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杜立德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公元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北京城內(nèi)漫天雪花,康熙帝卻沒有心情欣賞雪景,因為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孝莊(謚號)病重,康熙日夜侍奉湯藥,但孝莊年事已高,還是在臘月二十五日這天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享年75歲。
孝莊太皇太后先后扶持順治(福臨)、康熙(玄燁)兩代幼主,“統(tǒng)兩朝之養(yǎng)孝”,康熙曰:
“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p>
毫無疑問,康熙和祖母的感情深厚,孝莊的去世,讓康熙極為悲痛,關(guān)于孝莊的喪儀,康熙也極為重視,《清史稿·圣祖本紀》記載:
上哭踴視襝,割辮服衰,居慈寧宮廬次。甲戌除夕,群臣請上還宮,不允。
意思是說,康熙作為孫兒,親自割辮服衰,在慈寧宮守著孝莊的靈柩,到了除夕夜那天,群臣勸康熙回去休息,康熙仍不回去。
其實,不僅是康熙尊敬孝莊,就連清朝的許多老臣對孝莊太皇太后也十分敬佩??揿`那天,群臣依次跪拜孝莊靈柩,康熙見一位老臣顫顫巍巍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康熙大驚,連忙對他說:“愛卿快快請起,你身體不好,不用一直跪拜!”康熙又招呼旁邊的大學士張英(張廷玉的父親),讓張英攙扶著這位老臣。這位老臣的名字叫杜立德,比孝莊年長一歲,當年76歲。
《清史稿·卷二百五十》記載:
二十六年,太皇太后喪,(杜)立德詣京師哭臨,上念其老病不任拜起,命學士張英扶掖以行,慰勞甚至。
杜立德是何許人也,為何能得到康熙如此厚愛呢?
杜立德,字純一,直隸寶坻(今屬天津)人,此人出生于萬歷年間,少年成名,在崇禎年間考中進士,但不受明朝重用。后來清軍入關(guān),杜立德被順天巡撫宋權(quán)推薦給多爾袞,從此獲得重用,在工部、吏部、兵部、刑部都有任職。因其學識淵博,還曾短暫做過順治帝的老師。順治年間,滿漢文化沖突嚴重,許多八旗子弟以非法的手段侵害百姓的利益,杜立德?lián)涡滩可袝陂g,鐵面無私,連索尼、鰲拜等大臣都懼怕他三分。順治曾評價杜立德:“不貪一錢,亦不妄殺一人?!?/p>
這句話,在當時是極高的評價,杜立德多次面臨權(quán)貴威脅,但他從不屈服,順治對他十分敬佩。
順治駕崩前,杜立德已經(jīng)是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滴蹙拍?,擔任保和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太子太傅。三藩之亂爆發(fā)后,康熙年輕沖動,連續(xù)犯了幾個致命的錯誤,孝莊太皇太后特地讓杜立德與李霨、馮溥等三人輔佐康熙處理軍務,杜立德等人耐心指導康熙,幫康熙度過了最危險、最焦躁的時刻。在平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眾人只看到圖海、岳東、趙良棟等名將在陣前殺敵,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杜立德等人在背后幫康熙運籌帷幄。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亂平定,杜立德當時已經(jīng)70歲,到了致仕的年紀,杜立德上書懇請退休,康熙以“南方初定,諸事繁雜”為由,執(zhí)意挽留杜立德。到了第二年,杜立德生病不能上朝,再次上書懇請告老還鄉(xiāng),康熙不忍,于是下旨封杜立德為太子太師,并派人將杜立德送回天津老家。杜立德從此退出朝堂,在家養(yǎng)病。
沒想到的是,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太皇太后去世,76歲的杜立德因為太過感傷,執(zhí)意讓兒子駕車送他到京城哭喪。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上面所寫的那一幕,康熙見杜立德拖著病體親自前來,趕緊讓他起來,并讓大學士張英攙扶??滴踔赃@么做,第一是出于對老臣的關(guān)懷,第二還是出于對杜立德的感激和敬重。
杜立德于康熙三十一年去世,享年81歲,康熙派皇子參加他的葬禮,謚“文端”??滴踉疲?/p>
杜立德秉性厚重,行事正大。直言敷奏,可謂賢臣!
杜立德去世八年后,康熙南巡,路過天津的時候,特地派人去祭奠杜立德之墓,召杜立德的兒子前來,御筆書寫“永言惟舊”四個字贈與杜家后人。
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杜立德生于明朝,在清朝嶄露頭角,在滿漢文化融合、平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從康熙對杜立德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杜立德不管是在品行,還是在貢獻上,都是一個值得敬佩之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