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筆吏為何是一股最容易被忽略的勢力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古時候某地有一個浪蕩子,專干壞事,禍害鄉(xiāng)里。雖然屢次被送交官府懲戒,但都因為所犯罪行較輕,沒受到多大的懲處。浪蕩子更是肆無忌憚,橫行霸道。鄉(xiāng)鄰們個個是敢怒不敢言,避之唯恐不及。一日,村中一寡婦患病,臥床在家。這浪蕩子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闖進寡婦家里,沖到寡婦床前,揭開被子,從寡婦手腕上強行摘去手鐲,奪門而逃。這下動了公憤,村民們聯(lián)名寫了一份狀紙,要到縣里告浪蕩子。臨行前,大家恐怕訴狀寫得有不妥當(dāng)?shù)牡胤?,就請一個訟師先給參謀一下。那訟師看了直搖頭,說:“你們這么寫雖然能使浪蕩子受到懲罰,但還不能讓他得到嚴懲。不如把這‘揭被奪鐲’四字改為‘奪鐲揭被’,就可以了?!北娙艘宦牐桥陌附薪^。按照訟師說的修改了狀紙。縣令一看,是勃然大怒,將浪蕩子判處了重刑。同樣的幾個字,只是前后順序顛倒了一下,意思就完全兩樣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性質(zhì)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當(dāng)然所受到的懲罰力度也大不一樣了。有一個詞語叫“文字游戲”,說的就是因為在文字上?;?,從而使人們對一樁事情的處理產(chǎn)生了完全不同的相反效果?!端疂G》里就有這樣的事情。如:梁山好漢豹子頭林沖,本是北宋東京汴梁城內(nèi)八十萬禁軍中的一個槍棒教頭。工作穩(wěn)定,收入較高,屬于小白領(lǐng)階層。妻子賢惠貌美,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卻未料頂頭上司高太尉之子高衙內(nèi)垂涎林沖娘子的美色,屢次設(shè)計欲奪林娘子不得。訴諸乃父高俅,定下毒計。先派人假以太尉欲觀林教頭新買寶刀之名,把林沖哄入軍機禁地-----白虎節(jié)堂,一舉拿下。然后將林沖送交開封府,定要問他個手持利刃,闖入節(jié)堂,刺殺太尉之罪。幸得孔目孫定仗義執(zhí)言,定了個林沖不合腰懸利刃,誤入節(jié)堂之罪,脊杖二十,刺配滄州。總算保住了豹子頭的一條命。孫孔目可謂是個大善人,也是一個文案高手。把“手持”改為“腰懸”,“闖入”改為“誤入”,林沖的滔天大罪剎時就變?yōu)榭蓮妮p發(fā)落的不慎小罪了,只是礙于高太尉的面子,開封府還是判了林沖充軍發(fā)配,也算是對上有個交待吧。
無獨有偶,梁山另一好漢行者武松,為替被毒殺的兄長報仇,先在家里殺了嫂子潘金蓮,又趕到獅子樓,斗殺了西門慶,然后去縣里自首。知縣念及武松昔日的好處,與替武松寫自白書的現(xiàn)場目擊證人胡令吏商量了一下,把所有與此案有關(guān)之人的招狀從新做過,改作:“武松因祭獻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爭;婦人將靈床推倒,武松救護亡兄神主,與嫂斗毆,一時殺死。次后西門慶因與本婦通奸,前來強護,因而斗毆;互相不伏,扭打至獅子橋邊,以至斗殺身死?!睂懲旰笞x給武松聽了,得其首肯。再寫一道申解公文向上面匯報此事,將一干人犯押解到東平府收監(jiān)。府尹陳文昭哀憐武松是個仗義的烈漢,又把這案子改得輕了,再申去省院,詳審議罪;卻差一心腹人去京師干辦。最后刑部判決如下:“據(jù)王婆生情造意,哄誘通奸,唆使本婦下藥毒死親夫;又令本婦趕逐武松,不容祭祀親兄,以致殺傷人命,唆令男女故失人倫,擬合凌遲處死。據(jù)武松雖系報兄之仇,斗殺西門慶奸夫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余一干人犯,釋放寧家。文書到日,即便施行?!币f上級就是上級,看問題就是比下面的高明。那陽谷縣知縣盡管把武松主動上門挑釁,報復(fù)殺人,改為因家庭糾紛,雙方互斗,失手殺死對方。但仍有許多漏洞,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比如武松殺嫂就說不通,再發(fā)生家庭矛盾,雙方打架,你一個大男人對付一個弱女子還非得用刀來解決嗎?這不是主動殺人又是什么?刑部的領(lǐng)導(dǎo)高明之處就是,把一切責(zé)任都推在王婆身上,特別強調(diào)死者潘金蓮有“毒殺親夫”這一罪行,又違反人之常情,拒絕武松祭祀乃兄,況有通奸之丑行,讓人感覺武松是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使得輿論同情之聲立刻站在武松一邊。對于西門慶之死只簡單以斗殺交待了一下,根本不講具體細節(jié)。而大眾對此案的印象就是,武松是去報被毒殺親兄之仇,奸夫淫婦該死,完了。一樁牽連二條人命的大案就這樣輕松的結(jié)案了。
古時候?qū)δ切┩嫖淖钟螒虻目啄恐惖墓賳T有一個蔑稱“刀筆吏”,意指那些專以靠耍筆桿子,摳字眼為生的政府公務(wù)員。不過本人認為這些所謂“刀筆吏”,其能量還真不容小瞧呢!可別小看他們,這筆桿子怎么耍才到位,這字眼怎么摳才合適,只有久經(jīng)沙場,經(jīng)驗豐富的刀筆吏才能掌握。你官做得再大,如何寫述職報告,工作總結(jié)等,還是要請教這些不起眼的刀筆吏們。在他們的生花妙筆下,壞事能變?yōu)楹檬?,大事能化成小事。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晚清重臣曾國藩的軼事,他接受了幕僚的提醒,把向清廷匯報工作的文書中“屢戰(zhàn)屢敗”改為“屢敗屢戰(zhàn)”,不但沒有受到懲處,反而受到了清廷的嘉獎。就是一例。而水滸中的林沖與武松二案件的斷案經(jīng)過,更是讓我們領(lǐng)教了刀筆吏的利害。
據(jù)說北齊時的大文人魏收奉皇帝之命編寫國史。但這位魏大才子也實在有些不像話,凡是與他關(guān)系親厚者或社會地位顯貴者,一律把他們寫進國史里,就算這些人品行再污穢不堪或根本就是默默無聞的無名小輩,在他的筆下統(tǒng)統(tǒng)成為了受世人敬仰愛戴的圣人。其他人要想擠進國史也行,拿銀子來。故許多名不見經(jīng)傳的阿貓阿狗也堂而皇之的進了魏收負責(zé)主編的國史,反正他們的履歷都由魏大主編給編撰了。拿人錢財,就得替人辦事嘛!反而當(dāng)時許多真正的世家大姓,名門望族都被擠出了國史之外。氣得他們聯(lián)名向皇帝告狀,指責(zé)魏收主編的國史是一部“穢史”。魏收得知后不僅不知收斂,反而在朝廷上狂妄的揚言:“何物小子,敢與魏收作對?仰之則使上天,按之則使入地?!眹虖埖牟坏昧?。與那些地縣級的小刀筆吏們相比,魏收這把刀筆確實是夠大了,也更不敢讓人小瞧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8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