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宋朝為何棄用唐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很多學者研究過這個問題,總結出來一個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唐刀的鍛造價格太昂貴了,而且鍛造的工藝有很復雜,那個時期的宋朝更受士兵喜歡的是帶手柄的樸刀。這個事實在水滸傳中就有記載,盧俊義取出樸刀,裝在桿棒上,趕著車子,直奔梁山泊路。
在天圣八年宋仁宗期間,1035年的五月,利川路轉云對陳貫說:穿著褲子拿著刀和短刀比試,拄著拐杖,山川險峻,就靠這個刀開山種田了,這就叫做刀耕火種了。
這就可以說明樸刀在宋朝時期是非常的受歡迎的,一是樸刀打造價格比較便宜,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偏遠的農民都用得起。再就是樸刀有一個長長的木手柄,真正在戰(zhàn)場實戰(zhàn)的時候,樸刀可以一寸長一寸強,防守的空間很大,戰(zhàn)斗中發(fā)揮的威力在那個時候是大大超過唐刀的。
那個時期的宋朝人還有一個習慣,不止帶一把刀在身上,他們習慣帶著樸刀的時候,身上再掛一把后背的手刀,刀身短小寬闊,刀背厚而刀刃薄,用作于近身劈砍,可以很好的防身。樸刀和后背手刀的組合,就徹底把價格昂貴,鍛造復雜的唐刀淘汰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時候的宋朝軍隊使用的武器都是由國家統(tǒng)一發(fā)放的,這就使一些人就算喜歡唐刀也使用不起來,都是需要統(tǒng)一訓練用相同的武器的。
宋朝除了訓練有素的軍隊外,還有一個數(shù)量龐大的民間鄉(xiāng)兵民團,昂貴的武器他們肯定使用不起,這三個時候就需要價格便宜又能夠大量生產批量裝備的樸刀了。而且使用的武器還要讓他們能夠快速熟練上手。這樣相比較下來,樸刀在訓練的方式上來講是要比唐刀容易的。
為了對抗北方的騎兵的騷擾,宋朝時期的軍隊和鄉(xiāng)兵都很重視弓弩的使用和訓練。以求能夠在中遠方的距離中中傷敵人,唐刀呢就做不到這點,它只能在近身的時候使用。后來在唐朝時期的府兵都是國家分配田地,自備武器,他們生活得到了改善,才有機會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備昂貴的防身武器,而宋朝是國家分配武器,就只能從國家形式出發(fā),選擇更合適的武器來抵御外敵和防身了。
唐刀起源于唐朝,每一個朝代的經濟、社會環(huán)境都各不相同,唐刀的制作工藝復雜,成品率也不高,制作十幾把才只能生產一把較好的出來,不得不承認的是唐刀很便于作戰(zhàn),但是它的制造成本價格昂貴,而且并非沒有其他的平價代替品,宋朝的新武器制造成本低,在對抗敵人的時候,新武器的威力也毫不遜色唐刀的威力,試問放在便宜的替代品不用為什么要用那么昂貴的武器了?
在宋朝,宋朝的統(tǒng)治者比較看重文臣,也可以說有點重文輕武,有一句話在宋朝特別流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宋朝的人會更加看重文人的身份,對于學武的都不會太看重,一個三品的文臣說的話比一品的武臣還受人重視些,這些就足以可以看出在宋朝武是不那么重視的,所以當有武臣提議使用唐刀時,會得到文臣的支持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或者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提議,早就被否決了,在一個文風盛行的朝代(比如宋朝),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去鍛造兵器這是不可能的。
唐朝的騎兵是比較出色的,但是宋朝的騎兵卻遠遠不如的,唐刀基本上都是步兵在使用,雖然唐刀很厲害,但是它需要與騎兵相互配合,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它最大的威力,宋朝的騎兵基本上很少有馬匹,所以基本上都和步兵差不多,所以根本不能實現(xiàn)騎兵和步兵的相互配合來實現(xiàn)唐刀威力,而且宋朝的官員們對于騎兵的建設也不是很上心,有武臣提議建設,可是都被駁回了,所以唐刀基本上就沒有人用了。
在歷史上,唐朝這個繁華的朝代,它流傳下來的武器唐刀,雖然厲害,可是卻不適合于每一個朝代,宋朝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不適合使用這么昂貴的武器,而且刀特別鋒利,也容易誤傷人,還不如使用別的武器。
唐太宗其實使用了一些隋煬帝的政治措施,包括軍事方面。
唐玄宗為了防邊患,設置節(jié)度使,后來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割據(jù),導致國家四分五裂。宋朝吸取了這個教訓,且趙匡胤本身就是武將出身,自己更知道軍權重要,所以為了鞏固皇權,收攏軍權,統(tǒng)兵權和調兵權分離,而且將不試兵兵不識將。
提到唐朝,給人的印象除了繁華、開放、包容外,還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對外戰(zhàn)爭中有無數(shù)的滅國之戰(zhàn)。實際上,唐朝在建國之初的100年里,通過多次戰(zhàn)爭,掃清了除吐蕃外的周邊對其有威脅的幾乎所有政權。唐朝先后滅掉或降服了吐谷渾(627年)、東突厥(630年)、高昌(640年)、薛延陀(646年)、中天竺(648年)、龜茲(648年)、西突厥(657年)、獠人(658年)、契丹(660年)、百濟(660年)、鐵勒(660年)、倭國(663年)、高句麗(668年)等政權。即便到了唐代中后期,問題不斷,依然還是相繼擊敗或征服了西南蠻(729年)、突騎施(744年)、后突厥(745年)、小勃律(747年)、石國(751年)、大勃律(753年)、回鶻(842年)等政權。
提到“武功極盛”的唐朝,肯定有不少人會想到唐代出現(xiàn)了一種冷兵器的巔峰之作——陌刀。因為陌刀的制作工藝和實物在唐代滅亡不久后失傳,至今沒有實物出土,因此陌刀的樣式及使用方法,也僅能從古書的記載中略窺一二?!短屏洹肪硎摧d:“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鉆。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而現(xiàn)在的實物陌刀,大都是以書中記載的外形特點,再通過現(xiàn)代技術進行的復原。
其實從日本的長兵器的發(fā)展歷史中,也能初窺端倪,因為唐代的陌刀對日本的長兵器影響很大,其外形可以參考日本戰(zhàn)國時期兵器。陌刀刀身大多較窄,有彎曲弧度,但卻十分鋒利,有極強的砍殺性能,而陌刀針對的也多為騎兵。我們知道,在古代,重裝騎兵的作戰(zhàn)效果如同現(xiàn)代的坦克集群,而陌刀專門用來對付騎兵,作用和現(xiàn)代的反坦克炮(導彈)差不多。
為什么像陌刀這么好的武器會在唐代滅亡后不久即失傳了呢?歷史發(fā)展至今,陌刀確實已經失傳,隨著失傳的還有制作工藝,甚至樣品都沒留下,就連考古出土也基本沒有希望,因為陌刀在唐代禁止陪葬。至于為何會失傳,現(xiàn)在多數(shù)觀點,都認為是因為陌刀的制作工藝繁瑣且耗資巨大,裝備是一種奢華,所以被后世王朝所放棄。這當然是一個誘因,但卻不是關鍵,因為奢華被放棄,關鍵還在于宋王朝本身上。我們知道,唐朝滅亡后,經歷了五代十國,到了宋王朝才得以統(tǒng)一,但宋朝卻丟失了最為關鍵的北方屏障——幽云十六州,也是古代最重要的養(yǎng)馬之地。
丟失了幽云十六州,宋王朝從始至終都未奪回,這也成了宋王朝的最大劣勢,因為沒了良好的養(yǎng)馬場,缺少良馬的宋朝軍隊,戰(zhàn)爭中也沒有得力的騎兵助陣,為了對抗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騎兵部隊,只能走大兵力路線,靠數(shù)量龐大的步兵來勉強支撐。因為宋代走的是大兵力,不像唐朝那樣走的精兵路線,所以像陌刀這樣的裝備顯然不可能成為制式裝備,于是出現(xiàn)了陌刀發(fā)展止步于宋朝的說法,也不不足為奇了,因為大兵力只能裝備廉價有效的裝備(廉價的紅纓槍在宋明兩代盛行)。
陌刀興盛于唐代,從唐高宗開始,一直用于對外作戰(zhàn),如對抗突厥騎兵,在對外作戰(zhàn)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但卻因為宋王朝的大兵力路線而被拋棄,除了陌刀,被拋棄的還有威力巨大的橫刀及槊(因為缺乏騎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1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司馬繇為什么要殺楊駿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柏夫人為什么會那么受寵她靠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