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被殺真的是失手錯殺的嗎?還是早有預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大將軍司馬昭消滅了征東大將軍諸葛誕,魏高貴鄉(xiāng)公曹髦任命司馬昭為相國,并封他晉公。但司馬昭全都推辭了。
第二年正月,傳說寧陵的井里兩次出現(xiàn)黃龍。在此之前,頓丘、-冠軍、陽夏等地的井里也多次有龍出沒。大臣們都認為這是大吉大利的象征,曹髦卻說:“龍代表君主之德。它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卻屈居在井里,這不是什么好兆頭?!?/p>
于是,他作了一首《潛龍詩》,借以諷喻自己的境遇。司馬昭看后很不高興。魏元帝景元元年(公元260年)四月,曹髦再次任命司馬昭為相國,封他為晉公。其實,曹髦心里恨透了司馬昭。五月初七,曹髦召見侍中王沈、尚書王經(jīng)、散騎常侍王業(yè)幾位心腹大臣,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被他廢掉,今天我就和你們一起討伐他?!?/p>
王經(jīng)說:“陛下敵不過大將軍,望陛下暫時忍耐一下?!?/p>
曹髦怒氣沖沖地從懷里拿出黃綢詔書,扔在地下說:“我已經(jīng)下了決心。死有什么可怕!何況還不一定死?!闭f完,他轉(zhuǎn)身進了內(nèi)宮,稟告太后。
曹髦沒有想到,他信任的王沈、王業(yè)竟然急急忙忙地跑到司馬昭那兒通風報信去了。他們想拉王經(jīng)一起去,王經(jīng)不去。曹髦集合宮里的衛(wèi)兵和奴仆,帶著他們大喊大叫地出了宮。他們剛一出來,就在東止車門碰上了司馬昭的弟弟、屯騎校尉司馬伷帶著一隊士兵過來。
司馬伷想攔住他們,曹髦左右的侍衛(wèi)怒聲呵斥,嚇得司馬伷的士兵全部四散而逃。這時,中護軍賈充也從外面帶著一隊人馬迎上來,和曹髦的隊伍打了起來。曹髦抽出長劍,親自上陣,左拼右殺,又瞪起眼睛,沖著賈充大喊:“你們想造反嗎?”賈充的士兵們都有些心虛,連連后退。太子舍人成濟忙問賈充:“事情緊急,怎么辦?”
賈充沖他一瞪眼,嚴厲地說:“司馬公養(yǎng)著你們這些人,就是為了今天,還有什么可問的!”
成濟聽了這話,就放開膽子,抽出長槍向前刺去。沒等曹髦回過頭來,槍頭已經(jīng)刺進他的咽喉。成濟把槍往回一帶,曹髦跌下車來,氣絕身亡。
司馬昭正在家里靜待消息。聽說曹髦被殺,他不由得大驚失色,猛地跌坐在地,呆住了。太傅司馬孚跑到宮里,把曹髦的頭抬起來,枕在自己的大腿上,失聲痛哭,并說:“陛下被殺,是我的罪過!”文武百官聽到這個消息,全都吵吵嚷嚷,驚慌失措。
司馬昭只好來到大殿,召集大臣們商議。大臣們都到了,只有尚書左仆射陳泰(字玄伯)沒來。司馬昭讓陳泰的舅舅、尚書荀顗去叫他,陳泰對他嘆道:“大家都說陳泰和舅舅不相上下,今天看來,舅舅不如我呀?!?/p>
在家里人的逼迫下,陳泰只好進宮。見了司馬昭,他不由得悲慟欲絕。司馬昭也不住地流淚,說:“玄伯,你說我該怎么辦?”
陳泰嘆口氣說:“事到如今,只有殺掉賈充,才能稍稍向天下人謝罪。”司馬昭低下頭,不作聲了。
過了好久,才說:“玄伯,再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
陳泰搖搖頭,說:“沒別的辦法了?!?/p>
司馬昭不說話了。不久,司馬昭和大臣們決定迎立燕王曹宇的兒子、常道鄉(xiāng)公曹璜。太后下詔讓曹璜改名曹奐,并把他從鄴城接到洛陽,馬上即位做皇帝。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為了這一皇權(quán),無數(shù)的人為之奮斗,除了異姓望族展開激烈的廝殺外,即使是皇室內(nèi)部,也常常上演手足相殘、父子相殘的宮廷血案。
皇帝的位置誰都渴望坐坐,可是,古代歷史上又有多少傀儡皇帝坐著憋屈呢,比如我們熟知的漢獻帝,在一代梟雄曹操的掌控下,大概是古代歷史上最早的傀儡皇帝吧!
令曹操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后代子孫當上了魏國的皇帝后,除了曹丕、曹叡外,魏國剩下的三個皇帝竟然也是傀儡皇帝。
公元249年,司馬懿父子發(fā)動“高平陵之變”,大將軍曹爽被廢被殺后,司馬氏開始掌握魏國政權(quán)。254年,司馬師廢黜魏帝曹芳,另立曹丕之孫、東海王曹霖之子曹髦為魏國的第四位皇帝。
曹髦(241年-260年),從小好學,才慧早成,頗有其祖父曹丕的風范,他被迎立為皇帝時,雖然才是一個14歲的少年,但他十分明白,他只是司馬師控制的一個傀儡皇帝。
255年,司馬師親自率兵平定忠于曹魏王朝的毌丘儉、文欽之亂后,在回師途中病死,時年四十八歲。
司馬師死后,其弟司馬昭繼承了朝政大權(quán),此時司馬家族的黨羽早已遍布朝野,一舉一動唯司馬昭馬首是瞻。
小皇帝曹髦雖然年幼,卻也是個胸懷大志,決心恢復祖先輝煌的皇帝,但他環(huán)顧朝野,卻找不到任何可以依靠的勢力來鏟除司馬家族的勢力,常常仰天長嘆。
260年,忍無可忍的曹髦覺得與其這么恥辱地活著,不如與司馬昭拼個你死我活!
于是,曹髦要鋌而走險,他召見散騎常侍王業(yè)、侍中王沈、尚書王經(jīng),要他們組織兵力起事,擊殺司馬昭。
那三人知道這是以卵擊石,忙勸曹髦不要沖動,可是曹髦不聽,氣得把詔書扔到了他們面前,并說:“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懼,況不必死邪!”。
曹髦入宮稟告郭太后時,王沈、王業(yè)馬上跑出去就把詔書給司馬昭送去了。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七,曹髦穿上鎧甲,集合了宮中的十幾名宮廷儀仗兵外,還有幾十名宮廷侍從和太監(jiān),沖出了皇宮南闋下,就遇到了司馬昭得到消息后派來的中護軍賈充率領(lǐng)的甲兵。
曹髦的烏合之眾哪里是正規(guī)軍的對手,見狀后嚇得潰散后退,曹髦急了,高喊:“我是天子,誰敢攔我!”
曹髦說完,手提寶劍,左右亂砍,司馬昭那邊的將士哪里見過皇帝親自上陣砍殺的,不知所措,紛紛躲避,形勢已經(jīng)對賈充這邊不利。
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說:“事情緊急了,中護軍,你說怎么辦?”
賈充回答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司馬公養(yǎng)你們這些人,正是為了今日。今日之事,沒什么可問的!”
成濟略一思考,提著鐵矛拍馬就向曹髦刺去,曹髦作為一個皇宮里的少年皇帝,哪里是成濟的對手,當即被長矛從胸中刺入,血濺宮墻,當即身亡。曹髦就這樣以高貴而屈辱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年僅20歲的生命。
司馬昭聽到皇帝曹髦被自己的手下當眾刺死了,也是嚇得驚慌失措。他沒有想到皇帝會在沖突中身亡,假如曹髦僅僅是被砍斷了胳膊或者是被俘了,這場鬧劇都比被殺死好處理。
因為,曹髦的死會讓司馬昭背上“弒君”的罪名。司馬昭雖然想取代曹魏自己做皇帝,但他仍然愿意用“禪讓”的方式來登基稱帝。
眼看著司馬氏王朝就要建立了,卻在這關(guān)鍵之時出現(xiàn)了這么一個給司馬氏造成巨大道德殺傷力的惡性事件,因此,司馬昭必須迅速淡化并消除惡劣影響,以取得世族大家和天下百姓的認可。
于是,司馬昭馬上跑到宮里,對著曹髦的尸體大哭一場,接著開始操辦皇帝“駕崩”的喪事。
司馬昭急需大世族的支持,因此他三番五次地派人去召見尚書左仆射陳泰,陳泰被催促的不耐煩了,只得去見司馬昭。
司馬昭一見到陳泰,就詢問對策,陳泰冷靜地回答:“獨有斬賈充,少可以謝天下耳?!?/p>
陳泰的意思是將賈充作為替罪羊,殺掉他以平息天下的憤怒。但賈充卻是司馬昭的左膀右臂,因而不舍得殺掉賈充。
最后,司馬昭為平息眾怒,決定殺掉弒君的執(zhí)行者成濟,成濟不服,赤膊跑到屋頂,大罵司馬昭,卻被軍士從下亂箭射殺。之后,成濟三族亦被誅。
曹髦之死是司馬昭廢魏自立過程中的一大波折,司馬家族篡位的野心從此曝光于天下,那句著名的成語也就此誕生——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雖然沒有成功,但他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脅下,沒有軟弱、屈辱和退讓,而是敢于直面,奮起抗爭,視死如歸。在我國古代有類似遭遇的傀儡皇帝群體中,實在是不多見。
曹髦為活出帝王的尊嚴,為活出人性的高貴,不惜以生命為代價,與殘酷的命運抗爭。他用壯烈的死亡,贏得了帝王的尊嚴,贏得了世人的尊重。正所謂:“與其茍且偷生,毋寧高貴赴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6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