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知道變法會危及自己的性命嗎?司馬遷是怎么評價商鞅的?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商鞅變法讓秦國變得更加強大,所以商鞅就是秦國的大功臣,而且很多人眼中的商鞅,就是一個非常光輝的形象,認為他變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秦國能夠擁有統(tǒng)一天下的實力。但是司馬遷卻并不這么看,他認為商鞅這樣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私心。那么商鞅是否知道自己進行變法,最終會是死路一條呢?
變法者必然會被流血犧牲是我們以幾千年的歷史經驗作出的判斷,對于商鞅來說,他并不認為自己變法肯定會死。他變法的目的也沒有那么純粹,為了國家人民,他想要的是通過變法得到榮華富貴。
在歷史教科書中,商鞅一直是以極其正面的形象出現(xiàn)的,被尊為偉大的改革家,是變法圖強的典范。
似乎從自商鞅變法以后,秦國一下子就強大了,于是,教科書中的商鞅,也以偉大改革家的形象出現(xiàn)。
但其實,商鞅并非什么偉大的改革家,商鞅的變法,實際上也并不是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只想通過變法,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司馬遷雖然在《史記》中為商鞅做了傳記,但他卻給了商鞅相當?shù)偷脑u價。
在司馬遷看來,商鞅是本性刻薄之人,商鞅留下來的著作《商君書》也是刻薄之書;商鞅立木為信,但自己卻欺騙魏國公子卬,在重大利益面前,絲毫不講誠信。而商鞅的所學做為,也只是一門心思地升官發(fā)財罷了。
而且對于秦國來說,商鞅也不算有多忠心。
商鞅立下大功以后,得到封地商於之地,號稱六百里之大,足足有整個秦國的十分之一的大小,而且十分富庶。要知道商鞅入秦以來,秦國總共也沒有擴張六百里地,然而商鞅卻獲得六百里商於之地。
向來要求別人集權中央的商鞅,得到了想要的榮華富貴,堂而皇之的成了一個封建大地主,成為寄生在秦國身上的新蛀蟲。
歷史發(fā)展表明,秦國最終是要實現(xiàn)國君直轄的郡縣制,商鞅的封地,與秦國的郡縣制背道相馳,這是商鞅最大的死因。
但面對危機,商鞅沒有束手待斃,他一度想要起兵反叛,并且投靠魏國,但最終失敗。
總的來說,商鞅并不是一個純粹偉大的改革家,他只是一個想要通過變法來得到利益的政治投機者。但獲得榮華富貴的同時,也必然承擔相應的風險,商鞅沒有選擇功成身退,自己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雖千萬人吾往矣!天下士族都討厭商鞅,這是可以理解的。就連司馬遷,也十分討厭商鞅,所以雖然給商鞅立傳,卻給了非常低的評價。商鞅最終落得被車裂的下場,為什么會這樣呢?他明知道會有如此下場,為何還要強行變法?
商君變法動了誰的奶酪?
我們知道商鞅本身不是秦國人,他是從衛(wèi)國逃來秦國的。算起來他本人也是衛(wèi)國的王族后裔,可是他到了秦國以后,那就是一窮二白的布衣。在變法之中,有這么一條是十分要命的。不管你出身貧賤還是高貴,只要能夠為秦國立下軍功,那就可以脫穎而出,享受相應的貴族待遇。
過去貴族都是王族后裔,至少也是士族的子孫。他們可以將貴族的榮耀一代代傳承下去??墒乾F(xiàn)在不成了啊,你照樣可以是貴族,可是其他普通人也有機會成為貴族了。他們只要立了軍功,就能夠享受貴族的待遇,逐漸往上攀升。即使是奴隸,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反身做主人。蛋糕就那么大,你找來這么多人分,原來那些貴族會樂意嗎?
司馬遷本人也是士族,他也不喜歡商鞅的變法。
在司馬遷時期,官位基本上也是貴族之間互相推薦,那個時候比較重視孝順,所以只要是有孝順廉潔的名聲,那就可以被推薦做官。這個彈性就很大了,以至于后來你推薦我家兒子做官,我推薦你家兒子做官。
官職永遠都被貴族壟斷,這種規(guī)矩一直到了東晉時期的北府兵出現(xiàn)后,才稍有改變,所以司馬遷作為士族的代表之一,自然也是非常討厭商鞅變法的行為。他認為商鞅的行為撬動了士族們的蛋糕,如果皇帝瞎了眼真的用了這種辦法,那士族們將會迎來滅頂之災。
他們將士族集團的利益凌駕于王朝利益之上,卻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曹操唯才是舉的時候確實有所緩解,可是他兒子曹丕上臺為了穩(wěn)定地位,立刻籠絡士族,廢除唯才是舉,采取了九品中正制,跟舉孝廉沒什么差別了。
商鞅認為小罪應該重罰,結果得罪了權貴。
權貴是經常犯罪的人,不會犯罪的只有無權無勢的老百姓。老百姓沒有人脈和資源,犯罪那就要了命,所以他們不敢。可是權貴們就不一樣了,他們犯了罪,可以花錢解決。而且他們的人脈關系盤根錯節(jié),怎么都能取得豁免權。
商鞅來了以后,認為必須要嚴懲那些犯了小錯的人,也就是需要任用酷吏。只有嚴懲小罪,才能使得百姓無虞,讓貴族們知道什么叫做收斂。秦孝公的大哥公子虔,因為是太子的老師,而太子犯了一點小錯,公子虔就被商鞅割了鼻子。
商鞅自己家里人犯了點小錯,他也發(fā)不留情地將家人毀容。在如此嚴苛的管理之下,秦國處于一片安寧之中,沒有人再敢觸碰法律的底線??墒巧眺痹诓恢挥X中已經徹底得罪了一大幫子人,尤其是王室貴族。
廢除奴隸制度,提前開啟了封建社會。
商鞅是有前瞻性的一個人,當時的秦國還屬于戰(zhàn)國時期,奴隸制度依舊盛行。豪族們家里都養(yǎng)著不少奴隸,這些奴隸沒有人身自由,只能跟同為奴隸的人結婚。一輩子只能跟著自己的主人,也可以像商品一樣,可以被隨意買賣。
商鞅看出了這種事情的弊端,所以立志要徹底廢除奴隸制度。任何一個奴隸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完全有權力好好活著。而且這些奴隸 上了戰(zhàn)場,可以成為戰(zhàn)斗力非常強悍的人。所以商鞅在秦國徹底廢除了努力制度,并且允諾這些奴隸,只要他們能夠在戰(zhàn)場上立功,將來就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秦國之所以如此強大,正是因為他們有這么一大批敢拼敢殺的奴隸在軍中。而其他諸侯國的貴族們依舊舍不得放走自己的奴隸,自然就落后于秦國了。而放走奴隸這件事,雖然等同于開啟了封建社會的熱潮,可是也直接傷害到了權貴們的特權。
總結:商鞅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哪有改革不流血的呢?
我想起了譚嗣同所說的那些話,哪里有革命不流血的呢?既然如此,商鞅愿意去做這么一個。他所改革的制度,徹底顛覆了過去那種陳舊的奴隸制度。
他的改革使得秦國提前一步走到了封建社會,而商鞅本人也因此得罪了秦國絕大多數(shù)的權貴,他們手里有人有錢,自然有辦法收拾商鞅。
即使公子虞沒有舉報他謀反,商鞅也會遭到其他人的報復。這一點他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才是大改革家的氣魄。舍得一身剮,才能讓秦國真正強大起來。
特點:變法核心內容是“重農”和“法治”。商鞅變法是實行最徹底,措施最全面,為期最長久,影響最深遠的改革。從改革的結果來看,這場改革有成有敗。
概括商鞅變法的特點
特點
(1)核心內容是鼓勵“農戰(zhàn)”和實行“法制”。
(2)實質是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建立新興地主階級統(tǒng)治。
(3)是戰(zhàn)國時期最徹底、對舊貴族打擊最有效、變法措施最全面、為期最長久的改革。
(4)影響最為深遠,不僅為秦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發(fā)展也有重大影響。
進步之處
商鞅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fā)展。
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chuàng)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
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
為以后秦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商鞅的歷史評價
商鞅,漢族,郭威人。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的法家。
負面評價
商鞅以暴制暴,推行變法。由于他推崇儒家思想,在歷史上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評價,所以千百年后,人們也把秦國貶為“虎狼之地”。司馬遷在《史記尚軍列傳》年說,“尚軍也是一個有才華的小人物。追根溯源,他對皇帝的孝欲,那叫浮,不是其質。更何況,尚軍之所以身為大臣,卻不得不為他所用,并懲罰他忠信,欺騙姜維,不學趙良智之言,足以編造他的小恩小惠。我品嘗并閱讀了尚軍的《開掘與耕耘》挑戰(zhàn),并像其他人一樣行動。此卒為秦惡名,有夫!”后人說:“魏陽進秦,驚于刀劍?!眹醪恍枰圬撍挠H戚。必須遵守政治改革和禮儀。既欺,又怨秦人。怎么辦?不要回去!"
正面評價
但也有人肯定商鞅,比如王安石:自古以來,人都是被信仰驅使的??傊话俳鸩蝗缫话俳?。讓商業(yè)政治變得必要。這是對商鞅治國方略的肯定。佟志堅說:“一個男人相信他的丈夫是一個偉大國王的財富。國家保護人民,人民保護信任。如果你不相信,你就不能創(chuàng)造人。如果你不相信,你就不能保住這個國家。所以古代君王不欺四海,惡霸不欺他鄰,對國家好的不欺其民,對家人好的不欺其親。相反,那些壞人欺騙他們的鄰居和他們的人民,甚至他們的兄弟和父親。不信就不信,上下離心,你就輸了。唉,你得到的不能治愈你的傷,你得到的也不能彌補你失去的!當年,齊桓公不支持曹沫聯(lián)邦,晉文公不貪圖原有利益,魏文侯不放棄危險期,秦孝公不枉移樹之恩。四君中,陶不是純白,而是特別刻薄,處于一個戰(zhàn)爭與攻擊的世界。這個世界往往是騙人的,仍然不敢忘記信任牲畜和它的人民。這是統(tǒng)治世界的政治家!”
商鞅雖然卑鄙,所謂“亂世重典”也無可厚非,但卻顯示了他的正直品質。梁啟超還把商鞅、管仲、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張列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與上述“中國六大政治家”相比,李德裕換成了王蒙。到了近代,雖然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但大多數(shù)人都承認商鞅是敢于觸動舊勢力,敢于改革的英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2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平陽公主一共嫁了幾次平陽公主有后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