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本是劉邦上級,為何甘心屈居劉邦之下?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在劉邦還沒有成為皇帝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他只是一個泗水亭長,雖然大小也算是個官職,可是說出去確實沒有那么好聽。而在那個時候,蕭何的官職要比劉邦更高一些,可以說蕭何是劉邦的領(lǐng)導(dǎo),劉邦只是蕭何的手下,但是為什么在后來,蕭何卻心甘情愿給劉邦當了手下,讓劉邦作為領(lǐng)導(dǎo)?劉邦是有什么樣的蕭何比不了的能力嗎?
蕭何原本官職是沛縣掾,主吏,就是沛縣縣令的主要助手,是劉邦的領(lǐng)導(dǎo),劉邦當過泗水亭亭長,不過起義的時候已經(jīng)落草為寇了。在起義的時候,沛縣父老要推薦一個首領(lǐng),但是蕭何曹參兩個害怕事情不成功,災(zāi)禍及己,就讓給劉邦。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是“蕭、曹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后秦族其家,盡讓劉季”。那么蕭何為何愿意屈居跟隨劉邦,為他打工呢?其實可以概括為兩方面,一是沒辦法、二是有希望。
一、沒辦法。
劉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驪山修秦始皇陵,才出縣境不遠,便逃跑了許多人。劉邦知道讓犯人逃脫是死罪,要是去驪山肯定是死罪,為了活命,索性和兄弟們反了,自己干,還有可能保命。而當時推薦劉邦押送囚犯的是蕭何,依照秦律,蕭何也是死罪。沒辦法,為了全家?guī)资谌嗣?,殺了縣令投奔劉邦。劉邦多次推脫讓他當老大,他都不干,那么為何他偏偏要給劉邦打工呢?
1、劉邦當時已經(jīng)聚合了兩三千人,有一點的勢力和威望;
2、蕭何謹慎,不敢冒險出頭,萬一失敗了,要是他挑頭那會被滅族,風險太大,還是劉邦當頭比較好;
3、蕭何對自己認識很清晰,他的夢想就是做個能臣。
二、有希望。
蕭何因為是劉邦的領(lǐng)導(dǎo),一起共事,所以對劉邦很了解,他知道劉邦的能力和志向。但當時他肯定也不可能想到劉邦會一統(tǒng)天下,當天子。隨著劉邦起義的開展,蕭何慢慢的發(fā)現(xiàn)了劉邦是個可以成大事的人,跟著他有希望。
1、劉邦悟性極高:根據(jù)史記記載,張良在輔佐劉邦之前,曾輔佐過其他人,可是,當時無論誰都不能領(lǐng)會張良出的主意。張良一到劉邦身旁,就發(fā)現(xiàn)劉邦聰明無比、領(lǐng)悟能力超強。張良的計謀剛說個開頭,劉邦就知道計謀的用意了。
2、劉邦知錯能改,不斷進步。攻取咸陽后,剛開始喜歡金銀珠寶和美女,可是蕭何張良等進言后,馬上克制自己,約法三章,還軍霸上,說明劉邦有天下之志,不被眼前虛榮迷惑。
3、劉邦有自知之明,善于用人,知道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劉邦在打下天下后,總結(jié)經(jīng)驗時說到: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因為蕭何的功業(yè)和忠誠,被封為開國第一功臣,既說明了蕭何的眼光,也說明了劉邦的智慧和膽略,可以說蕭何選擇給劉邦打工是雙贏!
蕭何特長就是搖羽毛扇,也就是幕后策劃,他是有很多謀略,這一點十個劉邦也比不上蕭何一個,但號召力和做大以后的臺前耍詐劉邦最擅長。那時蕭何還是政府公務(wù)員,他給自己留一條后路,萬一失敗,他做個從犯,也罪不致死,劉邦本來就是死罪,橫豎都是一死。與其說劉邦是老板,倒不如說蕭何通過劉邦把自己的智慧發(fā)揮到了極致,同樣劉邦也得到他想要的,典型的古代版的合伙創(chuàng)業(yè)模式。
事實上劉邦確實更適合當起義軍的首領(lǐng),劉邦交友甚廣,和沛縣的官吏很親近,沛縣豪杰和他都是好朋友,自己又當過草寇,明顯比蕭何更適合領(lǐng)導(dǎo)起義。
至于后來劉邦發(fā)家之后蕭何為什么依然甘愿當劉邦的下屬,一是大勢已定,難以反轉(zhuǎn)。其次劉邦知人善用,對蕭何十分信任,將大后方托付與他。劉邦更適合當起義軍的領(lǐng)導(dǎo)人,蕭何等人乃是文吏,不太適合獨當一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7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