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三國,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烽火連天三國亂世,其亂在于每州每城幾乎都發(fā)生的戰(zhàn)役,直打到三國時代落幕才慢慢平息。那么在三國歷史文獻中記載了諸多地名與州城,一些有名的戰(zhàn)役也以地名記載。如荊州、赤壁、博望坡等,當時三國有很多州城大多地理位置相信大家都早有所知,可對于涼州的真實地點,還是有人不知道的。那么三國時代的涼州具體在現今的什么地方呢?
有人說是在現在的甘肅省武威。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行“備戰(zhàn)備荒”政策,全民熱情高漲,各省各鄉(xiāng)都發(fā)動群眾挖地開荒。時值1969年,武威當地有一伙民眾對當地的一處高土臺進行發(fā)掘,想在下面建立防空洞。隨著發(fā)掘進度深入,便有農民挖出了一處古墓堆,匯報上級很快就有國家考古隊過來勘察,一番勞作鑒定,專家終斷定這是一個雷臺漢墓。而墓主是生活在三國東漢晚期的一個涼州大官,姓張,任職在張掖地域,是當地的最高軍事將領。
張將領死后在當地下葬,陪葬品眾多,考古人員在他墓里陸續(xù)發(fā)掘出大批文物,品種多樣豐富而精彩。其中有一系列小型雕塑車馬禮儀隊伍,看起來是壓縮版。包括有仆奴、侍衛(wèi)、馬車銅像。當中一座大馬車疑為將領的座駕,車長三十六厘米、仆人身高20厘米、馬匹高約40厘米左右,還有斧車、牛車、馬車、銅牛銅馬、持長槍侍衛(wèi)俑和奴婢俑等,且數量高達80多具,最為亮眼的是里面還有一尊青銅鑄的馬踏飛燕俑,看著非常的逼真靈動。這些小型銅制俑都屬于東漢時的車馬儀仗隊原型,極具考古意義,為此通過雷臺漢墓和墓主的身份,我們可發(fā)現三國時的涼州應該就在此地。
據文獻記載,三國后魏朝獨大被司馬家奪位,建立起晉朝,從此形成真正的三國大統(tǒng)一。而在魏晉時期,涼州駐扎著一個當地武裝大團體,勢力強悍不容小窺,乃涼州的豪門望族所組建。涼州的武裝強團之所以能崛起得追溯到東漢中晚期,當初漢室危亡天下大亂,盤踞在漢疆域西北方邊境的羌族趁機入侵,隨之漢軍與羌族軍隊開戰(zhàn),且僵持時達百年之久。
常年的交戰(zhàn),導致涼州地區(qū)慢慢荒涼不堪,地方鄉(xiāng)紳地主們就奮起抵抗,給予漢朝大力的支援捐助,之后就自發(fā)組織起自己的私下武裝隊伍,花錢花糧養(yǎng)兵訓兵,最終使得涼州地區(qū)的大部分豪族都有了自己的武裝團隊,平時擔任保護自家領土的作用,有必要時也會聯(lián)合起來對抗外敵。據說,涼州武裝集團巔峰時期,每個豪紳都手握幾十萬重兵,獨霸一方言行無忌,令其他地區(qū)不敢輕視,且被后人稱為涼州集團。那么當年雄霸一方的涼州,發(fā)展到現代當屬我國那個地方呢?
已知答案為在今日的甘肅省武威市。古代的武威是一個繁華的大城池,論經濟和軍力可排在當時天下第三名。漢武帝時期,涼州本是純正的漢人地區(qū),無匈奴、羌族人雜居,漢武帝來到此處巡視居住過,深感涼州當地的天氣確實有一絲涼涼的快感,隨之心情大好逐定此地叫涼州。
而武威的由來跟戰(zhàn)士霍去病有關聯(lián),漢武帝稱這里為涼州,多年后爆發(fā)戰(zhàn)事,霍去病帶兵出征來到涼州,打贏諸多勝仗,當地百姓就對霍去病感恩戴德,歌頌他的武功軍威,就把這一塊地方叫做武威,附近的地域就順勢變成了武威管轄的郡區(qū)。實際上武威屬于涼州范圍,乃涼州的一個郡。
所以涼州也不僅是指武威,它有廣闊的面積,管轄著12個郡區(qū)包括著名的敦煌、扶風、隴西、張掖等,另有一百縣鎮(zhèn),涉及范圍一度來到今日的陜西寶雞地區(qū)。涼州豪紳軍團中最知名的人物是董卓。當初中原大亂,董卓在自己家低調發(fā)展,壯大武裝勢力后,就跟趁機入主中原,奪得大權禍國殃民。他當權后,涼州當地的勢力更加得意,故此使得雷臺漢墓的主人張君能如此大手筆,敢發(fā)展出規(guī)模完整的儀仗隊用來彰顯自己的實力,并且死后還叫工匠打造一支壓縮版的儀仗隊當陪葬。
三國時的涼州勢力多數依仗董卓集團,當中不乏出了諸多大將,如郭汜、李傕、樊稠、張濟等人,這些將領各自約有十幾萬兵馬,隨著董卓一起殺入長安夾持漢獻帝。之后董卓念他們有功,就封地賜官,冊封他們爵位將侯等。那么三國時,涼州乃漢朝的十三個州之一。其地方最高權力官是刺史,由朝廷統(tǒng)一選用,派往各州治理政務及施行監(jiān)督。涼州當時是一等級別的行政州,類似與現今的省份,但管治面積比省份還大。
今日總體所指是甘肅武威一片地域,追根刨底得說到三國魏文帝時期,大約在公元220年,魏文帝重新把涼州分為七大郡區(qū)十四個縣城。到了西晉初期,武威屬于涼州的一個郡區(qū),主要管轄:姑臧、宣威、揟次、昌松、顯美、驪靬、番和等縣鄉(xiāng)。而雷臺墓主張君管治的張掖郡區(qū)是在現今的張掖西北方,三國時約有100000人口,土地面積跨越部分甘肅地區(qū)以及內蒙古地區(qū),而那時西北居民多以武威郡和張掖郡聚居,使得這里一度稱為熱鬧的繁華中心區(q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