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為何會改為秦王而不是秦三世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后,雄霸天下的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的稱呼——皇帝。他認為他的功績比上古的三皇五帝還牛,所以把兩個名字合起來,叫做“皇帝”。不僅如此,秦始皇還自信地認為,他的江山將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到萬世皇帝。
想象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打死他他可能都想不到,“皇帝”之名才過了二世,就被一個大臣叫停,結果又回到了過去“秦王”的稱呼。想想,這大臣得多牛,一國之君怎么稱呼居然還得由他說了算呢?這個人是誰呢?
話說胡亥能繼位,純屬天上掉餡餅。要不是趙高在沙丘一手策劃的陰謀,自己怎么可能當?shù)昧嘶实勰?因此,趙高對于胡亥而言,恩重如山。對于這樣一個事事都為自己著想的人,那當然是無比信任。胡亥將一應朝堂事務都交付于他,反正,自己也沒有父親秦始皇那樣的雄才韜略,索性一應不管,任由他來處理,自己只管耍得痛快。
如此,在胡亥為秦二世的時候,趙高的權力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除異己殺忠良之臣,又將秦王室子弟誅殺殆盡,最后為攀上丞相之位,再陷李斯于不義。
(沙丘之變)
做了丞相的趙高,將自己的親信、女婿等安插在朝堂之中,再加上那些阿諛奉承依附于他的大臣,朝堂之上儼然成了趙家的天下。
當時的秦朝,因百姓不堪暴政,已經(jīng)不斷有人起義。那些曾被秦朝統(tǒng)一的諸侯國紛紛復國自立為王。趙高眼見亂世,反而很高興,覺得正是趁亂篡位之時。于是,他命女婿閻樂冒充農(nóng)民軍進宮刺殺胡亥,又命自己在宮中做官的兄弟趙成做內應,可憐才做了三年皇帝的胡亥,在閻樂的威逼下自盡而死。
胡亥死后,趙高手執(zhí)玉璽,準備登基。然而,朝堂之上,雖阿諛奉承者眾,但忠良大臣也不少,無論趙高說什么,他們只是低頭不語。趙高是個情商極高的人,他見到大臣們的態(tài)度,自知自己勉力要去奪皇帝之位,只怕很難得天下人信服,于是轉而在秦皇室中找到了個公子子嬰,準備讓他繼續(xù)頂替胡亥為君。
(趙高篡位)
不過,趙高又說,此時的秦朝已大不如前,不要再稱“皇帝”了,還是按舊時稱呼秦王吧。說是這么說,其實說白了,趙高之所以讓子嬰改稱“秦王”,還是為他自己著想。他是想把“皇帝”空著,將來自己當皇帝的時候,就順理成章,不會有那么多阻礙了。
不過,趙高沒有想到的是,不禁天下人要殺他,連他自己親手扶持起來的傀儡子嬰,也要除掉他
對于子嬰來說,叫“皇帝”也好,叫“秦王”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趙高不除,自己必然會成為第二個胡亥。于是他和自己的兩個兒子還有貼身侍衛(wèi)商量了一個刺殺行動。
當時趙高對子嬰說,齋戒五日行登基大典。
(誅殺趙高)
子嬰認為時機已到,于是便對侍衛(wèi)說,五天后自己絕不去上朝,如此趙高必然來找他,待趙高進屋,便讓侍衛(wèi)將他殺掉。
到了登基之日,子嬰稱病不去。子嬰這一鬧,急壞了趙高,于是他親自來接子嬰前去參加繼位大典。
可是,當他剛走進殿內,就被埋伏在殿內的侍衛(wèi)群起而出,亂刀而下,刺死在殿上。接著,子嬰出來,在群臣面前歷數(shù)趙高的滔天大罪,夷其三族。
子嬰誅殺了趙高,可惜他還沒有來得及重新登位,叫“秦三世”,劉邦已經(jīng)直入咸陽。劉邦沒有殺他,但是很快項羽又來了,一把火燒了阿房宮,順帶讓子嬰也悲慘地成了秦朝的殉葬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0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