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李世民親妹妹離婚事件,丟盡了李唐皇室的臉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一個非常開放的朝代。那個時候,程朱理學還無影無蹤,“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說法還沒有提出來。唐朝的時候,婦女離婚再嫁的事情,是非常常見的。李世民家族改嫁的女人就非常多,比如李世民的女兒新城公主,就是先嫁長孫詮,離婚后再嫁韋正矩。像這樣的事情,在唐朝非常常見,所以大家也沒什么好說的。
李世民有個姐姐,她在李淵起兵之前嫁給了趙慈景。李淵稱帝之后,她被封為長廣公主,趙慈景則成了駙馬爺。趙慈景領兵出征,想為大唐建功立業(yè),結果在戰(zhàn)場上被堯君素打死了。趙慈景陣亡之后,長廣公主改封桂陽公主,并且改嫁給了楊師道。桂陽公主改嫁楊師道的事情,在唐朝的時候非常常見,這事沒有引起大的波瀾。
楊師道和桂陽公主有一個兒子,名叫楊豫之。楊師道這個人,可以說是才華橫溢,所以深得李世民器重。楊師道官拜中書令,就是宰相。楊豫之老爸是宰相,老媽是公主,舅舅是皇帝。有這么硬的靠山,使得楊豫之從小就囂張跋扈,世界上就沒有他不敢干的事情。古代的時候,流行表哥表妹親上加親結婚,楊豫之也隨大流,娶了表妹壽光縣主為妻。壽光縣主是李元吉的女兒,楊豫之娶壽光縣主的時候,李世民已經追封李元吉為巢王。
李淵的女兒多,其中有一個女兒永嘉公主。永嘉公主雖然是桂陽公主的親妹妹,但是姐妹倆的年紀差太大了。這么說吧,李淵稱帝的時候,桂陽公主已經嫁給趙慈景,并且生了兩個兒子了。永嘉公主是李淵稱帝之后生的,姐妹二人的年紀,都趕上別人家母女的年齡差了。
永嘉公主是李世民的妹妹,李世民本著親上加親的原則,將永嘉公主嫁給了舅舅的兒子竇奉節(jié)。竇奉節(jié)的爸爸,是初唐名將竇軌。竇軌是李世民的舅舅,按照宗法制來講,也是永嘉公主的舅舅。竇奉節(jié)這個人,子承父業(yè),也是出任了左衛(wèi)將軍的官職,并且駐防秦州。
桂陽公主去世的時候,大唐朝出現了一個驚天丑聞。驚天在這里不是形容詞,這件丑聞真的驚呆了天子李世民。這件事情的具體經過是這樣的,桂陽公主的兒子,兼李元吉的女婿,也就是李世民的外甥楊豫之,干出了一件不知廉恥的事情。楊豫之跟永嘉公主亂搞,被駙馬竇奉節(jié)帶兵活捉了。竇奉節(jié)不甘受辱,就大張旗鼓,把楊豫之宰了。這件事情,典出國家級正史《新舊兩唐書.楊師道傳》,原文是:“子豫之,尚巢王元吉女壽春縣主。居母喪,與永嘉公主亂,為主婿竇奉節(jié)所殺。”
大家讀了這段歷史,是不是覺得特別辣眼睛?我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就覺得特別的辣眼睛。我們來分析一下楊豫之和永嘉公主的關系。從桂陽公主的方面來講,永嘉公主就是楊豫之的親小姨,楊豫之就是永嘉公主的親外甥啊。兩個人有這么一層關系,怎么下得了手啊。從壽光縣主的角度來講,永嘉公主就是壽光縣主的親姑姑,楊豫之就是永嘉公主的侄女婿啊。永嘉公主連親侄女的老公都敢搶,這也忒不講究了吧。
古代的時候,以孝治國,在父母喪期之內,明媒正娶的夫妻,都不能行閨房之樂。楊豫之在母親喪期之內,居然和母親的親妹妹做出了那種事情,這在以孝治國的唐朝,那是非常嚴重的不孝罪行。古代講究“兄友弟恭”,按照禮制,永嘉公主身為桂陽公主的妹妹,應該在姐姐喪期有悲痛之情。她居然在姐姐喪期之內,和姐姐的親兒子做出那種事情。這種事情要是發(fā)生在民間,妥妥的要浸豬籠了。
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后,李唐皇室的臉,算是讓永嘉公主丟光了。大家都知道,唐朝的法律里面有十惡不赦之條,其中就有一條曰“內亂”。內亂的條文,就是針對永嘉公主和楊豫之這種情況的。楊豫之被竇奉節(jié)殺了,竇奉節(jié)捉奸捉雙,鐵證如山,殺了楊豫之這種十惡不赦之徒,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所以在這件事情之后,竇奉節(jié)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楊豫之死了也白死,那是罪有應得。問題的關鍵是,永嘉公主也犯了內亂之罪,按照唐朝的律法,也應該要殺頭啊。永嘉公主犯的罪不但是死罪,而且是不允許赦免的死罪。李唐皇室這下子犯難了,殺了永嘉公主嘛,又舍不得。不殺永嘉公主嘛,律法“內亂”之條,就成了天下臣民的笑柄。這件事情最后的處理結果是,永嘉公主逍遙法外,大唐的律法成了天下臣民的笑話。
永嘉公主雖然沒有被治“內亂”之罪,但是成了天下臣民的笑話。竇奉節(jié)身為帶兵打仗的將軍,雖然殺了楊豫之出了惡氣,但是也成了天下的笑話。竇奉節(jié)自從殺了楊豫之以后,頭上就頂著一個大草原,走到哪里,都要被人說閑話。竇奉節(jié)非常有血性,他無論如何也不愿意和永嘉公主一塊兒過日子了。永嘉公主成了天下的笑話,也是不想再和竇奉節(jié)一塊兒過日子。竇奉節(jié)和永嘉公主的情況,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夫妻感情破裂,已經無可挽回了。
既然永嘉公主和竇奉節(jié)感情挽回不了,再強行捆綁在一塊兒過日子,也是強扭的瓜不甜。李唐皇室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準許永嘉公主和竇奉節(jié)離婚了。永嘉公主離婚之事,令李唐皇室顏面盡失。李唐皇室覺得永嘉公主的封號,無論如何都不能用了,就改封她為房陵公主,還讓她改嫁賀蘭僧伽。
明朝有一女子,雖貴為公主之尊,但是婚姻大事由一個太監(jiān)指手畫腳,想和駙馬為愛情鼓鼓掌也要看下人的臉色,成婚兩月公主就守寡了,到死也沒體會過什么叫閨房之樂,這個倒霉催的就是永寧公主。
永寧公主名朱堯瑛,是明穆宗的第四個女兒,母親是孝定太后李氏,還是明神宗的親妹妹。
萬歷十年,明神宗封胞妹朱堯瑛為永寧長公主,并開始為永寧公主選駙馬。明神宗就把選駙馬這事情交給了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馮保。
大家可能會想永寧公主身份這么尊貴,她的駙馬也應該是人中龍鳳,才能配得上她。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
這里就不得不要說一下明朝坑爹的選駙馬的規(guī)矩:駙馬要從平民或者低級官吏中選取,不能是高門貴族的王公子弟們。而且,被選中的子弟的家族近親中便不能有人出仕,已經做官的也得辭官回家。
這樣一來,公主選夫的范圍就更小了,很多家族都不愿意娶公主,畢竟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所以就造成了這樣一個局面,明朝的公主甚至要比唐朝的公主都要難嫁出去。
雖然民間的世家大族、書香門第都對公主敬而遠之,但是還有商賈之家,古代本來就“重文輕商”,能娶個公主與皇家拉上關系,可謂是一門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
所以公主最終的駙馬大多都是富家公子,人品不作保證,身體素質也不作保證,畢竟在主婚人眼里,銀子才是最實在的東西。
永寧公主也難逃這樣的厄運,馮保在收受巨額賄賂之后,為身份尊貴的永寧公主選了一個身患癆病的富家公子梁邦瑞作駙馬。
癆病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結核病,很難治愈,在古代,這就是絕癥。馮保為永寧公主選的這個駙馬其實就是一個必死之人。
但是馮保是宮中說一不二的宦官權臣,所以在他的掩飾隱瞞下,李太后還以為自己的女兒有了一門好親事,聽說駙馬是個不錯的好男兒。
沒想到,梁邦瑞連一場婚禮都撐不下去。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梁邦瑞這個駙馬就吐血昏迷了。在婚禮上見血是大不吉,但是在銀子的驅使下,侍候的太監(jiān)都說這是掛紅吉兆。
駙馬昏過去了,自然也沒辦法洞房花燭,所以公主和駙馬就互相都沒見過面就又分開了。分開了是什么意思呢?這里又要說起明朝的又一大規(guī)矩。
一般的公主出嫁之后就會同駙馬一同居住在公主府中,但是明朝的公主是個例外。公主盡管你已經出嫁了,但是除了新婚之夜公主可以住在公主府,其余時間還是要住在后宮中專門為出嫁公主準備的地方的。
所以此后駙馬想要見見公主慰藉思念之情,就必須要進宮才行。進宮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想要見到公主還必須要過公主的嬤嬤這一關。
這嬤嬤知道因為這婚事,馮保這個大太監(jiān)在駙馬梁邦瑞身上撈了不少銀子,所以她也想乘此機會好好敲詐一把。
來見永寧公主的梁邦瑞就被嬤嬤給攔下了,寒暄了一番,大概就是要見面禮的意思。梁家不缺錢,就給了,但是這嬤嬤貪心不足,竟然說見面禮的分量不夠。
這把梁邦瑞給氣著了,馮保是手握大權的太監(jiān),自己自然要恭敬禮讓,你算個老幾,干這么對我,便和嬤嬤理論起來。
奴大欺主不是說說而已,這嬤嬤竟然伙同一群太監(jiān)把梁邦瑞給打了一頓。梁邦瑞這進宮不僅沒有見到永寧公主,還挨了頓打。
而且,梁邦瑞這身體根本就經不起打,回家就大口大口地吐血,藥石無用,便一命嗚呼了。
在宮中住著的永寧公主忽然接到駙馬梁邦瑞已經去世的消息,也是懵了,咋忽然就死了呢?我還沒見過他呢!
明朝對女子的道德約束極高,盡管你是公主,但死了丈夫也沒法再嫁,只能為丈夫守節(jié)。所以永寧公主直到去世也不知道什么是閨房之樂。
公主是帝王的女兒,出身高貴,誰能娶到公主,身價自然也會提升??墒?,唐朝時期卻出現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許多公主沒有嫁人,而是出家做了道姑。根據統(tǒng)計,整個唐朝時期一共有13位公主出家,其中唐朝中后期的有9位。這些公主為何放棄要榮華富貴,過起清心寡欲的修道生活呢?
咱們先來看下都有哪些公主出家,她們分別是唐睿宗的女兒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唐玄宗的女兒萬安公主、壽春公主,唐代宗的女兒華陽公主,唐德宗的女兒文安公主,唐順宗的女兒潯陽公主、平恩公主、邵陽公主,唐憲宗的女兒永嘉公主、永安公主,唐穆宗的女兒義昌公主、安康公主。那么,她們?yōu)楹我黾夷兀?/p>
其一,道教盛行,影響皇室。李唐皇室自稱老子的后裔,因此道教在唐朝時期的地位很高,上至皇帝,下至黎民都崇信道教,道士可以經常出入宮廷。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公主也受到其影響,出家做了道姑,比如唐睿宗的女兒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唐玄宗的女兒萬安公主、壽春公主,都屬于這種情況。
其二,患病出家,祈求長壽。古代醫(yī)療條件有限,而道教有各種道術,那些道士往往也比較長壽,因此許多患病的公主紛紛出家,來祈求健康。比如華陽公主,她是唐代宗的愛女,“韶悟過人,帝愛之”,可是卻患上重病。在醫(yī)治無效的情況下,華陽公主“以病丐為道士,號瓊華真人”,但仍然沒有保住性命。
其三,無人愿娶,公主愁嫁。除了上面兩種情況外,第三種情況是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唐朝對于公主的管束非常差,導致公主大多嬌生慣養(yǎng),仗著出身皇室經常胡作非為,欺凌駙馬,甚至公開與其他男人保持不正常關系,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她公開與辯機和尚私通,駙馬房遺愛不敢過問。
所以,那些名門望族根本不愿意娶公主。有一次,唐憲宗就讓宰相們“做媒”,讓他們推薦“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作為岐陽公主的駙馬,然而那些有名望才學的人“皆辭疾不應”。唐宣宗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下旨在世家大族中挑選,結果“衣冠多避之”。最后,唐憲宗、唐宣宗只得降低標準,才算把女兒嫁出去。
不過有些公主就比較倒霉了,她們沒有嫁出去。比如唐順宗的三個女兒,分別是潯陽公主、平恩公主、邵陽公主。830年,這三位公主一起出家,“并為道士,歲賜封物七百匹”。唐順宗死于806年,也就是說這些公主的年齡至少在25歲以上,甚至要更大。當時的皇帝是唐文宗,按照輩分,這三位公主是文宗的姑奶奶。
唐朝的駙馬到底有多危險?為什么沒有多少人愿意當這個駙馬呢?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誰都想娶美麗的公主,成為千尊萬貴的駙馬,因為娶了皇帝的女兒既可以成為人上人,又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皇族成為親戚既可以加固自己的權利,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財富,平步青云,但是在唐朝,卻沒有幾個人愿意去當駙馬,這又是為何?
原來唐朝的人不僅不愿意當駙馬,還會想盡辦法防止自己當駙馬。進士王徽在中選后,唐宣宗把他列入駙馬的候選名單里,有意向讓他去娶大公主,前途不可 *** 。但是當王徽得知這個消息后,嚇得屁滾尿流,就找宰相求情,希望可以不要讓他當駙馬爺,當時王徽已經四十幾歲了,王徽稱自己年事已高,身體多病不適合當駙馬,而唐宣帝得知這個消息后,竟然滿足了王徽的愿望。
不過王徽算是幸運的,但是這其中也有不成功的,鄭顥就算是其中一人,鄭顥是唐憲宗時期的宰相的孫子,當時鄭顥中了狀元,接著,唐宣宗的長公主還沒出嫁,唐宣宗對鄭顥非常滿意,就想把自己的長公主嫁給他。但是鄭顥當時已經有了婚約,并且高中之后已經出發(fā)去娶親的路上,被皇帝的一紙詔書追回,不得已的娶了公主。認了命。
這只是其中的兩個例子,而這樣的例子歷史上還有很多,像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太平公主最開始要嫁給薛紹的時候,薛家就驚嚇不已,還像長輩請教,怕惹火公主招來殺身之禍。電視劇中的太平公主,性格比較陰晴不定,非常古怪。唐代的民風非常開闊,公主雖然已經嫁給駙馬了,但是因為她們身份高貴,卻經常紅杏出墻。
古有公主豢養(yǎng)面首,而唐高祖的女兒永嘉公主,雖然已經嫁人,但是卻私下里和楊豫之私通;唐太宗的女兒合浦公主雖然也嫁了人,卻和和尚私通;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雖然也嫁人了,但是也經常幽會情人。這些例子數不勝數。而且,迎娶公主讓他們和政治聯(lián)系到一起,這份婚姻本來就會起起落落,分分合合的不穩(wěn)定。
房遺愛的父親房凌軒是靈巖閣的英雄,也是太宗,的第一個謀士,但他的第二個兒子房遺愛,的一生印證了一句老話:?我是英雄,我的兒子是混蛋?。
太宗娶了他的十七個公主,高陽,對房遺愛房遺愛不像一個學者或士兵,所以公主自然看不上她的眼睛。不久,公主遇到了玄奘的徒弟,八戒的原型,貫通的辯機和尚,于是?金風與玉露相見,勝于天下無數人?。
讀者要問,公主和和尚曖昧的時候,愛情在干什么?回答:他是一名保安。看好門。公主投桃報李,派了兩個漂亮的女仆去房遺愛。
這對夫婦得到了他們需要的東西,過著平靜的生活。誰知道,小偷插手了自己的事,于是事件就爆發(fā)了。
辯機知道,作為一個和尚和一個公主發(fā)生關系,畢竟是一件讓老鼠和貓睡覺的無恥而絕望的事情!辯機避難是因為他忙于幫助師父翻譯佛經。
你可以溜進禪房,偷公主給辯機和尚的枕頭。小偷被政府抓住了,開了個大玩笑!當太宗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的臉色真的變了!辯機被腰斬時,公主的幾十名仆人被殺,公主恨她的父親。在貞觀,的第二十三年,太宗和高陽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對高陽來說,讓房遺愛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空飛行還是一件小事,很快他就被牽連進了用綠腦袋搬家的事件中。
高陽,房遺愛和李泰,魏王,關系密切。貞觀,十七年,李治成為王子。后來,李治成了唐高宗,高陽被辯機,殺死,想盡一切辦法從僧侶和道士中尋找辯機的替代品。
丹陽,公主薛萬徹駙馬,巴陵,公主柴令武,公主高陽和房遺愛都是智障人士。而李元景,和荊王,對李治新政府怨聲載道另外,高陽公主對僧人和道士很熱。
所以她的對手很容易產生陰謀妄想。偏偏高陽調皮搗蛋不怕大事情,為了房家族的繼承權,他直接和大哥房遺走了。長子襲爵,繼承凌軒財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二媳婦高陽,要霸占著。希望自己聰明,她謊稱房遺正在吃她公主的豆腐,她直接得到了回報,指責艾毅和高陽叛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4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