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藍玉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要是藍玉一早就沒有被朱元璋殺死,別說他朱棣了,朱允炆一早都不大可能登上皇位。
本來吧,如果說朱標不死,那一切都好說,不僅是藍玉不會死,朱棣也是不可能起兵謀反的,但問題是,朱標死了。
其實不管藍玉死不死,朱棣都是會造反的
朱棣之所以造反,不是因為他對皇位有多窺覷,他想當皇帝嗎?肯定想呀,當初自己頭上壓了個大哥,朱棣還是想跟大哥斗一斗的,后來終于大哥英年早逝了,朱棣終于有機會了,沒想到朱元璋直接將朱允炆封為了皇太子。
朱允炆上位以后,對朱棣這些叔叔輩的可沒啥好態(tài)度,當時朱元璋的這些兒子們都被他派去各地領兵,朱允炆覺得叔叔們領兵對自己威脅不小,于是決定削藩。
削藩,就是削弱藩王的權力,將權力收歸中央。
削藩一開始的時候,也還是小打小鬧的,都是從那些力量較為薄弱的藩王開始的,但是慢慢的,削藩讓那些還沒被動的藩王害怕了。
朱允炆,別看他是個文弱書生,狠起來連自己親叔叔都宰,削藩的時候,他朱允炆可不是僅僅削弱藩王的勢力,有時候還會將藩王流放,貶為庶民,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朱棣曾經也被朱允炆盯上,但他裝瘋賣傻,假裝自己突然失心瘋了,躲過了一劫。
朱棣如果不起兵謀反,那么就不是他殺朱允炆了,而是他放下武器直接等待朱允炆的屠刀伸向自己了。
如果藍玉還活著,朱棣的事情先放一邊,藍玉就不會讓朱允炆上位
藍玉是朱標的舅父,可以說兩個人之間關系極為密切,藍玉對朱標絕對是忠心耿耿的,但是,朱標死了呢?
朱允炆可跟他藍玉關系不大,太子妃常氏的兒子可不是朱允炆,如果朱元璋去世了,而朱標也死了,根本不用等朱棣起兵謀反,他藍玉第一個就會將文弱書生朱允炆趕下臺,換成常氏的兒子,這也就是典型的外戚干政。
就算,就算藍玉活著,并且沒有趕朱允炆下臺,朱棣也不一定就打不過
要知道,朱允炆削藩的時候,對自己的叔叔們可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他就會對藍玉留手了?就算不對藍玉做什么,藍玉的兵權想必也會被其奪走吧。
就算是藍玉還在,沒有了兵權,前線告急的時候,他藍玉也根本沒有發(fā)揮的空間,更不用說攔下朱棣了。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首先,如果朱標不死,那么涼國公藍玉、開國公常升、會寧侯張溫、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景川侯曹震、舳艫侯朱壽、懷遠侯曹興,等十五名在“藍玉案”中被朱元璋冤殺的開國元勛也都不會死。
此外,作為“藍玉案”的附屬冤案,傅友德和馮勝這兩位常勝將軍也不會死。
因為從這些人被殺的時間來看,他們都死于1393~1395年期間,這很明顯了,他們就是因為朱標的死(死于1392年)才被牽連的。
如果這些人還活著,我不是輕視朱棣,我只是覺得朱棣與藍玉、傅友德、馮勝這三位大將相比,還是有差距的。他要敢反,藍玉一個人就有能力帶兵捶死他。
即便藍玉陰溝里翻船了,朱標手上可打的牌也還有很多,隨便挑出一個人都比李景隆那種紈绔子弟強。六十萬打十萬,而且對面還是猛將云集,朱棣難道真的不需要掂量一下造反的后果?
第二,藍玉與朱標利益一致,朱棣敢反,以藍玉為代表的太子黨必然會痛下殺手。
在太子朱標的班底中,藍玉、常升、曹震和馮勝等人是核心人物,他們和朱標之間的關系是盤根錯節(jié)的。其中,常遇春的女兒是朱標的太子妃,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常升的舅父,他和常家的關系就不用細說了;常升是朱標的表弟,曹震之妻是朱標的乳母,馮勝和常升之兄常茂是翁婿。
從關系上看,藍玉、常升、馮勝這些人很明顯是通過姻親才構成了一個圍繞在朱標身上的龐大太子黨。朱標當皇帝,他們才榮,朱標垮臺了,他們也一并隨朱標垮臺。
朱棣要是敢造朱標的反,這幫太子黨不為了姻親血緣,僅為了富貴也會跟朱棣玩命。
注意了,是“玩命”,而不是像朱允炆派去征討朱棣的將領,只是抱著“打卡上下班”,意思意思,無所謂誰贏誰負的心態(tài)。
這里順帶一說,靖難之役期間,活見鬼的事情太多了。
第一次是白溝河大戰(zhàn),政府軍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時,突然妖風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夾河戰(zhàn)役,盛庸大軍打得朱棣呈現(xiàn)敗象時,突然妖風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三次是滹沱河之戰(zhàn),又是一樣的經歷,一樣的妖風,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北方多風沙,吹幾次妖風也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為什么每次妖風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戰(zhàn)場局勢不利于朱棣的時候突然就來了?并且,每次還都是朝著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難道妖風長眼睛了嗎?
這種詭異的記載,唯一能解釋的就是:平叛大軍根本就沒有認真在打。畢竟朱允炆和朱棣不管誰贏了,皇帝都是太祖皇帝的直系后裔。大家沒必要玩命的打,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打輸了,把責任推給妖風就好了。
但是,如果是藍玉、馮勝去,情況就肯定不同了。因為根據(jù)《明太宗實錄》的《奉天靖難記》中的相關記載,藍玉在世時,他就經常在朱標面前說燕王有不臣之心,惹得朱棣對藍玉也是十分忌憚。
(藍玉對朱標)曰:臣所見亦然。臣觀其在國,撫眾甚不煩擾,且得人心,眾謂有君人之 度,恐此語一聞于上,殿下之愛日衰。且臣竊聞望氣者言,燕地有天子氣,殿下宜審之?!钕峦瞥嘈膯柍?, 臣不敢隱,故言及此,惟盡臣愚爾。殿下慎之勿泄,所謂事機不密則害成?!斗钐炀鸽y記》 當然,史料記載只是一家之言,可讀,但不能盡信。但是根據(jù)明初的利益沖突來看,藍玉即便沒有詆毀過朱棣,他跟朱棣肯定也是合不來的。原因還是前面說的,太子黨支持的人是太子朱標,不是朱棣。朱棣就算篡位成功了,拉攏太子黨,他能給太子黨那幫人什么好處?能比朱標給的多?
其實不僅僅是朱棣,任何藩王,太子黨都會對他們抱有敵意。
藍玉如果活著,憑他的性格,說不定自己造反了也或者被朱棣策反了。藍玉這個人,對自己太放松,太任性,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容易居功自傲,無法無天,朱元璋殺他是沒有錯的,這樣的人留著就是禍害。他有多大的功勞就能造出多大的反。雖然他和朱允文的老爹朱標關系好,可朱允文可能壓不住他,駕馭不了。
所以,朱標如果活著,朱棣肯定不會反。
朱棣之所以成功,完全取決于他侄兒子那柔軟的性格,用人不當而已。不然朱棣絕對不會成功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4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項羽的親叔叔項伯,為何多次背叛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