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朝萬歷年間名將輩出?只因首輔大臣做了這三件事情!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明朝萬歷年間,曾涌現(xiàn)出一大批的名將大才,諸如戚繼光、李成梁等著名將領,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做出卓越功績,千古留名。提到這一點,我們又有了疑惑,究竟是因為什么才導致萬歷年間名將輩出呢?原來,只因為當時朝廷的首輔大臣,張居正。
自萬歷初年起,張居正就獨攬朝綱,鶴立雞群。雖為文人出身,但張居正此人對于武將任用、戰(zhàn)略方針等同樣有著其獨特見解?;蛟S也正因為他獨到的軍事才能,才能讓萬歷年間涌現(xiàn)出許多名將大才吧。那么,張居正又是用了哪些手段方法來挖掘杰出武將的呢?
其一,改革兵制弊端
明朝十分重視中央集權,在兵制上實施的是衛(wèi)所制,因為衛(wèi)所制是可以世襲的,所以將士的作戰(zhàn)積極性普遍不高。戚繼光發(fā)現(xiàn)兵制弊端,于是決定試行募兵制,建立戚家軍,打造一支勇猛的軍隊。但這么大的事情,如果沒有朝廷支持,根本不可能成功。
而戚繼光的提議,正好得到張居正的認可,于是張居正給了戚繼光軍事特區(qū)待遇,讓他招兵、統(tǒng)兵、調(diào)兵。并且為了順勢改革兵制,張居正還鼓勵戚繼光訓練出一支出色的新軍。在對戚繼光的支持上,張居正可謂不遺余力。
他從國庫中艱難地擠出軍費,讓戚繼光訓練新軍,并且在戚繼光任薊遼總兵時,張居正還經(jīng)常告知總督(地方最高長官),要求支持戚繼光的工作。就這樣,戚繼光在薊遼當了十三年的總兵,薊遼沒有發(fā)生一次戰(zhàn)爭,這就是強軍的震懾力。
在戚繼光身上得到示范作用后,張居正立馬將這種方法作用到各地,他提倡久任制,強調(diào)功績升職,在這樣的軍事政策下,極大調(diào)動了官兵的積極性,增強了軍事國力。
其二,實施萬歷新政
為挽救明朝,緩和社會矛盾,時任內(nèi)閣首輔的張居正在各大領域?qū)嵤┤f歷新政。在張居正萬歷新政的激勵下,寒門子弟李成梁積極參戰(zhàn),成為了蒙古、女真的克星。有歷史記載,他“師出必捷,威振絕域”,在赫赫戰(zhàn)功下,李成梁成為了遼東門戶最堅硬的壁壘,史稱“邊帥武功之盛,兩百年來所未有”。
其三,武將治軍
明朝前期,仿效宋朝實行文人統(tǒng)軍的制度,軍事統(tǒng)帥往往都是進士出身,但在張居正任首輔時期,他強調(diào)武將治軍,讓武將擁有獨立的軍隊指揮權力,提高軍隊的統(tǒng)帥力。也正因這一系列的政策實施,萬歷年間出現(xiàn)了大批杰出將領,他們的出現(xiàn),進一步增強了明朝的綜合國力與軍事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6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