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當中,流傳下來很多經(jīng)典故事,比如關羽這個人物就有非常之多的典故,像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義釋曹操、刮骨療毒、單刀赴會等等。猛將趙云更是長坂坡七進七出救下阿斗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而在三國當中典型的智者代表諸葛亮一生中留下的典故更是非常之多。
比如草船借箭、舌戰(zhàn)群儒、空城計等經(jīng)典故事,都是讓人難以忘懷。而關于諸葛亮最出名的故事那還是三顧茅廬,當時劉備從徐庶口中得知當?shù)赜形慌P龍先生非常的有名,于是下定決心去拜訪,這就是“走馬薦諸葛”的由來。而之后劉備三兄弟一起去見這位傳說中臥龍先生。但是卻一波三折。
第一次見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就在屋內睡覺,但是門外小童卻是謊稱自家先生正在外出,劉備只好回去,第二次來的時候還是沒能見到諸葛亮本人,這時候張飛坐不住了,心想這個臥龍先生也太會耍大牌了,于是要沖進去將孔明給請出來,但是卻被劉備制止了,劉備又無功而返。第三次的時候劉備終于如愿的見到了諸葛亮。
諸葛亮這才將劉備請到屋內談話,這就是經(jīng)典故事三顧茅廬的由來,劉備禮賢下士經(jīng)受住了考驗,得到了孔明的賞識,而作為回報,諸葛亮給劉備提出了千古論斷“三分天下”,劉備大為驚奇,奉諸葛亮為軍師。劉備算是諸葛亮這匹千里馬的伯樂,兩人在日后創(chuàng)造了一段傳奇,而就在諸葛亮臨走之時,有人卻說孔明敗了。
這人就是大隱士司馬徽,在孔明下山之際,他說了10個字“亮雖得其主,卻不得其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雖然諸葛亮遇到了一位真正的主子,但是卻已經(jīng)為時已晚了。大家可以想想看,劉備請諸葛亮下山的時候已經(jīng)不年輕了,諸葛亮是有才能,但是提出三分天下這個計劃注定就不會短時間結束紛爭。
因此司馬徽才會斷言孔明必敗。那個時候的劉備已經(jīng)不年輕了,他在桃園結義時已經(jīng)28歲,中原漂泊數(shù)十載還是一窮二白,諸葛亮要輔佐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物何其困難,而之后好不容易為劉備建立起一點成就,一場夷陵之戰(zhàn)就毀傷大半,諸葛亮焉能不敗?最終諸葛亮北伐失敗,自己身死五丈原,當初司馬徽說的那番話也字字應驗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5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