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和魯肅對東吳的勢力有什么影響?魯肅死后東吳政權怎么樣了?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一番龍爭虎斗之后,天下漸成三足鼎立之勢。在此后的三國時代,早已統(tǒng)一北方的曹氏集團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后更接受了漢室禪讓,繼承正統(tǒng),建立曹魏政權。與此同時,顛沛流離的劉皇叔成功入川,并北上占據(jù)漢中,提出了“漢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的大政方針,以漢室皇族宗親的身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
曹魏以安樂公劉協(xié)“主動”禪讓皇位,作為政權法理性的來源。蜀漢則憑借劉備的帝位繼承人身份(皇室宗親),在“確定”漢愍帝劉協(xié)被曹魏篡權遇害之后稱帝,作為政權法統(tǒng)的根據(jù)。但位居江東一隅的孫吳集團并不占據(jù)任何正統(tǒng)性,孫權僅以吳王的身份,定江東年號為“黃武”(取自曹丕的黃初和劉備的章武年號)。幸好,江東有周瑜,也有魯肅。
其實東漢末年,最先在淮泗江東一帶發(fā)展壯大的是袁術,因而最先關注到周瑜和魯肅的軍閥正是袁術。少年時的魯肅經(jīng)歷,少見于史籍之中,但根據(jù)他青年時期就散財召集壯士,尤其是聚集了一群少年人,訓練他們騎馬打獵和研習戰(zhàn)法,就可以看出魯肅少時的教育水平不低。
正當魯肅還在組建訓練童子軍的時候,有一天身為居巢長(名叫居巢的小縣縣令)的周瑜,率領數(shù)百人經(jīng)過魯肅的地盤上,找魯肅借軍糧,這是兩人有記載的初次見面。當時魯肅家中的糧食囤積了兩囷,一共六千斛米。豪爽的魯肅智者其中一囷送給了周瑜,史稱“指囷相贈”。
指囷相贈之事,一時傳為佳話,不久就傳入了袁術的耳朵里。然而當袁術想要招攬魯肅,并與之相見之后,他給路上的印象并不佳。在魯肅看來,袁術絕非亂世明主,難成大事,不久就去居巢找周瑜去了。而此時的周瑜,正因覺得在袁術麾下做事沒有前途,才轉而申請了居巢長這個職位的。
周瑜和魯肅對袁術的評價出奇的一致,而周瑜選擇在居巢蟄伏,更是為了借機投奔江東地界早已聲名鵲起的另一位豪杰人物——孫策。
孫策是江東之虎孫堅的長子,在父親被黃祖截殺之后,長期在袁術的庇護之下做事,但稱霸天下之野望始終未曾熄滅。后來,孫策終于抓住機會,向袁術表達了平定江東的想法。袁術知道孫策對自己不滿,但他認為,劉繇占據(jù)曲阿,王朗占據(jù)會稽,孫策未必能有什么作為,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并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折沖校尉,代理殄寇將軍,只給他配備一千多的士卒及相應的軍需品,戰(zhàn)馬幾十匹,賓客中愿意跟隨者幾百人。
自此,孫策猶如潛龍出淵一般,所到之處歸附者甚多。周瑜和魯肅差不多也在此時率領那批童子軍東渡長江去投奔孫策去了。然而周瑜始一開始就被孫策重用,深度參與了孫策統(tǒng)一江東的戰(zhàn)爭,并成為東吳集團的核心要員。然而魯肅的境遇卻與孫權大相徑庭,他不但未能參與平定江東的戰(zhàn)爭,基于此立下戰(zhàn)功,反而受困居住江東多年??梢妼O策對魯肅的感官并不出眾,因而未有委以重任。
其實在客居江東之時,魯肅曾離開過一段時間。在東渡至孫策之處后,一直養(yǎng)育魯肅的祖母去世了,于是他立即奔回故土處理喪事。正是在這個時候,魯肅的一位好友劉曄(字子揚,漢室宗親)對他提及,巢湖附近有一個豪強鄭寶,聚集了不少兵馬,邀請魯肅一同前往投奔。
魯肅,出身豪強之家,在地方鄉(xiāng)野素有名望。雖然不及頂級郡縣豪門,但卻依舊屬于漢末豪族世家群體。然而在孫策進軍江東期間,雖然因孫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獲得眾多擁戴,卻也因此遭到江東本地士族的排斥。江東世家的強烈反抗招致孫策的嚴厲鎮(zhèn)壓,后來的江東名將陸遜的家族,就曾遭受重創(chuàng)。此舉導致江東地界局勢動蕩不安,亦引發(fā)眾多士人對孫策的疑慮,魯肅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決定離開江東的。
然而正當此時,發(fā)生的兩件事情卻讓魯肅改變了主意。周瑜聽到消息,極力勸阻。為防止魯肅先行離開,將他的母親轉移到吳縣,強行將魯肅留在了江東。另一件則是孫策被仇家偷襲,猝死,年紀尚幼的孫權在周瑜的引薦之下與之會面。正是在這次會面中,魯肅為孫權指定了“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的方略,成為日后東吳政權指定外交方針的核心綱要。
魯肅為人處事,外表和善,但絕非怕事之徒。性格內(nèi)斂,卻同樣胸懷四海,豪氣云天。至于周瑜,他性度恢廓,亦非演義中所描述的那般小肚雞腸。當曹操率北方大軍壓境之時,正是在周公瑾的指揮調(diào)度之下,將孫吳的力量發(fā)揮到了極致,進而取得赤壁大戰(zhàn)的勝利。
成大事者,首先需要培養(yǎng)事業(yè)的接班人,蕭規(guī)曹隨之下,才能將政策制度化。周瑜、魯肅雖然存在部分政見不同,但在主要目標上卻高度一致。周瑜去世后,魯肅繼續(xù)輔佐江東基業(yè)的發(fā)展,在紛繁復雜的三國政治中游走,逐步穩(wěn)固了東吳政權。
然而周瑜、魯肅之后,東吳政權的重要職位日益被江東本地士族所把控,這些扎根于本地的世家勢力缺乏一匡天下的眼光和動力源,逐步促使東吳滑落成為偏安一隅的地方勢力。
當時接替他位置的人叫做魯肅。如果光論才能的話,魯肅這個人在才能方面根本不可能和周瑜相媲美。周瑜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很有才能了,不光是在知識方面,而且在軍事方面也表現(xiàn)出了極其罕見的天賦??删褪沁@樣一個人竟然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其實還是蠻可笑的一件事情。
但老天有時候就是這樣喜怒無常,人的命運也都是說不準的事情。既然說魯肅的能力根本比不上周瑜,那為什么周瑜在死之后,他能夠上位呢?其實有時候有些事情是說不準的,當時在吳國有非常多有才能的人選。才能方面勝過魯肅的人很多,但是在辦事方面,魯肅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魯肅在朝當官的年代比較久,認識的人也非常多,支持他的人也非常多,這樣一個人在到這樣一個位置的時候,各方面的調(diào)度非常的容易,所以是非常合適的。其次這個人非常會辦事,八面玲瓏,那么當時在周瑜死后,東吳的政權其實是有一點不穩(wěn)定的,因為在和蜀國的交際方面并沒有占到太多的便宜,這個時候讓魯肅上臺其實是非常合適的一件事情,因為它可以穩(wěn)固內(nèi)部的政權。
所以說有時候有些事情是說不準的,就比如當官這件事情,上面的人不可能只看你的,才能像讀書這樣的人才能并不是非常出眾,但在和人交際方面非常有才華,而且非常合適,這個位置那么自然而然就會被提拔。但是這一句作業(yè)非常有弊端,就是東吳之后的發(fā)展變得非常緩慢,畢竟一個人的才能還是決定了一些東西的。
周瑜跟魯肅是孫權最信任的部下,他們一句話就勸服了孫權用武力反抗曹操。周瑜在東吳地區(qū)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他早年跟隨孫策征戰(zhàn)天下東吳的江山,有一半的功勞歸于周瑜,周瑜是一個少年英雄,十七八歲就開始了自己輝煌的軍事生涯,孫策和周瑜以兄弟相稱。周瑜用盡自己全部的才能全力輔佐孫策掃平東吳,孫氏家族在東吳地區(qū)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統(tǒng)治,孫策意外去世,孫權接替了孫策的位置,孫策在臨終之前說出了自己的臨終遺言。
內(nèi)事不懂問張昭,外事不知問周瑜。張昭和周瑜一內(nèi)一外成為了東吳政權最重要的兩位人物。無論是周瑜的資歷名望,還是他的個人才能都足以擔當復興東吳的大任,孫權剛剛登上東吳之主的位置,他必須拉攏人心找到為自己所用的人才,周瑜就是孫權心目當中最合適的人選。他對于孫家忠貞不二,對于自己的哥哥肝膽相照,他早已經(jīng)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孫家天下捆綁在一起,孫權有理由相信周瑜一定會效忠自己。
魯肅是孫權身邊的諸葛亮的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早在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之前,他就為孫權提供了一版東吳地區(qū)的隆中,在這份戰(zhàn)略當中同樣是三分天下,曹操、孫權、劉表占據(jù)三方成鼎足之勢,這其中沒有劉備的名字,因為當時劉備還在自己的流浪生活當中。孫權發(fā)現(xiàn)了魯肅的才能,兩個整整談了兩天兩夜才回家睡覺,孫權相信魯肅必將成為自己一統(tǒng)天下路上最重要的人物。
面對曹操的80萬大軍,魯肅和周瑜達成了共識,只有打敗曹操才能獲得一線生機投降,只能是坐以待斃,成為曹操砧板上的一條魚,孫權聽從了周瑜和魯肅的意見。
東吳的大都督大都命不長久已經(jīng)成為了東吳政權的規(guī)律。周瑜十幾歲就跟隨孫策征戰(zhàn)沙場,周瑜幫助孫策穩(wěn)定了江東局面,收復了各個地方勢力,讓江東政權統(tǒng)一于孫家。周瑜也成為了孫家在東吳政權的大都督,掌管著東吳政權的軍事大權。周瑜去世之后就是魯肅成為周瑜的接班人,成為了東吳的第二任大都督。魯肅去世之后是呂蒙成為了東吳的大都督,呂蒙去世之后就是陸遜成為東吳的大都督,他們四個人平均壽命沒有超過40歲,這背后的原因值得人們思考。
首先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古代人的壽命都比較短。當時醫(yī)療水平并不發(fā)達,一個感冒就可能會威脅到人的生命健康,東吳的大都督掌管著東吳所有的軍事大權,每天都要處理很多的軍事。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個人都是那個時代最杰出的人才,他們也是比較負責任的領袖,每天都會親力親為處理很多國家大事,這樣的消耗給他們的身體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夜以繼日的工作不斷消耗著他們的壽命,這幾個人很早去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幾個人短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孫權強把軍事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雖然這幾個人口口聲聲說一輩子要效忠東吳政權,但是政治斗爭當中的承諾并不可信,孫權也從來沒有真正的完全相信任何一個人,即使周瑜,魯迅竭盡全力的輔佐孫權仍然沒有得到孫權的完全信任,東吳的大都督嚴重制約了孫權的手中權力。
很多國家大事都要詢問他們的意見才能通過。孫權早已經(jīng)厭倦了這種被人約束的感覺,呂蒙陸遜兩個人都是死在了孫權的屠刀之下,孫權也通過政治斗爭的方式逐漸收回了東吳的軍事大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6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