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南風是引發(fā)八王之亂的禍首嗎?史書記載疑點重重,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西晉立國不久便爆發(fā)了一場持續(xù)十六年的內(nèi)戰(zhàn),史稱八王之亂,新生的政權(quán)因此走向崩潰,并迎來人所周知的五胡亂華時期。
八王之亂何以發(fā)生?一個女人往往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即以“何不食肉糜”著稱的晉惠帝之后賈南風。
與其他女色亡國不同的是,賈南風被塑造成一個奇丑無比的女人,在顏值即正義的今天,這一特征使得很少有人對她做“同情之了解”,更遑論翻案了,對比趙飛燕、楊玉環(huán)、武則天等人,待遇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今天給她松松土。
八王之亂_圖
1.愍懷太子事件
毋庸置疑,賈南風是一個權(quán)力欲極強的女人,她的政治生涯與八王之亂緊緊捆綁在一起。
晉武帝司馬炎死后,他的老丈人楊駿總管內(nèi)外,成為國家的執(zhí)政官。此時的賈南風雖然貴為皇后,卻被楊駿壓制,不得觸碰絲毫政事,于是大恨。故而,她引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為助力發(fā)動政變,誅殺了楊氏外戚集團,自此開啟了八王之亂的第一階段。
但賈南風不滿足于此,她之后又利用司馬亮與司馬瑋之間的矛盾將兩人一塊擊殺,最終取得了朝政的主導權(quán),西晉也暫時進入了一段平穩(wěn)的時期。
如果局面沿著這一現(xiàn)狀繼續(xù)發(fā)展下去未必不是好事,但賈南風卻又干了激起眾怒的事——她把晉惠帝的獨子愍懷太子司馬遹給殺了。
本就不滿賈后主政的大臣與藩王,這下徹底爆發(fā)了,趙王司馬倫率先起來反抗,發(fā)動政變將賈后廢黜,并將其黨羽全部誅殺。不過,大權(quán)在握后,司馬倫不甘心只當一個執(zhí)政大臣,而干脆自己稱了帝。
這又惹得其他藩王眼熱,他們不干了,聯(lián)合起來向京師進軍,八王之亂就此擴大化,迅速發(fā)展成為一場全面的內(nèi)戰(zhàn)。
回顧八王之亂的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出,賈南風之廢黜并殺害愍懷太子司馬遹一事,是她最為人所詬病的一點,也是這一動亂變得不可收拾的關(guān)鍵節(jié)點。
然而,這也是最令人費解的一件事:并無兒子的賈南風為什么要廢掉晉惠帝唯一的兒子呢?
司馬衷(259年-307年),即晉惠帝_圖
2.動機何在?
《晉書》給出的理由有兩點:
其一,愍懷太子并非賈后親子,她擔心一旦晉惠帝去世而太子登基,自己很可能會被清算,重演楊氏外戚的悲慘結(jié)局。只有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才能確保沒有后顧之憂,但孩子這事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怎么辦?
賈南風的招數(shù)是假懷孕,然后移花接木,把剛出生的小外甥韓尉祖當做自己的孩子。隨后,她便開始了廢黜愍懷太子的計劃。
其二,親信賈謐的讒言與慫恿。賈謐本姓韓,后來因賈充無嗣而入嗣賈家。賈謐任職東宮,但他自恃為皇后家人而為人驕縱,并不把太子放在眼里。一來二去,他與太子關(guān)系鬧得很僵,他自然不能讓愍懷太子開心地成長下去。
于是,賈謐向賈后進讒言,聲稱太子有鏟除賈氏的陰謀,因而建議賈后先下手為強,然后另立一個聽話和善的人。賈后被他說服了。
然而,這兩個理由都有不少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假皇子韓尉祖去哪兒了?
他既然是賈后用來代替太子的工具,那么在廢黜愍懷太子前,賈后必定對他皇后嫡子的身份廣而告之。但這樣一個關(guān)鍵性的人物,賈氏倒臺之際,《晉書》卻沒有記載他的下場,這未免太過不可思議了。
而當賈謐勸賈南風廢太子時,其說辭卻為,“如早為之所,更立慈順者以自防衛(wèi)?!奔偃缳Z后真的移花接木了一個兒子,賈謐的說法就很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實際上,從后來的情形看,賈謐與賈后兩人試圖另立的儲君人選應該是淮南王司馬允。
所以,賈后養(yǎng)子以代愍懷太子的說法恐怕是時人的污蔑之詞,好用來凸顯賈南風的權(quán)詐與惡毒,即其初始便有廢太子之心。
第二個是賈謐的讒言問題。
從《晉書·賈謐傳》及《晉書·愍懷太子傳》來看,兩個人之所以關(guān)系不和,起源于三件事:
其一,有一次兩個人下棋,期間為棋路發(fā)生爭執(zhí),坐在一旁當看客的成都王司馬穎立刻作色,批評賈謐不知上下禮。
其二,賈謐去東宮給太子上課時,太子有時對他毫不理睬,而徑直跑到后院玩耍。
其三,賈后的母親本來想要把女婿韓壽的女兒許配給太子為妻,太子也有這個打算,結(jié)果賈南風與她的妹妹賈午都不同意,而另外挑選了王衍的小女兒為太子妃。王衍還有一個長女非常漂亮,賈后則將她許給了賈謐。太子知道后,相當不爽,時有怨言。
坦白說,以上的三件事都很難算是嚴重的沖突,更無關(guān)政治立場,且第三件事明眼一看,更是多的是愍懷太子個人的幽怨而與賈謐無涉。假如賈謐真的是因為這三件事而立志廢黜太子,那么賈謐大抵就是個紈绔的官二代形象:心胸狹窄、驕橫任性、目無余子,而且又毫無政治謀略。
然而,《晉書·賈謐傳》卻又有自相矛盾的記載,一方面稱贊他“謐好學,有才思”,另一方面,提到他與太子相處時,描述賈謐反應的用詞凈是“謐懼”、“謐患之 ”、“謐益恐 ”一類,顯然與上述的人設極度不符。
此外,與賈謐一道被時人稱為文章“二十四友 ”的陸機,在元康六年寫過一首嘲諷詩給賈謐,其中有“魯公戾止,袞服委蛇,思媚皇儲,高步承華。 ”詩中的皇儲指的是愍懷太子,這里,陸機表達了他對賈謐刻意討好太子行為的不齒。這又與《晉書》強調(diào)賈謐一向?qū)μ域湙M的說辭相矛盾。
顯然,賈后一黨廢黜太子背后當另有玄機,要探明這一點,我們必須放棄先入為主的成見。
3.事情真相
實際上,在主政之初,賈南風一直試圖交好太子。
其一,扳倒楊駿、誅殺楚王司馬瑋而政局穩(wěn)定不久,賈后便給愍懷太子的生母增加位號,而且又增加了東宮的守備軍,使其數(shù)量達到一萬人的規(guī)模,而這個軍隊的數(shù)量占到洛陽禁軍總數(shù)的一半。
其二,從元康元年到元康九年,這九年的時間里賈后不說謀廢太子了,連下詔貶斥對方的舉動都沒有,如果賈后真的從一開始便有廢太子的打算,何以如此?
其三,之前提到太子婚姻問題,從《晉書》行文來看,史官認為賈后不讓她的外甥女嫁給太子,表示其對太子的敵視??扇绻媸沁@樣,她為什么還要把王衍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愍懷太子與賈謐呢,這分明是想交好太子的舉動。
此外,賈后的母親一直極力調(diào)和雙方的矛盾,臨終之時還告誡賈后要她盡力與太子搞好關(guān)系。
因此,合理的解釋是,賈后一方起初努力想要交好太子,然而這一努力并沒有成功,后黨與東宮最終矛盾激化,而以賈后出手廢殺太子為結(jié)束。
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很大程度上要怪太子一方。史書一向遵循的是成王敗寇的法則,對勝利者大肆渲染而回避他所有的缺點,仿佛是圣人般的存在,對失敗者則極力污蔑而視其長處為無物,簡直是魔王再生。
《晉書》對失敗者賈南風的刻畫證明了這一點??墒饭賲s只是拿容貌、私生活說事,而在核心的國家治理上只泛泛地說她“暴虐日益”,又給不出她殘害忠良的資料。
與之相對,盡管《晉書》力圖把愍懷太子塑造成如戾太子一般無辜受難者的形象,但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在找不到他仁愛賢者的史料,而紈绔子弟的記載卻是俯首皆是,于是我們看到《晉書》的行文到處充滿著矛盾。
如一面說太子“幼而聰慧 ”,稱“賈后素忌太子有令譽 ”,并故意“宣揚太子之短 ”,但本傳寫的太子事跡卻凈是他愛好享樂、不尊師長、性情暴躁、貪圖美色等,根本看不出有何君子之風,這用得著賈后捏造宣揚嗎?
又如上面提到過的婚姻之事,賈后不把自己的外甥女許給太子的真實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能因此證明她對太子的敵視情緒嗎?
恰恰相反,她讓賈謐與太子同娶大臣王衍之女以結(jié)為連襟,結(jié)好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尚Φ氖?,為了證明賈后對太子的不滿,史書卻硬說賈后特意把漂亮的長女嫁給賈謐,而將姿色一般的許給太子,頗令人無語。
顯而易見,愍懷太子是一個心胸狹窄、脾氣驕橫、任性妄為而又缺少政治才干的一個人。當這樣的一個人慢慢長大后,他自然會對賈后的垂簾聽政心生不滿,而又由于他缺少韜略,這種不滿必定直接顯露出來,因而為人所知曉。
如此一來,賈后與東宮的矛盾便逐漸增加,雙方的猜忌與日俱增,以致成彼此不容之勢。
而最先圖謀發(fā)動政變的,其實是支持太子的勢力,如中護軍趙俊曾力勸太子廢后,護衛(wèi)東宮的左衛(wèi)率劉卞又試圖聯(lián)合重臣張華圖謀廢后,正如呂思勉所指出的,“自朱振以降,趙俊、劉卞紛紛欲奉太子以傾賈后,式乾之事,安敢謂必出虛構(gòu)?” 只是由于缺乏決斷的領(lǐng)導,這些陰謀都沒有真正發(fā)動起來。
然而,局勢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緊張,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最終,謀略更勝一籌的賈南風果斷出手廢黜了愍懷太子,并在探知大臣試圖擁立廢太子后而立刻將其賜死,這自然是政治斗爭下的必然結(jié)果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2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