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秦宓。
三國歷史,可以說是中國人比較熟悉的歷史,因為有太多小說、影視作品涉及三國歷史,關于三國的游戲也有很多,像三國志13、三國殺等等,這都讓人們對三國有個大致了解,但是游戲不等于歷史,很多歷史人物并沒有得到完全體現。像三國志游戲中,有位叫秦宓的謀臣,他最大的技能就是辯才。那么,正史上的秦宓是怎么樣的?
秦宓,這個名字是比較陌生的,除非是重度三國迷,否則基本基本是非常陌生的,秦宓是三國蜀漢的謀臣,廣漢郡綿竹縣,非常有才學,劉璋擔任益州牧的時候曾經多次征召他,他都稱病不去,最后才勉強擔任從事祭酒。劉備攻下益州以后,秦宓也就歸順了劉備。
或許是被劉備的真誠所感,因此秦宓非常的盡心盡力,比如關羽被孫權殺后,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同時收復荊州,決定東征東吳,此事就連諸葛亮都沒能勸說成功,但秦宓依然敢于勸說劉備,并告訴劉備天時不當,必難取勝。但劉備已經被憤怒和仇恨蒙蔽,誰的建議也聽不進去,秦宓因此而被下獄,在諸葛亮的幫助下才出獄任職。
秦宓最厲害的就是辯才,年輕時就常常與別人辯論,每次別人都被他說的啞口無言,而且說話是有理有據,不是靠聲音來辯論。舉個例子,吳蜀聯盟以后,東吳派張溫前來修好,秦宓就跟張溫在餞行酒宴上辯論,于是就有了一下對話:
張溫問他:“您學習嗎?”秦宓說:“五尺高的孩子都學習,您又何必小瞧于我!”
張溫又問:“天有頭嗎?”秦宓說:“有頭。”
張溫問:“頭在何方?”秦宓說:“在西方,《詩經》說‘于是眷戀西望’。由此推論,頭在西方?!?/p>
張溫問:“天有耳朵嗎?”秦宓說:“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詩經》有言,‘鶴鳴叫于水澤,聲聞于天’。如果上天無耳,用什么來聽?”
張溫問:“天有腳嗎?”秦宓說:“有,《詩經》說‘上天的步履那么艱難,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沒有腳,憑什么行走?”
張溫問:“天有姓嗎?”秦宓說:“有姓?!睆垳貑枺骸靶帐裁?”秦宓說:“姓劉?!睆垳貑枺骸澳趺粗?”秦宓回答說:“當今天子姓劉,因此而知道天姓劉。”
張溫問:“太陽誕生在東方吧?”秦宓說:“雖然它誕生在東方,而最終歸宿在西方?!?/p>
其實張溫是故意來找茬的,希望通過一些刁鉆古怪的問題把蜀中的人問倒,這樣顯得蜀國吳人聰明。但沒想到秦宓博學多才,辯的張溫無話可說,張溫回東吳后,還對蜀漢是一頓稱頌,其實不稱頌也沒有辦法,誰讓張溫辯論輸了呢,如果不稱贊的話,更加的丟臉。
秦宓在史書中沒有太多的記載,大多數都跟博學有關,他的政治覺悟很高,時刻在維護蜀國的正統(tǒng)地位,也因此在史書上留名,其實諸葛亮對他也很器重,認為他是蜀中的學士,可以正蜀中的學習風氣。秦宓后來升任大司農,管理國家財政的官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