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妹喜,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跡。
紅顏禍水這個詞本身就帶有歧義,泛指一些漂亮的女性給男性帶來的毀滅性的災難,其實這主要還是男的管不住自己,怎么能怪女性呢。但古代是一個男權社會,國家滅亡或者政治失誤總是喜歡把責任推到女性身上,由于女性不掌握政權,對此也是百口莫辯。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成為紅顏禍水的或許是夏桀的王后妺喜了,其實看歷史記載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夏商周三個朝代各有一個紅顏禍水導致國滅,夏朝是妺喜,商朝是蘇妲己,周朝是褒姒,就是這三個女人導致了三個王朝的滅亡。從這三個“雷同”的情節(jié)來看,這絕對不是巧合了,而是史官有意為之,為君王開脫罪名而已。
說起來妺喜的確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曾經(jīng)有詩贊美妺喜:“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妝霓彩衣,裊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笨催@個詩的風格就是先秦時期的作品,大體的意思就是妺喜眉目清秀,婀娜多姿,非常的水靈,可謂人見人憐。夏桀喜歡這樣一個女子也是人之常情,不過夏桀不是見到妺喜之后才昏庸的,而是一直很昏庸,而妺喜也是被迫成為王后的。
妺喜出生于有施部落,在今山東省蒙陰縣境內(nèi),按照當時的說法應該也屬于東夷的部落。妺喜并不是姓妺,而是姓喜,這是先秦時期記載女子名字的一種方法。夏朝的國都在今河南省境內(nèi),而妺喜是在山東省境內(nèi),本來兩個人八竿子打不著,卻因為一場戰(zhàn)爭而將兩個人的命運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夏朝到了夏桀的時候,由于夏桀荒淫無道,導致民不聊生,老百姓都指桑罵槐,對著太陽說,我愿意與你一起滅亡,實際上就是用太陽代指夏桀。這個時候夏朝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不穩(wěn),但對各個部落聯(lián)盟的搜刮卻日益加強,有施部落承受不住,加上實力較強,于是就不再朝貢夏桀。這在夏桀看來是一個非常大的侮辱,于是他就決定殺雞儆猴,召集方國共同攻打有施部落,有施部落雖然很強,但是也架不住對方人多,很快就敗下陣來,于是有施部落求和,獻上了部落最漂亮的公主妺喜給夏桀。
夏桀一看到妺喜這么漂亮,更加的荒淫無道,不理朝政,夏桀經(jīng)常把妺喜放在自己的膝蓋上,日夜飲酒作樂,而妺喜是三個癖好,一是喜歡看人們在酒池里飲酒,二是聽絹帛撕裂的聲音,三是喜歡穿戴男人的官帽。
這三個癖好本來并不是特別嚴重的事情,蘇妲己可比她壞多了,但當時的夏朝已經(jīng)內(nèi)憂外患了,而知道妺喜的這三個癖好,夏桀更加要討好她,于是建造更大的酒池,讓人們在里面飲酒,有的人醉了淹死在了酒池里;為了讓妺喜開心,每天要撕裂大量的絹帛,這在生產(chǎn)力低下的夏朝無疑是浪費。
當然更有傳說妺喜與夏桀每天都不穿衣服在一起縱情聲色、云雨不斷,導致夏朝更加的衰弱,最后夏朝被商湯滅亡。
由于是末代王后,關于妺喜的傳說也就越來越多,更有甚者,把妺喜說成了是間諜,而且派間諜的人不一樣,有說是有施部落派過來,目的就是搞垮夏朝,也有人說是伊尹將其發(fā)展為商朝的間諜,為商服務滅夏。當然這些都是猜測,并沒有實際的證明能夠證明間諜這一說法。
面對眾說紛紜,妺喜看起來更加像一個無辜的女子,在夏朝史料這么少的情況下,妺喜縱情聲色卻被描繪的有聲有色,非常的生動,明顯是后世的添油加醋。
真實的情況可能是妺喜被有施部落獻給了夏桀,遠離家鄉(xiāng),離開了自己喜歡的人,心情非常的低落,才會有三個特殊的癖好,尤其是喜歡聽絹帛撕裂的聲音,跟現(xiàn)代解壓的時候喜歡撕紙和捏薯片、泡面有什么區(qū)別?是夏桀本身荒淫無道,為了討好妺喜更加的肆無忌憚,這才加速了夏朝的滅亡。
也就是說,有沒有妺喜,夏朝都會在夏桀在位的時候滅亡,不能把夏朝滅亡的責任全部推倒一個女子身上,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縱觀華夏五千年,一部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興亡史,興衰治亂總是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在這部興衰治亂的中國史書中,有一種人總是頻繁地出現(xiàn),并且往往會被被史官們濃墨重彩地記上一筆,她們就是所謂的紅顏禍水。
夏朝有妺喜,商朝有妲己,西周有褒姒,每一個滅亡的王朝背后總是站著一個禍國殃民的紅顏。對于這些紅顏禍水,史書上總是不惜筆墨。例如妺喜,史書上說“有施妹喜,眉目清晰。莊霓彩依,裊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
如此美貌的妺喜將夏朝的末代君王夏桀迷惑的團團轉(zhuǎn),和她日日淫樂,夜夜笙歌。妺喜喜歡看人在大的酒池中飲酒,夏桀便為她建造了可以滿足三千人一起飲酒的千古第一大酒池;妺喜喜歡聽絹帛撕裂的聲音, 夏桀就讓宮女每天撕裂大量的絹帛。
妲己,《史記》記載:紂王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身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妲己惡毒至極,發(fā)明炮烙之刑。將銅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將其燒死。
褒姒,史書上說褒姒生性不愛笑,周幽王為取悅褒姒,舉烽火召集諸侯,諸侯匆忙趕至,卻發(fā)現(xiàn)并非寇匪侵犯。褒姒看到后,果然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興。后來犬戎真的來攻打西周,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以為又是騙局,沒有一個前來。犬戎最終殺死周幽王,俘虜褒姒,西周滅亡。
而且更神奇地是,古人不僅將妺喜、妲己等女子冠上禍國殃民的帽子,還將她們妖魔化,將她們與狐貍精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封神榜一出,妲己就變成了九尾狐,再也甩不掉這個帽子。
為什么中國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推卸到女人頭上,還專門贈一詞紅顏禍水。夏滅怪妺喜,商亡怨妲己,西周滅亡說成褒姒一笑;就連后來的安史之亂葬送盛唐,也怪罪到楊貴妃身上。古人為什么么會如此呢?
首先,男尊女卑思想作怪
本來中國歷史上,女性曾經(jīng)占據(jù)過生產(chǎn)和生活的主導地位,但在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轉(zhuǎn)變中,女性逐步由主導變?yōu)槟行缘母接埂kS著古代文明的發(fā)展,女性的地位反而日漸下降,中國封建社會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男權社會。
在男權主導的社會中,古人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關于性別歧視的的哲學觀,讓男尊女卑和重男輕女的觀念深入人心。甚至古人還專門制定了女性的行為規(guī)范,來框定女性從屬于男性的地位,例如三從四德和夫為妻綱。從此以后女性就被排斥于公共領域之外,成為歷史長河中失聲的群體,只能任由男性抹黑和栽贓。
每個王朝的衰敗滅亡,總需要有人來承擔責任。面對這個沉重的歷史責任,士大夫們都喜歡甩鍋,推卸責任,他們的傳統(tǒng)觀念就是把亡國的責任歸結到女人身上,即所謂紅顏禍水。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以至于所有亡國的君主,都要把其責任歸結到他的后妃身上。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唐朝的楊玉環(huán)還有明末的陳圓圓等都被后人稱為紅顏禍水。他們認為是這些女子空有美貌,只知迷惑君王,使君王不理朝政,日夜與之嬉戲,導致朝政衰落,家國滅亡。
實際上都是男尊女卑思想在作怪罷了,王朝的興衰滅亡和女人又有什么關系呢?明明君王昏庸,大臣無能,才導致王朝滅亡的,為了保留男性尊嚴,竟如此卑劣、搞笑和無恥地將所有罪過歸咎于地位遠不如男子的女性。
我們以唐朝的安史之亂為例,很多古人都將其怪罪到楊貴妃身上,說因為她的迷惑,唐明皇才會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最終導致叛亂爆發(fā),使得盛唐中衰。而實際上呢?安史之亂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唐朝土地兼并,致使均田制遭到破壞,府兵逃亡殆盡,大唐腹心空虛。再加上唐明皇好大喜功,頻繁發(fā)動對外征戰(zhàn),致使邊鎮(zhèn)將領做大,最終導致王朝內(nèi)空外重,被叛軍一擊而下。
而且唐明皇在張九齡當宰相時,就開始沉溺于享樂,張九齡也是因為直言進諫被罷相的,當時楊玉環(huán)可還是他的兒媳婦,根本沒有進宮,由此可見唐明皇便昏庸和楊貴妃一點關系也沒有。
所以說將國家衰落和滅亡的責任怪罪到女子身上,根本就是男性推卸責任,是無恥而又滑稽的。其實歷朝修史的史官們也明白這一點,只是出于男尊女卑考慮,默認了這個男權社會下的潛規(guī)則,時代的悲哀,女性的悲哀啊。
其實男權社會,男子還干了很多無恥的事情,例如和親,從漢到唐,再到滿清,和親總是不斷出現(xiàn),昭君出塞的悲哀一直在不斷重演。男人無能的時候總是把女人拿來做祭祀的犧牲品,將國家安全寄托在弱女子身上,豈不可笑。
其次,為君王掩蓋過錯
中國古代的皇帝被稱為天子,上天之子,講究“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也就是說天子是不能犯錯的,縱然天子有錯,也是身邊的奸逆之人誤導。所以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亡國之君身邊總有奸臣和奸妃,例如唐明皇身邊有楊貴妃和楊國忠,紂王身邊有妲己和費仲等,他們都是君王亡國失社稷的背鍋對象。史官之所以這樣記載,都是在為君王掩蓋過錯。
為了減輕夏桀、商紂、周幽王的罪責,歷史把妹喜、妲己、褒姒推上了前臺,讓三名弱女子也一起分擔了這千古的罵名。
都說自古紅顏禍水,一代王朝的落幕,竟都是因為女人,實在是令人唏噓。在那段歷史時期,亡國的結論總是驚人的相似,都是因為女人而亡國。?
雖史書有載“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 但是實際上正史并沒有明確記載夏商是因為女子而亡國。在夏商時期,古中國正是處在奴隸社會時期,也就是說妹喜、妲己、其實本身都是讓人可憐的女奴,或者說可能是奴隸主的女兒。
但無論是什么身份,在最頂級的奴隸主夏桀、商紂、面前,她們根本無力改變什么。要是沒有夏桀、商紂、二人的昏庸無能和殘暴統(tǒng)治,建立起來的統(tǒng)治政權怎會被輕易地推翻呢?
夏商時期,由于文字記載的較少(夏沒有留下文字記載),我們大部分都是通過東周的典籍了解夏商時期的歷史。也就是說我們已知的夏商歷史大部分都是通過分析東周的典籍得來或者通過考古發(fā)掘分析得來。
(有些歷史的真實性有待考證)相比較來說,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據(jù)說就是為博得褒姒一笑;周幽王因為褒姒而亡國卻是真實的。周幽王為了寵愛褒姒,就連王后的位置都讓她來做,還讓她的兒子做了太子。只是后來被申候聯(lián)合諸國把周幽王和太子都殺了,褒姒也被人擄走,就這樣西周滅亡。
據(jù)說夏朝最后一代君主桀天賦不錯,但是卻不務正業(yè),把精力都放在了吃喝玩樂上面,因其驕奢淫逸和親小遠賢,最終將國家斷送到了自己手里。尤其是對于他是愛妃妹喜,后人都說是紅顏誤國,但是夏桀的昏庸無道才是導致夏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夏桀天賦異稟,力大無窮,有史料記載夏桀可以徒手把銅鐵和鹿角折斷,但是卻把這些力氣用到了圍欄狩獵和四處討伐征戰(zhàn)上。他也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但是卻把活躍的思維用到了討好自己的愛妃妹喜上。這些才能全部都被夏桀自己給浪費掉了。
至于夏桀是怎么滅亡的,這就不得不提所謂的?紅顏禍水?妹喜了。夏桀在征討彈丸之國有施氏的時候,有施氏為了平息戰(zhàn)爭保全國民,就對夏桀投其所好,舉全國之力尋到了樣貌美麗的女子妹喜,并將妹喜用珍珠裝扮起來,獻給了夏桀。夏桀果然對妹喜一見傾心,?赦免?了有施氏,收兵帶妹喜回國。到了異國他鄉(xiāng),妹喜由于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親人,就整日愁眉不展。夏桀為了博紅顏一笑,為妹喜建造了一座寬闊高大而華麗奢侈的宮殿??匆娒孟膊幌矚g樂曲和舞蹈,就懂了奇思妙想,命令下人將布匹撕扯發(fā)出聲音,讓舞女跳一些動作奇怪的舞蹈。
看到自己的君王如此奢侈荒靡只為了一個女子,民怨四起,而周邊的商國也在漸漸強大對夏朝虎視眈眈。有的大臣很是憂心,就直言勸諫,卻被夏桀下令斬殺。從此夏朝朝臣再無人敢于勸諫。商國首領商湯見夏國的子民也對夏桀十分痛恨,尋找時機起兵一舉將夏朝拿下,建立了商朝。由此可見,與其說夏朝亡于妹喜,不如說是夏桀自食其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