百姓譽為是包青天海瑞,在離任淳安縣縣令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的供桌上擺放一碗碗清水和一面面鏡子。這是干什么呢?告訴大家,這是以此來頌揚這位清官清如水明如鏡的官德。這真是功過是非蓋棺定論。離任,那就是一面鏡子,一個為官者政績?nèi)绾?,名聲好?當他離任之后,老百姓是看得最清的,定論也是最真的。這是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
主要的原因還是貪官不敢拿將士的撫恤金,他們?nèi)绻昧诉@筆錢的話會他會麻煩,甚至可能會因為這筆錢得個殺頭的罪名,所以說才不敢貪,而賑災(zāi)的錢他們只要不往上報,官官相護的話,還是有可能不被人發(fā)現(xiàn)的。
一、貪官喜歡欺負的是百姓
所謂貪官就是從通過自己的權(quán)利去拿到一些不正當?shù)睦?,而貪官最喜歡拿的就是老百姓的財產(chǎn),因為百姓之間直接是受當?shù)毓賳T的控制,而且如果沒有向上一級報告的渠道的話,那么百姓就沒有翻身的地方,所以說哪怕只是一個縣令,如果當?shù)氐木用駴]有任何報告的渠道,那么他也是這一個地方的土皇帝,這些普通的老百姓也是不敢去招惹的,只能夠像羔羊一樣任由他們宰割。
二、貪官只會欺軟怕硬
貪官最喜歡是貪污老百姓的錢,因為老百姓軟弱所以他們才敢下手,而陣亡的將士則就不一樣了,他們每個人都是經(jīng)過生死般的磨練,而且數(shù)量眾多,如果在軍隊中有與陣亡將領(lǐng)交往較好的人的話,他們之間的感情絕對是親如兄弟一般的,連自己兄弟的撫恤金都被人貪污了,那么他肯定是寧死也要把這個官員拉下馬的。
三、將軍在軍隊中的維護
為一個軍隊的將領(lǐng),首先要有的基本素質(zhì)是要有自己的威望,才能夠去統(tǒng)治好這一個軍隊,而能夠快速增加自己威望的方式之一就是保護自己手底下陣亡將士的撫恤金不被其他人偷走,如果一個普通的士兵知道自己的將領(lǐng)連自己陣亡后的撫恤金都保護不了那該有多么寒心啊,更不要提什么威望了,所以說貪官想要拿走陣亡將士的撫恤金是非常難的。
翻翻二十四史,人們就會明白,有名有姓并且貨真價實的清官,不過幾十位。明末清初優(yōu)秀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張岱,在所著《夜航船》卷七“清廉類”中,扳著指頭數(shù)了很久,也不過找出40位清官。物以稀為貴,況人乎!這些清官的相關(guān)事跡,大部分都很感人。如北齊彭城王高攸自滄州召還,老百姓紛紛拿著食物歡送他,說:“您在滄州,只飲這里的水,從未嘗過百姓的飯菜,今天我們謹獻上粗茶淡飯?!备哓芨袆?,但也僅吃一口,不愿占百姓的便宜。又如隋朝趙軌在齊州做官,后入京,父老送別,說:“公清如水,請飲一杯水,以代替我們獻錢?!壁w軌愉快地一飲而盡。上世紀80年代,有一出京劇《徐九經(jīng)升官記》,后拍成電影,轟動一時。徐九經(jīng)是確有其人的。他在江南句容當縣令,任滿后調(diào)走,百姓戀戀不舍,說:“公幸訓(xùn)我!”徐九經(jīng)答道:“唯儉與勤及忍這三個大字。”他曾經(jīng)在大堂上畫了一棵菜,上題“民不可有此色,土不可無此味?!毙炀沤?jīng)走后,百姓將他畫的菜刻在石上,并寫下“儉、勤、忍”三字,稱為“徐公三字經(jīng)”。這三個字,在中國政治史上實在是可圈可點的。不能甘于清貧淡泊,就當不了清官。
戰(zhàn)國時魏國的鄴令西門豹,“清克潔懿,秋毫之端無私利”,真是難得。他的治水投巫、破除“河伯娶婦”惡俗的故事,至今仍廣為流傳?!芭[直奪比干心,苦節(jié)還同孤竹清。龍隱海天云萬里,鶴歸華表月三更。蕭條棺外無余物,冷落靈前有草根。說與旁人渾不信,山人親見淚如傾?!边@是明代蘇州人朱良寫的歌頌海瑞的詩,與一般頌詩,不可同日而語。這是因為:萬歷十五年(1587)十月,74歲的海瑞以老病之身卒于官舍后,他的同鄉(xiāng)蘇民懷檢點其遺物,只有竹籠一只,內(nèi)有俸金八兩,舊衣數(shù)件而已。時人王世貞以九字評之:“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敝炝加H睹海瑞如此簡樸的行囊,以及士大夫湊錢為海瑞買棺的情景,感慨萬分,惟恐后世人不相信有這等事,特地寫下這首吊海瑞詩,以期與山河作證,讓海瑞的兩袖清風(fēng)長留人間。事實上,海瑞生前儉樸到一般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張破席上,蓋著夫人的舊裙,以至有道學(xué)家攻擊他作“偽”,這無疑是對海瑞的污蔑,這種人是無法理解海瑞的。
清官少的原因之一,是難過家庭關(guān)。清官張瑋曾經(jīng)慨而言之:“為清官甚難!必妻子奴仆皆肯為清官,而后清官可為,不然則敗其守矣。”難得的是,張瑋家人都理解他、支持他。張瑋病死于京師后,其棺運抵毗陵(今常州),因無錢下葬,只能停于荒寺。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其妻患病,無錢抓藥,后竟饑寒而死,令人無限感慨!顯然,清官賴以生存的小環(huán)境至為重要,亦即妻兒、部下是否貪心。若老婆、孩子成天念叨好吃好喝、穿金戴銀,并與他人比較,說某某僅為七品小官,現(xiàn)已置下綢緞鋪、木材行;部下動輒說有權(quán)不用,過時作廢,過了這村,便無此店,趕緊能撈則撈,反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網(wǎng)雖大,畢竟多漏。試想,在這樣的小環(huán)境下,為官欲冰清玉潔,又談何容易!張瑋說的“為清官甚難”,實在是肺腑之言。
惟其如此,明代清官江一麟夫婦相規(guī)的事跡,很值得稱道。江一麟是婺源人,在地方做官有廉聲,被調(diào)至京中任部郎。將北行,他取出俸銀十兩,令州民趙鍔修船。及登舟,見修理一新,問花了多少銀子?趙鍔說十兩。江一麟不信,認為十兩銀子不夠,便暗查各色工匠費,實際上花了二十多兩銀子。于是又取銀六兩,扇子三十把,墨二斤,折銀四兩多償還。趙鍔不肯收,但因江公堅持,只好收下。江夫人一向賢惠,謂公曰:“既知十兩,即當如數(shù)償之,而則以扇墨酬其勞可也,何必又用這些折銀?”江公不禁臉紅,趕緊又補了4兩銀子,趙鍔更加不敢收下。江公生氣地說:“乃使我不如一婦人耶?”清初作家龔煒對此評曰:“予以公之償鍔已足,夫人猶以為歉,公以夫人之語,而猶以不如婦人為嫌。其平日之善善相規(guī),施德于民者盡哉!”筆者認為,這個評論是公允、深刻的,因感慨于此也寫過一首打油詩:妻賢淡泊在陋巷,居家嚴分公私賬;后院倘若有貪婆,清官肯定無指望!
正因為此,不甘沉淪于腐敗泥淖的清官,不得不挖空心思安撫子女。明代前期陜西山原人王恕,歷任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吏部尚書等職,掌權(quán)50余年,壽至93歲。他為人剛正清嚴,始終一致。他的兒子見他兩手空空,面露難色。王恕對他說:“你怕窮是不?咱家歷來有積蓄,不需要做官時像糧倉里的老鼠那樣?!彼渥拥胶笳?,指一處說:“這里是藏金的地方,有一窖金?!敝噶硪惶幷f:“這里是藏銀的地方,有一窖銀。”他死后,其子去挖掘,“皆空窖也”。王恕為保持清廉品節(jié),可謂煞費苦心。事實上,歷史上的著名清官,其妻、子無一不是甘于清貧者。
清官的精神風(fēng)貌,還不止于清廉自守。他們不惜丟掉烏紗帽,毀了所謂錦繡前程,甚至不惜犧牲身家性命,與貪官污吏、豪強權(quán)貴抗爭;更有甚者,則敢于犯顏直諫,抨擊皇帝的誤國政策、荒唐行為,這又多么需要無私無畏的勇氣啊!如宋代的包拯,在仁宗提拔張貴妃的叔叔張堯佐時,上殿直諫,“反復(fù)數(shù)百言,言吐憤疾”,濺了仁宗皇帝一臉唾沫星,直到皇帝將錯誤任命“罷之”為止。包拯如此剛正不阿,難怪當時京師吏民畏服,稱頌“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庇秩缑鞔S著封建專制主義的不斷加強,皇帝被進一步神化,導(dǎo)致君臣隔閡,大臣見皇帝,竟以召對為可怪,一逢召對,便手足無措,只知道連呼萬歲,趕緊磕頭。而至明中葉后,某些大臣覲見時簡直如坐針氈,甚至嚇得當場昏死過去,大小便失禁。但是,偏有不怕死的清官,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批所謂龍(皇帝也)身上的逆鱗。海瑞罵了嘉靖皇帝后,備好棺木,訣別妻子,準備慷慨赴死,已為人們熟知;另如,天啟二年(1622)四月,御史帥眾在奏疏中竟然敢于說“內(nèi)外朝萬歲呼聲聒耳,乃巫祝之忠”,這又需要何等的膽識!果然,皇帝閱疏后大怒,說“帥眾不許呼朕萬歲,無人臣禮!”幸虧首輔葉向高多方保護,帥眾才幸免于難。這種大無畏的氣概,是“殺生成仁,舍生取義”的生動表現(xiàn)。封建社會的官吏,幾乎無官不貪,枉法者不可勝數(shù)。海瑞等人能不貪贓枉法,僅此一條,已堪稱出污泥而不染,足可流芳百世了。
現(xiàn)在,中國歷史已進入21世紀。如果用今天的眼光來審視歷史上的清官,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當百姓手中無權(quán),“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時,才會在絕望中盼救星,呼喚青天大老爺能愛民如子。然而,最好的清官仍然是老爺,最好的百姓不過是兒子。什么地方百姓大呼包青天之日,一定是他們已經(jīng)被侮辱、被欺凌之時。清官是封建時代茫茫黑夜里的昨夜星辰,他們絕不代表未來。在健全的民主、法制社會里,人們憑借民主和法律來保護自己,而無需乞靈于清官。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才是我們不懈的呼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4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