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上廁所的?沒有手紙是怎么擦屁股的?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相信很多朋友都經(jīng)歷過一件極其尷尬的事情,那就是——上廁所沒帶紙。等別人送手紙等的雙腿發(fā)酸的滋味可真不好受,看鑒君至今回想起來都心有余悸。但是一個問題也同時映入腦海:在沒有手紙的古代,古人大便后是用什么擦屁股的?
見多識廣的朋友可能會馬上回答“廁籌”。誠然,廁籌是穿越小說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擦腚工具,但這種東西在民間的叫法可沒有這么文雅。電視劇《尋秦記》有這樣一幕:穿越回戰(zhàn)國時代的項少龍,夜宿趙國民居,內(nèi)急之下,管老翁要衛(wèi)生紙。老翁問了半天,才知道是擦屁屁的東西,老人家在隨手在茅坑邊拔出一塊竹片,這塊竹片就是廁籌。沒錯,廁籌又稱“廁簡”和“攪屎棍”,是指大便后用來拭穢的木條或竹條,它一般呈木條狀,平均長24厘米,寬0.6厘米左右,厚0.5厘米左右,材質根據(jù)人們所處地域不同分為木制或者竹制。
有關廁籌的記載最早出現(xiàn)在魏晉時期,《資治通鑒》中就曾記載到,北齊著名精神病皇帝高洋在方便后,讓宰相楊愔給他遞廁籌。說到這里,有人可能會問:用木棍和竹片這種東西能擦干凈嗎?會不會一下子刮下肉來?實際上,第一,廁籌有標準尺寸,大小一致,用刀削好后還要打磨光滑。據(jù)記載,南唐后主和皇后就曾在寺院中親手為僧侶削廁籌,而且干活很細致,稍有芒刺就會加以修整;第二,天天用它,必然技術熟練,熟能生巧;第三,有條件者用了廁籌后,還會用水洗一洗。
另外,古代人把如廁也叫做“更衣”,是因為即便用最高級的廁籌,還是擦不太干凈,難免會沾到衣服上,所以比較講究的達官顯貴,每次方便完都要換一套衣服。例如史上最有名的西晉大富豪石崇,其廁所內(nèi)鋪設著華麗的帳幔被褥,還有十多名漂亮的的婢女捧著香料在里面侍候。有客人如廁,見到里面的豪華景況以為誤入了石崇的臥室。此外,漢武帝的皇后衛(wèi)子夫也是一位伺候人上廁所的婢女。一次漢武帝到平陽公主家做客,衛(wèi)子夫伺候漢武帝如廁更衣時被臨幸,從此踏上了成為皇后的道路。
但是在古代,并不是人人都能使用廁籌,大多數(shù)平民百姓并沒有使用廁籌的習慣。他們通常都在野外方便,就地取材,使用樹葉、鵝卵石或者土塊一擦了事。然而,對擦屁股來說,這些“純天然無污染”的東西并不是那么好用。比如樹葉,必須選取那些上面沒有硬刺的柔軟樹葉,鵝卵石也不能找?guī)Ю饨堑?,否則會把菊花捅爛的。土坷垃更講究,不能使用平常的土塊,因為平常土塊不成形,一用力就會碎,從而導致擦腚時手指摳到屎的慘劇發(fā)生。因此,擦腚用的土坷垃必須選用破裂土坯房的土坯,這樣的土才集結成形,不易碎。不過想想用這些東西擦屁股,還是令人菊花一緊。
盡管造紙術在西漢年間就已經(jīng)發(fā)明出來,但一開始,紙張十分昂貴,沒人想到用它來擦屁股。唐宋時期才有粗手紙開始使用,但這也僅限于個別的權貴和皇宮內(nèi),老百姓還只能使用土坷垃和磚頭瓦塊等等。到了元朝,皇家才開始推崇用衛(wèi)生紙,并出現(xiàn)一個專門為皇宮內(nèi)生產(chǎn)草紙的機構,還起了一個很富貴的名字——寶鈔司。據(jù)《元史》記載,忽必烈的兒媳婦伯藍也怯赤在當太子妃的時候,對婆婆十分孝順,在婆婆上廁所前,會自己先用臉把手紙蹭柔軟才允許其拿去用。
到了清代,民間才逐漸推廣了用草紙擦屁股的習慣。不過當時有規(guī)定——不得用寫了字的紙張擦屁股,還出臺了《惜字律》等一系列法律。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違反者不但會被官府懲罰,甚至會遭“天譴”。但看鑒君只想說,拿干凈的紙擦屁股不是更浪費嗎?
所以,如果穿越回古代變成貴族咱就不多說了,但就怕你不是,除非你有一個鋼鐵般的菊花,要不然穿越之前還是想想怎么擦屁股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4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章要兒是怎么做到由妾轉正的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