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劉秀為何不殺功臣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開國皇帝忌憚開國功臣,招致開國功臣被殺,成為王朝社會的打不破的怪圈。
但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對開國功臣卻一團和氣,他一共封了三百六十多位列侯,這些列侯他都很善待他們,列侯們也很少造反,最后都得到善終。這是怎么回事呢?
(劉秀劇照)
第一,劉秀在功臣心中有巨大威望,功臣們沒有僭越之心。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開國皇帝之所以要殺開國功臣,起因大都是因為開國功臣對開國皇帝不服氣。憑什么你能當皇帝,我就不能呢?憑什么你一個人享有那么多的權(quán)力,我就不能享有呢?于是在言行上就有僭越的舉動。有了僭越的舉動,開國皇帝睡不踏實了,因此就要想辦法除掉開國功臣。
但是如果開國皇帝在功臣那里有巨大的威望,開國功臣就不會有僭越的想法。而劉秀就恰恰具有巨大的威望。
劉秀的威望從哪里來呢?
其一,劉秀是皇室后代。
雖然劉秀這個皇室后代,已經(jīng)是皇室很遠的旁支,甚至有可能是假冒的。但是,在那個時代,只要你有這個身份,就說明你出身高貴,就會獲得大家極大的尊重。后世劉備也曾用這樣一個身份,白手起家建立了蜀國。而劉邦、朱元璋這樣的皇帝,因為沒有這樣的血統(tǒng),祖上似乎也沒有闊過,所以那些功臣們都不服他們。
(騎青牛的劉秀)
其二,劉秀是“真龍?zhí)熳印薄?/p>
我們看劉秀的經(jīng)歷,會發(fā)現(xiàn)非常有意思。新莽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各地都在起兵,試圖爭奪天下。劉秀先是一直在等機會,并沒有貿(mào)然行動。后來覺得有機會了,便打著“皇室后裔”的旗號起兵。但是他們的“舂陵軍”人員又少,武器又弱,一戰(zhàn)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劉秀趕緊逃回家鄉(xiāng)。不過這時候,卻出現(xiàn)了劉秀待過的小屋,有鳳凰飛來住過,以及滿室紅光照徹天宇的傳說。為什么有這樣的傳說?是不是劉秀自己炮制的?不得而知。但是從此支持劉秀的人就變得非常多。劉秀的威望也空前提高。
其三,劉秀自己是能戰(zhàn)善戰(zhàn)的大將。
劉秀和劉邦不一樣。劉邦自己不會打仗,在戰(zhàn)場上經(jīng)常打敗仗,多次逃跑。有時候為了逃跑,都要把子女蹬下車去。但是劉秀不同,他本身是能戰(zhàn)善戰(zhàn)的將軍。昆陽一戰(zhàn),打潰新莽百萬大軍。接著只身闖河北,開拓出一番新天地。早年他甚至坐在牛背上殺敵。所有這一切,都讓其他戰(zhàn)將們心服口服,不敢小看他。
(廢黜郭皇后)
第二,劉秀處理功臣問題手段巧妙,避免了矛盾激化。
開國皇帝殺開國功臣,是君臣矛盾無法解決而激化的表現(xiàn)。劉秀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他提前防范,避免了矛盾激化。
一是以金錢買權(quán)力。
以金錢買權(quán)力,很多人認為最早是趙匡胤的做法。趙匡胤“杯酒釋兵權(quán)”,不殺功臣又解決了功臣問題,贏得千秋美名。但實際上,趙匡胤并不是肇始。最早做這件事,其實是劉秀。他在天下基本平定以后,采用提高功臣爵位,增加功臣食邑的方式,讓功臣們交出兵權(quán)。趙匡胤的做法,應該是跟著劉秀學的。
二是息兵戈以安民。
劉秀建國平定天下以后,包括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等人提出,為了擴大地盤,立“萬世刻石之功”,希望領兵追擊匈奴。但是劉秀卻認為,國家因為打仗,已經(jīng)一窮二白。當務之急,是應該與民生息,讓老百姓富起來。劉秀這樣做,除了考慮民生以外,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不想再把兵權(quán)交給大將們,避免他們擁兵作亂。想想劉邦和唐玄宗的教訓,應該說劉秀是深謀遠慮的。
三是廢皇后避專權(quán)。
劉秀在娶陰麗華后,為了在河北打開局面,又娶郭圣通,結(jié)了一門政治婚姻。但是他當皇帝后,卻廢了郭圣通及太子,改立陰麗華為皇后。他這樣做,除了感情外,更多的還是政治考量,這樣可以抑制郭圣通背后的隴右勢力做大。而這一點,也是劉秀防范于未然,避免矛盾激化也走上殺功臣道路的措施。
(參考資料:《后漢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9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