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選擇顒琰真的是因為令妃嗎?顒琰為什么成了唯一的選擇?小編帶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也就是歷史上的乾隆皇帝。他一生一共有十七個兒子,為什么最終選擇了皇十五子顒琰,也就是未來的嘉慶皇帝繼承大統(tǒng)?難道真如宮斗劇所說,是因為乾隆寵愛令妃的緣故?雖然歷史上,皇帝因為喜愛某個妃子而立她的兒子為太子的事情并不少見,但是自康熙朝“九子奪嫡”后,清朝的立儲是極其嚴(yán)格的。乾隆皇帝,口碑雖不及其父,但是依舊可以算是清朝歷史上優(yōu)秀的皇帝,他對立儲是慎之又慎的。如果細(xì)究歷史,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到了乾隆晚年,他是真的沒人可立了,所有的兒子都被他養(yǎng)殘了,皇十五子顒琰其實是唯一合適的人選。
清高宗 乾隆皇帝
一.克兒子的爹
讓我們先來看看,乾隆皇帝的十七個兒子都是誰生養(yǎng)的:
乾隆皇帝十七子
愛新覺羅弘歷于1735年即位,成為了乾隆皇帝。這時候,他才20多歲,正是意氣風(fēng)發(fā)之年,卻少年老成,年紀(jì)輕輕就在考慮太子人選了。乾隆剛登基的幾年,是著力培養(yǎng)皇次子永璉的。永璉,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兒子,皇嫡子,根正苗紅。可惜,皇次子永璉早夭。乾隆十分悲痛,對大臣說,雖然沒有冊立,但是在朕心中永璉已經(jīng)是皇太子人選了。所以葬禮用皇太子禮儀,追封端慧皇太子。
接下來的十年間,乾隆又想培養(yǎng)同為富察皇后所生的皇七子永琮。結(jié)果,永琮又因為得天花夭折了??梢钥闯?,前期鐘情于漢文化的乾隆皇帝是想立嫡子的(雖然大清一向立賢不立嫡),可著富察皇后的兒子培養(yǎng)。永琮雖沒有被追封為太子,但是也給了謚號,叫“悼敏皇子”。
又過了幾年,乾隆不知什么原因,看上了出身并不高的皇五子永琪。拜《還珠格格》所賜,永琪的大名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結(jié)果,不知道乾隆是不是克兒子,看上誰誰完,永琪也于1776年病逝了。
除了這三位皇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都是未成年即夭折。
乾隆皇帝
二.“矬子里拔大個”
自己中意的兒子都沒了,那就只能矬子里拔大個了。
長大的兒子中,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首先失去了儲君資格。原來,老二和老七死后,皇長子永璜極其興奮。清朝實行秘密立儲制度,大臣是不知道立了誰的,只能猜。結(jié)果,老二、老七死了后,乾隆自己表明了曾想立二人之意,群臣才知道,乾隆皇帝傾向于漢家規(guī)矩,即立嫡??墒乾F(xiàn)在嫡子沒了,按照漢家規(guī)矩,不就是立長了嗎?所以皇長子永璜很高興。而老三永璋知道父親曾想立七弟,直接跨過了自己,沒有立自己的意思,而自己既不是嫡也不是長,所以很失落,開始混日子。
乾隆原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病故后,在葬禮上,老大興奮, 老三木訥,被乾隆看見后,斥責(zé)二人不知禮數(shù),不夠悲痛,實際上剝奪了二人立儲資格。結(jié)果這一斥責(zé),這倆兒子就先后郁悶病死了。乾隆皇帝也是惡趣味,自己兒子死了,還不忘補刀,評價皇長子永璜說:“原非端慧皇太子、悼敏皇子,望其可屬承祧者比?!北硎荆冶緛砭筒幌肓⒒书L子為太子。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早在皇子還沒集體早夭之時,乾隆就把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過繼給了宗室履親王和質(zhì)郡王。過繼之后,這兩位就再也不是皇子了,自然也繼承不了大統(tǒng)。而皇十二子永璂,這個厲害了,是第二任皇后,輝發(fā)那拉氏(我們熟知的如懿)的嫡子。但是,沒想到,輝發(fā)那拉氏最后被廢了??紤]到政治影響,乾隆是不可能讓廢后的兒子繼承皇位的。所以,永璂也被排除了。要說別的皇子,都是自身有問題而被乾隆排除,唯獨皇十二子永璂是唯一一個被母親拖累而與皇位失之交臂的。
廢后輝發(fā)那拉氏
于是能即位的,只剩下四個人,即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皇八子永璇在史書中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很早就分府出宮。清朝九子奪嫡之后,皇子如果有繼承皇位的可能性的話,一般只是封爵位但不分府,或者很晚才分府。而且老八為人隨意,不愛學(xué)習(xí),曾經(jīng)在上書房學(xué)習(xí)的時候,嫌學(xué)習(xí)苦悶,私自去北京城里逛。所以,他應(yīng)該是太平庸了,不被乾隆喜歡。不知道他是不是得罪過朝鮮使臣,他在李朝實錄中的記載很不好,說為人“荒謬”。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他的生母,嘉貴妃,只是祖上是朝鮮人,但是到了她這一輩,是包衣出身,絕對不是什么朝鮮進(jìn)貢女。
皇十一子永瑆一生放浪形骸,不似君主之風(fēng),而且是個藝術(shù)家,寫的一手好字。給自己起了個雅號“鏡泉”。乾隆這個人啊,一生在別人的詩詞字畫上瘋狂涂抹畫鴉,卻忍不了自己的兒子附庸風(fēng)雅。有一次,他看到老十一在老十五的扇子上題詩,然后落款寫了個“兄鏡泉”,勃然大怒。他認(rèn)為連皇子居然都學(xué)漢人取雅號,這樣下去大清以騎射為根本的傳統(tǒng)可怎么辦?于是下令皇子不許起雅號。清朝野史中說他性格古怪,為人小氣。但是朝鮮使臣卻覺得他很好,在自己的私人筆記中記載他為人孝順,真實性不得而知??傊鲜挥捎谄膮捨?,也被乾隆排除了。
而老十七則最為年幼,記載說乾隆十分寵愛這個小兒子,但是這個小兒子卻最不讓人省心,總愛四處游玩,不愛學(xué)習(xí),十分符合家里小兒子的定位。皇十一子因為偏科都被乾隆排除,十七子連學(xué)習(xí)都不想學(xué),更不可能成為太子了。他和皇十五子都是令妃生的,彼此屬于親兄弟。因此,太子的人選,毫無疑問的落在了沒什么大缺點的皇十五子顒琰(原名永琰)身上。
皇十五子顒琰,也就是未來的嘉慶皇帝。他在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1773年,被秘密立儲,當(dāng)時乾隆皇帝62歲,顒琰13歲。等到1796年,乾隆禪位之時,乾隆皇帝85歲,顒琰36歲。乾隆一生活到了88歲,在古代帝王之中實屬罕見。可以說,由于乾隆皇帝的高壽,使得顒琰成為了年齡上最適合繼承皇位的皇子。同時,他不像皇十一子那樣偏科,而是文武雙全,所謂“援筆立就,動成典則”,并且常年打獵,騎射很厲害。這是最讓乾隆喜歡的。不僅如此,他繼承了令妃優(yōu)良的基因,長得帥?!独畛瘜嶄洝分芯投啻斡涊d皇十五子“相貌奇?zhèn)?,皇帝以類己最愛”。最后,顒琰還很孝順,口碑風(fēng)評都很好,為人“端淳”?!独畛瘜嶄洝酚涊d,“皇子見存四人,八王、十一王、十七王俱無令名,唯十五王飭躬讀書,剛明有戒,長于禁中,聲譽頗多”。所以,乾隆在本就不多的選擇中,皇十五子顒琰基本上是唯一的選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8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