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為什么會怕聞太師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小編認為封神里面膽子最大的就是這位紂王了,他竟然敢去調(diào)戲圣人女媧,也管不得會落到最后的下場,但是就是這個連圣人都敢調(diào)戲的皇帝,卻十分害怕一個人,這個人可以將他罵的狗血淋頭,他還不敢還嘴。真想不到紂王貴為天子,居然還有怕的人。原來啊,這個聞太師可不簡單,也就他了,換了別人還真不行。商紂王身為天子,為何會懼怕聞太師?小編認為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原因:聞太師背景太厲害!聞太師有兩大背景:
第一,托孤老臣,有廢立大權(quán)。
商紂王本名帝辛,乃是前任天子帝乙第三位王子。按照皇位繼承順序,他并非第一繼承人??墒?,因為有一次帝乙?guī)ьI(lǐng)大臣,去御花園中游玩,觀賞剛開的牡丹的時候,突然頭上的閣樓的梁塌了一根,這時候只見壽王上前將掉下來的梁拖住,并且重新?lián)Q了一根柱子,這時就將他的天生巨力展現(xiàn)在了眾人面前,他有托梁換柱之能,有舍命救駕之功,加上有朝廷大臣文官領(lǐng)袖商容、梅伯等人擁立,于是最后成為皇太子。
不過,在當時的商朝,百官之首并非商容,更不是黃飛虎。在首相與三軍統(tǒng)帥之上還有一人地位更高,那就是太師聞仲?!疤珟煛痹诠糯侨?,從唐宋時期開始成為最高勛爵,不常授人。未有功勛卓著之百官魁首,放能被封為“太師”。而當時的聞仲因為他自身條件過硬,隨帝乙外出征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最后被封為了太師,他也是商朝的最后一任太師。
帝乙去世之時,沒有選擇商容與黃飛虎為托孤大臣,而是選擇了太師聞仲。所謂托孤大臣,既天子駕崩后,因新君年幼于是由大臣輔政。輔政之時,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君王。要在親政之后,方能行使皇權(quán)。因此,在商紂王繼位之后的前七年,朝廷都是聞太師說了算,聞太師就像是順治帝時期的多爾袞,康熙帝時期的鰲拜一般,權(quán)傾天下。
和鰲拜一樣,帝辛即位后,聞太師也是大權(quán)獨攬,主持國政。一直到商紂王七年,因為北海暴動,聞太師帥軍出征,帝辛才終于有機會親理朝政。這也同時解釋了為什么商紂王一直都不知道女媧是什么人的問題,因為他雖然是名義上的天子,但是這七年中,參加女媧宮祭祀大典的最高領(lǐng)導人卻是另有其人。
何謂“托孤大臣”?他們是有權(quán)力廢立天子的一群人,所以面對能夠左右自己前途命運的聞太師,紂王能不懼怕嗎?有這份懼怕在,紂王還能盡量約束自己。等到聞太師一死,紂王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無人管束,最后將祖宗的家業(yè)敗光殆盡。因此,商紂王在登基七年之后,才第一次去女媧宮上香,才第一次聽商容提到女媧娘娘!正因聞仲堪比攝政王,又廢立之權(quán),因此,當聞太師率軍回朝后,商紂王才十分恐懼。
第二,截教嫡傳,擁有金鞭。
聞太師不僅是朝廷托孤大臣,更是仙界大BOSS!聞太師與姜子牙一樣,早年上山修道。不過人家聞太師可比姜子牙資質(zhì)高多了。聞仲拜通天教主二弟子金靈圣母為師,修道五十年,已經(jīng)“聞朝元之果”,既達到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境界。這可是十二金仙中也含有人到達的高級境界。雖然聞太師他就差一步,就可以到達大羅之境,成就大羅道果。
我們可以看到在封神大戰(zhàn)時,趙公明與聞太師之間也是一口一個道兄,按照道理,趙公明與三霄娘娘都是通天教主的弟子,乃是聞太師的師叔,為何他們之間稱呼為“道友”“道兄”?截教門下只要不是一系嫡傳,那就以修為論高下。聞太師在截教地位極高,正因如此,他在西岐吃了敗仗,想什么九龍島四圣、截教十大天君才會紛紛前來助戰(zhàn)。商紂王早就知道聞太師的仙界背景,知道江山就靠聞太師保護,知道聞太師根本不是凡人。那么,他怎么可能不害怕?
而且他的手里有打王金鞭,這個鞭子就是紂王的父親專門留給他去壓制自己兒子的。能夠打君王,并且見此鞭猶如見到先帝(也就是紂王之父)。其實在紂王之父帝乙臨死之前,曾將他和紂王叫到過身邊對聞仲進行托孤,并讓紂王認聞仲為老師,自己的孩子怎么樣,作為父親的帝乙肯定知道,為了讓他有權(quán)利去管紂王,于是就給了他這么一條鞭子,告訴他有這個鞭子在手,打誰都可以,見此鞭就猶如見到我一樣,這樣他的權(quán)利也就大了。還告訴聞仲如果紂王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就用這個鞭子抽他就是,不用手軟因此紂王才會那么怕他。
而且,小編在這里要說一個自己關(guān)于封神一書中的一個小猜測,就是紂王真的膽大包天到去調(diào)戲女媧嗎?實際上這當時他到了女媧宮以后,一陣狂風透膽寒。也就是在他到了以后,突然有一陣風亂了他的心神,最后才導致他性情大變,留下了那首調(diào)戲女媧的詩。
而這陣狂風是從何而來呢?這就要說封神這一件事情最大的贏家是誰?是周朝嗎?周王卻是受益良多,但是他只是一方諸侯并沒有這樣的本領(lǐng),封神一戰(zhàn)中,損失最為慘重的就是截教,但是闡教也并沒有占到多少便宜,下邊的徒弟全部被削去了頂上三花。可以說三教都在這場戰(zhàn)爭中損失慘重,而只有佛教坐享漁翁之利,度盡三千紅塵客,可以說后期佛教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在這次戰(zhàn)爭中度去的三教人事。這也就又引申出了后面的那場西游。
以上只是小編自己關(guān)于封神內(nèi)內(nèi)幕的一點拙見,而紂王雖然因為上面的各種原因十分懼怕聞太師,但是終究是在太師死后,將整個商朝一起葬送了。不管他是不是被迷了心智,但是商朝葬送在他手中卻是鐵證一般的事實!
聞仲比紂王能干多了,紂王還需要他,并且聞仲相當于連接天上地下的使者,紂王不能殺。聞仲先是紂王父親的大臣,帝乙死后,聞仲就作為輔政大臣參與商朝事物,在紂王當政之前,聞仲已經(jīng)當了好幾年的攝政王了,這段時間足夠聞仲形成威脅了。所以紂王在沒有積聚足夠?qū)嵙Ω堵勚僦?,還是不會殺他的。
聞仲也是個有用的人,甚至可以成為商超末期最有用的人。他打仗很厲害,東征西討,他修為很厲害,世間沒有人可與他相比,他和姜子牙一文一武,不分勝負。他像二郎神一樣,額頭中間還生了一只眼,一睜開就可以分辨一個人是忠是奸,手里有兩條鞭子,一揮出就可以喚出風雨。正因為有聞仲的存在,商朝才能存在那么多年。聞仲在外有民心,在內(nèi)也很得群臣尊重。
聞太師領(lǐng)兵回來的時候,大臣們都不管寶座上的紂王了,都去迎接聞仲了,對此紂王肯定是不爽的,但是他還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因為他也知道,聞仲不是善茬,如果沒了聞仲,商朝能不能保住他的榮華富貴還是兩說。再說聞仲跟各路諸侯都有聯(lián)系,紂王還不是皇帝,沒有統(tǒng)一天下就不能跟周邊國家交惡。
封神演義就是一群地上的神仙為了當天上的神仙,努力斬妖除魔匡扶正義的事情,這件事需要一個宣傳志愿者,就是把天上的好處美化一番,引起地上的人向往的事情。但其實天上也沒什么好的,不能為所欲為,要遵守一系列規(guī)矩,要是沒有聞仲等人在前面畫大餅,誰會去拼命啊。所以聞仲的角色就相當于老師的小紅花,下面一堆小朋友去爭。要是小紅花沒有了,誰會去競爭啊,那封神演義不就編不起來了嗎。
因為太師的位極人臣,三朝元老.
老太師手握兵權(quán),對于殷商,他功不可沒.
最忠莫過于聞仲與王叔比干了!
記得老太師用盡一切辦法力挽狂瀾,
最終不敵大勢已去,那一幕幕,
實在令我淚滿凝噎.封神里最讓我傷心的就是:一,比干王叔剜心;二,太師自刎;三,紂王焚身.
聞太師經(jīng)常出兵打戰(zhàn)。
截教中的人,認識的神仙鬼怪多些。
我就郁悶呢,他也能掐會算的,為什么他就算不出妲已是狐貍精?
截教門人算命的本事能總比姜子牙的闡教慢半拍……
總是出事了,算了一算,大叫,不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7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