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zhǔn)備了:張格爾叛亂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張格爾是大和卓波羅泥都的孫子。1759年,清朝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后,大和卓的兒子薩木薩克逃亡到浩罕(烏孜別克所建三汗國之一,位于費爾干納盆地),生有三子:長子叫玉素普,二子就是張格爾,三子叫巴布頂。從19世紀(jì)20年代開始,張格爾就利用南疆維吾爾族人民對清朝封建官吏和當(dāng)?shù)夭说牟粷M,在浩罕統(tǒng)治者瑪達里與英國的支持和唆使下,發(fā)動叛亂多次侵人新疆地區(qū)。
1820年9月,張格爾糾集300余人由浩罕返回新疆作亂,在圖舒克塔什、喀浪圭、烏帕拉特等卡倫肆意燒殺搶掠,領(lǐng)隊大臣色普征額率兵堵截,殺敵50余人,活捉80余人。張格爾率殘部倉皇逃跑。1824年9月,張格爾又糾集200余人,從阿賴嶺入境,第二次返回作亂,搶掠鳥魯克卡倫,結(jié)果被清軍擊潰,遂流竄到柯爾克孜部落游牧地,繼續(xù)網(wǎng)羅叛黨,卷土重來。這時,浩罕統(tǒng)治者瑪達里汗答應(yīng)張格爾“派兵數(shù)千同搶取喀什噶爾”,助長了張格爾的器張氣焰。所以,他又于1826年7月18日再次返回作亂。
張格爾率安集延(當(dāng)時對烏孜別克人的稱呼)、布魯特500余人,由開齊山路入境,半夜到達阿爾圖什莊,參拜了那里的麻扎(圣)。阿爾圖什莊離喀什噶爾80多里。參贊大臣慶樣聞訊后,立即派兵千余進行圍剿。張格爾突圍后,動惠脅白山派維吾爾族群眾萬余人,分作兩股,分別進攻喀什噶爾和葉爾差(今莎車)。張格爾與浩軍約定:攻下西四城(略什噶爾、葉爾羌、英吉沙爾、和)后,將喀什噶爾割讓給浩軍,搶奪的財物平分。所以在8月份,浩軍又出兵萬余人幫助張格爾。
9月,略什噶爾城被攻陷,英吉沙爾、葉爾羌、和閱三城也相繼淪陷。張格爾在占據(jù)西四城后,縱容所屬到處燒殺搶掠。四城的民房、衙署都被焚毀。他還向各地勒索銀兩、馬匹、婦女,供其淫樂。廣大人民群眾稍有反抗,即遭殺戮。張格爾的暴虐程度“甚于從前和卓千倍萬倍”。1826年8月27日,清朝政府派伊犁將軍長齡為揚威將軍,以陜甘總督楊遇春、山東巡撫武隆阿參贊軍務(wù),調(diào)集各省官兵3.6萬余名云集阿克蘇清軍首先在阿克蘇南的渾巴什河擊潰來犯的叛軍,現(xiàn)固了陣地。
1827年3月3日,清軍從阿克蘇出發(fā),經(jīng)洋阿里克(今洋尼里克)、巴爾楚克(今巴楚)、連克洋阿爾巴特莊、沙布都爾莊、阿瓦巴特莊,直搗喀什噶爾。3月26日,清軍開始攻打喀什噶爾。張格爾沿河列陣,放炮抵抗。清軍也用連環(huán)大炮予以還擊。夜晚,清軍打退了妄圖偷渡的叛軍后,派索倫馬隊千余人沿河下游佯渡,以分散敵人兵力,然后集中主力于河上游拼力搶渡。清軍人人奮勇向前,強渡成功,連破略什噶爾漢、回二城,殲敵6萬,擒敵數(shù)千人。張格爾見大勢已去,僅帶數(shù)十人于27日凌晨逃出喀什噶爾。
清軍攻克喀什噶爾的消息,使英吉沙爾的叛軍聞風(fēng)喪膽。偽阿奇木伯克棄城逃竄。3月31日,英吉沙爾不攻而下。清軍的勝利,鼓舞了葉爾羌各族人民,他們活捉了11名叛軍頭目和160余名叛軍土卒。4月11日,清軍收復(fù)葉爾羌。和聞各族人民在1826年底就曾舉行武裝反抗,抓獲偽和闐王約霍普(張格爾表兄)和偽伯克9名,獻給清朝政府。但和闐人民的反抗被張格爾殘酷地鎮(zhèn)壓了下去。
當(dāng)清軍進軍和聞時,和聞人民再次舉兵,與清軍里應(yīng)外合,殺敵2000余名,開城迎接清軍。4月24日,清軍進駐和聞。張格爾逃出喀什噶爾后,流竄于木吉、阿賴、達爾瓦斯(均在吉爾吉斯境內(nèi))等地。1828年初,他又企圖乘春節(jié)年關(guān),清軍疏于防范之際,潛入阿爾圖什莊,再次作亂。結(jié)果在逃到喀爾鐵蓋山時,被各族軍民活捉。第二年6月,張格爾被解到北京處死。清朝政府得以迅速平定張格爾之亂,是和新疆各族人民,特別是維吾爾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無論是沖鋒陷陣,還是遞送情報,捐助馬匹糧草、車輛、修路筑橋、轉(zhuǎn)餉、運送軍火,各族人民都積極參加。
但是,張格爾的叛亂,也暴露了清朝內(nèi)政腐敗和國防廢弛兩方面的嚴(yán)重問題。在平定張格爾之亂后,清朝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對各級大臣實行考核制度,加強對伯克的管理,重申阿訇等不得干預(yù)政治,增加駐軍等等。然而這時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早已開始走下坡路,陳規(guī)陋習(xí),積重難返。所以,這些措施只能暫時緩和某些社會矛盾,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間題。新疆各族人民仍然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的嚴(yán)峻局面,至19世紀(jì)40年代,終于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0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