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戰(zhàn)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戰(zhàn)國后期,秦國、趙國、燕國,一邊要忙于內(nèi)部征戰(zhàn),一邊還要修筑長城,派軍打擊匈奴,而且效果還非常好。尤其是趙國,更是把匈奴打到遠遠地逃遁。
秦朝一統(tǒng)天下以后,也干了筑長城、打匈奴兩件事情,而且效果也非常明顯。
但是劉邦統(tǒng)一天下以后,在打匈奴的時候,竟然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毫無脾氣。若不是最后陳平用了一出反間計,劉邦能不能安然撤退,還真的很難說。
劉邦那時候的情況,和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時候自然不能比。不過,再怎么說,總比戰(zhàn)國末期要好得多。國內(nèi)已經(jīng)統(tǒng)一,而且基本上保持了太平。漢軍又連年征戰(zhàn),擁有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為什么竟然還被匈奴打得那么狼狽呢?
而且不僅僅劉邦被打得那么狼狽,從劉邦到漢武帝之間,一直都不敢和匈奴正面作戰(zhàn),一直采用奉送禮物,以及拿皇室公主與匈奴和親的方式,討好匈奴,和匈奴搞好關系。
明明從戰(zhàn)國末期到秦朝的時候,中原王朝一直都很厲害,為什么漢朝初年卻這么不經(jīng)打啊?
一、漢朝初年國力不濟。
戰(zhàn)國末期,雖然諸侯割據(jù),但各國有數(shù)百年的經(jīng)營和積蓄,家底子其實是比較厚的。尤其是后勤保障措施,相關的配套部門,物資供應都比較完善。當遇到打仗的時候,有一整套的預警措施和應對措施,所以打起仗來不慌不忙。
同時,各國雖然戰(zhàn)亂不斷,但實際上打仗的次數(shù)并不多。秦朝兼并六國的戰(zhàn)爭,主要在最后的十年。所以各國是比較容易應對的。
秦朝建國以后就更不用說了,幾乎是集六國的國力和兵力一起來做筑長城、打匈奴這件事,所以打匈奴打得得心應手。
但是,劉邦打匈奴的情況卻非常糟糕。那時候劉邦雖然統(tǒng)一了,但是在統(tǒng)一之前,經(jīng)歷了數(shù)年的戰(zhàn)爭。而且是一波接一波的戰(zhàn)爭。先是陳勝吳廣起義,秦朝和農(nóng)民起義軍作戰(zhàn)。接著諸侯并起,秦朝又和諸侯作戰(zhàn)。后來諸侯把秦朝滅了,項羽搞了一個分封。但是諸侯又不服氣,尤其是劉邦,又和項羽進行了四年的楚漢大戰(zhàn)。等到劉邦把項羽滅掉建國以后。劉邦又發(fā)動了剪滅功臣的戰(zhàn)爭。
可以說,那時候幾乎沒有一天不打仗。打到匈奴入侵的時候。整個國內(nèi)窮得幾乎像水洗過的一樣?!稘h書》記載:“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也就是說,劉邦想找四條毛色一樣的馬都辦不到。將相都只能坐牛車。
事實上,劉邦在和匈奴打仗的時候。最終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軍隊打仗能力不足,后勤供應保障不夠等等。
二、劉邦缺少大將。
劉邦之所以能夠打敗項羽,建立漢朝。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有韓信幫他獨當一面。韓信滅趙破齊,打敗了不少諸侯。其能力是相當突出的。除了韓信以外,還有彭越與英布,他們聯(lián)合起來,在垓下十面圍攻打敗項羽。可以說這三個人是漢軍中戰(zhàn)斗能力最為強勁的。
除此以外,劉邦當然還有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大將,但是實際證明,這些人的能力是相當有限的。這些人當年跟著劉邦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打過什么像樣的仗。
但是,劉邦在和匈奴作戰(zhàn)的時候,無論是韓信,還是彭越和英布,都已經(jīng)被劉邦給殺了。跟隨劉邦的也就只有曹參、周勃、灌嬰、樊噲這些人。靠這些人去打匈奴,怎么打得贏呢?
這一點,連劉邦自己都知根知底。他在《大風歌》里寫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就是手下沒有大將獨當一面的憂慮。
三、劉邦缺謀士。
有人可能說,不對呀,陳平不就是劉邦的謀士嗎?而且是劉邦最重要的兩個謀士之一,怎么能說劉邦沒有謀士呢?
實際上,陳平雖然有非常多的計謀,但他都沒有指揮作戰(zhàn)的計謀。他說出的那些計謀,主要是關于人事的。比如陳平給劉邦說,讓劉邦封韓信為齊王,比如陳平離間范增和項羽的關系。比如陳平給劉邦出主意,使劉邦兵不血刃抓到韓信。包括最后陳平給劉邦出主意,解除白登之圍,其實出的都是與人事有關的主意。也就是說,陳平其實是一個縱橫家,他并不是兵家,并沒有在戰(zhàn)場上指揮軍事作戰(zhàn)的能力。
實際上,劉邦的手下,具有軍事指揮作戰(zhàn)能力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張良,一個是韓信。張良能夠進行戰(zhàn)略規(guī)劃,劉邦攻下咸陽,劉邦明修棧道,劉邦發(fā)動對韓信的大反攻,所有這些,都是張良給劉邦出的主意。而前敵指揮,韓信更是最拿手,包括背水一戰(zhàn)、拔旗易幟、十面埋伏、暗渡陳倉,這些都是韓信的杰作。
陳平本人在軍事指揮上能力不高,還體現(xiàn)在劉邦在和匈奴打仗的時候,當時冒頓單于采用誘敵深入之計,誘使劉邦向前貿(mào)然推進。最終落入冒頓單于的包圍圈。而且糧草也跟不上,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以至于落入絕境。所有這一切,都表明陳平在軍事指揮作戰(zhàn)能力上的有限。
當然了,也許當初陳平也給劉邦提過建議。但是陳平這個人有個特點,比較聽領導的話??赡芩崃私ㄗh,劉邦沒當回事兒,他也沒有再強調(diào)這個事情。
四、冒頓單于異軍突起。
匈奴在冒頓單于之前,其實是比較弱的。冒頓單于剛剛當單于的時候,還要極力討好東胡。甚至東胡王還公開向冒頓單于請求,索要冒頓單于的老婆閼氏。但是冒頓都能夠忍受。
不過,后來冒頓就強大起來了,東征西討,擁有了一大片土地,征服了20多個國家。最后,擁有了“控弦之士”三十萬的規(guī)模。
有這樣一支強悍的軍隊,可能當年的李牧、蒙恬打起來都有些頭痛,何況是劉邦。
諸如此類的原因,最終,劉邦沒能打得過匈奴。后來的呂后、漢文帝、漢景帝畏懼匈奴,因此,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朝才敢于向匈奴發(fā)動挑戰(zhà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6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